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主為母親寫祝壽聯,上聯:天增日月媽增壽
對聯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很多場合都會出現,古代的時候對聯更是人們消遣娛樂的一種方式,文人墨客在可以用對聯來切磋技藝,商人們可以用對聯做成商鋪的招牌,甚至古代的紅白喜事也會出現對聯的身影。
在明朝年間,南方的一個小縣城里有一位姓張的土財主,他年輕的時候是個無賴,后來靠著偷偷販賣私鹽發家,成了當地的最有錢的人物。張財主有了錢之后,為了襯托自己的身份,經常和別人吟詩作對,突出自己的文化水平。
但是其實他根本沒什么文化,只不過小時候上過幾天私塾,認識幾個字而已,但是大家都礙于面子,再加上他比較有錢,所以都不愿意拆穿他,其實他寫的詩和對的對子,壓根兒沒有任何韻味,有時候還會鬧出來很多笑話。
有一次他的母親過七十大壽,張財主準備大辦一場宴席,他廣發請帖,不僅宴請了縣城里的人,十里八鄉的都知道了張財主在辦宴席,都打算當天去吃一頓好的。張財主也絲毫不在意,在他眼里這些花銷都是小錢。
到了那天,張財主家里的院子坐滿了人,都是來為老太太祝壽的,整個縣城里,就屬張財主家里熱鬧了。張財主一看人這么多,心里也是非常地高興,不知不覺就喝多酒了。酒勁兒上來的他,打算給自己的母親寫一副祝壽的對聯。
他還親自跑到賬房那里拿紙和筆,賬房先生也早就給他想好了對聯兒,只要提筆寫下來就可以了,賬房先生出的對聯是:天增日月媽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上聯是在祝賀老太太長命百歲,下聯是在祝愿張家經久不衰。
張財主看完點了點頭,拿著紙筆就出去了,他當著眾人寫出了對聯,旁人仔細上去一看,發現他改動了一個字。下聯變成了:春滿乾坤爹滿門。在他看來,上聯既然有媽,下聯就必須有爹,不然怎么能叫做對應呢?
他還特意讓人把對聯貼在了大門口,結果往來的賓客看到之后,都是哈哈大笑,張財主不知情,還以為是自己的對聯寫的太好,所以大家才開懷大笑的。這對聯在改動之前,是一個絕佳的祝壽對聯,可是被財主改過之后卻成了一個笑話,不得不說文字的魅力還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