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竹-中國新傳說
退役軍人單鴻是國企仙竹公司的生產(chǎn)部主管。最近,他帶領本部門職工,經(jīng)反復探索,多番努力,終于使產(chǎn)品成功升了級。
產(chǎn)品升了級,模具變了,生產(chǎn)所需的主要半成品黃竹簾子規(guī)格要變。單鴻把新制定的標準交到采購部,要求照此采購。
半個月后,采購部買回的黃竹簾子仍是老標準,需要單鴻組織大量人力進行再加工后才能使用。采購部的歐主管說,這是供貨商按老標準生產(chǎn)的積貨,得給人家收了。
兩個月后,采購部買回來的黃竹簾子還是老標準。單鴻找到分管采購的王副總,問是怎么回事。王副總說:“快了,快了,新標準簾子很快就來。”
接下來,別說有新標準簾子,連老標準的黃竹簾子也收不到了。眼看車間就要停產(chǎn),單鴻走進總經(jīng)理吳總的辦公室,問:“吳總,馬上就沒有黃竹簾子了,怎么辦?”
公司“一把手”吳總,是上級機關一位前主要領導的親戚,他當上仙竹老總不久,那個親戚就退了。
吳總說:“據(jù)采購部了解,竹簾子供貨商們說越來越?jīng)]做頭,都不愿做了。人家采購部已經(jīng)拿出應對方案,就是咱們公司自己買機器和竹子,自行加工黃竹簾子。”
這天,供貨商運來了一車黃竹簾子,單鴻正好碰上,他測量了兩件,發(fā)現(xiàn)仍是老標準,便問供貨商怎么不按新標準生產(chǎn)。供貨商說,采購部壓根就沒把新標準發(fā)給他們,而且還讓他們不要再生產(chǎn)了。單鴻似乎明白了什么,卻不敢吭聲,他隱隱覺得這里面水很深。
采購部把生產(chǎn)竹簾子的機器買回來后,單鴻便開始組織職工學習操作。同時,采購部開始批量購進黃竹。單鴻略一核算,自行生產(chǎn)黃竹簾子,比直接購買成本高多了。
當職工們干得正順手時,黃竹卻跟不上了。王副總和歐主管均稱,市場競爭太強,純黃竹不好買了。工作不飽和,工資就低,職工們怨聲載道。單鴻多次找到吳總,說沒竹子了。吳總不耐煩地說:“你急什么急?得給人家采購部點時間吧?”
數(shù)天后,黃竹還沒來,車間即將停工。若長時間停工,公司領導就將受到上級問責。吳總似乎也著急了,把采購部歐主管和單鴻一起叫到辦公室,說:“小歐啊,如果你那兒買不回來竹子,小單那里就要停工……”歐主管說:“純黃竹真的不好收啊,竹農(nóng)太奸,他們老把四季竹摻進黃竹里混著賣。”
四季竹是一種專門生筍子的竹種,成竹水分極高,也被稱為“水竹”,幾乎算是廢材。
吳總說:“適當有點四季竹沒關系,單鴻你安排大家選出來就行了。”單鴻說可以。歐主管說:“那就好,我盡快聯(lián)系。”
當天下午,竹子就送來了好幾車,兩種竹子摻雜混合,每車里的黃竹約占四分之三,四季竹約占四分之一。單鴻只得安排人把摻雜在黃竹里面的四季竹選出來,再用純黃竹加工成竹簾子。誰知,接下來的幾天,運來的四季竹比例越來越高,最后竟然達到了一半。
單鴻找到吳總說明了情況,吳總卻不以為意地說:“誰說四季竹就不能用?加工后不是也可以用嗎?”四季竹本是廢材,加工起來成本也高,但既然吳總話說到這份兒上,單鴻也只得照辦。
一周后,采購部收購來的竹子,除了表面覆蓋了薄薄一層黃竹外,整車整車的幾乎全是四季竹。
