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中游記作文集錦七篇
有關高中游記作文集錦七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游記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游記作文 篇1
8月14日星期三。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來到了美麗的麗江古城。
麗江的古城是沒有城墻的,對于這個問題,有很多種看法:其一,古城的位置本來就險關環繞,有天然屏障;其二,為了與鄰近的吐蕃、大理等國能和平相處,因此沒有設城墻;其三,麗江是茶馬古道的重要樞紐地,馬幫們隨時都要進出古城,為了馬幫運輸的及時和方便,所以就不設城墻了。當你看到一個大水車和江澤民的題詞時,那就證明你到了古城的北門。
一進去,那兒的石磚坑坑洼洼,一塊凸一塊凹,走起來很不舒服。不過這也不奇怪,要知道,這些石磚在古代時便已經鋪在上面了,已經有八百年的歷史了。古城里那些古老的房子,雖然外形還保留著以前的色彩和風格,但屋子里面卻以成了現代化的餐廳、商店還有酒吧和客棧。我和媽媽來到一家小吃店,吃了一點東西,又開始到處游走。
首先,我們來到了四方街,那兒可真熱鬧,有些人坐在樹蔭下聊天、乘涼;有些人在聽導游講解,有些人則吆喝著賣東西。后來,我們又順著河流走到了幕府。在去木府的途中,我們經過了一面墻,這個墻可不是一般的墻,它上面記載了很多納西族自己的文化----東巴文字。這種文字非常形象,比如說,兩個小人各拿一個棒子,就是代表“打”字。東巴文字理解起來就這么簡單。來到了木府,門是鎖著的,沒辦法進去,我們就在門口玩了一會兒,就準備出城了。
聽人家說,古城里的水是有一定方向的,順著水流走勢進城,逆著水流走是出城,我們按照這個規律,又沿途參考了一下地圖,果真回到了古城的北門,順利出城,像探險一樣真好玩。
這次雖然沒有參觀木府(以前看電視劇《木府風云》,所以對木府很神往),但是也看了麗江古城的古跡和其他風土人情,也挺高興的。
高中游記作文 篇2
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到上海游玩。我們去了許多地方:外灘觀光隧道、東方明珠電視塔、海洋館以及蘇州周莊古鎮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上海海洋館。
海洋館在外面看是一個小型的三角形建筑物,體呈銀灰色。別看它外表面積不大,其實里面大得很,原來它有一部分展館設在地下,如果不按照游覽指引走的話,一定會迷路的。據說,這個海洋館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海洋館。
進入海洋館,我才發現它與廣州、香港的海洋館不同。它是真正的海洋世界,所有的展品都與海洋有關,不像其它的海洋館,除了一小部分展區之外,更多的是娛樂場所。目之所及,處處都是海洋生物。工作人員把它們分門別類,分放在不同的區域,yy360yy.com并對每種生物作了詳細的簡介。
海洋館里的生物顏色十分多。太平洋的潯麻水母便是一種,你看,幾十只五光十色的水母頂著金色的,一張一合的蘑菇頭,斑斕的觸須在水里有節奏地翩翩起舞,引得多少游人駐足癡望。在角落里,在珊瑚中,有一只年老的水母,它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看守著自己的子子孫孫。別看這些水母漂漂亮亮的,其實,它含有劇毒,哪個不知情的人碰到它,都會命赴黃泉。
海水里,有一種可愛又有靈氣的魚——小丑魚。小丑魚一般都住在有珊瑚的地方。它們總是成群結隊地出行,一旦遇到危險,便立即四處分散,aixmv.com躲進珊瑚中。珊瑚是小丑魚的好朋友,因為珊瑚也有毒。其他水生物不敢輕易靠近,16dyy.com而小丑魚和它們不同的是,小丑魚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液體,能保護小丑魚不受珊瑚的影響!咦怎么有一條掉了隊的小丑魚,看它垂頭喪氣的樣子就知道,它肯定做錯事了,同伴們都不理睬它。小丑魚,你還是趕緊改正錯誤吧!
