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奧運會-視野
斯蒂芬·米勒說:“大家對于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過于熟悉了,以致很難想像最初的奧林匹克運動是什么樣子。如果你能把如下這些要素聯系起來——血跡和尸骨、祖先的墳陵、擒獲的俘虜、一絲不掛的男人、酷熱的八月、一場短跑比賽、幾乎沒有女性在場——你就會比一些歷史教授了解得更多、更準確。”
公元前776年8月舉行的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歷時還不到1分鐘。因為只有一個比賽項目——200米短跑,獲勝的是一位廚師。
此后,逐漸增加了摔跤、負重賽跑、馬術比賽、戰車追逐賽、五項全能(包括跳遠、鐵餅、標槍、摔跤和賽跑)等項目,比賽一共舉行5天。
但在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整個歷史上,200米跑一直占據著首要位置。
古代奧運會的比賽相當野蠻。
拳擊比賽沒有時間限制,沒有重量級之分,直打到選手主動舉手投降,或者一方被打得無法繼續比賽為止。選手沒有拳擊手套,只是在手上胡亂纏些獸皮。除了不能用牙咬、挖眼睛,其他攻擊手段悉聽尊便:掐脖子、踢肚子、扳手指……
裁判手持鞭子監督比賽。
在一場拳擊比賽中,一位選手的手指插入了對方的肚子,撕破了他的內臟。該選手被取消了繼續比賽的資格,不是因為他動作的暴力,而是因為按照比賽程序規定,長時間的相持之后,比賽雙方只能發出一擊,而這位選手被認為發動了一次以上的進攻——手指算一次。
最兇險的還是戰車比賽。
曾有貴族在一屆比賽中盡遣7輛賽車參賽,囊括了第1名、第2名和第4名,據說是為他的城邦贏得了榮譽。
古希臘運動員著名的fans柏拉圖要是看到了今天在他老家舉行的奧運會,第一個疑問就會是:“你們穿上運動服可還怎么比賽呀?”
奧運會在著裝上沒有返古,因為古希臘運動員都是全裸比賽。裸體比賽抹去了階層和特權的標記。如此說來,古希臘運動員不穿衣服,和現在的孩子穿統一的校服一樣,都是為了消除差別。
那么,古希臘運動員像現在的學生一樣,穿統一的運動服不也能起到消除差別、孕育民主的作用嗎?所以,應該說,脫去衣服裸體比賽不是為了掩蓋差別,而是為了顯示男子軀體的美。
就像現代的健美比賽一樣,運動員身上還涂著橄欖油。古希臘人最看重的是健康,因為醫療衛生水平低,抵抗可怕的瘟疫只有依賴自身免疫力。所以,健康又是美的必要條件,裸體比賽就是為了展示力與美。
另外,健美的身體使得人比較接近諸神的形象,是對人的提升。但是,因為大家都搶著顯示自己最接近神,所以,在賽場上的競爭是非常殘酷的。
現代人可能會擔心裸體比賽的運動員會受傷,從米勒的評論中他們可以得到些許安慰:“古希臘裸體運動員的那話兒不會像看上去那樣容易受傷,因為提睪肌的作用,在運動時它會自動收縮。”
米勒還從古代陶罐上的繪畫判斷說,古代的體育館就像舉行同性戀派對的場所。
古代奧運會的比賽沒有集體項目,沒有獎牌,除了第一名,之后的名次沒有任何獎勵。
優勝者得到的是桂冠和詩人的頌歌。但不要就由此以古代奧運會的優勝者比現在的奧運會冠軍可憐,因為除此之外,他們還能得到很多實際的好處:接下來的生活費全都被公家包了,城邦還會獻上禮物,并免除其稅收和其他公民義務。
古代奧運會的參賽者是男性,觀眾也都是男性。已婚婦女是不能觀看奧林匹克比賽的,否則死刑伺候。
但賽場里也不是一個女人都沒有——女祭司是例外。
如果你想帶上你十幾歲的女兒,為她挑選一個英俊的運動員做意中人,那就沒問題。可組委會和賽場看門的到底是如何確認處女身份的就不得而知了。
每屆奧運會的第3天,月圓之夜,大祭司趕著100頭白色的公牛前往宙斯神壇,那里燃燒著圣火,樹立著27英尺高的宙斯雕像。笛手吹奏圣歌,大祭司給公牛全身撒上圣水,然后一頭頭地割開它們的喉嚨——端著圣水的一般都是女祭司,燃燒著的圣火就是如今奧運會開幕式上最能變出花樣來的點燃圣火儀式。
古代奧運會舉行之前也搞圣火傳遞,圣火所至之處,要停止紛爭和戰爭。
古代奧運會不間斷地舉行了293屆,長達1200多年。而始自1896年的現代奧運會,總共次數還不到古代奧運會的零頭,因為戰爭已經中斷過3次:1916年、1940年和1944年。
觀看古代奧運會其實非常辛苦。如果你住在雅典,距奧運會的舉辦場地奧林匹亞有340公里之遙,走過去看比賽無異于艱苦的朝圣。
奧林匹亞風光不錯,但是它擁有的只不過是3座神廟和一條跑道,一個富人才住得起的客棧。大多數的觀眾只能露宿。夏日炎炎,匯聚于奧林匹亞的兩條河流也是干涸的,沒有飲用水,中暑是常事。
沒有浴場,沒有廁所,連運動員賽后都沒水洗身體,只能用刮身板刮,整個奧林匹亞臭氣熏天。
比賽場內沒有座位,只有長著草的土坡。
要不是比賽夠刺激,加上不收門票,晚上可以去喝喝酒逛逛街,相信很難招來這4萬名觀眾一一奧運會的5天中,妓女的收入高過她平時一年的總收入。
古代奧運會是一場狂歡節,小販、妓女、處女、貴族、詩人、祭司齊聚奧林匹亞,一起歡天喜地地過上5天。現代社會,沒有了神圣,有這不分彼此地興奮一場也不錯,再少點賄賂、禁藥和恐怖、戰爭的消息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