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明星换脸-久久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一区不卡中文字幕-91精品国产爱久久久久久-91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項羽本紀翻譯及原文(項羽本紀原文及翻譯注釋)

26629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項羽本紀翻譯及原文(項羽本紀原文及翻譯注釋)

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項籍是下相人,字羽。開始起兵時二十四歲。他的叔父是項梁,項梁的父親就是楚將項燕,被秦將王翦所殺的那個人。項氏世代為楚將,封于項,所以姓項氏。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梁嘗有櫟陽逮,乃請?zhí)I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已。項梁殺人,與籍避仇於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梁下。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項籍小時候,學習認字寫字,沒有學成。放棄了學字,改學擊劍,又沒有學成。項梁很生他的氣。項籍說:“字只不過用來記記姓名而已。劍也只能抵敵一人,不值得學,要學能抵抗萬人的。”于是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非常高興,粗略地知道了兵法大意,但又不肯認真學完。項梁曾因櫟陽罪案受到牽連,就請?zhí)I縣獄掾曹咎寫信給櫟陽獄掾司馬欣,因此事情得到了結。項梁殺了人,和項籍到吳中躲避仇家。吳中有才能的士大夫都比不上項梁。每當吳中有大規(guī)模的繇役和喪葬,項梁常常主持辦理,暗中用兵法部署調(diào)度賓客和子弟,因此了解了每個人的能力。秦始皇帝巡游會稽,渡過浙江,項梁和項籍一同去觀看。項籍說:“那個皇帝,我可以取而代之。”項梁捂住他的嘴,說:“不許胡說八道,當心全族要殺頭啊!”項梁因此覺得項籍不同于一般人。項籍身高八尺有余,力能舉鼎,才氣過人,吳中子弟都已經(jīng)敬畏他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通謂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吾欲發(fā)兵,使公及桓楚將。”是時桓楚亡在澤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處,獨籍知之耳。”梁乃出,誡籍持劍居外待。梁復入,與守坐,曰:“請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諾。”梁召籍入。須臾,梁眴籍曰:“可行矣!”於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持守頭,佩其印綬。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shù)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遂舉吳中兵。使人收下縣,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吳中豪杰為校尉、候、司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於梁。梁曰:“前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此不任用公。”眾乃皆伏。於是梁為會稽守,籍為裨將,徇下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人在大澤鄉(xiāng)起義。這一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說“江西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滅亡秦朝的時候。我聽說先發(fā)則能制人,后發(fā)則為人所制。我想發(fā)兵,派你和桓楚帶領。”當時桓楚逃亡在湖澤之中。項梁說:“桓楚亡匿在外,人們不知道他的下落,只有項籍知道。”項梁走出來,吩咐項籍持劍在外面等候。項梁又走進去,與郡守一塊兒坐著。項梁說:“請允許我叫項籍進來,讓他接受命令召回桓楚。”郡守說:“好吧。”項梁招呼項籍進來。不一會兒,項梁使眼色給項籍說:“可以行動了!”于是項籍拔出劍來砍掉了郡守的腦袋。項梁拿著郡守的腦袋,身上系著郡守的官印。郡守的侍從護衛(wèi)大為驚慌,一片混亂,項籍殺死了百十來人。全府中的人都慌懼畏服,沒有人敢動手反抗。項梁就召集昔日所熟悉的有膽識的府吏,把所要做的起兵反秦這件事情向大家講清楚,于是征集吳中士卒起義。派人搜羅下屬各縣丁壯,得到精兵八千人。項梁安排吳中豪杰為校尉、候、司馬。有一人沒有得到任用,自己去向項梁申述。項梁說:“前些時候有一喪事,讓你主辦一件事,你不能辦,因此不任用你。”于是大家都很佩服項梁。項梁為會稽郡守,項籍為裨將。鎮(zhèn)撫下屬縣邑。

廣陵人召平於是為陳王徇廣陵,未能下。聞陳王敗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矯陳王命,拜梁為楚王上柱國。曰:“江東已定,急引兵西擊秦。”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聞陳嬰已下東陽,使使欲與連和俱西。陳嬰者,故東陽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東陽少年殺其令,相聚數(shù)千人,欲置長,無適用,乃請陳嬰。嬰謝不能,遂彊立嬰為長,縣中從者得二萬人。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陳嬰母謂嬰曰:“自我為汝家婦,未嘗聞汝先古之有貴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嬰乃不敢為王。謂其軍吏曰:“項氏世世將家,有名於楚。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於是眾從其言,以兵屬項梁。項梁渡淮,黥布、蒲將軍亦以兵屬焉。凡六七萬人,軍下邳。

廣陵人召平這時為陳王略地廣陵,沒有降服。聽說陳王戰(zhàn)敗逃走,秦兵又將要到達,就渡江假托陳王的命令,拜項梁為楚王的上柱國。召平說:“江東已經(jīng)平定,趕快引兵西進攻打秦軍。”項梁就以八千人渡江向西進發(fā)。他聽說陳嬰已經(jīng)攻下東陽,便派遣使者,想要與陳嬰聯(lián)合西進。陳嬰這個人,原來是東陽令史,在縣里一向誠實謹慎,人們稱之為忠厚長者。東陽的青年殺死了他們的縣令,聚合了幾千人,想要選置一個首領,沒有找到可用的人,就請陳嬰來擔任。陳嬰推辭說不能勝任,大家就強行推立他做首領,縣中隨從的有二萬人。青年們打算推舉陳嬰就便稱王,士兵為了同其他各路軍隊相區(qū)別,頭上裹以青巾,表示異軍突起。陳嬰的母親對陳嬰說:“自從我做了你家的媳婦,未曾聽說你的前輩有過高官貴爵。現(xiàn)在突然得到很大的名聲,不是好兆頭。不如有所歸屬,事情成功了,猶能得到封侯,事情失敗了,也容易逃脫,因為不是社會上指名道姓的人。”因此陳嬰不敢為王。對他的軍吏說:“項家世代為將,有名于楚。現(xiàn)在想要干成大事,將帥不得其人不行。我們依附名門大族,一定能使秦朝滅亡。”于是大家聽從他的話,把軍隊歸屬項梁。項梁渡過淮水,黥布、蒲將軍也率軍歸附。項梁共有六七萬人,駐扎在下邳。

當是時,秦嘉已立景駒為楚王,軍彭城東,欲距項梁。項梁謂軍吏曰:“陳王先首事,戰(zhàn)不利,未聞所在。今秦嘉倍陳王而立景駒,逆無道。”乃進兵擊秦嘉。秦嘉軍敗走,追之至胡陵。嘉還戰(zhàn)一日,嘉死,軍降。景駒走死梁地。項梁已并秦嘉軍,軍胡陵,將引軍而西。章邯軍至栗,項梁使別將硃雞石、馀樊君與戰(zhàn)。馀樊君死。硃雞石軍敗,亡走胡陵。項梁乃引兵入薛,誅雞石。項梁前使項羽別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阬之。還報項梁。項梁聞陳王定死,召諸別將會薛計事。此時沛公亦起沛,往焉。

這時,秦嘉已立景駒為楚王,駐扎彭城東面,想要抵擋項梁。項梁對軍吏說:“陳王首先起事,作戰(zhàn)不利,不知道下落。現(xiàn)在秦嘉背叛陳王而立景駒,大逆不道。”項梁就進兵攻打秦嘉。秦嘉的軍隊敗逃,項梁追到胡陵。秦嘉回軍打了一天,秦嘉陣亡,士卒投降。景駒逃走,死在梁地。項梁已經(jīng)合并了秦嘉的軍隊,駐扎在胡陵,將要引軍西進。章邯的軍隊到達栗縣,項梁派別將朱雞石、余樊君和他交戰(zhàn)。余樊君戰(zhàn)死,朱雞石軍敗,逃跑到鑰陵。項梁便帶兵進入薛縣,殺了朱雞石。項梁在這之前派項羽另率一軍攻打襄城,襄城堅守不降。攻克以后,全部坑殺了守城軍民,回來報告項梁。項梁聽說陳王確實死了,召集各路將領會合到薛縣商討大事。這時沛公也起兵于沛,前往薛縣。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往說項梁曰:“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午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於是項梁然其言,乃求楚懷王孫心民間,為人牧羊,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所望也。陳嬰為楚上柱國,封五縣,與懷王都盱臺。項梁自號為武信君。