海洋館里的魚不但顏色多,而且樣子和形狀也千奇百怪。
說到古怪,獅子魚就從千百種魚類中脫穎而出。它渾身上下一片通黃,魚鰭不僅長,還亂七八糟,這真是一個不愛干凈的孩子!更糟的是,它的肉好像不知被誰吃光了似的,讓人搞不懂。就剩下一排骨頭的獅子魚十分難看,但它也是有毒的魚,碰到它會立即窒息。
比獅子魚更怪的是“二線直升飛機”,別人聽了,以為是一種飛機的名稱,其實錯了,這是一種名符其實的魚。這種魚身體呈黑色,尾巴呈“L”一樣的字母,頭上有兩根交叉的須,看上去十足像一臺直升飛機。望著它們,我想,多么形象,有趣的名字啊!
在海洋館里,我看著這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心中不禁由衷地發出贊嘆:大自然真是奇妙無比啊!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探索其中的奧秘!
高中游記作文 篇3
陽春三月梨花開,百里黃河故道梨花放,景致稀罕。殘雪消盡,草熏風暖,陽光下,千頃梨花晶瑩似美玉,月光里,萬頃白雪朦朧如河漢;倘若夜來雨疏風輕,梨枝緩擺,顫巍巍粘露欲濕,自在花落輕似夢,飄飄灑灑,款款飛如蛺蝶,那滿徑香雪,風情萬種,美不勝收。
看了上面的文字,誰能不在夢里流連這犁花園呢?
邀約三五友,駕車一路北下至安徽碭山縣,只為那傳說中的犁花園。
一灣黃河水,清澈綠透。錦鱗戲浪,扁舟橫渡。近水芳草萋迷,高岸繁花竟逐,美不勝收;
一橋橫臥,鎖住一河春光。大橋兩側園林層迭,梨花吐蕊,一派銀裝素裹。
一路駐車流連,漫步于梨園小徑,近賞冰肌玉骨的梨花,絲絲縷縷的花香,仿佛一曲洞蕭悠悠來,哀婉九轉,直銷魂魄,令人恍然不知身在何處。
在這松軟的沙土上,在這褐色毫無生氣的虬枝上,何以竟能生出如此晶瑩剔透的精靈﹖今生如果長眠于這銀裝素裹、風流雪的世界里,該是怎樣一種純凈無瑕。
漫漫黃河故道,茫茫花的海洋。
獨立這當年鎮鎖黃龍的大堤壩頭,放眼俯瞰,花的浪頭從腳下鋪開,向天邊涌去,云漫雪舞,浩瀚無邊,占盡故黃春色。
千樹梨花千樹雪,一溪楊柳一溪煙,園接園園園不斷,樹接樹樹樹相隨,路遇行人:“無人不道看花回”。
花海里蝴蝶蜜蜂竟歡舞,以前授花粉都是人工做,在這幾萬公頃要多少人才授完,現在有這些蜜蜂代替人操作了。聽得園工介紹這種蜂名叫壁蜂,只能活半月,它們像蠶樣從緊裹著的繭里破繭而出,沒日沒夜地做著授花粉的工作,直到生命的盡頭。我的心沉沉的,為這些只能活半月的小精靈。
還有那三百年的梨樹王,車上的導航一路把我們引到樹王的身邊。據說這梨樹王有三百年的歷史,我們去看它時,正花開瀲滟,滿枝椏垂掛白色的精靈,它的主干看似早已油盡燈枯,沒見有新枝盟長,滿身深褐色,像已入定的得道高僧。一株樹,能看出滄海桑田,三百年前的樹,開著現時的花。不必折一枝在手中,只要看一眼這幽古的樹,心也就變得淡墨懷古了。
綠陌白花催夜酒,芳洲碧柳弄春琴。欲問流云何所去,懶思明年幾時邀。
賞過花海,我們又順道訪了那些古跡,按照地圖標示一路尋去。
碭山是歷史古邑,因有芒、碭二山而得名,卻以盛產酥梨而揚世。
回來查找史書才知這碭上有多的典故。碭山歷史悠久,位置顯著,秦設三十六郡,此既其一。縣以山而得名,山以名人而揚世。漢高祖劉邦舉兵起義發祥于此;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葬于芒碭山麓,五代梁國朱溫、明永國公薛顯誕生此地;一代畫壇宗師齊白石祖籍。她東臨古城徐州,西傍古都商邱、開封,自古文人薈萃,商賈云集。唐天寶三年,大詩人李白游碭,與劉縣令飲酒宴嬉臺,并寫下《秋夜于劉碭山泛舟宴嬉亭池》的不朽詩作;小明王韓林兒在此避難,傳為佳話。
高中游記作文 篇4
“今天下午,我們要去瞻園啊!”“那里一定很美!”“我都去過了。”教室里一片議論聲。“咯吱”一聲,教室門被打開了。“同學們,安靜!”肖老師一聲令下,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今天下午我們要去瞻園參觀,同學們不要淘氣!”