四季竹來勢太猛,職工們加工不過來。四季竹在仙竹公司的場壩上堆積如山。單鴻也漸漸明白了,那伙人之所以不把黃竹簾子的新標準發(fā)給供貨商,到后來連老標準的黃竹簾子都不讓人家生產(chǎn)了,提出采購生產(chǎn)設備來“自行加工”,想必是為了在購買設備和黃竹時吃回扣。他們偽稱“黃竹采購不到”,卻以收購黃竹的價,大肆把“廢材”四季竹買進來,為的是從中賺取高額回扣!各地的四季竹繼續(xù)源源而至。天氣炎熱,前期收的已成“竹干”,無法用來加工了。
這天,趁吳總正在場壩邊轉悠,單鴻走過去,將一根干了的四季竹遞過去,說:“吳總,你看四季竹是不是緩一緩再收購?這個場子里現(xiàn)在有大約三千噸竹子,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四季竹。干了的四季竹,已經(jīng)無法用來加工了。”
吳總看了下竹子,瞪了單鴻一眼,似乎責怪單鴻不該告訴他真相,接著便轉身走了。
上級得知仙竹公司買回大量竹子卻被曬成干柴,便停止向下?lián)芸睿f把干竹子處理了再說。仙竹公司只得把干四季竹運到紙廠去賤賣了。
周末,正逢農(nóng)歷七月半,鬼節(jié)。天黑后,孔明燈滿天飛。公司全體休息,只剩下一個老門衛(wèi)。半夜,仙竹公司竹料場起火了。場壩里剩下的干四季竹已全部化為灰燼。據(jù)說,當晚老門衛(wèi)喝醉了酒,半夜起來小解,但見火光沖天,急忙撥打119,然而已經(jīng)太遲了。
消防部門認定,大火是孔明燈掉下來引燃的,至于是誰放的孔明燈,無從可查。在接下來的公司安全整頓會上,吳總居然要單鴻率先檢討,說是他組織不力,加工速度跟不上收購速度,導致干竹產(chǎn)生,進而引發(fā)了火災事故。單鴻還未開口,分管采購工作的王副總搶先道:“說起來我也有責任,黃竹的收購應該適量控制,幾千噸黃竹就這樣燒了,我心痛啊!”
歐主管也主動檢討:“前段時間,黃竹市場競爭太激烈,為公司發(fā)展,我們不得不多收購一些,沒想到生產(chǎn)部門的進度跟不上,導致幾千噸黃竹被曬干、被燒掉……”
王副總與歐主管一口一個“黃竹”,并且是“燒了幾千噸”,似乎他們前段時間收購的不是四季竹,賣到紙廠的不是三分之二,僅是少量而已。事實上,采購單據(jù)上顯示的,確實也全部是“黃竹”。
公司一二把手已形成共識:“黃竹”被曬干、燒掉,是因為生產(chǎn)部門的進度未跟上所致。下一步對單鴻的重罰似乎已成定局。
會議正在進行,警車來了。老門衛(wèi)被帶走,接著是王副總和歐主管。火是老門衛(wèi)點的。他交代,幾天前,王副總和歐主管一起找到他,給了他一萬塊錢,要他在鬼節(jié)那晚點火,即將燒完時再報火警。
那些四季竹是按黃竹的價格買進的,現(xiàn)在是按廢料來處理,存在著巨大漏洞與虧空。王副總與歐主管怕上面詳查,干脆放了一把火,這樣可以謊稱絕大部分“黃竹”被燒掉了。問題解決的同時,還可以把責任往單鴻身上推。
單鴻是偵察兵出身,他幾乎洞察到王副總與歐主管的所有伎倆。單鴻宿舍的窗戶正對著竹料場,不久前,他在窗臺上安了一個紅外線針孔攝像頭,在鬼節(jié)那天深夜,拍到了老門衛(wèi)點火的畫面。
“一把手”吳總并未涉及縱火案,但此人德不配位,毫無主見,“火災”發(fā)生后,便被降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