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就心中一段春-文苑
李鴻章曾經在簽押房,看到過這樣一副楹帖:受盡天下百官氣,養就心中一段春。
真是讓人歡喜!想來,寫這楹帖的,該是一稗官吧,也許受了不少窩囊氣。然而,夾縫里,難得還有這樣的心性和胸懷。受盡百官氣,可見其自尋闊大;養就一段春,可見其自逐明媚。
心有大天地,易養一段春。
讀《清稗類鈔》,讀到一個叫張文達的人。有一個落魄的江西人某甲,沒處混了,投奔到張的門下。張文達在官署給他謀了個差事。結果某甲多次辜負張文達,張輕描淡寫,每次都原諒了他。后來,又有一人某乙,來到京師,也投靠了張文達。初次謁見,張說:“你還小,你的同門兄弟,有一個叫某甲的,你千萬別學他,最好離他遠一點吧。”某乙唯唯應諾。心想,這老兄,人品這么壞,一定被逐出師門了吧。哪料想,張文達暗地里依舊資助某甲的妻兒老小。再后來,某甲這小子做得更出格了,竟然冒充張文達出去招搖撞騙。張文達知道這件事后,把他找來,大家本以為要像武林小說一樣,廢了武功,逐出師門。誰承想,張只是勸他自愛一點。然后拿出四百兩金子來,說,這些金子你拿去,還溫和地補了一句:長安居,大不易也。
讀史讀到此,連聲說,服了服了。這是心中有春的人,有大春光的人。
也是清朝,大詩人袁枚有一方私印,題有七個字,曰:“錢塘蘇小是鄉親”。這本是唐代的一句詩,懷念那位誤入風塵卻骨格清高的歌妓蘇小小。字雖少,盡得風流。他在《隨園詩話》中講述:“余戲刻一私印,用唐人‘錢塘蘇小是鄉親’之句。某尚書過金陵,索余詩冊,余一時率意用之。尚書大加呵責。余初猶遜謝,既而責之不休,余正色曰:‘公以為此印不倫耶?在今日觀,自然公官一品,蘇小賤矣。誠恐百年以后,人但知有蘇小,不復知有公也。’一座囅然。”
今日人們果然記得詩畫風流的蘇小小,而不知此權貴。心中養春的人,知道春不在錢權濁物里,春是一方小我的雅趣,一點自得的詩意,一段心底的大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