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哈佛校長,不是女校長-人生
2023年春天,美國哈佛大學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第二次訪華,受到了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接見,并在清華大學演講。68歲的福斯特是哈佛大學379年的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校長,她時常糾正別人:“我是哈佛校長,不是女校長。”而她的不拘一格不是從當上哈佛大學校長那一天開始的,可以追溯到童年……
<<<9歲時給總統寫信,呼吁種族平等
從福斯特記事起,母親就告誡她:“這是個男人的世界,親愛的,你越早知道這一點就會過得越好。”
福斯特出身名門,曾祖父是參議員,她的父親、叔叔、兩個哥哥以及很多男性親戚都曾就讀于普林斯頓大學。家庭的淑女教育沒把她培養成名門閨秀,反而讓她長成了一個“叛逆女孩”。
兒時的養尊處優并沒有讓她不食人間煙火,相反,對于身邊的不公平她異常敏感:白人不能和黑人握手;白人在餐廳吃飯,黑人在廚房吃飯;白人女孩大多衣著光鮮,黑人女孩往往衣衫襤褸……不只是停留在疑問階段,9歲的她瞞著父母,寫信給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如果我將臉涂成黑色,那么任何像公立學校之類的地方就不會接納我。但實際上我的情感并未有任何變化,改變的只是膚色。”在信的最后,福斯特這樣寫道:“艾森豪威爾先生,求你做點什么吧,求求你了,這樣所有的孩子就能一起去上學了。”
不久,福斯特收到了總統的親筆回信。多年后,福斯特已經成為一名歷史學家,一天,她想去追蹤一下當年寫給總統的信現在在何處,因為那是她“本能地反對當時的社會和政治習俗,并終身致力于思想變革的最初萌芽”。在堪薩斯州的艾森豪威爾總統圖書館里,福斯特看到那封信靜靜地躺在總統的文件夾里。
盡管如此,父母依然沒有放棄想把她培養成淑女的教育目標??苫司拶Y送她去俱樂部后,她不像其他女孩那樣學縫紉、裝罐頭,而是和男孩子一起養牛、養羊。1965年,她放棄期中考試,去參加聲援馬丁·路德·金的民權游行。
福斯特一直向往普林斯頓大學,但是由于當時普林斯頓大學不招收女生,她只好進入女子大學布林莫爾學院學習歷史。大學里,作為學生會的領導人之一,她終結了“普萊依托”。(所謂普萊依托,是校方專門針對女學生的各種不平等規定,限制外出、不可以晚歸等。)福斯特以極富感染力的演講,讓女生們意識到這種不公平,一次又一次地與校方談判,直到這些規定被取消。
<<<重要的不是性別,而是我能做什么
2001年,福斯特開始擔任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長,研究院的前身是1999年并入哈佛大學的女子學院。她一上任就調整管理和組織機構,吸引新的捐助,裁掉了1/4的員工。因為大刀闊斧的改革,福斯特被稱為“電鋸德魯”,研究院很快位列國際學術機構的前沿。
2007年10月12日,哈佛大學迎來了第一位女校長福斯特。哈佛大學以自由精神著稱,但歷史上它更具有男性精英色彩:直到1946年,才有了第一名女學生;1963年,女生才有了畢業證書;1972年,女生才能住校;福斯特的前任勞倫斯·薩默斯校長,因為公開發表歧視女性的言論被迫辭職。對這位女校長的到來,很多人認為這個任命是對此言論的修正,而不是因為福斯特本人的成績。對此,福斯特不做解釋,她覺得,人們可以這么說,沒關系,重要的是自己能做什么,是不是稱職,做出的決定是否正確有力。
福斯特的到任,在全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反響與影響。她收到了來自中國、印度、法國等很多國家女性的來信。她們說:“現在我們知道沒有什么能限制、阻擋我們。”福斯特還就哈佛大學前任校長發表的女性在科學和數學上的成就不如男性的言論做了一些回應,調查了哈佛大學自然科學領域女性的學術、授課情況,了解她們面臨的壓力,提出了女性如何進入研究領域的建議。調研之后,福斯特更加確信:女性無所不能。
處理完前任離職后的混亂局面,福斯特又不得不謹慎應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哈佛大學引以為豪的校產一夜之間蒸發120億美元。她一方面千方百計縮減預算開支,一方面聘請校產基金總管,最終力挽狂瀾,將校產基金從2009年初的260億美元升至2023年初的307億美元,被《福布斯》雜志評為“2011年度增長最迅速的校產基金”。
時至今日,她對男女平等這個命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當校長8年來,我明白了自己應該欣然接受‘我是哈佛大學女校長’這個事實。我周圍的人應該理解,這個領域的其他工作者可以擁有和我一樣的工作和位置,可以坐上比我還要高的位置。這不是性別的問題,而是你能做什么、如何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