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迎接挑戰八省聯考作文
弘賢作文網“銘記歷史迎接挑戰作文”相關作文,聯考作文內容:
校團委舉行“銘記歷史,迎接挑戰”的主題征文活動。2024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作為周年性的時事熱點,考生對抗美援朝的史實可以說并不陌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銘記歷史迎接挑戰八省聯考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銘記歷史迎接挑戰八省聯考作文1
70年前的這場“抗美援朝”戰爭,無疑是新中國歷史上一座重要里程碑。
那年那月,這個從持續了百年之久的干戈離亂中誕生的新生國家剛滿周歲,當她來到這個世界上時,迎接她的,是斷墻殘垣,是瓦礫廢墟,是荒蕪已久亟待耕耘的土地,是千千萬萬嗷嗷待哺的生靈!還有欲待重整的殘破河山,渴盼歸一的邊遠疆域,切望蕩平的殘敵悍匪,急需洗滌的污泥濁水……
她對和平生活和平建設的向往,如同久旱的土地之望云霓。
然而,她卻毅然決然地派出了她的百萬優秀兒女,肩荷著“萬國牌”武器,靠著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昂首挺胸地走出國門,迎著撲面而來的硝煙烈火、槍林彈雨,去迎擊以世界頭號強國為首、自稱“聯合國軍”的鐵甲勁旅,硬是把以美國為首武裝到牙齒的17國聯軍從家門口趕回38線,最終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事后美軍對志愿軍的評價就是:這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能用步兵圍殲機器化部隊的軍隊,步兵戰術堪稱巔峰,這是只有中國才做到的奇跡。
抗美援朝結束時,當板門店談判時中方作為替代蘇聯的角色和美帝對等談判時,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在國際上才真正不是句空話了,通過這場戰爭,中國才真正被自己的“朋友”和敵人承認為一個極為重要的力量砝碼,隨后才是兩大霸權真心實意、下出血本的拉攏,并最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這場大博弈的勝負。正是抗美援朝為中國在這一輪歷史周期中的國際定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歷史上,只有新中國,第一次在真正意義上拒外來威脅于國門之外,遏侵略兇焰于初臨之時;只有新中國,第一次基本依靠自己的力量,卓有成效地維護了我們和平生存、和平建設與和平發展的權利;只有新中國,第一次出色地履行了對盟友乃至對世界和平的國際主義義務,鮮明地向朋友,向敵人,向世界,展現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真真切切的現實存在:言必信,行必果;不拋棄,不放棄;敢承受,能擔當!而以世界頭號強國為首的列強們,也正是通過這場戰爭的較量和交往,開始真正聽懂了他們曾經聽不懂的鏗鏘之聲:
“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
“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世界頭號強國同樣也得到了“第一次”的體驗——第一次“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畫押;第一次面對戰爭結局享受“失望的痛苦”;第一次面對把企圖削弱的對手給打強大了的尷尬處境;第一次在一個站起來的東方民族面前垂下了高傲的頭……
新中國走向世界的真正起點,其實正是始于這場偉大的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戰打出了國威和軍威,讓世界重新開始評價中國,獲得世界尊重。
抗美援朝戰爭,是三百年來中華民族對西方列強第一次發起的主動反擊。它用一百萬聯合國軍的鮮血告訴了全世界,我們這個古老民族也擁有不屈的意志。
1952和1954年,蘇聯分別將中長路和旅順口海軍基地移交給中國政府。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時候,在美國的沉默中,在蘇聯的默許中,中國徹底收復了西藏和新疆,奠定了中國現在的版圖。
這一仗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尊嚴,打出了中國軍人的霸氣!
三年抗美援朝,中國硬生生打出一個世界大國!
為了統一中央意志決心,毛主席把自己的兒子毛岸英也送往朝鮮戰場,和人民志愿軍一起并肩作戰,240萬中華優秀兒女高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旗幟先后開進朝鮮戰場,以他們熱血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伸張了正義、捍衛了和平。此后歷經五次大規模戰役,至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在歷時近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共傷亡36萬余人,犧牲183108名烈士,斃傷敵671954人,俘敵46088人,勸降435人,共計718477人,其中美軍290000余人。
勝利背后,其中慘烈,實難言表。
在長津湖,在龍源里,在松骨峰,在大同江,在上甘嶺,一百多萬志愿軍戰士的鮮血灑在了那片土地上。志愿軍將士在餓到眼金星的情況下,懷著近乎忘我的無畏精神,呼喊著“向我開炮”的口號,以血肉之軀對抗裝甲洪流!!!