到了下午,我們排著隊,個個都精神抖擻。到了目的地,我們看到了許多華麗的建筑物。“哇,古代皇帝真富有啊!”同學們贊嘆道。
在水塘里有許許多多的魚兒在游動。它們有的翻著跟頭,有的繞著圈圈……魚兒們的色彩也有許多種,有鮮紅的、桔黃的、銀白的和花色的。許多游客在池塘邊拍照留念。
我們還去參觀了瞻園歷史博物館,那兒有許多當年的物品,叉子、兵器……最顯眼的就是那一件龍袍,金光閃閃,上面還繡著一條栩栩如生的龍。你想想,當年皇帝穿上這件衣服是多么氣派呀!
瞻園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呀!
高中游記作文 篇5
話說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唐僧取完了真經被封為了神仙,應該可以享清福了,可徒弟們閑不住,紛紛到人間去磨練了。
先說說孫悟空。因為他會說話、會變魔術,還會翻跟斗,很快成了演藝界的明星,多部電影、電視劇都邀請他當主角,一夜成了百萬富翁。從前女孩們房子里全都貼著周杰倫的海報,現如今,時代變化的太快
了,滿屋子里全貼著各種猴子的圖片。商家們也應運而生,什么“猴子床”、猴子玩具、猴子書包,那是數不勝數。孫悟空是高興的合不攏嘴。
沙老三飛到人間,看到地上車水馬龍,花紅酒綠,弄的他眼花繚亂。“媽媽快看有個怪人”!于是大街上的人把目光都投向了可憐的沙老三。沙老三一臉無辜,這也不怪我呀,誰叫我那時候沒有剪胡子的!沙老三灰溜溜的跑進了一個小巷子里。他突然想起來,哎呀!我是個神仙啊,還怕這點小問題,幾秒鐘后,沙老三的胡子就無影無蹤了,他精神抖擻地走出了巷子,機緣巧合的走進了一家大企業。“喂,大叔,你是來應聘的吧,上二樓”,沙老三撅著嘴說:“我才25歲,誰是大叔”?保安不耐煩的把他送到了二樓會議室。沙老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還沒等沙老三搞清楚情況,就已經被錄用為該企業的總經理助理。從此以后,“沙助理”就稀里糊涂的上了班,還拿上一筆不小的收入。原來老總看沙老三非常誠實穩重,當場就破格錄用了他。至今,沙老三都沒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再說說豬八戒吧!他在大街上閑逛,看到好吃的,伸手就拿,讓店主拿著掃把滿大街的追打。幾個月后,八戒一份工作也沒找到,雖說是找到了幾份廉價的工作,但不到一周就被炒了魷魚。八戒蹲在一個墻角里自言自語道:“哎!凡間的變化真快,知識改變一切,想當年我還是一個神仙呢,我還是回到天庭吧”!說罷,他噌的一下,就回到了天庭,在天庭他也沒閑著,自己發奮圖強,刻苦學習,發誓要風光的回到人間。而孫悟空和沙老三在人間可是忙的不亦樂乎。
若干年后,大街上,一個肥頭大耳、體型肥碩的“人”在大街上走著,只見人們紛紛議論著:“這不就是××企業的老總嗎?聽說他是哈佛大學畢業的”,之后那個老總自豪的笑了一下。
高中游記作文 篇6
前天,我和姐姐以及她的同學去月潭公園游玩了一番。
我們首先來到了湖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湖邊那一叢叢睡蓮了。我們目不轉睛地看著,那一朵朵粉紅色的睡蓮花雨十分美麗,我多想去摘一朵啊!那一片片碧綠的葉子,平展展地鋪在水面上,好像生怕游人沒有看見他似的。
