逆境人生作文9篇
逆境人生作文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逆境人生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逆境人生作文 篇1
古人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可見要想干一番大事,成一個有為之人必會歷經(jīng)一番苦難。雖然這些苦難會讓我們身處困境,但是我們應(yīng)該學會笑迎逆境,在逆境中磨礪人生,讓逆境助我們成才,助我們飛翔,助我們完美人生。
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大學。英國作家和詩人莎士比亞,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人,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在成名前艱苦的學習環(huán)境?莎士比亞原來只不過是替人看管馬匹的,在劇院中的打雜而已。因為貧困他沒辦法得到正規(guī)的戲劇教育,但是他卻沒有因為自己窘迫的境遇而怨天尤人。莎士比亞一有空閑便從劇院的門縫和小孔里偷看戲臺上的演出,他憑借著這種不屈的“偷學精神”以及對低沉生活的感悟,使他在逆境中不斷學習、積累,最終在逆境里煥發(fā)出了生機,為戲劇屆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偉績。
逆境是讓人不斷進取的動力。曾在中國政治上叱咤風云,領(lǐng)導(dǎo)中國勞動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一代偉人毛澤東。他小時候家里貧窮,沒有錢買書,但是熱愛學習、渴望知識的他不惜徒步20多里的路,到親戚朋友家去借書來閱讀。毛澤東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黃的豆油燈下苦讀,最終他成為了中國杰出的人民領(lǐng)袖。
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huán)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正是在重重逆境中,毛澤東才迸發(fā)出了不斷追求、不斷進取的動力。
逆境是激發(fā)潛力的契機。法國畫家米勒,年輕時的作品一幅也賣不出去,他陷在貧窮與絕望的深淵。后來,他遷居到了鄉(xiāng)間。雖然他仍然未能擺脫貧困的厄運,但是他并沒有停止作畫,從此他的畫更多表達美麗的大自然和淳樸的農(nóng)民。他的新式畫風作品成為了美術(shù)界的不朽之作。
逆境中的米勒更能正視自我,挖掘自己的勇氣和巨大的潛能,不懈努力,而最終成功。
不吃盡百般苦又怎會嘗出千絲甜,不遇暗礁巨石又怎會激起美麗的水花,不歷經(jīng)千錘萬煉又怎會磨礪出鋼鐵氣魄。
在逆境的洪波中,我們唯有不怨天、不尤人,細心觀察,把握機會。讓信念在逆境中開花,讓逆境造就人才,讓逆境造就完美人生!
逆境人生作文 篇2
沒有不遇風暴的船,沒有不經(jīng)歷逆境的人生。
或許沒艘船都希望不遇風暴,或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一帆風順。可不經(jīng)過風暴的船,不經(jīng)歷逆境的人生是否就有意義呢?答案是NO。
休謨說過:順境是、使我們的精力閑散無用,使我們感覺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礙卻可以喚醒這種力量而加以運用。
其實逆境和奇跡是可以劃等號的。
貝多芬許多著名的鋼琴曲都是在他雙耳失聰之后創(chuàng)作的,這足以證明“奇跡多在厄運中出現(xiàn)的”。
有人問古希臘智者阿那哈斯:“你說,什么樣的船最安全?”阿那哈斯說:“那些離開了大海的船最安全。”
說的多好!
人活在世上,就想船行于水中,遭遇風浪,經(jīng)歷困苦,乃是人生的常態(tài),誰都無法拒絕。生命的意義在于經(jīng)歷,成功也罷,失敗也罷,也是一串串真實的腳印,最終匯成了我們每個人或長或短的一生。
離開了大海的船最安全,可是,船一旦離開了大海,還有什么存在的意義呢?