邱少云、黃繼光、楊根思、劉光子…………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位位優秀的志愿軍戰士前赴后繼地為祖國的尊嚴、同胞的安寧而捐軀,其中,就包括共和國主席長子—毛岸英。當主席聞知噩耗時,淡淡一句“誰讓他是我的兒子”又包含多少血淚。
正是這些人民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將世界頭號強國擊退500公里,打出了幾百公里的安全緩沖區和戰略縱深,捍衛了中國東北乃至華北的安全,打出了幾十年的和平局面,為祖國和人民換來今天的幸福和安寧。
他們以無私無畏的偉大精神,他們建樹的豐功偉績永遠銘刻在全國人民心里,他們用鮮血筑就的不朽豐碑將永遠聳立在人民心中!
銘記歷史迎接挑戰八省聯考作文2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糾集所謂“聯合國軍”進行武裝干涉,很快就席卷整個朝鮮北部,威逼中國東北邊境。在南線,美國杜魯門總統宣布派遣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和進駐基隆、高雄兩大港口,武裝阻止中國解放自己的領土臺灣。與此同時,美國還向法國提供軍援,支持法國擴大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戰爭,以便從南翼牽制中國。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建立伊始,在各方面存在嚴重困難的情況下,國際反華勢力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戰爭。當時,美國軍隊公然武裝干涉朝鮮內戰和封鎖臺灣海峽。特別是美軍在仁川登陸后,越過“三八線”大舉向中朝邊境進犯。想想當年,日本軍國主義霸占朝鮮而后染指中國,從而使中朝兩國先后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唇亡齒寒,戶破堂危”,如果美國控制朝鮮半島,美蘇在東亞直接角力的前線會從半島變成東北三省,無休無止的經濟和軍事訛詐將會緊隨而來,而任何一方在別的戰略方向上的失敗,都會力圖在這里得到補償。一個農業國不得不向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發起挑戰,其中的慘烈不言自明,然而這是一個國家在上一個歷史周期中欠債太多,為了子孫后代在新歷史周期中能夠不再重復過去百年的悲劇,所必然付出的代價。
在這緊急關頭,中國被迫推遲解放臺灣,調整國民經濟恢復計劃,決心不惜付出巨大的民族犧牲,派出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進行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反侵略戰爭。
當年如果不是美國打過‘三八線’侵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我國臺灣,打到了我國的東北邊疆,中國人民是不會與美國作戰的。
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大外交》一書中所說:“毛澤東有戰略眼光,判斷很準確,如果他不在朝鮮阻擋美國,他或許要在中國領土上與美軍交戰。最起碼,他沒有理由去作出相反的結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是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的偉大勝利。
銘記歷史迎接挑戰八省聯考作文3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的這場戰爭被稱為“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它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本月19日至28日,上海將推出“保家衛國: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影展”,以影像的方式回顧這一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舉。影展期間,《英雄兒女》《上甘嶺》《鐵道衛士》《長空比翼》《毛澤東和他的兒子》《集結號》《我的戰爭》等七部電影,將于曹楊影城、大光明電影院、國泰電影院、SFC上影影城新衡山店等十家影院放映17場。這之中,《英雄兒女》中的“向我開炮”,《上甘嶺》里的“一條大河波浪寬”,這些響亮的臺詞、歌詞,因為真摯的愛國情與偉大的自我犧牲精神,歷久彌新——生動的英雄敘事,讓紅色基因在中國人的血脈中流淌。
透過經典,重溫“向我開炮”的自我犧牲精神
本次影展云集了影響幾代人的經典之作。《英雄兒女》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斗中勇敢作戰的故事。片中,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并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與師政委王文清的一幕,感動不少觀眾。戰斗英雄喊出的那句“向我開炮”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臺詞。