居鄛人范增,七十歲了,一向住在家里,喜歡奇策妙計。他去游說項梁說:“陳勝失敗本來是應該的。秦滅六國,楚國最沒有過錯。自從楚懷王入秦不返,楚人至今還想念他。所以楚南公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如今陳勝首先起事,沒有立楚國的后裔而自立為王,他的局面不會長久。現(xiàn)在你起兵江東,楚地將領有如群蜂縱橫,都爭先恐后地歸附你的緣故,是因為項家世代為楚將,能夠再立楚國的后裔。”項梁認為他說的對,就在民間尋訪到了楚懷王的孫子心,他在給人放羊,項梁立他為楚懷王,順從人民的愿望。陳嬰為楚上柱國,封地有五個縣,和楚懷王一起,建都盱臺。項梁自稱為武信君。

居數(shù)月,引兵攻亢父,與齊田榮、司馬龍且軍救東阿,大破秦軍於東阿。田榮即引兵歸,逐其王假。假亡走楚。假相田角亡走趙。角弟田間故齊將,居趙不敢歸。田榮立田儋子市為齊王。項梁已破東阿下軍,遂追秦軍。數(shù)使使趣齊兵,欲與俱西。田榮曰:“楚殺田假,趙殺田角、田間,乃發(fā)兵。”項梁曰:“田假為與國之王,窮來從我,不忍殺之。”趙亦不殺田角、田間以市於齊。齊遂不肯發(fā)兵助楚。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屠之。西破秦軍濮陽東,秦兵收入濮陽。沛公、項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雝丘,大破秦軍,斬李由。還攻外黃,外黃未下。

過了幾個月,項梁帶兵攻打亢父,與齊田榮、司馬龍且的軍隊一起援救東阿,在東阿大敗秦軍。田榮率軍回到舊地,趕跑了齊王田假。田假逃到楚國。田假的相國田角逃到趙國。田角的弟弟田間原來是齊國的將領,留在趙國不敢回去。田榮立了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項梁已經(jīng)打垮了東阿方面的秦軍,就(乘勝)追擊。屢次派遣使者催促齊國軍隊,打算與它聯(lián)兵西進。田榮說:“楚國殺了田假,趙國殺了田角、田間,我就出兵。”項梁說:“田假是楚國友好國家的國王,走投無路才來依附我,不忍心殺他。”趙國也不殺田角、田間作為與齊交換的條件。于是齊國不肯發(fā)兵幫助楚國。項梁派沛公和項羽另率一支軍隊攻打城陽,屠毀了縣城。向西在濮陽東面擊破了秦軍,秦軍收兵進入濮陽。沛公、項羽就攻打定陶。沒有攻下定陶,率軍離去,西進略地,到達雍丘,大破秦軍,殺了李由。回軍攻打外黃,沒有攻下來。

項梁起東阿,西,至定陶,再破秦軍,項羽等又斬李由,益輕秦,有驕色。宋義乃諫項梁曰:“戰(zhàn)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為君畏之。”項梁弗聽。乃使宋義使於齊。道遇齊使者高陵君顯,曰:“公將見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論武信君軍必敗。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則及禍。”秦果悉起兵益章邯,擊楚軍,大破之定陶,項梁死。沛公、項羽去外黃攻陳留,陳留堅守不能下。沛公、項羽相與謀曰:“今項梁軍破,士卒恐。”乃與呂臣軍俱引兵而東。呂臣軍彭城東,項羽軍彭城西,沛公軍碭。

項梁自東阿出發(fā),向西進軍,等到到達定陶,又一次打敗秦軍,項羽等又殺了李由,因此,項梁越來越輕視秦軍,面有驕色。宋義就勸告項梁說:“打了勝仗而將領驕傲、士卒懈怠的就要失敗。現(xiàn)在士卒稍有懈怠,秦兵日益增多,我替你擔心。”項梁不聽勸告。就派宋義出使齊國。路上遇到齊國使者高陵君顯,問他:“你將要去見武信君嗎?”回答說:“是的。”宋義說:“我斷定武信君的軍隊一定失敗。你慢走就可以免死,快走就要遭殃。”秦果然發(fā)動全部兵力增援章邯,攻打楚軍,大破楚軍于定陶,項梁戰(zhàn)死。沛公、項羽離開外黃攻打陳留,陳留堅兵固守,不能攻下。沛公、項羽互相商量說:“如今項梁的軍隊垮了,士卒恐懼。”于是就領兵同呂臣的軍隊一起向東進發(fā)。呂臣駐扎在彭城東面,項羽駐扎在彭城西面,沛公駐扎在碭。

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當此時,趙歇為王,陳馀為將,張耳為相,皆走入鉅鹿城。章邯令王離、涉間圍鉅鹿,章邯軍其南,筑甬道而輸之粟。陳馀為將,將卒數(shù)萬人而軍鉅鹿之北,此所謂河北之軍也。

章邯已經(jīng)打垮了項梁的軍隊,以為楚地的敵人不用擔心了,就渡過黃河攻打趙地,大破趙軍。這個時候,趙歇為趙王,陳余為將,張耳為相,都跑進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離、涉間圍攻巨鹿,章邯駐扎在巨鹿南面,修筑甬道輸送糧食。陳余作為將領,統(tǒng)率士卒數(shù)萬人駐扎在巨鹿的北面,這就是所說的河北之軍。

楚兵已破於定陶,懷王恐,從盱臺之彭城,并項羽、呂臣軍自將之。以呂臣為司徒,以其父呂青為令尹。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

初,宋義所遇齊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軍,見楚王曰:“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shù)日,軍果敗。兵未戰(zhàn)而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

楚軍在定陶打了敗仗,楚懷王很恐懼,從盱臺前往彭城,合并了項羽、呂臣的軍隊親自統(tǒng)率。以呂臣為司徒,用他的父親葉青為令尹。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統(tǒng)率碭郡的軍隊。

以前宋義所遇到的齊國使者高陵君顯還在楚國的軍隊里,他見到楚懷王說:“宋義斷定武信君的軍隊一定失敗,過了幾天,他的軍隊果然失敗了。軍隊沒有開戰(zhàn)而先看到了失敗的征兆,這可說是懂得軍事了。”楚懷王召見宋義,和他商量事情,大為高興,因此委任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擔任次將,范增為末將,去援救趙國。各路別將都統(tǒng)屬于宋義,宋義號為卿子冠軍。

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nèi),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今秦攻趙,戰(zhàn)勝則兵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趙。夫被堅執(zhí)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斬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饑。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彊,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彊,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nèi)而專屬於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當是時,諸將皆慴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使桓楚報命於懷王。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

走到安陽,停留四十六天不前進。項羽說:“我聽說秦軍把趙王圍在巨鹿,趕快帶兵渡河,楚軍從外面攻打,趙軍在內(nèi)響應,一定能打垮秦軍。”宋義說:“不是的。咬牛的牛虻不能傷害虱子,現(xiàn)在秦軍攻打趙軍,打勝了則兵疲力盡,我們乘秦軍疲憊(發(fā)動進攻);打不勝,我們就率領軍隊鳴鼓西進,一定打垮秦軍。所以不如先讓秦、趙相斗。身披甲胄,手執(zhí)利器,沖鋒陷陣,宋義不如你;坐下來運籌劃策,你不如宋義。”因此向軍中下令說:“兇猛如虎,狠戾如羊,貪婪如狼,倔強不聽指揮的人,一律斬首。”宋義又派遣他的兒子宋襄去輔助齊國,親自送他到無鹽,擺酒設筵,大會賓客。(當時,)天寒大雨,士卒凍餓交加。項羽說:“本來打算并力攻秦,卻長期停留不進。現(xiàn)在年荒歲饑,人民貧困,士卒只吃半升豆子,(食不果腹,)軍中沒有存糧,宋義卻還設酒宴,會賓客,不率領軍隊渡河就地取用趙國的糧食,而說什么'等待秦軍疲憊’。以秦那樣強大的兵力,進攻新建立的趙國,形勢發(fā)展的結果必定是秦軍打垮趙國的軍隊。趙國的軍隊被打垮了,而秦軍更加強大,還有什么疲憊的機會可乘!而且楚軍最近被打敗,國王坐不安席,把國內(nèi)的所有兵力都集中起來統(tǒng)屬于上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如今不體恤士卒,而徇情營私,不是與國家同休共戚之臣。”項羽早晨參見上將軍宋義,就在他的帳幕中割下了宋義的腦袋,出來發(fā)令軍中說:“宋義和齊國陰謀反楚,楚王秘密命令我殺死他。”這時,將領們都恐懼屈服,沒有敢抗拒的。都說:“創(chuàng)建楚國的,是將軍一家。現(xiàn)在又是將軍處死了叛亂的人。”將領們就共同推立項羽為假上將軍。派人去追宋義的兒子,在齊國趕上了,殺死了他。項羽派桓楚向楚懷王報告。楚懷王就讓項羽做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都歸項羽節(jié)制。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zhàn)少利,陳馀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zhàn),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項羽已經(jīng)殺了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他便派遣當陽君、蒲將軍帶領兩萬士卒渡河,援救巨鹿。戰(zhàn)事稍有勝利,陳余又向項羽請求救兵。項羽就率領全軍渡河,鑿沉船只,砸破炊具,燒毀營舍,攜帶三天口糧,用以表示士卒拼死決戰(zhàn),沒有一個有活著回來的打算。軍隊一到就圍困了王離,與秦軍遭遇,打了九仗,截斷了秦軍的甬道,大破秦軍。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不向楚軍投降,自焚而死。諸侯將領都在營壘上觀戰(zhàn)。楚軍戰(zhàn)士無不以一當十,楚兵喊聲震天,諸侯軍人人膽戰(zhàn)心驚。已經(jīng)打垮了秦軍,項羽召見各諸侯將領,他們進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不敢抬頭仰視。項羽從此成為諸侯軍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隸屬于他。

