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外交語錄 普京傳3000字的摘抄詳細點哦
普京傳摘抄
一、普京語錄:
【第1句】:那些對前蘇聯的解體而毫無悔意的俄羅斯人根本就沒有心,那些想回到前蘇聯時代的俄羅斯人根本就沒有大腦。(200【第5句】:【第5句】:5)
【第2句】:我有兩種性格,其中之一就是德意志民族的性格。
【第3句】:寧愿因忠誠被絞死,也比背叛偷生好。(1996)
【第4句】:獨裁就是對法律的蔑視,民主就是執行法律。(2003)
【第5句】:權力部門沒有理由去搞政變。為了什么?為了權力?我們已經掌權。推翻葉利欽的統治?那太講不通了,因為是他任命了我們。(19【第99句】:【第7句】:7)
【第6句】:我們一直很羸弱,而嬴弱就要挨打。(2004)
二、作者觀點:
美國人和歐洲人似乎將普京看成是一位具有侵略性的獨裁主義者,、、、、、、。大多數的俄羅斯民眾則認為正是普京結束了國內混亂不堪的局面,使俄羅斯的經濟在經歷了十年大蕭條之后逐漸恢復正常,并捍衛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第1頁)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為了國家的繁榮和穩定,俄羅斯似乎更加依賴石油、天然氣、和各種原材料的出口。這種依賴嚴重影響了國家現代化的進程。(第2頁)
普京的人格特點中,有幾點特別突出:忠于國家,以國家為驕傲;具有強烈的個人榮譽感和忠誠感;工作積極,同時深怕國家出現混亂局面。(第3頁)
普京的治國方略源于個人風格與客觀局勢相互作用的結果。(第3頁)
正是普京才使俄羅斯成為世界政治的主體,而不是世界政治活動的看客。(第15頁)
在大學期間(法律專業),普京給人的印象是勤奮認真,嚴于律己,有運動天賦,但是不善于社交,對政治不感興趣。(第13頁)
普京的個性低調,完全適合“克格勃”的要求。普京有兩次讓他感到特別意外,一次是加入“克格勃”的時候,另外一次是離開“克格勃”的時候。(第14頁)
普京的同事們都認為普京工作專心,甘于奉獻,誠實可靠,而且工作效率很高。他并不是那種一心想要追求名利的人。、、、、、、普京非常遵守日耳曼人的工作原則。(第22頁)
每次當要在個人自由、社會團體與整個社會或者要在國家權力之間做出選擇時,普京肯定會選擇國家。、、、、、、普京認為必須加強國家的權力。(第27頁)
普京認為:市場機制本身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所以在市場經濟的層面上,政府要發揮管理的作用。(第47頁)
資本密集型能源經濟區對就業的影響相對較小,俄羅斯在全球商品價格的波動中所面臨的風險逐漸變大。(第47頁)
相比原材料經濟市場,普京更傾向于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國家調控放在首位。(第47頁)
如果沒有騷亂,很難想象普京能順利登上總統寶座成為俄羅斯的超級領導者。(第48頁)
普京性格中缺少太多的野心、、、、、、。(第49頁)
一旦他(普京)遇到機會,他一定會運用心中的勇敢和手中的權利來實現目標。(第50頁)
民主不應當是人為建立起來的,而應該是自己成長起來的。(第54頁)
普京已經習慣了扮演忠誠和稱職的角色,他總能給接觸過他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第61頁)
在危急時刻,最值得他們信賴的人是普京。(第64頁)
普京在兩任總統任期里創造了一部政治機器,除了它無可爭辯的穩定性之外,它看上去似乎并不能實現政治、社會真正的變化。(第89頁)
蓬勃發展的天然氣產業卻嚴重遏制了荷蘭的農業和其他工業部門的發展,削弱了出口行業的國際競爭力,這種資源產業在其“繁榮”時期以犧牲其他行業為代價而出現的價格上揚現象,國際上稱之為“荷蘭病”。(第96頁)
從長遠角度看,俄羅斯像現在這樣,單純依靠能源和原材料領域的經濟增長方式是十分危險的。(第98頁)
在每位領導人成長過程中,總有幾次經受考驗的時候,而這些考驗往往決定著領導者此后的思維方式,永遠影響他的選擇,并且制約著他施展政治才能的空間。(第104頁)
普京當政的俄羅斯,互聯網是不經審查的、、、、、、。(第106頁)
普京政體的本質是什么呢?它既不是共產主義的,也不是資本主義的;既不是極權主義的,也不是自由民主的。實際上,普京創造了一個特色鮮明的、后蘇聯時代的政治混成品,俄羅斯政治分析家德米特里-特列寧稱其為“未鞏固的權利主義”(與“為鞏固的民主”相對應)。(第110頁)
普京行使總統權力過程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他不做獨裁者。他的近乎專制的執政也不同于前蘇聯時期的不受約束的極權主義。(第122頁)
對普京執政危害最大的是腐敗現象嚴重。(第124頁)
在普京擔任總統八年的時間里,俄對外政策的重點是設法與美國和西歐各個國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并鞏固俄羅斯在后蘇聯時代歐亞中部諸國中的主導地位。盡管這個合作的態度常常受到西方國家的排斥,但普京從未幻想通過搞好與別的盟國,比如和中國的關系來彌補。(第131頁)