尊重真實的創作理念,是《英雄兒女》成為經典的關鍵原因。這部電影改編自作家巴金的小說《團圓》,為了真實還原志愿軍的狀態,巴金幾次赴朝考察,穿梭于封鎖線之間,堅持“少休息,多跑路”的創作“土方”。“向我開炮”的故事正是巴金入朝后真實見證的事件。《英雄兒女》的插曲《英雄贊歌》亦是觀眾心中不可磨滅的經典時代之聲——“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至今聽來仍舊震撼。
同樣縈繞在觀眾心頭的經典旋律還有《上甘嶺》中的《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電影中那名在坑道內為重傷員深情演唱的女衛生員,不但慰藉了戰士們的心靈,也溫潤著銀幕外的觀眾。電影《上甘嶺》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嶺戰役,還原了戰士們相互鼓勵、互相關心,頑強堅持戰斗的感人事跡。
據記載,為了拍好這部電影,導演沙蒙率攝制組兩次前往朝鮮對上甘嶺戰役進行實地考察,采訪了一百多位當年參加上甘嶺戰役的志愿軍戰士,記錄的材料達到數十萬字。從一條坑道和一個連隊出發,《上甘嶺》塑造了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的志愿軍英雄群像。
穿越時空,這份精神依然閃耀當代銀幕
一些作品則通過獨特的視角展現英雄故事。比如,電影《鐵道衛士》展現了抗美援朝期間,公安科長高健發動群眾展開反特務斗爭的故事;《長空比翼》從罕見的空軍視角展開,講述了我國空軍戰士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鍛煉成長的故事;《毛澤東和他的兒子》講述了毛岸英在朝鮮戰場上犧牲后,毛澤東竭力克服喪子之痛,將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的故事。
在本次影展中,還有兩部當代銀幕佳作——《集結號》與《我的戰爭》,這兩部拍攝于千禧年之后的作品,用當代的敘事手法,震撼的視聽效果,以及觀眾熟悉的演員陣容,帶人們重溫那段歷史記憶。久違的犧牲精神、集體主義精神通過它們,感動了更多觀眾。
《集結號》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連長谷子地接到團長命令,要打阻擊戰幫助大部隊撤離,以集結號為撤退信號的故事。影片中,整個連隊打光了,也沒聽到集結號響,意外生還的谷子地,在之后漫長歲月里,開啟了尋找原來隊伍,尋找真相的旅途。影片中,九連戰士紛紛犧牲的情節以及谷子地尋找真相的孤獨背影,讓觀眾忍不住落淚。當年,《集結號》屬于“大片”——雖然投資不到8000萬元,但全部演員片酬相加也不超過百萬,是一部將錢花在刀刃上的作品,因而視聽效果十分震撼。
《我的戰爭》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一支英武勇猛的志愿軍部隊,為保衛國家毅然決然遠赴他鄉,在經歷生死磨煉中建立起深厚情感的故事。
時空在變,但精神永存。因為歷史就在那兒,任時序更迭大浪淘沙。
銘記歷史迎接挑戰八省聯考作文4
曾經有這樣一個國家,在最黑暗的時期,皇太后和皇上被不到兩萬人的八國聯軍在自己的土地上趕得團團亂轉,這個國家的人民在以后的整整五十年間被世界稱為“東亞病夫”,這個國家被全世界蔑視。而在一場偉大的戰爭中,這個民族在鄰國的土地上粉碎了為數上百萬人的十六國現代化聯軍,全世界都開始對她肅然起敬,都開始重新衡量這個民族的分量和價值。
曾經有這樣一個國家,她被其近代的死敵日本蔑稱為“支那”。而在一場戰爭之后,“支那”這個詞迅速從日本的口語中消失。連滿手血腥的日本戰犯也在這場戰爭后開始真心接受改造。
曾經有一場偉大的戰爭,一個百年積弱、飽受殖民凌辱的大國,在三年的激戰之后,使“資本主義世界最大工業強國的第一流軍隊被限制在他們原來發動侵略的地方,不僅沒有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這是一個具有重大國際意義的教訓。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彭德懷語)。
這就是堪稱新中國“立國之戰”的抗美援朝戰爭對于我們這個國家的意義。
每一場重要戰爭,除了物質上的損失與收獲外,都會給當事國的人民留下一點什么。這種留下來的東西往往會滲透進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乃至于傳承民族文化傳統的思想基因之中。新中國剛成立就進行的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就是這樣一場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享用不盡的精神財富的偉大戰爭。
歷史是不應被遺忘的,文學作品就是傳載歷史的主要手段之一。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值得無數作品去描述、去反思的戰爭,因為它對于我們民族的現代化進程有著太重要的意義。據說,在西方有三萬多種著作從不同的角度記敘朝鮮戰爭和中國人在那場戰爭中令整個西方世界為之震顫的壯舉。我們中國人應該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讓我們及后人去銘記那場戰爭,因為,我們才是那場戰爭真正的主角和勝利者。