逆境人生作文 篇3
人生就如一部電影,有悲傷,有難過,有幸福,有溫馨。當然,人生也有許許多多的困難,有時也會身處逆境。逆境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考試失敗,實驗失敗或者是困難得不到解決。
培根在《人生論》中寫到:一切幸福并非沒有煩惱,而一切逆境并非沒有希望。“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名話,想必每個人都聽說過,人生的快樂,不是一生都順順當當。而是在許多次失敗之中嘗到了成功的喜悅。身處逆境,我們要學會嘗試。居里夫人千辛萬苦,獨自在實驗室里反復(fù)實驗,幾番嘗試,才發(fā)現(xiàn)了“鐳”。在這期間,她不知失敗了多少次,每次都吸取經(jīng)驗,彌補不足,一次次完善,一次次思考,又一次次地改進。有時也會處于逆境,有時也不知道該怎樣繼續(xù),可一次次的失敗又讓她重振旗鼓,多少次從逆境中走出來。因為嘗試了多次,她知道了實驗的缺陷,也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鐳”是實踐中得到的,不是嗎?居里夫人不畏艱難,才能發(fā)現(xiàn)“鐳”。試想一下,如果她中途因困難太多而停止實驗。“鐳”又會在多久之后被人發(fā)明,被誰發(fā)明?而她——居里夫人,又怎會盡人皆知?正是因為居里夫人的不懈努力,反復(fù)嘗試,才真正靠自己走出了困境。
陳勝、吳廣的故事,大家也不陌生了,面對即將被砍頭的命運,他們選擇了反抗,選擇了為國家而死,選擇了為天下百姓的美好生活而斗爭。這也是他們做出了一次勇敢的嘗試。最后,他們的反抗成功了還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他們?yōu)樘煜掳傩罩耄糙A得了不少人響應(yīng)。如果當初他們屈服于命運,可能就悲慘地死去了,秦國百姓也會一直受到壓迫,翻不過身。陳勝、吳廣做出了選擇,做出了一輩子也不后悔的決定,他們選擇了嘗試。他們也一樣身處逆境,可最后,他們走出了逆境,這一次,可以說是完美的嘗試。
前人的事例告訴我們,面對逆境,只要做出了嘗試,我們一樣可以成功。就像梅花,在嚴寒的冬季,不也一樣芳香四溢嗎?面對困難,面對失敗,我們只要敢于嘗試,敢于向命運挑戰(zhàn),就一定可以從逆境中走出來,就一定可以看一到黎明的第一抹曝光!
逆境人生作文 篇4
有個流浪漢,看著每天那么多人都想菩薩祈求,心里生起對菩薩的不忍,于是對菩薩說:“菩薩,我看您每天都這么忙,處理上萬信眾的需求,我真想幫您分擔憂苦——”
想不到,菩薩對流浪漢說:“好啊,你就來試試吧!坐在我的位置上。”菩薩邊說邊從位置上走下來,走到流浪漢的面前時又叮囑他說,:“記住,無論你聽到什么,看到什么都不可以說,這是當菩薩的基本條件!”
流浪漢心想,這樣的菩薩簡直是太好當了!就這樣,流浪漢就成了菩薩——
來寺廟里禮拜的人和往常一樣的多,見到菩薩就拜,也一樣地對著菩薩祈禱,并沒有察覺到座山的.菩薩有何不同,而座上的流浪漢也照著先前的約定,靜靜地聆聽信眾的心聲,但流浪漢只能聽下來,不能說出來!
直到一天的中午,一個富商,拜完菩薩后就匆匆的離開了,隨身的一個手袋遺留在拜墊旁,流浪漢看在眼里,實在是想喚他回來,可想起了菩薩的叮嚀,就憋著沒有說——
過了不久,來了一個三餐不繼的窮人,對對著菩薩祈禱,希望可以幫他渡過難關(guān),當他要離開的時候,忽然看到了富商遺留下來的手袋,他隨手打開,哇!一袋子都是金幣啊!連忙回頭對著菩薩說:“菩薩您真的顯靈了!”然后滿懷欣喜的離開了!這次流浪漢本已耐不住地想說了,但又想起了當初了約定,又再次憋住了話!
隨后又來了一個預(yù)備出海的漁夫,祈求菩薩能讓他出海平安,正當他起身要離開的時候,富商回來找他的錢袋子,正好看到漁夫站在他剛剛拜過的地方,上前抓住漁夫要他把錢拿出來。兩個人正在爭執(zhí)不下的時候,流浪漢終于忍不住開口說明了事情的原委,在了解真相后,兩人很快的就都離開了寺廟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了!