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相持未戰(zhàn)。秦軍數(shù)卻,二世使人讓章邯。章邯恐,使長史欣請事。至咸陽,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長史欣恐,還走其軍,不敢出故道,趙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軍,報曰:“趙高用事於中,下無可為者。今戰(zhàn)能勝,高必疾妒吾功;戰(zhàn)不能勝,不免於死。原將軍孰計之。”陳馀亦遺章邯書曰:“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竟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shù)千里,竟斬陽周。何者?功多,秦不能盡封,因以法誅之。今將軍為秦將三歲矣,所亡失以十萬數(shù),而諸侯并起滋益多。彼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使人更代將軍以脫其禍。夫?qū)④娋油饩茫鄡?nèi)卻,有功亦誅,無功亦誅。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今將軍內(nèi)不能直諫,外為亡國將,孤特獨立而欲常存,豈不哀哉!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約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稱孤;此孰與身伏鈇質(zhì),妻子為僇乎?”章邯狐疑,陰使候始成使項羽,欲約。約未成,項羽使蒲將軍日夜引兵度三戶,軍漳南,與秦戰(zhàn),再破之。項羽悉引兵擊秦軍汙水上,大破之。

章邯駐扎在棘原,項羽駐扎在漳水南岸,兩軍相持,沒有交戰(zhàn)。秦軍多次退卻,二世派人責讓章邯。章邯恐懼,派長史司馬欣去請示。到了咸陽,留在司馬門三天,趙高不接見,有不信任之意。長史司馬欣心里害怕,急忙逃回軍中。(他怕有人來追殺,)沒有敢走原路,趙高果然派人追趕他,沒有追上。司馬欣到了軍中,向章邯報告說:“趙高居中用事,下面的人不可能有所作為。如今仗能打贏,趙高必定嫉妒我們的功勞;仗打不贏,免不了被處死。希望將軍深恩熟慮。”陳余也送給章邯一封信說:“白起為秦將,向南攻拔鄢、郢,向北坑殺馬服,攻城咯地,不可勝數(shù),而最后竟然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匈奴,開辟榆中幾千里的地域,最終竟然斬于陽周。為什么呢?功勞太多,秦不能按功行封,因此(羅織罪名,)用法來殺死他們。現(xiàn)在將軍為秦將三年了,所損失的士卒以十萬計,而諸侯軍同時并起,越來越多。那個趙高一向諂諛,為時已久,眼下形勢危急,也怕二世殺他,所以打算用法殺死將軍,借以推卸責任,別外派人替代將軍,以此來擺脫禍患。將軍在外時日已久,朝廷中很多人與你有隔閡,有功也是被殺,無功也是被殺。況且天要亡秦,無論是愚笨的人還是聰明的人全都知道。如今將軍在內(nèi)不能直言規(guī)諫,在外為即將滅亡的國家的將領,子身孤立而想長期存在,豈不可哀!將軍何不倒戈與各路諸侯聯(lián)合,簽訂和約,共同攻秦,割地為王,南向而坐,稱孤道寡;這同自己伏砧受戮,妻子被殺,哪個比較好一些呢?”章邯猶豫不決,暗中派軍候始成到項羽營中,想要簽署和約。和約沒有商妥,項羽讓蒲將軍晝夜領兵渡過三戶津,扎營漳水南岸,與秦軍交戰(zhàn),又一次打敗了秦軍。項羽率領全軍士卒在汗水上攻擊秦軍,把秦軍打得大敗。

章邯使人見項羽,欲約。項羽召軍吏謀曰:“糧少,欲聽其約。”軍吏皆曰:“善。”項羽乃與期洹水南殷虛上。已盟,章邯見項羽而流涕,為言趙高。項羽乃立章邯為雍王,置楚軍中。使長史欣為上將軍,將秦軍為前行。到新安。諸侯吏卒異時故繇使屯戍過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無狀,及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諸侯微聞其計,以告項羽。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軍夜擊阬秦卒二十馀萬人新安城南。

章邯派人去見項羽,打算訂立和約。項羽召集軍吏商量說:“軍中糧少,想允許他簽訂和約。”軍吏都說:“好。”項羽就與章邯訂期在洹水南岸殷墟相見。已經(jīng)締結了盟約,章邯見到項羽,涕淚交下,向項羽訴說趙高的種種行徑。項羽就立章邯為雍王,安置在楚軍營中。使長史司馬欣為上將軍,率領秦軍為先行部隊。到達了新安。諸侯軍的官兵以前曾因服徭役、屯戍邊地路過秦中,秦中官兵對他們多有凌辱。等到秦軍投降了諸侯軍,諸侯軍的官兵乘戰(zhàn)爭勝利的機會,像對待奴隸和俘虜一樣地驅(qū)使他們,隨便折磨侮辱秦軍官兵。秦軍官兵多在私下議論說:“章將軍等欺騙我們投降諸侯軍。如今能夠入關破秦,(當然)很好;如果不能,諸侯軍俘虜我們東去;秦勢必把我們的父母妻子全部處死。”諸侯軍的將領們暗中聽到了他們的打算,報告了項羽。項羽就找來黥布、蒲將軍商量說:“秦軍官兵還很多,他們心里不服,到了關中不聽從命令,事情必然岌岌可危,不如殺掉他們,而只與章邯、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一起入秦。”于是楚軍夜間把秦軍士卒二十多萬人處死掩埋在新安城南。

行略定秦地。函谷關有兵守關,不得入。又聞沛公已破咸陽,項羽大怒,使當陽君等擊關。項羽遂入,至于戲西。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項羽將要攻取秦關中地帶。函谷關有兵把守,不能進去。又聽說沛公已經(jīng)攻破咸陽,項羽大怒,派當陽君等扣關。項羽便進入了函谷關,到達戲水西岸。沛公駐軍霸上,沒有能夠和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沛公想稱王關中,使子嬰為相,占有了全部珍寶。”項羽怒氣沖天他說:“明天早晨飽餐士卒,將擊潰沛公的軍隊!”這時,項羽有兵四十萬,駐扎在新豐鴻門,沛公有兵十萬,駐扎在霸上。范增勸告項羽說:“沛公在山東時,貪財好貨,喜愛美女。現(xiàn)在進了關,不收財物,不親近婦女,由此看來,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觀望他上空的云氣,都呈龍虎形狀,五顏六色,這是天子之氣。趕快進擊,不要失掉機會。”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柰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柰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於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原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楚國左尹項伯這個人,是項羽的叔父,一向和留侯張良相友好。張良這時跟隨著沛公,項伯就夜間騎馬跑到沛公軍營,私下見到張良,講述了事情的經(jīng)過,打算叫張良和他一起離去。他說:“不要跟他們一起死掉。”張良說:“我為韓王護送沛公,現(xiàn)在沛公的事情發(fā)生了危急,逃走是不道義的,不能不說一聲。”張良就走了進去,把情況全部告訴了沛公。沛公大吃一驚,說:“怎么辦呢?”張良說:“誰給大王出的這個主意?”沛公說:“一個小子勸我說'守住函谷關,不要讓諸侯軍進來,秦地可以全部占為己有,在這里稱王’。我聽信了他的話。”張良說:“估計大王的軍力足以抵擋項王嗎?”沛公默然不語,(過了一會)說:“軍力當然不如項羽,又該怎么辦呢?”張良說:“請讓我去告訴項伯,說沛公不敢背叛項王。”沛公說:“你怎么與項伯有交情?”張良說:“秦未滅六國時,項伯和我交游,他殺了人,我救了他。現(xiàn)在事有危急,幸虧他來告訴我。”沛公說:“項伯與你相比,誰年紀大?誰年紀小?”張良說:“他比我大。”沛公說:“你替我叫他進來,我要對他兄長相待。”張良走出來,邀請項伯。項伯就進去見沛公。沛公向項伯舉杯敬酒,約為兒女親家。沛公說:“我入了關,絲毫利益不敢有所接近,造冊登記吏民,封存府庫,等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是為了防備別的盜賊出入和意外事件。我日日夜夜盼望將軍到來,哪里敢反叛!請伯兄向?qū)④娫敿氄f明我是不敢忘恩負義的。”項伯答應了。對沛公說:“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來向項王道歉。”沛公說:“是的。”于是項伯又當夜離去,回到軍中,把沛公的話原原本本報告了項王。隨即向項羽說:“沛公不先攻破關中,你難道敢進來嗎?如今人家立有大功而去攻打他,是不道義的,不如借他來請罪的機會好好對待他。”項王答應了。

