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從立志開始-人生
人有時并不了解自己的實際才能,這就使他們的目標定得低了,最終只能當個小人物。把志向放大—些沒有壞處,縱使達不到太高的理想,在努力之下,一個人的成就也會遠遠超過志小之時,也就沒有遺憾了。
戰國時,魏國人范雎很有才能,但苦于家窮,愿望便只想溫飽,投到了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下。
有人替范雎感到可惜,對他說:“你的學識可以為王侯效力,這樣也能讓你增長見識,而須賈無德無識,你跟隨他根本沒有前途啊。”
范雎說:“我也想游說諸侯,但我窮得連路費都沒有,可見我并不是干大事的人。須賈能讓我衣食有余,這我就十分滿足了,我還想怎樣呢?”
范雎為須賈做事十分賣力。一次,須賈替魏昭王出使齊國,范雎當隨從。
齊襄王聽說范雎能言善辯,很有辦事能力,就派人賞給他10斤黃金和灑肉之類的東西。須賈知道這件事后,對心腹說:“我是魏國的使者,現在齊王賞賜范雎,分明是看不起我!范雎能獲得齊王的禮,他一定出賣了魏國的秘密。”
須賈回到魏國,把這件事告訴給了魏國的丞相魏齊。他不由分說,派人鞭打范雎,把他的肋骨打斷,敲掉了他的牙齒。
范雎裝死,有人便把他用席子卷起來,放在茅廁里。不少人輪流向他身上撒尿,以示羞辱。范雎買通了看守他的人,范雎被當做死人扔到郊外,他這才得以活命。一個叫鄭安平的魏國人又把他藏匿起來,給他改名叫張祿。
鄭安平想讓他振作起來,于是對他說:“你受盡羞辱,險些喪命,你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
范雎說;“怪齊王送我禮,是他害了我啊!”
鄭安平說:“這怪不得齊王,要怪只能怪你太沒有志氣了。你要有大作為,就一定要投奔明主,這才對得起自己。”
后來范雎逃到秦國,游說秦昭王,當上了秦國的丞相。
范雎以大國丞相之尊,懲罰了須賈,逼魏齊自殺,一雪前恥。
范雎的改變是從他立大志開始的,他的潛能也因此都被調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