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女的科學相親法-幽默故事
一個高智商的理科女,在全球最著名的咨詢公司上班,從小到大,優秀但是晚熟,一直到30歲才想起終身大事需要辦,于是開始了自己的相親路。
一切都和別人與眾不同,這個在外企熏陶多年、養成高效率做事原則的姑娘把自己早期的體驗叫做“市場調研”:即主要接受親戚長輩的熱心介紹,不看條件,先來一輪試水。
一個月,沒有收獲,她抽了個周末寫了一份“小結”,列出張Eel表單,把所有相親對象的特征一一列上,對比篩選后,勾出自己最不能接受的特點,比如,明確不見富二代。
二階段起步就是大手筆,用的招數是“海選”:一張大網撒出,網上相識,熟人介紹,婚介相托,一周見10個,加快進程。此階段歷時三個月,仍舊挫折連連。女孩立即剎車,她又做了一張Eel表單,這回自己成了被研究對象,優勢劣勢一并列上,分析失敗原因,對自己絕不手軟。
三輪開始,她閱讀了很多和相親有關的文章,對自己進行了不少“小改動”,比如遇見滿意的對象,她不再使用工作語“我們以后多聯系”,而是換成了更富暗示性的“你讓我對相親有了信心”。她會選擇一些適合相親的話題,還修改了造型,比如,把頭發放了下來。
大半年后,這個女孩電我,和某相親對象一見鐘情,火速結婚。
這就是我認識的高智商理科女孩,并且我現在終于知道,她為何能勝任那樣一份年薪100萬元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