正當流浪漢高興自己的所作所為的時候,真正的菩薩回來了說對他說:“你,現(xiàn)在下來吧,你還沒有因緣做菩薩。”
“難道我說明真相也不行嗎?!”流浪漢為自己叫冤。
“你知道嗎?”菩薩繼續(xù)說到:“本來這一袋錢對于那個富商來說不算什么,頂多就是他一些吃喝嫖賭的費用,但是可以救活窮人的一家人,最可憐的莫過于那個漁夫如果他繼續(xù)于富商爭執(zhí),那他就錯過了出海的時間,就可以逃過海上的一劫,但是,他的船已經(jīng)沉到了大海之中了——”
“啊,原來——”
其實,世間的一切,皆因機緣巧合安排。
光明,未必是最好的結(jié)果,有時,困境確實開展人生光明的另一前奏!
善待一切順境,逆境,人生才無限美好!
逆境人生作文 篇5
尊重生活,看清自己,笑對人生,并不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懂得的。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每個年齡段總有許多猝不及防的變故讓人扼腕喟嘆,當時沒及時完成的心愿,到末了追悔也是來不及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磨去了年少時的棱角,也不再對生活報有太多的幻想。身在現(xiàn)實,回望過往,漸漸明白平淡安逸才是福。在取舍間滿足自己,于得失中擺正自己,得之不喜,失之不悲。每個人在內(nèi)心深處,或許都有一段難以忘卻的往事;一個難以釋懷的心結(jié);一塊難以愈合的傷疤;一段難以割舍的情感,更糟的是無論如何努力,如何逃避卻始終走不出這陰影。生活就像是在原地打轉(zhuǎn),年復(fù)年日復(fù)日,機械地工作、生活,機械的應(yīng)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表面給人以不卑不亢的感覺,其實內(nèi)心早已是一潭死水,再也泛不起一絲漣漪。
活在當下,常常抱怨生活的種種不如意,生活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自己還是最初的自己么?曾經(jīng)認為不喜熱鬧,更愿意望著街景獨自發(fā)呆的自己,當真正處身孤獨中,情感無處宣泄時,內(nèi)心又是那么渴望身處人群中啊。沒有誰不需要交流與溝通,不需要關(guān)心和愛,想來也沒有誰能真正做到遠離塵世的喧囂吧。
學會感恩生活,學會在逆境與不如意學會如何坦然面對悲和歡,傷與痛。無論是何種處境,都要用最大的勇氣為自己和他人活著、活好,這才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面對挫折,不是逃脫而是超脫。用另一種視角和胸懷去超越自我的狹隘。唯有戰(zhàn)勝自我,才能更好的溶于生活。
其實,仔細想來活并不比死容易,活著更需要勇氣和毅力。活著就不得不面對所受過的傷,而不是以傷痛為借口虛度人生。活著也是一種修煉,刻意追求的未必能得到,傾力投入未必能獲取。生命的燦爛,生活的情趣,人生中的輝煌,往往會在某天不經(jīng)意間不期而遇~
逆境人生作文 篇6
縱觀古今中外,在歷史的長河中,人是何其渺小,而人又是何其偉大。悲歡離合是人力所不能急的,而人類卻用一個個微小的生命凝成一股力量,推動著歷史的發(fā)展。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好一首蕩氣回腸的詠史詩,好一個意氣風發(fā)的周公瑾啊!
赤壁之上火燒連營,一戰(zhàn)而名動天下,讓曹操在無力下江南。以英雄之名而肆意天下,當真“一怒而諸侯懼。”人生若金當如此,便也圓滿了。
但月有陰晴圓缺,況且世事古難全,有肆意天下之快自然也有懷才不遇之苦。
方山子,一個胸有雄才偉略,心懷大志之輩,卻因“千里馬未遇伯樂,而駢死于槽櫪之間。”無奈而隱寄情山水。
人生如一條大河有其濤翻浪涌之際,自然也尤其涓涓流淌之時。人生的順境就有如河流大浪翻騰,氣勢磅礴之際,有一發(fā)不可收拾之勢,而逆境就好比河流涓涓流淌之時,源源不斷已成奢望只剩不斷地從夾縫中擠過,艱難而絕望。
但是,順境所帶來的副產(chǎn)品是驕傲和自負,所謂過盈則虧,就是此時的真理。
身處逆境,無論如何掙扎都感到越陷越深,于是,隨之而來的,便是絕望,自我放棄,最后徹底放逐自己。
人生在世,一顆平常心很重要,對于每件事的看法也很重要。