沛公旦日從百馀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鄉(xiāng)坐。亞父南鄉(xiāng)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鄉(xiāng)坐,張良西鄉(xiāng)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樊噲側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鄉(xiāng)立,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啗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次日早晨,沛公帶著一百多名騎兵來見項王,到了鴻門,向項羽謝罪說:“我和將軍并力攻秦,將軍在河北作戰(zhàn),我在河南作戰(zhàn),然而我自己也沒有想到先入關攻破秦地,能在這里又見到將軍。現(xiàn)在有小人之言,使將軍和我有了隔閡。”項王說:“這是你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何至于如此。”項王當天就留沛公一同飲酒。項王、項伯面朝東坐,亞父面朝南坐。亞父就是范增。沛公面朝北坐,張良面朝西陪坐。范增向項王多次使眼色,再三舉起佩帶的玉玦向項王示意,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身出去找來項莊,對他說:“君王為人不狠,你進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請求舞劍,乘機在座上襲擊沛公,殺死他。不然的話,你們這些人都將被他俘虜。”項莊便進去祝酒。祝酒完了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中沒有什么可供娛樂的,請允許我舞劍助樂。”項王說:“好吧。”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也拔劍起舞。常常用身體掩蔽沛公,項莊得不到刺殺機會。這時張良來到軍門,看見了樊噲。樊噲說:“今天的事情怎么樣了?”張良說:“極為危急。此刻項莊正在舞劍,他的用意時時在沛公身上。”樊噲說:“這可緊急了,請讓我進去,與沛公同生共死。”樊噲立即帶著劍,手擁盾牌,進入軍門。交乾守門的衛(wèi)士打算阻攔,不讓他進去,樊噲側過他的盾牌撞擊,衛(wèi)士倒在地上,樊噲就進入了大帳,揭開帷帳,向西而立,圓睜怒目,看著項王,頭發(fā)上指,眼眶破裂。項王按劍長跪說;“來客是干什么的?”張良說:“這是沛公的參乘樊噲。”項王說:“壯士!賞賜他一杯酒。”左右就給他一大杯酒。樊噲拜謝后起來,站著一飲而盡。項王說:“賞給他豬腿。”左右就給一只生豬腿。樊噲覆盾于地,把豬腿放在盾上,拔出劍來切肉吃。項王說:“壯士!能再喝酒嗎?”樊噲說:“我死都不怕,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辭!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唯恐殺不盡,用刑唯恐刑不重,天下人都反叛他。楚懷王和將領們約定說'先攻破秦地進入咸陽的做關中王’。現(xiàn)在沛公先攻破了秦地進入咸陽,絲毫利益不敢有所接近,封閉宮室,回軍霸上,等待大王到來。所以遣將守關,是為了防備別的盜賊和意外事件。如此勞苦功高,沒有得到封侯的賞賜,而聽信閑言細語,要殺有功的人。這是繼承了已經(jīng)滅亡的秦朝的道路,以我私見,大王這樣做是不可取的。”項王無辭以對,只說:“坐。”樊啥在張良旁邊坐下來。坐了不一會兒,沛公起來上廁所,乘機招呼樊噲出來。

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柰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沛公出去后,項王派都尉陳平去叫沛公回來。沛公(對樊噲)說:“我們現(xiàn)在出去,沒有辭行,怎么辦呢?”樊噲說:“做大事不顧忌細枝節(jié),行大禮不講究小謙讓。如今人家為刀俎,我們?yōu)轸~肉,還辭別什么!”于是就不辭而去。(臨走時,)叫張良留下道謝。張良問:“大王來時帶了什么?”沛公說:“我?guī)硪恢话妆冢氆I給項王,一只玉斗,想送給亞父,正碰上他們生氣,不敢進獻。你替我獻給他們。”張良說:“遵命。”當時,項王的軍隊在鴻門,沛公的軍隊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丟下車騎,一人騎馬脫身而去,樊噲、夏侯嬰、靳疆、紀信等四人握劍持盾步行,從酈山下取道芷陽,抄行小路。沛公對張良說:“從這條路到我們軍營,不過二十里而已。估計我到了軍中,你再進去。”沛公走后,張良估計抄小路已經(jīng)到達軍中,就進去道謝說:“沛公經(jīng)受不了杯盞,不能親自來辭行。謹使張良奉上白壁一只,拜獻大王;玉斗一只,拜送大將軍。”項王說:“沛公在哪里?”張良說:“聽說大王有意責備他,獨自脫身而去,已經(jīng)回到軍中了。”項王接過王壁,放在坐席上。亞父接過玉斗,放在地上,拔劍一擊而碎,說:“唉!這小子不足以共謀大事。奪取項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們這些人就要被他俘虜了。”沛公回到軍中,立刻殺了曹無傷。

居數(shù)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過了幾天,項羽帶兵西進,屠毀咸陽,殺死了秦朝已經(jīng)投降的國王子嬰,焚燒秦朝宮室,大火三個月不滅;搜羅了秦朝的財寶和婦女,率軍東去。有人勸項王說:“關中阻山帶河,四面關塞,土地肥饒,可在這里建都,以定霸業(yè)。”項王看見秦朝宮室都已燒毀,殘破不堪,又懷念故鄉(xiāng),心欲東歸,就說:“富貴了不回故鄉(xiāng),如同衣繡夜行,有誰能知道!”勸項王的人說,“人們說楚國人是獼猴戴帽子,果然如此。”項王聽到了這話,烹殺了勸說他的那個人。

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乃尊懷王為義帝。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謂曰:“天下初發(fā)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zhí)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諸將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諸將為侯王。

項王派人向楚懷王報告請示。楚懷王說:“按照約定辦。”項羽就尊楚懷王為義帝。項王想自己稱王,就先封諸侯將相為王。對他們說:“天下最初發(fā)難的時候,暫時擁立諸侯后裔為王,以便討伐秦朝。然而親自身穿鎧甲,手執(zhí)兵器,率先起義,三年來風餐露宿,消滅秦朝,平定天下的,都是各位將相和我項籍的力量。只有義帝沒有功勞,本來應該瓜分他的土地,封大家為王。”將領們都說:“好。”項王就分割天下,封將領們?yōu)楹钔酢?/p>

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yè)已講解,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而三分關中,王秦降將以距塞漢王。

項王、范增疑心沛公將來占有天下。(不想讓他稱王關中,)但既已和解,又怕違背原約,諸侯反叛,他們就暗中商量說:“巴、蜀道路險惡,秦朝被遷徙的罪人都居住蜀地。”于是就(揚言)說:“巴、蜀也是關中地區(qū)。”所以封沛公為漢王,稱王于巴、蜀、漢中,建都南鄭。而把關中分為三部分,封給秦朝降將為王,阻擋漢王,(防止他將來向東方出兵。)