然后我們沿著曲橋,來到了看魚的地方。當魚兒擺著尾巴全部游過的時候,我姐姐嚓的一聲就把它們拍下來了。那一群群活潑可愛的小魚兒,在照片里就好像一尾尾小尾巴的蝌蚪,游來游去,真叫人贊嘆不已。我和姐姐們仔細地欣賞著金魚。姐姐笑瞇瞇地說:“哇!這些金魚的顏色真好看,有金黃、灰黑、朱紅、黑白相間……多得數也數不清。”
我們沿著石梯來到了瀑布旁邊,我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瀑布從高處直沖下來,水流撞擊在突起的巖石上,飛濺起無數雪白的水花。我不由自主地吟誦起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姐姐和她同學的衣服是精心挑選的“姐妹服”,所以此時她倆正忙著借景拍照,這兒拍一張,那兒拍一張,真是兩個“自戀狂”。除了這個詞,真是沒法形容。
這一天我們玩得很累,但它卻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高中游記作文 篇7
那山、那水、那人、那親,二十二年的期盼,畫面再次回到了我真實的生活。農歷十月初十,一個被世人認同的好日子,清晨出門,伴隨著暮色返回,時間在那天顯得尤為短暫。
一早,我們驅車顛簸在蜿蜒崎嶇的鄉間山道,心情顯得無比急躁,無心暇及荒涼的窮山荒景,腦海中放映著兒時離開家鄉的點滴故事。當汽車駛入韓家集鄉路段,逐漸駛向我出生的村莊時,我的心跳開始無比的活躍,激動地準備留下一些鏡頭時,與堂姐堂哥們相互傻眼相望,彼此埋怨沒有提醒對方攜帶照、攝像器材,都讓回鄉的.情緒沖亂了思維,真是遺憾無處不在,有如我近期的經歷般,好似天要弄人。背靠座椅,手自然的放進了牛仔褲口袋,興奮不已啊!就像人生一樣,轉折總在失落的低谷出現,手機像素還好能湊合。穿越馬家岔與羅家岔的夾道路,汽車駛向鄉袁咀“大橋”,干枯的河溝支撐起一座便通的橋梁,雖顯破舊,但看起來像是家鄉為了歡迎奔波漂流在外的游子而特意維修加固過無數次一般,找不見當年離去時殘破的影子。上了大橋,經過鄉間窄路,駛入了楊灣大隊(現改為村),眼前,一座大山好像擋住了去路,山的背后就是我出生的村莊了——楊家坪小隊,好在熟知山間錯綜復雜的鄉村路,我們輕松就找見了目標路線,在汽車吃力的顛簸中沖向了紅土線,叫“紅土”顧名思義是由于這里的特有土質得名而來,即:色紅質堅,是天然上好的燒制磚瓦用材。紅土線的山梁口是楊灣大隊與楊家坪小隊分界的至高點,也是它們地貌差距的分界線,這紅土線的“線”也許就是這樣產生的吧,反正從未詳細的詢問過。從紅土線山梁口放眼望去,如果說由韓家集一路駛入楊灣的路段還有點兒山中帶川,略顯土地平坦,那么此刻,再俯視楊家坪小隊,除了山就是溝,黃土、雜草、荒地,一片貧瘠,因為兩座大山相距太近的緣故,幾乎找不見平坦的寬闊的土地耕種,遙遠的溝底村莊星星點點散布著,汽車開始小心的向山下挪移,很快,我們就來到了鄰家大爸(鄉語對同門大伯父的稱謂)家門口。此時,我顯得興奮異常,拉住遠遠迎來的大媽(鄉語對同門大伯母的稱謂)的手,她用疑惑的眼光看著我,猜測的叫出了我的名字,老人的判斷來自身邊的堂姐和我小時候的眼神。見到十歲時就離開的調皮侄子,她顯得非常高興,激動地有些無所適從,我親切地拉著她粗糙的手叫著大媽,慢步走進了熟悉的庭院。踏入上房,我將外套與隨身的背包扔在土炕邊緣,沒說幾句話,就拿著沒有信號的“相機”,心急的竄出了房門。