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鞋,一個運動的象征-社會
1998年6月14日,NBA總決賽第6場在鹽湖城的三角洲中心球館舉行,當時的爵士隊希望扳回一場,將公牛隊拖進第7場比賽。在前3場的比賽中,爵士隊員建立起13分的優勢,然而,公牛隊的核心人物邁克爾·喬丹在第4節時打破了比賽的節奏,在全場比賽結束前42秒,他將比分追成83比86,隨后他快速上籃得手,追到1分的分差。當爵士隊的馬龍接到后衛傳出的球時,喬丹突然從底線殺出,將馬龍手中的球拍下,同時揮手示意隊友們一起壓上,準備最后一次進攻。
接下來,被NBA載入史冊的一幕上演了:喬丹在3分圈頂單挑拉塞爾,假裝強突,到達3分線時,他的控球使防守隊員失去了平衡,此時,喬丹高高躍起,后仰擲球,籃球在球場上掠出一道美麗的弧線,隨著球的入網,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主隊的全場球迷鴉雀無聲。終場前5。2秒,公牛隊反超了比分,最終拿下第6個總冠軍,這也是喬丹獲得的第6個總冠軍。
很多年后,這場賽事仍舊會被籃球評論員提起,人們也會提到喬丹當時所穿的“幸運之鞋”。
關于這雙鞋還有個傳聞,據說,耐克公司預感到總決賽第6場可能是喬丹在公牛隊的最后一場比賽了,于是趕制出了一雙全新的籃球鞋,押寶在它的身上,希望它可以跟著喬丹奪冠,結果如愿以償。
這個被命名為“空中飛人喬丹”系列的籃球鞋誕生于1985年,在喬丹與耐克公司簽約后,耐克公司就開始為喬丹打造形象。喬丹系列第一代沒有任何科技含量,只有以黑紅為主色的醒目外表,這個配色也曾給喬丹帶來大麻煩。由于與當時的隊服顏色不協調,NBA前總裁大衛·斯特恩對喬丹開出了天價罰單,從最初的每場1000美元,最終飆升至每場5000美元。然而喬丹的得分和場上表現最終導致了“喬1”的搶購,耐克公司也因此第一次撼動了匡威在籃球鞋上的地位。隨后,喬丹鞋成為最新科技和創意的“試驗場”,耐克常把他們的最新“武器”和概念裝備在這里,Flyknit、FlightSpeed、全掌ZoomAir氣墊都誕生于此。隨著每一代籃球鞋的更迭,籃球愛好者們開始從中體會到賽場上的變化,在第11代出現之后,避震技術似乎對現代籃球比賽產生了深遠影響。
喬丹的商業價值,在他第一次退役時顯現出來。1993年6月,剛滿30歲的他已經實現了三連冠,但父親的意外死亡讓他深感沮喪,那時他執意加盟美國職業棒球芝加哥白襪隊屬下的伯明翰男爵隊,以此完成父親生前的心愿。他的這一次轉行似乎波及了整個美國,道瓊斯綜合指數暴跌125點,芝加哥市的直接損失高達10億美元,球市上座率開始下滑,收視率暴跌4個百分點,喬丹的退役使耐克球鞋的銷量下降了30%。
一年后,喬丹結束了平庸的棒球生涯,這也成了經濟復蘇的信號。在他宣布告別棒球場的時候,和他有合約關系的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在3天內狂漲。1995年3月18日,正在直播的美國三大電視網突然被喬丹飛身扣籃的鏡頭打斷,此前只有尼克松遇襲、海灣戰爭、洛杉磯大地震等重大事件才會得到如此強勢的插播,隨后喬丹的經紀人法爾克出現在熒幕前,他有些顫抖地說道:“我的委托人喬丹先生,授權我宣布他的原話——‘我回來了’。”
喬丹宣告復出后,芝加哥市長宣布,芝加哥恢復了旅游魅力。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也在第一時間半開玩笑地告知媒體,喬丹的回歸會為美國增加1000萬個就業機會。那是全世界籃球迷沸騰的一天,即使平時不看籃球賽的人也期待他的復出。他在籃球場上的風度和做派,讓很多人喜歡上了這種運動,他與完美球員無限接近,人們在賽場上看到了他的天賦、魅力、行動力,以及對于籃球的忠誠。
在眾多偉大的NBA球星中,喬丹是唯一一個被稱作“籃球上帝”的球員。在今天看來,喬丹更像是一個活在經典進球集錦里的傳說。提到喬丹,人們就會想起23號隊服、芝加哥公牛隊、著名的三劍客。他腳下千變萬化的籃球鞋,見證了一支球隊的黃金時代,也見證著一種體育運動的變革。毫無疑問,這個飛人的形象塑造了那個年代籃球場上最優雅的風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籃球鞋,也從某種意義上延續了喬丹的運動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