項王乃立章邯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都廢丘。長史欣者,故為櫟陽獄掾,嘗有德於項梁;都尉董翳者,本勸章邯降楚。故立司馬欣為塞王,王咸陽以東至河,都櫟陽;立董翳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徙魏王豹為西魏王,王河東,都平陽。瑕丘申陽者,張耳嬖臣也,先下河南,迎楚河上,故立申陽為河南王,都雒陽。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趙將司馬卬定河內(nèi),數(shù)有功,故立卬為殷王,王河內(nèi),都朝歌。徙趙王歇為代王。趙相張耳素賢,又從入關,故立耳為常山王,王趙地,都襄國。當陽君黥布為楚將,常冠軍,故立布為九江王,都六。鄱君吳芮率百越佐諸侯,又從入關,故立芮為衡山王,都邾。義帝柱國共敖將兵擊南郡,功多,因立敖為臨江王,都江陵。徙燕王韓廣為遼東王。燕將臧荼從楚救趙,因從入關,故立荼為燕王,都薊。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齊將田都從共救趙,因從入關,故立都為齊王,都臨菑。故秦所滅齊王建孫田安,項羽方渡河救趙,田安下濟北數(shù)城,引其兵降項羽,故立安為濟北王,都博陽。田榮者,數(shù)負項梁,又不肯將兵從楚擊秦,以故不封。成安君陳馀棄將印去,不從入關,然素聞其賢,有功於趙,聞其在南皮,故因環(huán)封三縣。番君將梅鋗功多,故封十萬戶侯。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項王封章邯為雍王,稱王于咸陽以西,建都廢丘。長史司馬欣,從前做櫟陽獄掾,曾對項梁有過恩德;都尉董翳,最初勸說章邯降楚,所以封司馬欣為塞王,稱王于咸陽以東到黃河一帶,建都櫟陽;封董翳為翟王,稱王于上郡,建都高奴。徙封魏王豹為西魏王,稱王于河東,建都平陽。瑕丘申陽是張耳的寵臣,先攻下河南,在黃河岸邊迎接楚軍,所以立申陽為河南王,建都雒陽。韓王成仍以舊都城為都,建都陽翟。趙將司馬印平定河內(nèi),屢立戰(zhàn)功,所以封司馬印為殷王,稱王于河內(nèi),建都朝歌。徒封趙王歇為代王。趙相張耳一向賢能,又隨從項王入關,所以封張耳為常山王,稱王于趙地,建都襄國。當陽君黥布為楚軍將領,常常勇冠全軍,所以封黥布為九江王,建都于六。鄱君吳芮率領百越兵協(xié)助諸侯軍,又隨從入關,所以封吳芮為衡山王,建都于邾。義帝的柱國共敖率兵攻打南郡,功勞很多,于是封共敖為臨江王,建都江陵。徙封燕王韓廣為遼東王。燕將臧茶曾隨楚軍救趙,遂又跟從入關,所以封臧荼為燕王,建都于薊。徒封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齊將田都曾隨從項王共同救趙,遂又跟著入關,所以立田都為齊王,建都臨淄。原來被秦朝滅亡的齊王建的孫子田安,正在項羽渡河救趙時,攻下濟水北邊幾座城邑,率領他的軍隊投降了項羽,所以封田安為濟北王,建都博陽。田榮多次有負項梁,又不愿率軍隨楚擊秦,因此沒有封王。成安君陳余丟棄將印離去,沒有隨從入關,然而一向聽說他賢能,有功于趙,知道他在南皮,所以把環(huán)繞南皮的三個縣封給他。番君的將領梅捐戰(zhàn)功很多,所以封為十萬戶侯。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封有九郡,建都彭城。

漢之元年四月,諸侯罷戲下,各就國。項王出之國,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義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臧荼之國,因逐韓廣之遼東,廣弗聽,荼擊殺廣無終,并王其地。

漢元年四月,在項王硅麾之下諸侯罷兵散歸,各自回到封國。項王也出關回到封國,派人遷徙義帝,說:“古代做帝王的擁有千里見方的土地,必須住在上游。”于是就派遣使者把義帝遷往長沙郴縣。項王催促義帝快些動身,義帝群臣漸漸背叛了他,項王就暗中命令衡山王、臨江王把義帝擊殺在江中。韓王成沒有軍功,項王不讓他就國,一起到了彭城,廢去王號,改封為侯,不久又殺死了。臧荼到了封國,就驅(qū)逐韓廣去遼東,韓廣不服從,臧茶在無終擊殺了韓廣,兼并了他的封地。

田榮聞項羽徙齊王市膠東,而立齊將田都為齊王,乃大怒,不肯遣齊王之膠東,因以齊反,迎擊田都。田都走楚。齊王市畏項王,乃亡之膠東就國。田榮怒,追擊殺之即墨。榮因自立為齊王,而西殺擊濟北王田安,并王三齊。榮與彭越將軍印,令反梁地。陳馀陰使張同、夏說說齊王田榮曰:“項羽為天下宰,不平。今盡王故王於丑地,而王其群臣諸將善地,逐其故主趙王,乃北居代,馀以為不可。聞大王起兵,且不聽不義,原大王資馀兵,請以擊常山,以復趙王,請以國為捍蔽。”齊王許之,因遣兵之趙。陳馀悉發(fā)三縣兵,與齊并力擊常山,大破之。張耳走歸漢。陳馀迎故趙王歇於代,反之趙。趙王因立陳馀為代王。

田榮聽說項羽把齊王市徒封膠東,而立齊將田都為齊王,十分氣憤,不愿讓齊王去膠東,就據(jù)齊反叛,迎擊田都。田都逃往楚國。齊工市害怕項王,就潛往膠東就國。田榮大為生氣,派兵追擊,在即墨殺死了他。田榮便自立為齊王,向西進兵,擊殺了濟北王田安,兼并了三齊。田榮把將軍印授予彭越,讓他在梁地反楚。陳余秘密派遣張同、夏說勸告齊王田榮說:“項羽為天下的主宰,(分封侯王)不公平。如今把原來的諸侯王都封在壞地方稱王,而他的群臣諸將都封在好地方稱王。(因為要)趕走原來的諸侯王,趙王就(只好)到北方居住代地,我以為這樣是不能答應的。聽說大王已經(jīng)起兵,而且不接受不道義的命令,希望大王援助我一些兵馬,允許我用以攻打常山,恢復趙王的地位,愿把趙國作為齊國的屏障。”齊王答應了,就遣兵赴趙。陳余調(diào)動了三縣的全部士卒,與齊軍并力攻打常山,打垮了常山的軍隊。張耳逃走歸服了漢王。陳余去代地迎接原來的趙王歇返歸趙地。趙王就立陳余為代王。

是時,漢還定三秦。項羽聞漢王皆已并關中,且東,齊、趙叛之:大怒。乃以故吳令鄭昌為韓王,以距漢。令蕭公角等擊彭越。彭越敗蕭公角等。漢使張良徇韓,乃遺項王書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又以齊、梁反書遺項王曰:“齊欲與趙并滅楚。”楚以此故無西意,而北擊齊。徵兵九江王布。布稱疾不往,使將將數(shù)千人行。項王由此怨布也。

漢之二年冬,項羽遂北至城陽,田榮亦將兵會戰(zhàn)。田榮不勝,走至平原,平原民殺之。遂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阬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齊人相聚而叛之。於是田榮弟田橫收齊亡卒得數(shù)萬人,反城陽。項王因留,連戰(zhàn)未能下。

這時,漢王回軍平定了三秦。項羽聽說漢王已經(jīng)兼并了關中,將要東進,齊、趙又反叛了他,非常憤怒。就以從前的吳令鄭昌為韓王,來阻擋漢軍。命令蕭公角等人攻擊彭越。彭越打敗了蕭公角等人。漢王派張良巡行招撫韓地,張良就給項王寫信說:“漢王(沒有如約稱王關中),有失職守,打算取得關中,實現(xiàn)了原來的約定就停止進軍,不敢繼續(xù)東進。”張良又把齊、梁的反叛文告送給項王,說:“齊想和趙并力滅楚。”楚軍因此無意西進,而向北攻打齊國。項王向九江王黥布征調(diào)兵力。黥布稱病不往,派將領率兵幾千人前去。項王從此怨恨黥布。

漢二年冬,項羽北上到達城陽,田榮也率軍到此與項羽會戰(zhàn)。田榮兵敗,逃到平原,平原百姓殺死了他。楚軍北進,燒毀齊國房屋,夷平齊國城郭,坑殺田榮降卒,擄掠老弱婦女。在齊攻城略地,直至北海,到處燒殺掠奪。齊國人聯(lián)合起來反抗項羽。田榮的弟弟田橫收集齊國逃散的士卒,得到幾萬人,反于城陽。項王因此留下來,連續(xù)攻打幾次都沒有攻下城陽。

春,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穀、泗水,殺漢卒十馀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馀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圍漢王三匝。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發(fā)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shù)十騎遁去,欲過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qū),柰何棄之?”於是遂得脫。求太公、呂后不相遇。審食其從太公、呂后間行,求漢王,反遇楚軍。楚軍遂與歸,報項王,項王常置軍中。

