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官邸在哪兒-文明
瑞士人的政治生活可熱鬧了:要不要加入聯合國,公投;要不要接納外來移民,公投;表兄妹能不能結婚,公投;養雞籠子應該間隔多寬,公投……800萬瑞士公民成了全球的投票冠軍,大小諸事,全都付之眾議。包括各級選舉在內,瑞士人平均每年投票5到7次,每次就3到5個提案打鉤畫叉。
這不亂套了嗎?我想到“國無寧日”4個字。我說給導游杰西卡聽,她想了一下,給我寫了一個網址,上面可以查到瑞士1891年憲法確認以來的全民公投記錄。“你會看到,公投并沒有影響瑞士憲法的穩定性。”她說。
這并未消除我心中的疑惑:人民總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嗎?
此時,一個瑞士籍男士邊走邊向我解釋,最近一次瑞士公投,是關于要不要增加帶薪假日。結果,多數人認為,假期太多會妨礙經濟運行,到頭來對個人也沒什么好處,于是投下否決票。
“我們習慣了對國家政策做出選擇、做出決定,所以,對權力也有責任感。給錢放假都不要,很多外國人不能理解瑞士民意。”他帶著12歲的兒子前來。雖然一家人住在新加坡,但常常收到瑞士政府寄來的公投選票,回國休假時,就帶孩子來見識一下。
我心中泛起漣漪——不要更多的帶薪假日,瑞士人民大概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主人。
國會走廊的盡頭,是一個簡單的辦公室——元首問政處。瑞士的國家元首不是一個人,而是七個人輪流“坐莊”,一人當一年。七人班子,其實是七個部長,各司兩三個部。目前輪值的元首是女性,問政處門楣上的“元首”一詞,遂改成陰性。我向導游薩賓娜提出一個問題,惹得好幾個瑞士人笑出聲來。
“請問,你們元首的官邸在哪里呢?”
“瑞士沒有元首官邸啊。”
“沒有?那么元首住在哪里?”
“住在自己家里啊。”
“誰付他們的房租呢,政府嗎?”
“他們自己領工資,當然自己付。”
瑞士沒有白宮、愛麗舍宮或者克里姆林宮,只設一個禮賓府,供七位元首舉行外事活動,元首基本上就是一個“值班的”。他們的辦公室,就在國會大樓一角。
薩賓娜說,有一次,她在國會旁邊的超市采購,前面有一個大個子擋住了她的去路。她左擠右移,終于挪到大個子前面,回頭一看,是元首自己在買奶酪,沒有保鏢,沒有隨從。
薩賓娜告訴我,瑞士的國家權力機關也被“大卸八塊”:國會在伯爾尼,最高法院在琉森,最高經濟仲裁庭在圣加侖……各州分得聯邦權力的一塊,誰也稱不上是“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