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斯布魯克凱旋門的兩面性-視野
細數凱旋門,巴黎、莫斯科、提圖斯等地的最為著名,但說起最有特色的,非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凱旋門莫屬。在這個凱旋門的大門上,雕刻著一個一面朝里、一面朝外的女王頭像。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面向外面的女王頭像表情是歡喜愉悅的,而面向城內的女王頭像則是悲傷難過的。如此奇特的凱旋門自然吸引了許多游人前來駐足觀看,許多人猜測女王頭像雙面性的意義。其實,它真實記錄了一個優美、悲傷而又智慧的故事。
1765年年初,奧地利女王瑪麗婭·特蕾西亞迎來一件喜事——她的三兒子利奧波德即將迎娶西班牙的公主瑪麗亞·路易莎。為了紀念這件事,特蕾西亞女王下令在因斯布魯克城堡修建一座凱旋門。這座凱旋門的設計師艾曼斯貝格爾決定將女王的笑臉頭像雕刻在大門的外側,象征著“喜迎公主”這一意義。
因斯布魯克凱旋門在緊張地修建著,王子和公主的婚禮也在有條不紊地籌備。沒過多久,氣勢非凡的凱旋門竣工了。8月5日,王子和公主的婚禮正式舉行。婚禮奢華無比,可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一個大大的不幸出現了。
原來,女王的丈夫、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在8月18日突然去世了!他的去世對女王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她搬離同丈夫共同生活的房間,搬到了四樓一間四壁都用黑色天鵝絨蒙上的居室。在這個居室,女王將鐘表的指針定格在1765年8月18日,并且剪掉自己漂亮的頭發,摘下丈夫為她買的所有首飾,然后穿上喪服。之后,沒有一個人見過她換穿過另外一種服飾。
女王將無限傷痛都寄托到自己身上。見此情景,凱旋門的設計師艾曼斯貝格爾十分感慨,每每經過凱旋門看見女王頭像的笑臉,他都會聯想到女王的悲傷表情。他甚至后悔將女王的笑臉設計到凱旋門上。可現在已經無法挽回了。
不過,艾曼斯貝格爾還是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原來,女王的笑臉是面向城外面的,面向城內的大門中間的石頭還是一片空白。為了表達女王對國王的無限哀悼,艾曼斯貝格爾又設計出一個女王的悲傷表情頭像,然后令人在城門內側雕刻出來。
向外笑臉、向內悲傷,艾曼斯貝格爾終于靠自己的智慧將女王的前后兩種別樣人生在凱旋門上表達了出來。他的行為得到了特蕾西亞女王的肯定,也得到了因斯布魯克所有人的贊賞。
一扇門,兩面表情,可以說,因斯布魯克凱旋門不僅記錄了女王的快樂和悲傷,還記錄了一位設計師的無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