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的神話
神話正被一一打破,卻未被一一掩埋于時間的飄忽的倒影里,因為光陰無法掩埋神話,我們亦無法失去神話。
為什么小孩喜歡聽童話故事和神話故事而不是科學原理?因為神話這一創造性活動的中心里,存在著愛和寧靜。
孩子什么也不懂,不懂什么是物質文明,什么是精神文明,甚至不懂,什么是愛。可他們純凈的靈魂卻在神話故事里,憑借澄澈的內心得以通過愛獲悉了世界的意義,因為神話是一種愛的表現,它等待著我們靈魂的呼應。
人類一直渴望與世界建立起一個圓滿和諧的關系,而這樣的呼應,人類卻渴求而排斥著。這就是為什么遠古時代的光不斷扣那關閉著的人生之門,直至經過再三的努力,人生才打開了它的視覺之窗,完成了“大宇宙”(世界)與“小宇宙”(人的軀體)的結合。這是一場婚禮,它最高的意義在于使我們感到寧靜而幸福。
其實,神話并非僅僅是幻想的產物,它是更為根本的現實。人的思想,由此而生;人的行為,隨之而動。
神話傳說中,神,創造了人,而神的本質,則是無所不能的人。自從人有了思想,便開始有了欲望,從想要求生到想要超生,即超越生命本身。
人想要脫離速度的束縛,于是有了日行萬里逐日奔跑的夸父,有了現在的汽車、火車;人想要脫離陸地的束縛,于是有了身披云霞奔月飛天的嫦娥,有了現在的飛機、火箭、衛星;人想要脫離世俗美的束縛,便有了從海沫中升起的天國的舞女烏希瓦爾……
可在這個被“無神論”所統治著的時代,古老的傳說逐漸消失,所有的神秘都被沒法一一肢解,混亂加劇,美感凌遲。人們早已失去了創造神話的能力,卻自以為是在消除落后文化與腐朽思想,沾沾自喜于所謂的征服,卻早已忘記抑或從未知曉,這一切的最初,源于神話。
人,作為神話的創造者,亦往往無意識地將自身的內心與所處的塵世投影于神話。因而,神話亦是人本身的一種信仰,支撐著我們去面對生之脆弱,死之沉墜與人之無奈。
這是一個人所創造的最為偉大的神話,一個能力足以毀天滅地,扭轉乾坤的人——孫悟空。之所以稱其為“人”,是因為他一直以人最飽滿的神氣,努力在深重的絕望中生出深重的幸福,以此來反抗命運。可縱有七十二般變化又如何,縱有不老不死之身又如何,仍逃不過百年孤寂,最終俯首于佛,俯首于命運。
也許也曾有過這樣一個我們,那樣地生活過,他的身影印在這個時代里。我們看見他的傳說。
一個人的信仰,從來不會脫離他自己。
請相信神話,相信古老樹蔭下無有窮盡的神奇世界,相信合歡花上露珠浸潤的愛,相信人在平凡塵土里創造出的天堂,相信值得我們永生堅守的理想與信仰……
在神話的眼睛里旅行,所有的一切都向后退,退成風景。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