如果說這本書與國內其他同題材作品有什么區別,我想有兩點:一是這本書全景式地再現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全過程,令人信服地再現了志愿軍越強的真實面貌,揭示了中國軍隊各軍兵種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進行現代化奠基的全過程,場面比較宏大,而其他幾本有影響的同類書多是摘取這場戰爭的一些片段。我想,這是《決戰朝鮮》的第一個特點。
二是我自信寫出了前輩們真正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風貌,我想這和我的家庭背景有關系。我出生在湖北紅安,那個小小的縣城為中國革命奉獻了二十多萬烈士,我家里的直系親屬從紅軍、新四軍一直當到解放軍,而這種情況在紅安大大小小的山村里比比皆是,所以我了解那一代人,因為我是在一個崇敬英雄、盛產英雄的環境里長大的。中國很多關于這場戰爭的作品,都從武器和物質的角度把中國人寫得有點凄凄慘慘切切,可我知道,那場戰爭中的中國人不是那樣的,那一代人并不像有些書寫得那么慘,他們活得非常充實,他們相信自己是正義的,他們的幸福感不比我們當代人差,雖然他們中的許多人活得非常短暫。不理解這一點,就根本無法理解那一代人,就根本無法理解那一代人為何能做出邱少云、黃繼光那樣的壯舉;就根本無法理解那個激情燃燒的火紅年代;乃至根本無法理解我們這個國家是怎樣打下來的。他們犧牲的時候,懂得為之犧牲的這場保家衛國的戰爭的意義,他們知道他們的犧牲是值得的,所以他們敢于犧牲。雖然滄海桑田,雖然當代人不能理解,但他們確實曾經那樣真實而崇高地戰斗和生活過,當代人或者沉迷于物質的享受,或者為物質的缺乏所困,和他們誰活得更有意義、誰更充實,很難說。
或許,在我們中的某些人嘲笑那些歷史硝煙里的偉岸身影時,他們也在云端冷冷地鄙視我們這個時代的許多淺薄和低劣。正因為我深深地理解那些云空中的英靈,所以我能寫好他們,這也就是《決戰朝鮮》得到廣大讀者認可的根本原因吧。
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時代,要想被人看得起,總還是需要一點精神的。
真的,不是我寫得好,而是先輩們打得好!
銘記歷史迎接挑戰八省聯考作文5
70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黨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要深入學習宣傳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 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不懈奮斗,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成就偉大夢想。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遠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告訴我們,愛國主義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旗幟,革命英雄主義是我們克敵制勝的法寶。緬懷英雄們的赤子丹心,傳承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作為基層黨群工作者必將凝聚起奮進復興之路的磅礴偉力,把農村建設得更加美好。作為一名基層黨群工作者不僅要了解村民委員會工作規范、基層黨務工作應知應會知識以及“六要”群眾工作法等,要深入學習宣傳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還要求我們扎根基層,甘于奉獻的偉大精神,主動融入農村工作環境,成就偉大夢想。
路靠自己走,才能越走越寬,鑒往知今,啟迪未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要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只能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奮斗,只能堅持自強不息、自力更生的精氣神,增強斗爭本領。集中力量把中國農村自己的事情辦好,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風雨無阻奮力追夢,砥礪創新矢志不渝,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農村建設前進的步伐。作為一名基層黨群工作者應該像先輩們學習,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如何因地制宜,挖掘農村的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收入,開拓美好未來。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有人說,“力量的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如今,我們人力齊聚、人心匯聚,必定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基層黨群工作者的參與下,繼續迸發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引領農村建設這艘航船乘風破浪、奮勇前行!
銘記歷史迎接挑戰八省聯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