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是成功的加油站-人生
2023年9月10日,剛剛改版的《新聞聯播》迎來一位新面孔。他沉穩大氣的風格,字正腔圓的從容博得了億萬觀眾的眼球,很快就沖上了熱搜,許多人禁不住問:他是如何成為國臉的呢?
他叫潘濤,出生在天府之國,從小就對每天準時播放的《新聞聯播》情有獨鐘,對那些準時準點出現在熒屏上的播音員更是崇拜有加,漸漸地產生了當節目主持人的夢想。在大學志愿填報時,他不假思索地填寫了北京廣播學院,并幸運地被錄取。
1990年,潘濤從北京廣播學院(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畢業,抱著必勝的信心參加了相關考核后,卻因為沒能達到相關的目標,戀戀不舍地回到故鄉,進入了四川省廣播電臺播音部工作。
實習階段,他漸漸地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原來認為最拿手的播音專業,卻因為沒有掌握相關的技巧,辛辛苦苦錄制的節目,在通過傳輸設備傳播后,變得不是頻頻有雜音,就是沒有很好地把握虛實結合的規律,致使播放出來的音質效果較差。
從那一刻起,從不認輸的潘濤給自己定下了目標,每天早上6點準時起床,每天夜晚12點才休息。從口語的發聲,到播音時胸腹聯合式呼吸的基礎做起,對照央視主播狀態自如、聲音流暢的經典片段不斷地從模仿到實踐,從中吸收精華,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漸漸地,他練就了穩住兩肋,使呼出的氣流形成一股穩定強有力的氣柱的本領,發聲播音變得運用自如起來。
1997年,潘濤調入上海衛視新聞部,和那些心目中的偶像零距離接觸,他敏感地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便忙里偷閑到圖書館里將《實用播音教程》《語言表達》以及經濟學等專業性的書籍一股腦收入囊中,并挑燈夜戰,如饑似渴地開始了馬拉松式的學習歷程。時逢60年國慶大直播,潘濤坐鎮接連主持了16個小時的直播,依然氣定神閑,游刃有余。
潘濤超強的駕馭能力和淵博的知識,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很快成為東方衛視的臺柱子。但他并沒有因此止步不前,反而用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把每一次播音、主持當成重要任務來完成,一個標點符號,一個動作眼神,甚至司空見慣的“的、地、得”輕重緩急的語氣都力爭做到規范。
2023年,潘濤終于如愿以償進入央視,主持素有“小聯播”之稱的《晚間新聞》,但他仍然認為只有《新聞聯播》主播才是當今世界新聞界的泰斗??伤睦锴宄?,按照一般規律,央視主播們一般年滿52歲就將退居二線做幕后工作了,自己已經年過不惑,也許今生今世只能與《新聞聯播》主播失之交臂了。
因此,他更加珍惜這難得的展示自我的機會,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小聯播”上面,竭盡所能將每一個細節做得盡善盡美。每次播音,他總是提前到崗,節目播出后,不管多晚多累,他都會像普通觀眾一樣,認認真真地將播出的節目重復著看,反復著聽,千方百計找差距,不遺余力補短板。他在心里經常告誡自己,一定要戰勝自我,時時刻刻用《新聞聯播》主播的標準要求自己,盡最大努力站好這班崗。
2023年9月10日,聽到調整他進央視《新聞聯播》當主播的消息那一刻,他禁不住思緒萬千。想著30年來孜孜以求的夢想終于成為現實,從成都到央視主播這段并不遙遠卻漫長艱辛的歷程,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直到節目播出,這個消息才公之于眾。
從當年的青澀少年成為萬眾矚目的國臉,面對熱捧的網友和同事們的祝賀,潘濤把這種關注當成一種動力,鉚足了勁完成首次直播。當有人直言不諱問他創造奇跡的秘訣是什么時,潘濤有些靦腆地說:“只有奮斗不止的努力,哪有什么從天而降的奇跡。如果說有什么經驗之談,那就是夢想是成功的加油站,當你感到舉步維艱的時候,絕對不能找任何退卻的借口,只要加足馬力一如既往地向前沖,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