春天,漢王統(tǒng)率五路諸侯的軍隊,共五十六萬人,東進伐楚。項王聽到這個消息,即令諸將攻打齊國,而自己帶領精兵三萬人南下,由魯越過胡陵。四月,漢軍都已進入彭城,搜掠財物珍寶和美女,天天設筵會飲,項王向西進發(fā),到達蕭縣,早晨攻擊漢軍,向東進發(fā),到達彭城,中午,把漢軍打得大敗。漢軍潰退,相繼逃入谷水、泗水,楚軍殺死了十多萬漢軍士卒。漢軍向南往山里逃跑,楚軍又追擊到靈壁東面的睢水上。漢軍退卻,為楚軍所逼,擁擠在一起,多被殺傷,漢軍十多萬人落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楚軍把漢王包圍了三層。這時大風從西北刮起,吹斷了樹木,掀毀了房屋,飛沙走石,天色昏昏沉沉,(狂風夾雜著沙石)向楚軍迎面撲來。楚軍大亂,陣形潰散,漢王才得以和幾十個騎兵逃走。打算經(jīng)過沛縣,接取家眷西行;楚軍也派人追往沛縣,掠取漢王家眷。家眷都已逃亡,沒有和漢王相見。漢王在路上遇到了孝惠、魯元,就用車拉著一塊兒走。楚軍騎兵追趕漢王,漢王著急了,把孝惠、魯元推下車去,膝公便下車把他們抱上來,這樣推下抱上了好幾次。滕公說:“事雖危急,不是可以把車趕得快一些!怎么能丟棄他們!”漢王終于脫身而出。他尋找太公、呂后,沒有找到。審食其跟隨太公、呂后從小路潛行,尋找漢王,反而碰上了楚軍。楚軍就帶他們回到軍營,報告了項王,項王把他們拘留在軍營里。

是時呂后兄周呂侯為漢將兵居下邑,漢王間往從之,稍稍收其士卒。至滎陽,諸敗軍皆會,蕭何亦發(fā)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復大振。楚起於彭城,常乘勝逐北,與漢戰(zhàn)滎陽南京、索間,漢敗楚,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

這時呂后的哥哥周呂侯為漢率兵駐扎在下邑,漢王抄小路來到周呂侯那里,稍稍收集了一些逃散的士卒。到了滎陽,各路敗軍都會合在一起,蕭何也征發(fā)關中沒有著籍的老弱全部來到滎陽,聲勢又振作起來。楚軍從彭城出發(fā),常常乘勝追擊敗兵,與漢軍在滎陽南面的京、索之間交戰(zhàn),漢軍打敗了楚軍,楚軍因此不能越過滎陽西進。

項王之救彭城,追漢王至滎陽,田橫亦得收齊,立田榮子廣為齊王。漢王之敗彭城,諸侯皆復與楚而背漢。漢軍滎陽,筑甬道屬之河,以取敖倉粟。

項王解救彭城,追趕漢王到達滎陽,田橫乘機收復了齊國,立田榮子田廣為齊王。漢王在彭城戰(zhàn)敗,諸侯又都向楚背漢。漢軍駐扎在滎陽,修筑了一條甬道,與黃河相連,以便運取敖倉的糧食。

漢之三年,項王數(shù)侵奪漢甬道,漢王食乏,恐,請和,割滎陽以西為漢。項王欲聽之。歷陽侯范增曰:“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後必悔之。”項王乃與范增急圍滎陽。漢王患之,乃用陳平計間項王。項王使者來,為太牢具,舉欲進之。見使者,詳驚愕曰:“吾以為亞父使者,乃反項王使者。”更持去,以惡食食項王使者。使者歸報項王,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原賜骸骨歸卒伍。”項王許之。行未至彭城,疽發(fā)背而死。

漢三年,項王屢次侵奪漢軍的甬道,漢王糧食缺乏,恐慌起來,請求講和,劃分滎陽以西歸漢。項王想要答應他。歷陽侯范增說:“漢軍容易對付,現(xiàn)在放掉他們,不予以消滅,以后一定要懊悔。”項王就和范增加緊圍攻滎陽。漢王深為憂慮,就采用陳平的計策離間項王和范增。項王的使者來了,給他準備了牛、羊、了齊全的豐盛筵席,打算端上去。端飯菜的人一看使者,假裝驚愕他說:“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沒想到反而是項王的使者。”把飯菜又端了下去,拿粗菜惡飯給項王的使者吃。使者回來報告了項王,項王就懷疑范增私通漢軍,漸漸剝奪他的權力。范增大怒,說:“天下的形勢,大局已定,君王好自為之。請賜還我的軀體,讓我成為一個普通的士卒。”項王答應了他。范增走了,還沒有到彭城,因背上長毒瘡死去了。

漢將紀信說漢王曰:“事已急矣,請為王誑楚為王,王可以間出。”於是漢王夜出女子滎陽東門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擊之。紀信乘黃屋車,傅左纛,曰:“城中食盡,漢王降。”楚軍皆呼萬歲。漢王亦與數(shù)十騎從城西門出,走成皋。項王見紀信,問:“漢王安在?”曰:“漢王已出矣。”項王燒殺紀信。

漢軍將領紀信勸漢王說:“形勢已經(jīng)很危急了,請讓我假裝成大王替你去蒙騙楚軍,大王可以乘機逃出城去。”于是漢王夜間從滎陽東門放出兩千名身穿鎧甲的婦女,楚軍四面圍擊。紀信乘坐黃屋車,左邊的車衡上豎立著大纛旗,(衛(wèi)士大聲地)說:“城中糧食吃光了,漢王投降。”楚軍都高呼萬歲。漢王和幾十名騎兵從西門出城,奔向成皋。項王見到紀信,問他:“漢王在哪里?”紀信說:“漢王已經(jīng)出城了。”項王燒死了紀信。

漢王使御史大夫周苛、樅公、魏豹守滎陽。周苛、樅公謀曰:“反國之王,難與守城。”乃共殺魏豹。楚下滎陽城,生得周苛。項王謂周苛曰:“為我將,我以公為上將軍,封三萬戶。”周苛罵曰:“若不趣降漢,漢今虜若,若非漢敵也。”項王怒,烹周苛,井殺樅公。

漢王派御史大夫周苛、樅公、魏豹守衛(wèi)滎陽。周苛、機公商量說:“魏豹這個叛國之王,很難和他共守城池。”就一起殺死了魏豹。楚軍攻下滎陽城,活捉了周苛。項王對周苛說:“做我的將領,我以你為上將軍,封三萬戶。”周苛罵著說:“你不趕快投降漢軍,漢軍就要俘虜你,你不是漢軍的對手。”項王大怒,烹死了周苛,并殺了樅公。

漢王之出滎陽,南走宛、葉,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復入保成皋。漢之四年,項王進兵圍成皋。漢王逃,獨與滕公出成皋北門,渡河走脩武,從張耳、韓信軍。諸將稍稍得出成皋,從漢王。楚遂拔成皋,欲西。漢使兵距之鞏,令其不得西。

漢王逃出滎陽,南走宛、葉,收服了九江王黥布,一邊走一邊收集士卒,又進入成皋固守。漢四年,項王圍攻成皋。漢王逃走了,單身一人與滕公出了成皋北門,渡河奔向修武,到了張耳、韓信軍營。諸將陸續(xù)逃出成皋,追隨漢王。楚軍攻下成皋,想要向西進軍。漢王派兵在鞏縣阻擊,使楚軍不能西進。

是時,彭越渡河擊楚東阿,殺楚將軍薛公。項王乃自東擊彭越。漢王得淮陰侯兵,欲渡河南。鄭忠說漢王,乃止壁河內(nèi)。使劉賈將兵佐彭越,燒楚積聚。項王東擊破之,走彭越。漢王則引兵渡河,復取成皋,軍廣武,就敖倉食。項王已定東海來,西,與漢俱臨廣武而軍,相守數(shù)月。

這時,彭越渡河在東阿攻擊楚軍,殺死了楚將軍薛公。項王就親自東去攻打彭越。漢王得到淮阻侯的軍隊,打算渡河南下,鄭忠勸阻漢王,漢王就停留在河內(nèi)筑起營壘。派劉賈領兵協(xié)同彭越,燒掉楚軍的糧食。項王東進打敗了劉賈和彭越,彭越逃走了。漢王率軍渡河,又奪取了成皋,駐扎在廣武,取食敖倉。項王已經(jīng)平定了東海,率軍回來,向西進發(fā),與漢軍都在廣武駐扎,相持了好幾個月。

當此時,彭越數(shù)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項王怒,欲殺之。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祇益禍耳。”項王從之。

當時,彭越在梁地多次反擊楚軍,斷絕楚軍的糧食,項王很憂慮。他設置了一個高大的砧板,把太公放在上面,告訴漢王說:“現(xiàn)在不快快投降,我就烹殺太公。”漢王說:“我和你項羽都是北面稱臣,受命于懷王,說是'結為兄弟’,我的老子就是你的老子,一定要烹殺你的老子,那么希望你分給我一杯肉羹。”項王十分氣憤,打算殺死太公。項伯說:“天下大事還不能預料,而且打天下的人不顧念家眷,雖然殺了大公也沒有好處,只能增加禍患。”項王聽從了項伯的話。

