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恭殺馬-名人故事
尉遲恭(585—658),字敬德,鮮卑族,朔州鄯陽(今山西平魯區)人。中國唐朝名將,封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贈司徒兼并州都督,謚忠武,賜陪葬昭陵。尉遲恭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身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帝位。
唐朝武德年間,江南水鄉周墅鎮上來了位威風凜凜的驍將,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秦王李世民的心腹大將尉遲恭。人們見了都很疑惑:據說,因為秦王屢立戰功,使得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心生嫉恨,兄弟之間經常明爭暗斗。可是,就在這紛爭不斷的時刻,秦王怎么舍得把自己的得力助手趕到這個偏僻的小鎮上呢?
其實,李世民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那天,他設宴犒勞眾將,席間的座次都是按身份高低排列的。不料,軍師徐茂公一時疏忽,竟將尉遲恭的位子排在了一位文官的后面,頓時惹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尉遲恭指著那個文官責問道:“你有什么功勞,竟敢坐在我的前邊?”
徐軍師見狀,趕緊上前相勸,哪知尉遲恭更是勃然大怒,揮起拳頭,把徐茂公打得鼻青臉腫。這樣目中無人,李世民再也坐不住了,指著尉遲恭痛心地罵道:“就算你功高如山,也不能如此魯莽,今天不治一治你,恐怕來日你的鐵拳就要打到我的身上了!”
江南周墅小鎮,地勢低洼,沼澤遍布。面對這片水汪汪的荒地,尉遲恭變得束手無策。看著百姓們經常被水澇害得有地不能種、有家不能住的凄涼景象,他是心急如焚。秦王把自己貶到這里就是要為百姓造福,想當初在百萬軍中都能叱咤風云,難道今天連這一畝三分地都無法治理嗎?
尉遲恭不愧是條漢子,第二天,就帶著手下的兵丁和百姓們一起大干了起來,霎時間,挖的挖填的填,一眼望去,煞是壯觀。經過幾個月的不停勞作,挖成了好幾條河道,墾熟了一片片長滿葦蒿的荒灘。百姓們在播種時都感激地說:“是老天爺給我們派來了救命菩薩啊!”
望著眼前一片片綠油油的麥苗,尉遲恭的心里感到十分欣慰。這天,他和副將曲大海一起踏勘屯田青苗長勢,忽然發現有好大一圩麥苗,被馬兒糟蹋得不成樣子。尉遲恭蹲下身去,撫摸著踩爛的麥葉,心痛得差點兒掉下淚來。這是百姓們的命根子,是誰這么心狠,要和這些無辜的幼苗過不去呢?誰知一連幾個晚上,馬兒都出來糟蹋麥苗,他即刻授命曲大海暗中追查,一旦查出元兇,就按軍紀處罰。
三天后,曲大海忐忑不安地來到尉遲恭跟前,附耳稟道:“將軍,糟蹋麥苗的是……是‘千里追風’。”聞聽此言,只驚得尉遲恭張口結舌,額角間頓時滲出了點點汗珠。
千里追風可不是一般的戰馬,它渾身刷白無一根雜毛,三天不吃照樣能日行千里。像這樣的寶馬,當時大唐的國土上只找得出兩匹,另一匹就是遠渡唐三藏去西天取經的白龍馬。原本,千里追風是隋煬皇帝胯下的御馬,隋朝滅亡時被漢將王世充的侄子王琬奪去了。李世民攻打洛陽時,王琬騎著千里追風殺到了陣前。李世民是個識馬之人,當下就暗暗關照尉遲恭:今天,破不了洛陽城沒關系,可千萬不能放走這匹寶馬良駒。交戰時,為了不傷著馬兒,尉遲恭總是縮手縮腳,一不留神,反被王琬一槍刺中了胳膊。坐在陣前觀戰的李世民驚得失聲叫了起來,也許是寶馬通人心,知道對面那人才是它真正的主子。于是,在王琬再次挺槍刺向尉遲恭時,它突然前蹄騰空,暴叫如雷,活生生將王琬摔到了馬下。
當尉遲恭將寶馬交到李世民手里時,他欣喜得如獲至寶。以后,不管上哪兒,他都是馬不離身,要是遇上戰事,更是一馬當先。在戰場上,千里追風曾多次背著主人冒死沖出重圍,這使李世民更加愛不釋手。后來,在討伐劉黑闥的戰斗中,為了營救李世民,尉遲恭催馬連翻幾座大山,竟然把自己的戰馬給活活累死了。看著尉遲恭抱著倒在血泊中的馬兒痛心疾首的樣子,李世民便忍痛割愛,將千里追風贈給了尉遲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