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們居住的地方教案反思實用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我們居住的地方教案反思篇一
1、能知道和說出自己居住的地方(名稱、地址),學習用比較連貫的語言講述當地的物產和風景特點,愛自已的家鄉,為自己的家鄉自豪。
2、進一步了解和關心幼兒園及家庭周邊環境,懂得愛護幼兒園、社區環境;
3、會用游戲、繪畫、制作等方法表現自己對居住地方的認識及情感;有建設、美化家鄉的美好愿望。
4、能連續走30分鐘,有一定耐力;練習接力快跑和跳格子。
5、體驗樂曲的輕快風格,遵守音樂游戲的規則。
6、愛護公共財物,會正確使用;會保管好個人物品,注意不丟失。
主題活動目標是開展教育活動的指南針,它既是活動設計的起點,也是活動設計的終點;既是選擇活動內容、活動組織方式和教學策略的依據,也是活動評價的標準。在實施主題活動《我們居住的地方》,為實現其主題目標,我們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主題墻
在活動前,我們與孩子共同布置了“我的家鄉”主題墻,首先讓孩子認識泰州、了解泰州的特產、家鄉建設等,并提供了相關的報紙及圖片。其次、讓孩子收集家鄉的照片、圖片,并講一段關于家鄉的特產、傳說、看法等,了解家鄉的面貌。
2、區域活動
美工區:收集各種廢舊紙盒,提供彩筆、彩紙等,學習用將紙盒壓扁剪出陽臺及窗戶的方法制作樓房并進行裝飾。
益智區:提供中國地圖、江蘇地圖及泰州地圖,讓幼兒嘗試找找自已的家鄉、所在社區在相應地圖上的位置。
閱讀區:提供小動物頭飾、商店場景,引導幼兒分別扮演角色,表演“小兔子開鋪子”。
建構區:提供積木、各種塑料拼插玩具,建造社區內的各種公共設施:街心公園、馬路、沿街商鋪等。
家鄉小吃店:投放橡皮泥、皺紋紙、泡沫紙、半成品小吃等,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家鄉的小吃,并進行角色游戲。
1、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是實現主題活動目標的途徑之一。《我們居住的地方》實施時間為兩周,我們利用各領域、各學科的特點,合理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動,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與家鄉土特產往往有很多接觸,他們比較愛吃的干絲、魚湯面、黃橋燒餅、蟹黃湯包、溱湖八鮮等。于是,我們圍繞孩子熟悉的事物開展了健康《我愛吃……》活動,讓孩子了解特色小吃的歷史,以提升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從而使他們獲得豐富的社會情感體驗。又如:在社會《我們的家鄉》準備了泰州風景圖片、地圖等。通過演示課件,幼兒比較直觀形象地了解泰州的風景名勝。并進行“我是小導游“活動,加深了幼兒對風景名勝的認識。同時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從初淺的了解家鄉到能用語言描述家鄉,無形中愛家鄉的情感得到深化。再如:通過語言《愛心小屋》,使孩子們知道了鄰里之間要互幫互助,懂得了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幫助別人,感受關心、幫助別人的快樂!美術《雄偉的橋》,讓幼兒了解家鄉一些有名的橋,并學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和制作家鄉的大橋等等,讓幼兒在學習探索的過程中,豐富幼兒對家鄉的認識,表達自己所看到的家鄉與家鄉變化的現象,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自己家鄉的風貌,居住的社區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形成“大社會”“大家庭”的概念,使幼兒關心社會的人與事,更好地激發他們愛家鄉的情感。
2、《綱要》指出,幼兒園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感受家鄉變化與優秀,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我們充分利用幼兒園處于社區中心有力的地理位置,帶領幼兒走出幼兒園,參觀了小區內的優美環境以及各種設施設備:高聳的居民樓房、優美的小區綠化、社區醫院、超市、郵局、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商店。親身的體驗使孩子們在耳聞目睹中真正感知了家鄉的發展與變化,體驗了小區優美環境給人帶來的舒適感覺。
陳鶴琴先生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必須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長是幼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資源。因此,我們在進行主題活動《我們居住的地方》前,就利用小紙條,校信通等方式,向家長說明進行本主題的目標,及需要配合的方面:
1、請家長利用雙休日,有意識地帶幼兒參觀自己居住的小區,游覽家鄉的風景名勝,并向幼兒介紹本地民間傳說、土特產和近幾年的變化。
2、請家長幫助收集相關家鄉特產的標志,回家途中引導孩子觀察馬路上的標志性建筑,以繪畫的方式記錄看到的,家長可幫助加上簡單文字說明,并帶到幼兒園來和孩子們分享。家長的配合在活動中顯而易見的,是一些教育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讓孩子們在上課的時候有話說,知識得到了交流與分享。
有效的各類活動使主題目標得以實現,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讓幼兒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眼睛,通過自己的觀察探索,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使他們從多個領域將對家鄉模糊、零散的經驗加以整合、提煉,對自己的家鄉進一步加深了了解,知道家鄉的特產有那些,了解了家鄉的風景名勝,從而對家鄉有了一個全面的感知,萌發了“我是泰州人”的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