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zhuǎn)漕。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shù)歲者,徒以吾兩人耳,原與漢王挑戰(zhàn)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漢王笑謝曰:“吾寧斗智,不能斗力。”項王令壯士出挑戰(zhàn)。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zhàn)三合,樓煩輒射殺之。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zhàn)。樓煩欲射之,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fā),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漢王使人間問之,乃項王也。漢王大驚。於是項王乃即漢王相與臨廣武間而語。漢王數(shù)之,項王怒,欲一戰(zhàn)。漢王不聽,項王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走入成皋。

楚、漢長期相持,未決勝負,年青力壯的苦干行軍作戰(zhàn),年老體弱的疲于水陸運輸。項王對漢王說:“幾年來天下擾攘不安。只是由于我們兩個人的緣故,愿意與你挑戰(zhàn),一決雌雄,不要使天下百姓空受痛苦。”漢王笑著拒絕說:“我寧愿斗智,不愿斗力。”項王叫壯士出去挑戰(zhàn)。漢軍有個善長騎馬射箭的人叫樓煩,楚軍派壯士挑戰(zhàn)三次,樓煩都把壯士射死了。項王大怒,就親自披甲持戟出來挑戰(zhàn)。樓煩想要射他,項王怒目呵叱,樓煩(被嚇得)眼不敢正視,手不敢發(fā)箭,跑回營壘,不敢再出來。漢王派人暗中打聽,才知道挑戰(zhàn)的人原來是項王。漢王大為震驚。于是項王靠近漢王軍營,和他隔著廣武澗對話,漢王歷數(shù)項王的罪狀,項王非常氣憤,要求決戰(zhàn)。漢王沒有答應,項王埋伏的弓弩射中了漢王,漢王受傷跑回成皋。

項王聞淮陰侯已舉河北,破齊、趙,且欲擊楚,乃使龍且往擊之。淮陰侯與戰(zhàn),騎將灌嬰擊之,大破楚軍,殺龍且。韓信因自立為齊王。項王聞龍且軍破,則恐,使盱臺人武濊涉往說淮陰侯。淮陰侯弗聽。是時,彭越復反,下梁地,絕楚糧。項王乃謂海春侯大司馬曹咎等曰:“謹守成皋,則漢欲挑戰(zhàn),慎勿與戰(zhàn),毋令得東而已。我十五日必誅彭越,定梁地,復從將軍。”乃東,行擊陳留、外黃。

項王聽說淮陰侯已經(jīng)攻下河北,打垮了齊、趙軍隊,而且將要進攻楚軍,就派龍且前往迎擊。淮陰侯與龍旦交戰(zhàn),騎兵將領灌嬰也出擊龍且,大破楚軍,殺死了龍且。韓信就自立為齊王。項王聽說龍且的軍隊垮了,大為恐慌,派遣盱臺人武涉去游說淮陰侯。淮陰侯不肯聽從。這時,彭越又起來反楚,攻下梁地,斷絕楚軍的糧道。項王就對海春侯大司馬曹咎等人說:“小心守衛(wèi)成皋,即使?jié)h軍挑戰(zhàn),千萬不要和它交戰(zhàn),不要讓它東進就行了。我十五天一定殺掉彭越,平定梁地,再與將軍會合。”于是項王率軍東去,進軍過程中攻打陳留、外黃。

外黃不下。數(shù)日,已降,項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詣城東,欲阬之。外黃令舍人兒年十三,往說項王曰:“彭越彊劫外黃,外黃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豈有歸心?從此以東,梁地十馀城皆恐,莫肯下矣。”項王然其言,乃赦外黃當阬者。東至睢陽,聞之皆爭下項王。

外黃沒有攻下。過了幾天,外黃投降了,項王很生氣,命令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到城東,準備坑殺他們,外黃令門客的兒子才十三歲,前去勸告項王說:“彭越用武力逼迫外黃百姓,外黃百姓很害怕,所以暫時投降,等待大王到來。大王到了,又都坑殺他們,難道百姓還有歸順之心嗎?從這兒往東,梁地十多個城邑都心懷恐懼,沒有肯投降的了。”項王贊成他的話,就赦免了外黃應當坑殺的那些人。從外黃往東直至睢陽,聽到這個消息,都爭先恐后地向項王投降。

漢果數(shù)挑楚軍戰(zhàn),楚軍不出。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馬怒,渡兵汜水。士卒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盡得楚國貨賂。大司馬咎、長史翳、塞王欣皆自剄汜水上。大司馬咎者,故蘄獄掾,長史欣亦故櫟陽獄吏,兩人嘗有德於項梁,是以項王信任之。當是時,項王在睢陽,聞海春侯軍敗,則引兵還。漢軍方圍鍾離眛於滎陽東,項王至,漢軍畏楚,盡走險阻。

漢軍果然屢次向楚軍挑戰(zhàn),楚軍不出來應戰(zhàn)。漢軍派人在陣前辱罵楚軍,罵了五六天,大司馬十分氣憤,讓士卒渡過汜水,(迎擊漢軍。)士卒剛渡過一半,漢軍出擊,大敗楚軍,繳獲了楚國全部物資。大司馬曹咎、長史欣都自刎在汜水上。大司馬曹咎原來是蘄縣的獄掾,長史司馬欣原來是櫟陽的獄吏,兩人曾對項梁有過恩德,因此項王信任他們。當時,項王在睢陽,聽說海春侯的軍隊失敗了,就率軍返回。漢軍正在滎陽東面圍攻鐘離眛,項王一到,漢軍害怕楚軍,全部撤走到險阻地帶。

是時,漢兵盛食多,項王兵罷食絕。漢遣陸賈說項王,請?zhí)椡醺ヂ牎h王復使侯公往說項王,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王許之,即歸漢王父母妻子。軍皆呼萬歲。漢王乃封侯公為平國君。匿弗肯復見。曰:“此天下辯士,所居傾國,故號為平國君。”項王已約,乃引兵解而東歸。

這時,漢軍兵多糧足,項王兵疲糧絕。漢王派遣陸賈勸說項王,請求釋放太公,項王沒有答應。漢王又派遣侯公前去勸說項王,項王就和漢約定,平分天下,劃鴻溝以西歸漢,鴻溝以東歸楚。項王答應了侯公的要求,就把漢王的父母妻子送了回來。漢軍都高呼萬歲。漢王封侯公為平國君。侯公隱匿起來,不肯再見漢王。漢王說:“這個人是天下善辯之士,所到之處,可以使人國家覆滅,所以封號為平國君。”項王已經(jīng)訂立和約,就解除了軍事對峙,率軍東歸。

漢欲西歸,張良、陳平說曰:“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yǎng)虎自遺患’也。”漢王聽之。漢五年,漢王乃追項王至陽夏南,止軍,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入壁,深塹而自守。謂張子房曰:“諸侯不從約,為之柰何?”對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穀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zhàn),則楚易敗也。”漢王曰:“善。”於是乃發(fā)使者告韓信、彭越曰:“并力擊楚。楚破,自陳以東傅海與齊王,睢陽以北至穀城與彭相國。”使者至,韓信、彭越皆報曰:“請今進兵。”韓信乃從齊往,劉賈軍從壽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舉九江兵,隨劉賈、彭越皆會垓下,詣項王。

漢王準備西歸,張良、陳平勸漢王說:“漢占領了大半個天下,而諸侯都歸服了我們。楚軍兵疲糧盡,這是上天讓楚滅亡的時候,不如乘這個機會消滅它。現(xiàn)在放走項王不去攻打他,這就是所謂'養(yǎng)虎自遺患’。”漢王同意了他們的建議。

漢五年,漢王追擊項王到了陽夏南面,軍隊駐扎下來,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約期會合進攻楚軍。到達固陵,而韓信、彭越的軍隊不來會合。楚軍攻擊漢軍,把漢軍打得大敗。漢王又進入營壘,挖深溝塹,自為固守。漢王對張子房說:“諸侯不遵守約定,怎么辦呢?”張子房回答說:“楚軍即將崩潰,韓信、彭越?jīng)]有分到一塊封地,他們不來會合是很自然的。君王能和他們共分天下,眼下可以使他們立刻前來。如果不能這樣,局勢的發(fā)展很難預料。君王能從陳縣以東到海邊的地區(qū),全部劃給韓信,睢陽以北到谷城,分給彭越,使他們各自為戰(zhàn),那么楚軍是容易打敗的。”漢王說:“好。”于是就派遣使者告訴韓信、彭越說:“合力攻打楚軍。楚軍崩潰后,從陳縣以東到海邊給予齊王,睢陽以北到谷城給予彭相國。”使者一到,韓信、彭越都回話說:“請讓我們立刻進兵。”韓信就從齊地出發(fā),劉賈的軍隊從壽春出發(fā)并行,屠毀了城父,到達垓下。大司馬周殷背叛了楚國,利用舒地的兵力屠毀了六縣,調(diào)動全部九江士卒,隨同劉賈、彭越都會集在垓下,來到項王陣前。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項王的軍隊筑壘垓下,兵少糧盡,漢軍和各路諸侯軍隊把它重重包圍起來。夜晚聽到四面的漢軍都是唱的楚地歌曲,項王大為震驚他說:“漢軍已經(jīng)全部占領了楚國嗎?為什么楚國人如此眾多啊?”項王就夜間起來,在帳幕里飲酒。有一個名字叫虞的美人,得到項王的寵愛,常常帶在身邊。有一匹叫騅的駿馬,項王經(jīng)常騎著它。于是項王慷慨悲歌,自己作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了好幾遍,美人跟著他一起唱。項王悲泣,淚下數(shù)行,左右侍從也都俯首哭泣,(悲痛得)不能抬頭仰視。

