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的淚-人物
住郊區最大的好處是,房前屋后的空地可以種菜。那是我的一個愛好。有一天,我突然被菜地旁邊一面高墻里的巨大哀號聲嚇了一跳。這才知道,那里是一個強制戒毒所。
一天,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步出鐵門,搖晃幾步跌倒在菜地邊的路上。我趕緊跑過去,扶起骨骼有些硌人的老人。老人是市里一名退休教師,兒子在墻里面,已經是N進宮。老人有一句話對我沖擊很大:“生養這個孽種三十多年,就高興了兩天,出生那天,結婚那天,其余,是操勞,是傷心,是禍害。”看著老人,我幾乎得出一個人生真諦:只要不吸毒,男人活在世上再沒有什么大不了的。看著兒子漸漸接近我的身高,有一天,我突然決定把抽了20年的煙戒了。煙草與毒品隔得遠,但我仍然覺得它們隱藏著關聯。
愛兒子,是一個男人最不可切割的人格成分。
新浪微博有一個粉絲超過2300萬的大V,他關注的卻只有寥寥7人。這恐怕是新浪微博到目前為止被關注與關注二者數量差最大的一個。這7人中,6個團體賬號,是個人的只有1個,他的名字是——房祖名。
你一定已經猜到,微博的主人是成龍。
可是,做兒子的房祖名在乎嗎?理解嗎?珍惜嗎?感恩嗎?我說不好。按道理,31歲的男人,已經而立,少有不惑,應知天高地厚,冷暖炎涼;可是,當兒子在老子贈送的北京頂級豪宅中烏煙瘴氣時,我以為他已用行動做了回答。
事發當日,正在倫敦為電影《十二生肖》宣傳的成龍,“憤怒”“震驚”。匆匆趕回北京,發布博文,自己“很羞愧”“很心痛”,母親“更是心碎”,“身為你的父親,我愿意與你共同面對未來之路”。
未來將會是一條什么樣的路?
不說不可避免的牢獄之災,單說戒毒。如果讓我講句科學層級的真話,那就是:毒品是無法徹底戒除的。“一日吸毒,十年戒毒,終生想毒”,不是一句空話。香港有個以扶持“回頭是岸者”為教義的基督教組織,教友以出獄、戒毒人員為主。里面有個牧師,年輕時是個戒毒成功者,后來入了神學院,中年后轉入臺灣傳教。三十多年過去,在臺北的醫院因癌癥過世。臨終告解,問他還有什么心愿,老牧師竟幽幽說:“好想來一管。”令人不寒而栗。
據說,財富、尊嚴、存活期,吸毒者存在著一個數學換算。資金充裕,可以一直抽下去,靠交替品種和間歇性戒斷保持快感,作為隱秘的愛好,繼續過體面生活;一旦千金散盡,再尊貴的人物,流落到窮困潦倒的癮君子圈里,行尸走肉,一兩年內就銷聲匿跡,尸骨無存。
成龍應該具有這些常識。可是,他是父親。心碎后,只有用眼淚在暗夜里粘起來。然后……
沒有然后。富可敵國又怎么樣?心尖上的針,永遠在。
李雙江如是。張國立如是。
今天,成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