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兄弟鎖-中篇故事
一、有恃無恐郜成作惡多端
故事發生在大明洪武年間。
長江之北太平府最繁華的紫石大街上,有一處飛檐聳脊、門樓高大的府第,府主人乃是赫赫有名的忠繼侯花煒,他可是明太祖朱元璋開國時親封的第一位侯爺。由于花煒年齡幼小,府中實權多年來一直掌握在他的舅舅、花府總管郜成手中。這郜成領著一幫惡仆在太平府城內開設銀號糧行,強買強賣,魚肉百姓,可歷任太平知府卻對花府和郜成敬而遠之,甚至南直隸布政使也奈何他不得。
要問官府為何對郜成如此畏怯,不為別的,只因為花府內建有一座藏鎖樓,樓上供奉著一把非同尋常的兄弟鎖。
何謂兄弟鎖?乃是異姓之人在結拜為兄弟時,特讓鎖匠打制的外觀相同、內里鎖芯也完全相同的銅鎖,其寓意自然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而唯一一把鑰匙,則由結拜大哥掌握。花府珍藏的,就是花煒的父親花云當年與朱元璋結義時的兄弟鎖。想當年朱元璋未發跡時闖蕩江湖,與懷遠人湯和、定遠人花云最稱莫逆,三人撮土焚香,義結金蘭,打制了三把鎖面上雕有鮮桃圖案的兄弟鎖,蘊含仿效三國時的劉關張桃園結義之意。兄弟三人各持一把,因朱元璋年長,那把開鎖的單拐鑰匙自然由他保管。結拜以后,兄弟三人每次分手后再相聚時,總要南朱元璋親手打開這三把兄弟鎖,以示三兄弟手足俱全。
時逢元朝末年,天下大亂,三人投入紅巾軍郭子興部,出生入死,同甘共苦,漸漸兵強馬壯。郭子興死后,朱元璋成了這支紅巾軍的頭領。其有一統天下之心,以劉備自居,將武藝高強、深沉多謀的湯和視之為關羽;而虎背熊腰、面黑如漆被人稱之為“黑將軍”的花云則因勇敢善戰,被他視之為張飛。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就在朱元璋率部渡江占據金陵稱帝這一年,因北方元軍的大舉反攻,堅守江北太平府的花云血戰月余,不幸城陷戰死。朱元璋聞知,大為悲慟,親自帶兵收復太平,終于找到避難鄉間的花云妻子郜氏、郜氏之兄郜成和年僅三個月大的花云遺子花煒÷感念之下,朱元璋當即封花煒為忠繼侯,并親頒免死金券——須知功大如徐達、常遇春之輩,后來尚只得到免死一次的鐵券——這免死金券意味著以后無論花煒犯下多大罪、多少次罪,都可以免死不問!因此,天下太平后,郜成便替外甥在府中蓋起這么一座美輪美奐的藏鎖樓,將花家這把傳家的兄弟鎖連同皇上賜予的免死金券供奉起來,拉大旗作虎皮,從此在太平府肆意胡作非為!
洪武二十四年,郜成一伙的所作所為終于由錦衣衛傳到了朱元璋耳朵里。朱元璋勃然大怒。與此同時,多年來一直鎖在他心中的疑惑也被勾了起來……
二、告御狀新科進士受大任
錦衣衛密報未幾日,恰逢春闈大比。揭榜后,眾新科進士魚貫而入太和殿,向皇上謝恩。禮畢,進士們正要退下殿,忽有一個年輕進士手舉狀紙,匍匐在地,高呼:“萬歲,小臣有狀要告!”原來,這新科進士借晉見皇帝之機告御狀來了。
朱元璋忙命太監將這進士的狀紙呈上來,接過一看,不由吃了一驚,原來這進士狀告的不是別人,正是忠繼侯花煒的舅舅郜成!狀巾所列舉的郜成罪惡,與幾天前錦衣衛的密報無二,再看落款具名,乃是太平人陸天賜。朱元璋心中一動,降旨獨將陸天賜留下,到后殿單獨召見。
陸天賜誠惶誠恐地隨司禮太監梁太監來到后殿,向皇上大禮叩拜。朱元璋一見陸天賜狀貌,不由義吃了一驚,只見這陸天賜身材魁梧,虎背熊腰,面黑如漆,丁點兒也不像個文人秀士,分明是個赳赳武夫!
