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的千古名句
牡丹,色澤艷麗,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因品種繁多,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它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shù)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清末,牡丹就被當(dāng)作中國的國花。有關(guān)牡丹的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唐】李白《清平調(diào)辭三首》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唐】劉禹錫的《賞牡丹》
竟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唐】皮日休 《牡丹》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tài)破朝霞。
——【清】劉灝的《牡丹》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唐】王維 《紅牡丹》
天下真花獨牡丹。
——【唐】歐陽修《洛陽牡丹記》
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
——【唐】白居易《牡丹》
牡丹花發(fā)酒增價,夜半游人猶未歸。
——【宋】邵雍《 洛陽春吟》
怎樣欣賞白居易的千古名篇《草》
謝友邀。白居易(772一846),字樂天,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相傳這首《草》是白居易十六歲時作: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韻)起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韻)承 對仗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韻)轉(zhuǎn) 對仗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韻)合
賦得,指限定字?jǐn)?shù)、限定題材的詩文,即命題作文類的命題詩,后來成為科舉考試詩的主要形式。
相傳,十六歲的白居易,懷揣本詩到了長安,謁見當(dāng)時名士顧況。顧況打量著白,看到他的名字,喃喃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意即白居不易)。等看過白詩‘’離離原上草‘’,竟連聲叫好,連聲說:‘’有才如此,居亦何難‘’!年輕的白居易,即以本詩,擠身詩人行列。
本詩由于太過著名,大多數(shù)人只記得前半首,特別是‘’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因富蘊哲理,千百年來廣為后人傳頌和引用。與王之煥《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地位相當(dāng)。
這是一首十分工整的五言律詩,五律。對仗工整,起承轉(zhuǎn)合,堪作范本。中間一、接是入聲字,屬仄聲。僅‘’野火燒不盡‘’句,仄仄平仄仄出律,看來唐代時對平仄不甚講究,要在明清時,僅這一句就有可能被打入古詩,可見形式主義害死人,偉大詩篇就這樣沒有了。
我們作格律詩,還是要量力而行,要追求自然流暢,不因律害意,哪怕因此被打入古詩,也要保持原汁原味。如果一味追求格律,像‘’野火燒不盡‘’,如改成:野火燒無盡,這樣律是合了,味道就大變了。
判斷一首詩是不是好詩,格律韻味只是最低標(biāo)準(zhǔn),只是外貌形式,決定一首詩的體裁。更重要的是詩歌的思想性,是否有積極內(nèi)容。象本詩一類富含哲理的詩,不管外貌如何,都是上佳作品。我等普通人一輩子得到一聯(lián)半句,祖墳就冒青煙了!
千古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見”訴說了怎樣的故事
千古名詞:人生諾只初相見,訴說了怎樣的故事。
……上古詩歌,演說都有深遠議意,樓上幾位大神精通古詩,記述了上古愛情傷感詩歌!都經(jīng)典。金庸景色,梁玉生的對聯(lián)盛盛金典。
千古名詞,訴了怎樣的故事,就是記述那作者寫出的感嘆痛傷之曲,和情人離別滴沮如滴血之感!
……相識好比初相逢,
……人生諾只初相見。我兩句話混起來就變了些議意,初識、初見初學(xué),不管是文化科學(xué),高科技,戀愛愛情等等,讓他去學(xué)習(xí),磨練,深研,經(jīng)久之練,人才乃礦石之金!。
……人生諾只如初見,天地乾坤分四季,春草夏花躍眼奪目,青春年華艷艷視仙,情感她芳眼說話,不言而合對愛佳。相知相愛金童玉女,但蒼桑有格,南通北國。其其回故之鄉(xiāng),眮眮送目,它時芳草今陸?。敬請我?guī)熍u指正,草草跑題了。
……謝謝頭條!謝吾空。
歷史上有哪些千古名句
【第1句】:一別兩寬,各自生歡。
【第2句】:予魚與水,愚我與昧。
【第3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第4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第5句】: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第6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第7句】:相親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第8句】: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滅,咫尺天涯。
【第9句】:自古多情空余恨,多情總被無情惱。
【第10句】: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第11句】: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
【第12句】:戎裝戍邊關(guān),紅妝待君還。不負(fù)凌云志,許卿一世歡。【第13句】: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第14句】:驚覺相思不露,原來只因入骨。