其實,順境和逆境都將會成為過往。人生如一列火車,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是途中的風景,人生的終點站終將歸于平靜。
走在路上,抬眼望去,滿目盡是悲歡離合;閉上眼睛,放耳傾聽,滿耳皆是衣食住行;放空自己,用心感受,卻自得一派閑適安寧。
人生的路很長,順境、逆境僅僅只是人生中的考驗。
逆境人生作文 篇7
每個人都可能有環(huán)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的時候。說得嚴重一點,幾乎可以說,在我們每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以前,就被注定了要背負起經(jīng)歷各種困難折磨的命運。
但這并不是說,因此就該認定人間沒有樂趣,或生命沒有價值。我們雖然被注定了要靠勞力、靠工作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雖然被注定了有七情六欲來品嘗人間各種各樣的離合悲歡;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卻有機會欣賞這有鳥語花香的世界,我們還有智慧可以體味人間苦樂的真諦,我們也還有心情來領(lǐng)略人間的愛心、善良和同情是何等的珍貴。總而言之,和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比起來,我們的收獲是值得的。
我常把人生比做一次旅行,辛勞和苦難算做是我們所不能不花的旅費。而在這一趟旅程中,我們可以得到各種各樣五色繽紛的經(jīng)驗。當我們痛苦的時候,可以當做那是我們在旅途中的涉水跋山、走狹路、過險橋。而當我們快樂的時候,那是我們到達了風光明媚的處所,卸下了行裝,洗去了風塵,在欣賞留連。也正如旅行一樣,不在某一處風景區(qū)永遠停留,而只能在駐足一陣之后,就又該背起行囊去尋覓另一處佳境。
因此,人間的苦苦樂樂,我們都該把它看做理所當然。做生意順利的時候,財源滾滾而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是順境。一旦遇上風險,逆境來臨,就又要過一過節(jié)衣縮食的苦日子,不夠堅強的人當逆境來臨時,就難免會匆匆結(jié)束這次旅行,提早承認自己的失敗;而假如我們夠堅強,就該明白,我們就是為經(jīng)歷這些風險而來。
做為一個像樣的旅行家需要勇氣,也唯有有勇氣承擔旅途風險的人才可以到達人生的勝境,才可以領(lǐng)略到一般人所領(lǐng)略不到的“化險為夷”,“夜盡天明”,“臘盡春回”等等的樂趣。因此,逢到逆境時,我們要忍一忍、熬一熬、再多拿出一分勇氣和信心;不要只看旅途的艱苦,而要把希望的燈光點亮,去照見那你所想要去的地方。
逆境人生作文 篇8
人生如河流東去,有時間河流湍急兇猛,這就如同人生的順境,氣勢恢宏,如千軍萬馬般不可阻擋。但到了平原,低谷卻仿佛人生的逆境,此時遇到一點山峰阻礙便不得不迂回而過。
人生也如同河流,前路漫長而遙遠,總會遇到順境或是逆境。關(guān)鍵的是我們對待順境或逆境的態(tài)度。
成功的人積極對待逆境,他們從逆境中尋找機遇,找到進入人生順境的方法,平庸的人在逆境中平庸而過,逆境對他們而言只是痛苦的回憶。失敗的人畏懼或是以錯誤的態(tài)度對待逆境,最終被它擊垮。平庸的人之所以平庸,失敗的人之所以失敗是他們忽略了機會,沒有把握住逆境中的機遇。
成功的人總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一小部分人,而要站在這頂端便要有超過其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與精神。這品質(zhì),精神有面對逆境時的不畏懼不退縮,也有在逆境中不被困難擊倒的頑強不屈的精神。但這品質(zhì)還必須包括身在順境中時的不驕不躁。如果身處順境,卻驕傲自大,以為便可以往后無憂,那么憂患會來的更快。
秦國統(tǒng)一六國,憑借的是身處逆境時的積極措施,如廣泛的招賢納士,聽取商鞅的建議積極改革,使秦國從一個小國逐漸的強大。其后雖然受到六國的聯(lián)合抵抗,但憑借著許多優(yōu)秀的謀士,將帥以及眾將士的團結(jié)一致最后將六國逐一擊敗,完成統(tǒng)一的霸業(yè)。而在統(tǒng)一之后,秦始皇卻以為從此以后再也沒有憂患,子孫后代可以享受安逸的生活了,因此只顧自己的享受卻對百姓的疾苦不加以關(guān)心,身處于順境,卻不知思慮憂患,驕傲,浮躁之氣日益突出。最終秦國二世而亡的結(jié)局也是必然的。