“你,你怎么生得如此之黑?”朱元璋突然沒頭沒腦地問道。陸天賜一愣,但很快答道:“稟皇上,小臣出身漁家,自幼水里鉆,日頭曬,因此長就了一身黑皮膚。”
朱元璋不覺大笑道:“原來如此,你倒使朕想起一個人來。”隨即臉一板道:“你只狀告郜成,為何不告那忠繼侯花煒?”
陸天賜從容道:“花煒年紀雖輕,卻循規蹈矩,聽說他每日呆在府中,同母親花老夫人郜氏一起吃齋念佛……”
朱元璋突然打斷陸天賜的話,指著御座旁的一撂奏折,語氣變得很嚴厲地道:“你所說好像不對吧?朕接到不少官員的報告,都說是那花煒恃強凌弱,無惡不作!”陸天賜一驚,抬頭一看皇上目光如炬,灼灼逼人,但他還是定下心神,實話實答:“恕小臣直言,花煒確實不曾做出什么惡事。是他的舅父郜成打著花煒的名義,仗著花府中的兄弟鎖和皇上當年御賜的金券干盡欺壓百姓之事。小臣臨來京城應試時,家鄉父老牽著小臣的衣角,相送幾十里,一再叮囑小臣將他們的苦楚告知皇上!”
朱元璋這才笑了:“你沒有欺騙朕,是個為民請命的實誠君子,朕挺欣賞你——若是百官皆像你這樣不畏權勢,大明江山固若金湯矣!不過你打算讓朕怎么做呢?”
“請皇上收回花府的金券,依大明律治郜成一伙的罪,還太平府百姓一個真正的太平!”陸天賜脖子一擰道。
朱元璋點點頭:“果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但隨又皺眉道,“可那金券豈能隨便收回的?”朱元璋瞇起眼睛,回憶起了往事……
當年,太平府陷落之際,花云曾派一親信冒死突圍,向朱元璋告急。那親信還告訴朱元璋,花云的妻子郜氏兩個月前剛生下兒子,取名花煒,城陷前,花云讓郜氏之兄郜成帶著郜氏母子和侍女孫金英出逃,并將一把銅鎖拴在花煒脖頸上,說將來可憑此鎖與皇上相認。兩個月后,朱元璋親率大軍收復太平府,張榜搜尋花云遺孤。不兩天,朱元璋正在行營舉行午宴,慰勞眾將,侍衛通報郜氏母子和郜成前來晉見。朱元璋大喜,急傳他們進來,只見郜氏懷抱襁褓中的嬰孩,低頭落淚,哽咽難語,倒是那郜成叩了個頭,從容不迫地將自己帶著妹子娘兒倆輾轉出逃,以及侍女孫金英渡大清河時不幸落水身亡的經過說了一番。朱元璋一眼望見嬰孩脖頸上掛著的那把銅鎖,只見鎖面上那只鮮桃格外醒目,不南悲從中來,嚎啕大哭:“正當討平強寇、一統天下之際,天何喪朕手足?讓朕以后恃仗何人?”隨又接過嬰孩,左右端詳:“好黑的孩子,真我黑兄弟之種也!”
言罷,朱元璋又掏出那把單拐鑰匙,解下花煒脖頸上的兄弟鎖,抖著手將鑰匙伸進鎖孔,左轉右擰,可耶鎖就是打不開!朱元璋不由疑惑地望著臺下的郜氏兄妹,只見郜氏兄妹面面相覷,滿臉驚慌之色,尤其是那郜成,額上冷汗直流。
朱元璋眉頭緊皺,正要詰問,這時湯和走上前,拱手道:“皇上今日見了花兄弟的妻兒,內心過于傷悲,義且酒醉手軟,開不得鎖,不妨明日再開吧。”朱元璋順水推舟:“也罷,待朕明日酒醒再開此鎖。”不曾想第二日因軍情緊急,朱元璋率部連夜開拔,并不曾再檢驗花煒脖頸上的兄弟鎖是真是假,而此后多年日理萬機,早將此事忘到了爪哇國……
朱元璋回過神來,感嘆道:“如今事隔多年,朕也拿不準花煒脖子上那把兄弟鎖到底是真還是假了!有心要派個欽差去花府開鎖查驗,可又怕選人不當受蒙騙。今天,朕總算找到了你這個最合適的人選,朕命你為欽差大臣,去花府的藏鎖樓巾開鎖,若查得花府那把兄弟鎖為似,朕就要殿審,名正言順地收回金券,并將郜成一伙一一正法!”朱元璋說完,命梁太監拿出了那把單拐鑰匙,和兩道空白詔書,讓他跟隨陸天賜同去太平府,見機行事。
三、花府開鎖郜成畏罪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