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手寫時光-文苑
周末,收拾房間,從床底最深處,翻出一個密封得很是結實的箱子。打開來,箱內的東西在時光的煙塵中,赫然顯露在我的面前。
那是一大箱手寫時代的情書、筆記、留言冊、剪報,以及其它一些當時視為珍寶,如今卻已形同雞肋的瑣碎收藏。這些東西,已經跨越了十年的光陰,每次搬家,我都很費力地帶著它們,偶爾想丟棄其中一些,但終因不舍,花費了不菲的托運費,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最終,在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后,放在床底,再也想不起來。
我在某一個涼爽的秋日午后,坐在地板上,慢慢翻看過去的時光。原來在十年前,我曾經那樣瘋狂地愛著詩歌,將那些自己都弄不明白的詩,抄了一個又一個本子,連課本的邊縫角落里,都有偶然靈感突來時,隨手寫下的詩句。那時J與我,還只是普通同學,我不喜歡他,他也從未暗戀過我,但作為同桌,他還是客氣地請我在留言冊的第一頁上,留下祝福。我記得當時自己那樣地認真,不敢對自己“才女”的稱號有絲毫的馬虎。字斟句酌的結果,是在J不怎么厚實的留言冊上,留下了洋洋灑灑近十頁的激昂文字。我幾乎將J的留言冊,當成了自己抒發豪邁情感暢談年輕理想的自留地,不僅將自己倒背如流的詩句全都顯擺在上面,而且還盡情賣弄文采,用J的話就是,如果有一天我不小心成了名,估計班里每個人都能因為我的留言,發一筆意外之財。
那時的狂熱,讓現在的我覺得有些幼稚,且不可思議。盡管我依然熱愛文字,但這種熱愛,已經沾染了世俗的塵埃。我開始吝惜每一個文字,甚至會將寫下的文字,與人討價還價,換得錢花。再讓我給誰留言,如果對自己無益,怕是會找各式的理由,推托了事。那種一瀉千里的下筆方式,再不會有。而對事對人,亦是開始疏遠,會刻意地與人保持著距離,不會去麻煩別人,亦怕別人的麻煩。年少時所有的激情與瘋狂,都被時光的沙漏,當成碎石或無用的泥塊,給篩下去了。而我,就是這樣,從青蔥夸張的歲月,一步步走過來,變成而今這樣中規中矩的俗世女子。
在一個精致的鐵盒中,我發現了自己與J初戀時的“幸福小本”。那時我們正讀大一,愛情如甜美的櫻桃,在浪漫的枝頭上,閃爍著迷人的光澤。我持之以恒地,記錄著我與J美好的愛情瞬間,大到J在夜里,背我去醫院看病,小到J幫我按摩酸痛的臂膀,帶我飯后繞校園散步,甚至是他在睡夢中,喊了我的名字。我曾經發誓要記下所有,以便我們老去的時候,可以坐著搖椅,憶起那些晶瑩透亮的愛的細節。可是我只堅持了兩年,便因為懶散和忙碌,而懈怠了,到最后,我終于將它丟進角落,打上了封條。
這個幸福的記錄本,對于我們來說,只屬于塵封的過往,若是讓而今為了生計奔波勞碌的我們,再隨身帶個小本,記錄生活的動人點滴,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有時間宴請朋友,有時間看無休無止的肥皂劇,有時間為了職稱與金錢,跟領導斤斤計較,有時間與別人攀比著將房子裝修得精致無比,惟獨沒有時間,用幾分鐘的時間,將那些溫情閃爍的幸福,用簡單的字句,刻在時光的墻壁上。
我就這樣載著這些負累,一路從家鄉的小城,到讀書的大學,再到讀研的城市,然后是北京,再然后,與J在泉水之城,定居下來。我習慣性地將它們放在行李的最下面,我的書,我的電腦,我的存折,我的種種證書,以不可一世的高度,將它們壓下去。它們就這樣在塵世流轉里,被我珍藏,忽略,淡忘,塵封,直至再也想不起,自己曾經有過如此流光溢彩、柔軟溫暖的時光。
但還好,會有這樣一個午后,我將那些被我丟進角落里的手寫歲月,重新檢閱。我的視線,再一次撫過它們安靜素樸的面容,且為之感慨,或是憂傷,我知道,那個過去的自己,在歲月里,依然有著新鮮柔美的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