只有在身處逆境之中,卻不懈奮斗,在順境之中不驕不躁。經(jīng)受住順境與逆境的考驗才能屹立于頂端。
逆境人生作文 篇9
驟雨初歇,月下長亭,凄切寒蟬。一襲青衣,一柄書生長劍,杯盞漸空身邊卻無一人陪飲,淚眼婆娑,心頭萬千到嘴邊卻只落得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讀的完品不盡的曉曉落意盡在里面。
柳永,我是自安意如所作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中所識,但卻不是第一次所見。以前學過的一闕詞《雨霖鈴》便是出自其手,只是當時認知尚淺,故對其并沒有多大印象,而這次,才是真正相識。曾經(jīng)我最愛的一句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竟是為他所作,這使我對他更為感興趣,到底是何人才可擔起此等佳句。
他的家境很好,其祖父以儒學名世,其父兩朝為官,他的兩位哥哥也都進士及第,一家人都在仕途中進展的很順利,他的才氣也被世人所推崇。在后世的紀昀的《四庫全書提要》中更是寫道“詩當學杜詩,詞當學柳詞。”有趣的是,就連才大如海的蘇軾也起了競雄之心,柳永之才可見一斑。他的人生也算是一帆風順,可好景不長,也許是天妒英才吧,柳永僅因一句“且將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不得體,宋仁宗一句“汝自去淺斟低唱,要功名何用”,御筆四字“且去填詞”斷送了柳永三十年功名。此后的他八千里路云和月,從心底于那廟堂決裂了。順境逆境的迅速轉(zhuǎn)變,使得他流浪江湖,以前順風順水的生活沒有了,卻多出了一個風流倜儻的“奉旨填詞柳三邊”人生真是這樣,可以是華麗深邃,亦可以是幽苦卓絕。不是你該走的路,怎么擠也擠不上去;勉強擠上獨木橋,眼見得許多不如自己的人輕松過河,登堂入室,自己卻怎么也走不到頭。他有一個布衣之交的好友孫何,孫何當時官居兩浙轉(zhuǎn)運使,門禁甚嚴。為求見孫何,乃作《望海潮》,托歌女彈唱才得見孫何一面,只是不知其在旁邊聽得那諂媚得“千騎擁高牙”,“歸去鳳池夸”,喝到嘴邊的香艷美酒是甜還是澀?柳永直到五十歲才進士及第,一生只做過一次小官,但也清廉正直,官聲甚好。原以為自此以后這樣平平淡淡地走完一生也好,但這才氣逼人的柳三變卻又迎來了新的逆境。他在《西江月》中說:“縱教匹絹字難償,不屑與人稱量。我不求人富貴,人需求我文章。”得罪了當朝丞相呂夷簡,上奏彈劾,仁宗因此罷免了他。
多年坎坷,他灰了心,認清了自己的命途,順應(yīng)天意。他遂以歌妓為家,自稱“奉旨填詞”。人生若能一路歡歌,到底也不枉桐花萬里。他便真流連于這煙花地不去了,不是他自絕于上,甘于“下流”,而是這天意無常在,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順上天的安排都可以安然平順。這種承受也是一種力量。
柳詞愈是風花雪月,愈見得情誼深長,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真性情,直至戳中封建偽封建道學的痛處,所以他的一生為人所忌,皇帝不喜歡他,朝臣抑壓他,士人排擠他,即使是那如金似玉的情感也被禮教所不容。柳永晚年落魄潦倒身無分文,但他的死卻轟轟烈烈,蕩氣回腸。相傳他死時,“葬資竟無所出”,歌女們集資安葬了他。以后每逢清明,都有歌妓舞妓載酒來祭奠他,時人謂之“吊柳會”也叫“上風流冢”,這也漸漸形成一種風俗,直到宋室南渡才漸漸為人遺忘。
柳永的一生坎坷多舛,如果他剛開始懂得收斂,憑其才氣在朝中擔任重職也無是不可;如果他在逆境之中墮落了,消沉了,不過是多了一個仲永式的人物,驚不起浪花。在順境中,他清廉正直,雖為小官卻也盡職;在逆境中,他奉旨填詞,自稱“白衣卿相”,風流瀟灑,不是文人風范。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柳永還是那個柳永,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留下那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草色煙光殘照里,一人把欄桿拍遍,嘆無人,誰會憑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