【第15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第16句】:愿得韶華剎那,開得滿樹芳華。
【第17句】:兩情若在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第18句】:無端墜入紅塵夢,惹卻三千煩惱絲。
【第19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第20句】: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rèn)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甚荒唐,到頭來,都為他人做衣裳。
【第21句】:機關(guān)算盡太懂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第22句】: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第23句】: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第24句】: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這里有一千古名句似對聯(lián):踏花歸來馬蹄香,如何對上聯(lián)
閹羊惹得身手臭,
踏花歸來馬蹄香。
杜甫被貶后寫的千古名句有哪些
老杜一生沒當(dāng)過什么大官,安史之亂以后唐肅宗任命其為左拾遺,后受房琯案牽連,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
同年年底,杜甫暫離華州,到洛陽、偃師(均在今河南省)探親。第二年,唐軍與安史叛軍的鄴城之戰(zhàn)爆發(fā),唐軍大敗。杜甫從洛陽返回華州的途中,根據(jù)所見所聞寫出了不朽的史詩——“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老街味道
這幾首都是古體詩,古體詩以賦為主,較少比興,沒有平仄對仗的要求。詩句質(zhì)樸無華,記錄了戰(zhàn)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zāi)難和人民忍辱負(fù)重參軍參戰(zhàn)的愛國行為,有無邊的痛苦也有一種潛藏的力量。
就說一句吧:
家鄉(xiāng)既蕩盡,遠近理亦齊。《無家別》
真是詩家妙理,平淡道出,觸人心骨。
@老街味道
屈原的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句
謝謝。很喜歡屈原在漁父中說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一在這句話中釆用了韻散相同的語言形式和設(shè)問回答的藝術(shù)手法,表現(xiàn)了兩種對立的人生態(tài)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在表現(xiàn)屈原的高潔品格和超俗精神的同時,也成功的塑造了一位高超遁世的隱者形象。二文中對屈原形象的刻畫生動傳神,栩栩如生,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三今天恰逢端午,讓我們又想起屈原以身報國的高風(fēng)亮節(jié)。讓我們共同紀(jì)念他吧!以上回答如有不當(dāng)請指教。
古代的詩詞為什么有很多千古名句
所謂千古首先時間要夠長,古詩詞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從詩歌到唐詩宋詞元曲,古代文人都喜歡吟詩作賦,留下的作品有數(shù)十萬首,文化已過積累和沉淀,自然就會有很多優(yōu)秀的名句一直流傳下來,成為千古名句。
魯迅寫的“兩株棗樹”有點啰嗦的病句,為何大家都說是千古名句
“院子里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是這句吧。說這句話不對的,是說他不符合語法,一個句子有兩個主語吧;說這句話不妥的,是講這句話啰嗦了,直接寫兩棵棗樹不就好了。
前段時間,想了想,這句話其實寫的真的挺好。
這句話是寫的從一個比較遠的角度看過去的景象的句子。人從遠處看過去,首先聚焦到了院子,說明院子很顯眼,然后再細(xì)看,看到院子里有兩棵樹,然后再細(xì)看,聚焦到一棵樹,看出來了,是一棵棗樹,然后再把視線移動到另外一棵樹,也分辨出來了,是棗樹。這樣短短的一句話,其實詳細(xì)的寫出了筆者的觀察過程。而且觀察的很仔細(xì),并沒有在湊字?jǐn)?shù)。
再進一步的想。筆者能這么仔細(xì)的觀察,說明當(dāng)時是比較休閑的,不會火急火燎的一眼瞄過去,院子和兩棵樹,然后就干其他的去了。
如何理解“詩仙”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一千古名句
李白的這一句詩說的是人應(yīng)該及時行樂,莫讓光陰虛度,畢竟人生是非常短暫的,時不我待。該句同時表達了對人生的無奈,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是多么可悲,還是借酒消愁來得更痛快一些。
李白是天才,中國兩千多年的詩歌史上只出了一個李白,其詩歌水平后世無法超越。天才說出這樣的話語,我們千萬不能當(dāng)真,不能當(dāng)成至理名言,因為時代不同了,你也不是才華蓋世的李白。
世人若學(xué)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那么你天天痛快的玩耍試試,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就會破產(chǎn),就會窮困潦倒,甚至到大街上乞討。但是李白就不用了,走到哪里,吃喝到哪里,永遠有人好吃好喝好招待,李白名滿天下,粉絲遍布全國,無論走到哪里,都是眾星捧月,非常受歡迎。
當(dāng)然,如果你是富二代的話,你可以學(xué)習(xí)一下李白。但是如果你長期痛飲狂歡的話,也會被人說閑話的,別人會說你玩物喪志,甚至說你是敗家子。作為正常人,你肯定不愿意聽到這樣的話。再說了,天天玩耍,也會沒意思的,也會空虛無聊的。
當(dāng)代社會,生存壓力很大,做人應(yīng)該積極進取,而不是消極頹廢。消極的人生危害很大,不知不覺中就退步了。無論任何人,都是不甘于位居人后的。我們不是李白,沒有李白寫詩的才能,李白是天下第一,我們是平庸之輩。
李白的詩歌雖然讀起來很瀟灑,做起來也很痛快,但是千萬不要學(xué)李白,誰學(xué)誰上當(dāng)。話又說回來了,工作之余,偶爾放松一下,學(xué)習(xí)李白的瀟灑是不為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