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馀人,直夜?jié)铣觯Y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馀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shù)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馀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原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鄉(xiāng)。漢軍圍之數(shù)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shù)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項王上馬(突圍),部下壯士騎馬隨從的有八百多人,當夜沖破包圍,向南飛馳而去。天亮,漢軍才發(fā)覺,派騎兵將領灌嬰率五千騎兵追趕項王。項王渡過淮水,能夠跟從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項王到陰陵,迷失了道路,詢問一個種田的人,種田的人欺騙他說“往左”。項王往左去,結果陷入了一大片沼澤中。因此,漢軍追上了項王。項王就又帶兵向東,到了東城,只有二十八個騎兵了。追趕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項王自己估計不能脫身了,對他的騎兵說:“我起兵到現(xiàn)在八年了,親身打過七十多次仗,誰抵擋我,我就打垮誰,我攻擊誰,準就降服,未曾打過敗仗,因而霸有天下。然而現(xiàn)在終于被圍困在這里,這是上天要滅亡我,不是我打仗的過錯。今天固然要決心戰(zhàn)死,愿意力各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定要三次取勝,力各位突破重圍,斬殺敵將,砍倒敵人軍旗,讓各位知道是上天滅亡我,不是我打仗的過錯。”項王就把他的騎兵分為四隊,面向四方。漢軍把項王包圍了好幾層。項王對他的騎兵說:“我為你們斬他一個將領。”項王命令騎兵四面疾馳而下,約定在山的東面會合為三處。于是項王大聲呼喊著,飛奔直下,漢軍驚惶潰亂,項王就斬了一個漢軍將領。當時,赤泉侯做騎兵將領,追趕項王,項王怒目大吼,赤泉侯人馬俱驚,倒退了好幾里。項王和他的騎兵會合為三處。漢軍不知道項王在哪里,就把軍隊分為三部分,又把項王包圍起來,項王騎馬沖馳,又斬了漢軍的一個都尉,殺死了百十來人,再把他的騎兵集合起來,只喪失了兩個騎兵。項王就對他的騎兵說:“怎么樣?”騎兵都佩服他說:“正像大王所說的那樣。”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義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馀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馀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shù)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故分其地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項王想要向東渡過烏江。烏江亭長把船靠在岸邊等待著項王。他對項王說:“江東雖小,地方也縱橫上千里,民眾數(shù)十萬,也足以稱王。希望大王趕快渡江。現(xiàn)在只有我有船只,漢軍來到這,沒有船只渡江。”項王笑著說:“上天要滅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呢!況且我和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進,現(xiàn)在沒有一個人回來,即使江東父兄憐憫我,讓我稱王,我有什么臉面去見他們?即使他們不說什么,我項籍難道不干心有愧嗎?”(最后)項王對亭長說:“我知道你是個忠厚長者。我騎這匹馬五年了,所向無敵,曾經(jīng)一天奔馳一千里,不忍心殺了它,把它送給你吧。”就叫騎兵都下馬步行,甲短兵接戰(zhàn)。單單項籍一人就殺死漢軍幾百人。項王身上也受了十多處傷。他回頭看見漢軍的騎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呂馬童背對項王,指給王翳說:“這就是項王。”項王說:“我聽說漢軍用一千斤黃金、一萬戶封邑來購買我的頭,我給你做件好事吧。”就自刎而死。王翳割了項王的頭,其他騎兵自相蹂躪踐踏,爭奪項王的尸體,互相殘殺了幾十人。最后,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自得到了項王的一段肢體。五個人把肢體合攏起來,都確實是項王的。所以把準備封賞的土地分為五部分: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jié),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後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穀城。漢王為發(fā)哀,泣之而去。

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

項王死后,楚國各地都投降了漢軍,只有魯城不肯投降。漢王就帶領天下士卒打算屠毀魯城,因為他們堅守禮義,為主人以死守節(jié),就拿項王的頭給魯城人看,魯城父兄才投降了。最初,楚懷王曾封項籍為魯公,等到項籍死了,魯城又最后投降,所以用魯公的禮儀把項王理葬在谷城。漢王為項王舉哀,哭了一場,然后離開了魯城。

各支項氏宗族,漢王都不誅殺。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景侯、玄武侯都是項氏宗族,賜姓劉。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太史公說:我聽周生說“舜的眼睛大概是兩個瞳孔”,又聽說項羽也是兩個瞳孔。項羽難道是舜的后裔嗎?為什么興起得這么迅速啊!秦朝政治腐敗,陳涉首先發(fā)難,豪杰蜂起,相互爭奪,不可勝數(shù)。然而項羽毫無憑借,乘勢起于民間,三年時間,就率領五路諸侯軍消滅了秦朝,分割天下,封王建侯,政自己出,號為“霸王”,雖然沒有始終保持他的地位,但近古以來,還未曾有過這樣的事情。等到項羽放棄關中,懷戀楚地,放逐義帝而自立為王,抱怨王侯背叛自己,這時已經(jīng)難以控制局勢了。自我夸耀功勛,逞一己私智,不效法古人,以為創(chuàng)立霸王的事業(yè),需要用武力來經(jīng)營天下,終于五年時間覆滅了他自己的國家,身死東城,還沒有覺悟,不自我譴責,這就不對了。竟然用“上天滅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過錯”為借口,難道不是太荒謬了嗎!

亡秦鹿走,偽楚狐鳴。云郁沛谷,劍挺吳城。勛開魯?shù)椋瑒莺洗X兵。卿子無罪,亞父推誠。始救趙歇,終誅子嬰。違約王漢,背關懷楚。常遷上游,臣迫故主。靈壁大振,成皋久拒。戰(zhàn)非無功,天實不與。嗟彼蓋代,卒為兇豎。

精選圖文

信息流廣告 競價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經(jīng) 代理招生 二手車 網(wǎng)絡推廣 自學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河北信息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買車咨詢 河北人才網(wǎng)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河北生活網(wǎng) 好書推薦 工作計劃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網(wǎng)絡推廣 石家莊招聘 石家莊網(wǎng)絡營銷 培訓網(wǎng) 好做題 游戲攻略 考研真題 代理招生 心理咨詢 游戲攻略 興趣愛好 網(wǎng)絡知識 品牌營銷 商標交易 游戲攻略 短視頻代運營 秦皇島人才網(wǎng) PS修圖 寶寶起名 零基礎學習電腦 電商設計 職業(yè)培訓 免費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語料庫 范文網(wǎng) 工作總結 二手車估價 情侶網(wǎng)名 愛采購代運營 情感文案 古詩詞 邯鄲人才網(wǎng) 鐵皮房 衡水人才網(wǎng) 石家莊點痣 微信運營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銅雕 關鍵詞優(yōu)化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yè)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nèi)版 chatGPT官網(wǎng) 勵志名言 兒童文學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教育培訓 游戲推薦 抖音代運營 朋友圈文案 男士發(fā)型 培訓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網(wǎng) 黃金回收 承德人才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模型機 高度酒 沐盛有禮 公司注冊 造紙術 唐山人才網(wǎng) 沐盛傳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在线天堂 | 欧洲成人全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自拍小视频 | 性欧美videos 精品 | 最新黄网 | 热99re久久精品香蕉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 久久福利资源网站免费看 | 亚州一级毛片在线 |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另类ac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亚洲 |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 2020久久国产最新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毛片观看网站 | 黄色毛片a | 玖草| 国产网曝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真实一级一级一片免费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蜜臀 | 午夜91理论片 |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 中文字幕亚洲高清综合 | 国产精品色午夜视频免费看 | 美女被免费视频的网站 | 欧美黄色网络 | 免费公开视频人人人人人人人 | 日本人一级毛片视频 | 欧美日本俄罗斯一级毛片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 国产午夜毛片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 欧美在线播放成人a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小yo奈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 | 国产伦码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