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非洲紀念品-視野
除了黑木雕、非洲鼓和面具,非洲還有哪些自己更為獨特的文化紀念品?如果愿意探尋,你就會找到那些略顯“另類”、但更好地詮釋和反映了非洲各國特色的旅游紀念品。
“1后面跟著14個0”的紙幣
雖然已經作廢,但記錄津巴布韋幾年前嚴重通貨膨脹的100萬億面額紙幣已經成為搶手的旅游紀念品。在2008年,這種“1后面跟著14個0”的世界最大面額紙幣僅能購買到一購物推車的生活用品。
津巴布韋的老師曾經抗議政府采用如此大面額的津元,認為“這些數額巨大的紙幣破壞了學生們對數字的感知”。據說,當老師們給學生們介紹一處有7億年歷史的冰川遺跡時,學生們并不覺得它多么歷史悠久,因為7億舊津元當時僅能買到一塊面包。
如今,以美元為標準貨幣的津巴布韋,這種大面額紙幣被作為“歷史的見證”來出售,售價在每張5美元左右,根據票面新舊程度略有起伏。
象征權力的“板凳”
在許多非洲地區,木質小板凳有象征權力和珍寶的特殊含義。
在加納,幾乎人人都有一只自己喜愛的板凳。父親送給兒子的第一件禮物往往就是板凳,未婚妻最先送愛人的禮物也是板凳。每個人都精心保存屬于自己的板凳,每天都用清水沖洗,以保圣潔。這些板凳常常是由一塊整木雕成,多為兩腳、三腳,最多有五腳,通常在板凳支撐架上雕刻人或動物造型,比如象征智慧的蜘蛛、象征勇氣的獵豹等。
加納人對板凳喜愛有加,有時甚至將凳子當做國禮送給其他國家。1985年,加納國家元首羅林斯訪華時送給中國領導入的禮物就是一個凳子。
《亡靈之書》
古埃及人認為人死后,靈魂重生,于是才有了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和各種神廟??梢哉f,要讀懂古埃及,就必須讀懂古埃及人的死亡觀,就必須讀一讀《亡靈之書》。
這本書收錄了許多古埃及人雕刻在草莎紙、陵墓中用來幫助死者順利渡過難關、得到永生的咒語,告訴亡靈“如何讓心在接受死神阿努比斯審判時不亂說話”、“如何躲過毒蛇”等。在電影《木乃伊歸來》中,女主角就是誤讀此書導致木乃伊復活。
葫蘆裝著肯尼亞歷史
肯尼亞盛產長條狀的葫蘆,這些葫蘆被游牧的馬賽人和其他部族的肯尼亞人制作成容器,盛放粥、牛血、蜂蜜等飲品。這些葫蘆外面雕刻著非洲特色的花紋和圖案,有的上面還拴著彩色的馬賽珠和貝殼,通過有節奏的敲擊傳遞各種信息,演奏音樂。
要想記住肯尼亞,在馬賽工藝品市場上買一個葫蘆工藝品是再好不過的選擇。據說,肯尼亞的得名就是因為葫蘆。當最早的西方殖民者來到肯尼亞時,他們遇到一座高山,便問一個當地的康巴族人,那是什么?那個當地人以為他們問的是自己手中的葫蘆,便用康巴語告訴他們是“Kjjnyaa”,這就是肯尼亞山和肯尼亞國名的來源。
《丁丁在剛果》
作為世界經典漫畫《丁丁歷險記》中唯一與非洲相關的分冊,這本《丁丁在剛果》記錄了殖民主義和獵殺動物在非洲的變遷。書中對非洲比屬剛果境內的非洲野生動物、巫醫、西方傳教士、狩獵等內容的描寫重現了西方殖民者眼中的非洲。
《丁丁在剛果》是丁丁所有歷險故事中受到爭議最大的一部。書中關于丁丁隨意獵殺犀牛、猴子、羚羊、水牛的部分以及對非洲土著人的片面描寫一度受到民族主義者和動物保護協會的抗議。在第二版《丁丁在剛果》中,丁丁用火藥炸死犀牛的部分被修改,丁丁教當地土著孩子“比利時是我們的祖國”也被“2+2=?”取代。
不過,這并沒有阻止《丁丁在剛果》成為去非洲的游客爭相購買的紀念品。在剛果(金)和剛果(布),丁丁仍很受歡迎。很多賣木雕的市場都有關于丁丁和他的小狗米盧的木雕和畫冊出售。
20世紀60年代挨餓的滋味,沒有經歷過的人們或許很難想象。
當時我正在讀中學,在學校食堂用餐。由于政府照顧,我們還能吃到一點糧食。那真是一種令人絕望的饑餓:食品奇缺,配額很少,吃不飽也沒辦法;你無處無法再弄到吃的,野菜、樹葉幾乎都找不到了;你不可能去借,或占取他人的口糧,因為大家都在挨餓。
我們的主食是玉米面窩窩頭,但嚼在嘴里既香又甜,看見它就流口水。每頓飯前,大家總盼著值日生盡快把飯從食堂領出來。盛飯的飯箱是個金字塔形的木頭箱子,全班五十多人的飯全裝在里面。值日生根據定量分發,八個人一盆白菜湯,有時是兩匙咸菜。與打掃教室、寢室的值日生不同,領飯的值日生是一個很搶手的美差。班上有位同學人稱老大,個頭年齡跟年輕老師不相上下。無論誰值日,他總負責分發。分完之后,他彎腰把頭伸進飯箱,細細清掃殘留的玉米面窩窩頭渣,一粒也不放過。直到確信一掃而光,他才直起腰來,兩手捧著獨自享用,全然不顧周圍憤怒的眼神。我們剛剛吃了一個窩窩頭,不僅不管飽,還似乎激發了更強的饑餓感,只好大口喝白開水。
至于白面饅頭,定量更少,是難得的珍饈佳肴。每逢吃饅頭,很多同學合不得吃,買塊咸菜,喝上幾碗水填肚子,把饅頭留下來周六帶回家孝敬老人。學校組織了檢查隊,周六在校門口把大家準備帶回家的饅頭登記留存,等學生返校后還給他們。天熱時,學生再拿到的饅頭往往發霉,但還是三口兩口吞了下去,且很少聽說有人因此生病。
記得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們把校園所有空地都搜了一遍,沒有找到野菜。晚上大家餓得睡不著,忽然有人問:“如果現在有饅頭,你能吃幾個?”有人答:“十個,二十個,三十個。”接著又有人問:“如果有羊肉泡饃,你能吃幾碗?”有人答:“八大碗,滿滿的,冒尖冒尖的,說不定能干它十大碗!”這種對話把大家的餓蟲從肚子引到了喉嚨眼,一陣欷覷過后,有位大個子同學被激怒了。他站在屋門口,對著空曠的操場發出疹人的號叫。躺下后,他又大聲說:“現在如果有死驢皮,我也敢啃它三口。”他的反常舉動,把大家都鎮住了,宿舍出奇地靜。
與平時一樣,那一夜,我夢中又見到了黃澄澄、香噴噴的玉米面窩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