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終生就業力”嗎-成長
對抗失業,職場中人要做的不是盲目準備“武器”,而是自我盤點,找到最有利的“戰場”。當資歷、專業、“金飯碗”都不值得信任時,你要靠學更多專長或轉到熱門行業去應對嗎?其實,你真正需要的是終生就業的能力。
你是一位專業人士嗎?你認為你夠專業,就可以一輩子無憂無慮嗎?如果你的答案為“是”,請試想以下問題:
如果你所在的產業突然發生巨變,你必須面臨被裁員,你能在3個月內找到和現在一樣令你滿意的工作嗎?
如果對此沒有把握,你就該好好思考一下最近職場的趨勢:專業人士遭遇失業的危險比過去更高——證券分析師、銀行經理、空姐……這些過去大家眼中的“金飯碗”,如今也開始朝不保夕。這種情況出現時,你再專業也沒用,工作就是憑空消失了。
有了“終生就業力”,你將不用為工作發愁。
“就業力”是職場人必備的能耐之一。英國學者哈維說,“就業力”的本質是永續實現自我的能力,而非擁有一份工作的能力。他認為,核心“就業力”包括態度、個人特質、職業生涯管理與自我營銷。
“過去,人們只看外在的機會,判斷自己往哪里去,其實應該看自己的優勢,從自己出發往外看,找到興趣與趨勢的交集。”臺灣大學國企系教授李吉仁說。
哈維與李吉仁所說的“就業力”,否定了現在許多人“只要拼命學專長、考證照,朝新興行業轉型就對了”的想法。那么,究竟怎樣才能獲得“終生就業力”呢?
第一,盤點自己,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位置。
臺灣“104人力銀行”的營銷總監邱文仁,學的是平面設計,別人對她到人力資源公司工作很奇怪,她卻覺得,自己“從創意的角度看事情”的能耐是可以突破領域壁壘的。情人節,她應景地推出單身男女偏好職業的排名;祖國大陸和臺灣剛實現直航,她就發起了“直航后應運而生的新工作形態”的討論……她使公司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了解自己的優勢后,邱文仁的未來不再只有一條路。
別再被學歷和專業限制了,換個“腦袋”看自己,你隨時都會登上人生的高峰。你可以與自己的內心對話:“我能做得很好的事是什么?”“我喜歡做的事是什么?”“我未來想成為怎樣的人?”簡單的3個問題,很可能幫你找出你身體里的“金礦”。
不要小看那些看似跟成功沒關系的特質,它們可能是你未來戰勝大環境的利器。
第二,學習不盲從,靠獨特技能讓自己無可取代。
讀懂自己后,根據自己的特質深入學習,不盲目跟隨眼前的就業熱潮,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將自己的獨特性刻得更深,讓別人無法取代。在你讀這篇文章時,邱文仁正利用每天兩小時的上下班途中時間學外語。因為她發現,未來,她善于營銷的特質可以應用的領域,不僅是臺灣。
第三,用“冒險”和熱情點燃未來。
盤點自己的特質后,當你做出選擇時,并不會一帆風順,甚至可能要犧牲本來擁有的一些東西。很多人把這樣的選擇視為“冒險”。
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漢迪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讓世界為我所用,而非我為世界所用”,只不過,像在超市里拿起熟悉的食物一樣,面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我們總是直接抓起熟悉和習慣的工作。
別被你現在的工作和職位限制,盡可能發掘各種可能性,讓自己的一生比大多數人都精彩。永遠別擔心為時已晚,重要的是你有熱情。當你找到熱情的那瞬間,你“終生就業力”的能量就會完美爆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