第一目標就是我的家——那個曾經吃飯、睡覺、學習、調皮搗蛋地方,因為大爸在家里堆放雜物,所以還沒有被完全廢棄。推開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叢生的雜草,上房、廚房、老窯,緊隨著探尋了洋芋窖、磨坊、雞窩、驢窯等所有能勾起我記憶的角落,然后進入上房、老窯,望著土炕、房梁、土灶臺,靜靜地待著,想要呼吸到每一絲曾經的氣息,抬頭觀望,房梁、木檁條、木椽子以及記載起梁時間的符條,看起來顯得陳舊,但都完好無損,符條上的字跡清晰可見。巡視完畢,又站在院子中央,置身于雜草叢里,再次縱覽了一遍那個如今已荒蕪的院落,那個曾讓父親年年往返顛簸,曾讓母親勞碌半生,搭上了半條性命,也曾孕育了哥哥和我生命并給予苦樂的地方,可是如今苦難已經結束,他卻……出的院門,順著屋墻慢步移行到了老莊,那里更是破舊不堪,雜草叢生,房爛窯塌墻倒,已經徹底被荒棄,找不見一點兒昔日住人的痕跡。出了老莊,沿路來到了碾麥場,那個曾經麥垛、草垛成堆,平滑光坦的場地如今已是亂草瘋長,碾麥子的石碾子也已不知所蹤,只有母親當年留下來的一個草垛孤零零的站在那里,像一個守衛邊疆的忠貞戰士一樣,定眼望去,草垛似在對每一個回這里的人們不斷訴說著昔日熱鬧輝煌的場景,又似在告誡每一個回這里的人們,這里是根、這里是本,不要忘了“我”。每一個在這里有過童年的人們絕對不會忘記探查與吃有關的事物,瘦高的酸梨樹、矮胖的李子樹、酸澀的苦杏樹、繁茂的甜杏樹、香甜的紅果樹、饞的流口水的櫻桃樹,可惜如今已全因無人問津而“孤獨致死”,很是傷感啊!順著場地一路走向村子的上灣,由上灣高處至低處,再返回到大爸的家中。
一路上,我就像前來視察上級的領導一般,走著、觀望著、搜尋著、詢問著并關心著,其實這里因貧窮而留下來的住戶已經寥寥無幾,且大都是老弱婦女,全村夜間躺在炕頭的人屈指可算,也就百十來人。回到大爸家已是兩點多,大媽早已做好了午飯焦急的等待著,香噴噴的長面(臊子面)、肉臊子、酸菜和我最愛吃的洋姜,純天然綠色食品這個詞用在這里一點兒都不會言過其實。飯后,挺著鼓圓圓的肚皮出門,進行我此行的另一項重要事情——掃墓、悼念祖先,在鄰家二爸(鄉語對同門二伯父的稱謂)的指引下,我和堂哥來到了爺爺奶奶的墳地,先是給土地爺上香燒紙,然后在二爸的指點下我虔誠的給爺爺奶奶上香、燒紙,敬獻點心水果,并祈求先人保佑家族祥和平安,跪在那里,我真誠的表達著對先人們故去的懷念,也抒發著多年都沒有回來祭掃的愧疚。然后又去了老噠(鄉語對本家大伯父的稱謂)的墳地,形式同上。此時,天邊的太陽開始西落,到了依依不舍告別離去的時刻,瓜子、油茶面……,望著大媽忙碌的影子,實在不忍拒絕那一小袋袋一小袋袋升滿心意的食品,但終究還是要離去。懷著復雜的心情,我們踏上了回程,途中專程繞道探望了我碎姑(鄉語對最小的姑姑稱謂),見面的氣氛同上,望著姑姑變老的身軀和孤獨留鄉的情景,我心中泛起一絲酸楚,只是因時間太緊,水米未進,讓喜悅的姑姑心中徒增了些許不安,只好任由著她忙碌,呵呵,又是包包袋袋,我們如同進村掃蕩的“鬼子”一樣滿載而歸,看著對我疼愛有加的姑姑,十分的依依不舍,真想帶她一起離開,去我那里好好住一陣子。默默無語,望著身后揚起的黃土,帶著對家鄉的滴滴眷戀,我們離開了她,再次闊別了生我養我的地方——那山、那水、那人、那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