實際上,普京的外交政策是俄羅斯走上了民族主義的道路。(第133頁)
冷戰的思維而不是建立價值和利益共同體的思想似乎制約著美國和俄羅斯的關系。(第135頁)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自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沒有建立一個新的煉油廠。(第174頁)
在經歷了蘇聯解體的陣痛后,俄羅斯的崛起,也許是幾代人而非幾任特定的領導人能夠完成的事業。(第180頁)
當控制和效率發生矛盾時,他們會選擇控制。、、、、、、在普京的政治體系中,政治和經濟彼此融合,極易滋生腐敗。(第180頁)
普京拒絕讓俄羅斯成為西方世界或中國的附屬,但他也無力把俄羅斯建設成為后蘇聯時代的地緣政治中心。(第182頁)
與西方相融合正是世界貿易組織的主流價值觀。(第183頁)
俄羅斯依舊是人治國家的國家,而不是法治的國家。(第188頁)
三、讀后感:
最新消息:在剛剛結束的(3月5日)俄羅斯總統大選中,“普京含淚”宣布取得了大選的勝利!這真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感動”時。
普京將重新回到總統寶座,領導俄羅斯繼續走向繁榮。我覺得這是一條好消息,俄羅斯需要普京,世界也需要向普京這樣的“硬漢”。世界需要發展,更需要“平衡”發展。否則,“多極化”的世界將走向“單邊”獨大的“美國模式”。世界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百花齊放”總比“一花獨秀”要好。“一方獨大”、“霸權主義”橫行,哪有世界各國人民(美國人所謂的)“自由”可言?
美國人寫作的《普京傳》,比較客觀的敘述了普京的身世和從政的經歷以及取得的“政績”,向人們展示了俄羅斯一位男人“硬漢”的形象。讀后,普京的“執政理念”令人佩服,值得贊揚。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原蘇聯解體后,葉利欽執政的幾年,屬于“過渡階段”,俄羅斯內政外交“混亂”是必然的,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度,肯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更何況俄羅斯當時采取的又是一步到位的“休克療法”,“混亂”是不可避免的。葉利欽最大的功勞就是選擇了普京作為繼任者,帶領俄羅斯走出了困境,走向了“繁榮”。事實已經證明了普京是俄羅斯近代最好的領導人之一,是俄羅斯人民的“合格”的總統。今天,俄羅斯人民寄希望于普京帶領俄羅斯走向更加繁榮的明天。所以這次俄羅斯人民又選擇了普京作為下屆總統,期望普京能夠創造新的輝煌和“奇跡”,重整大國雄風。
普京是強者,在他身上有一股“霸氣”。他曾經講過,給他二十年的時間,他可以帶領俄羅斯人民重新回到世界“強國”的位置,“稱雄”世界。如今他有了實現愿望的基礎,假如他執政六年以后,繼續連任的話,他在總統的位置就是二十年整,能否實現他的愿望,就看他今后的施政能力啦。盡管在今后執政的道路上,普京不會是一路平坦的,但從普京執政以來的理念和“政績”看,今后只要他堅持正確的發展道路,我覺得他的奮斗目標基本上能夠實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強者無敵!在今后執政的路上,普京能否克服前期執政依靠“不可再生”的能源出口戰略,帶領俄羅斯人民,走出一條適合俄羅斯發展的良性經濟增長的道路,至關重要。市場經濟不憐憫“眼淚”, 只相信“實力”。用實力說話,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今后,普京領導的俄羅斯,將如何發展,意欲何方?讓我們拭目以待。
普京連線民眾語錄 哪些亮點不能錯過
近4小時的答問會上,普京回答了超過70個問題。講的內容大概可分成三方面:外交、內政和腦洞,以下為精彩語錄。
—關于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祝活動,普京說:“有的人本來就不想來參加,有的人想來,但受到了華盛頓的壓力,來不來完全在他們自己。我們是在慶祝自己的節日,這對俄羅斯是個重大的事件,我們在向取得了偉大勝利的一代人致敬。”
他接著說:“金磚國家不是一個軍事組織,但這些國家是我們的朋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也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不想去惹誰,但我們會建好我們的國防,讓誰都不敢來惹俄羅斯。”
—關于法國推遲交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普京說:“這對我們的國防能力而言微不足道。我們當初簽合同就是為了幫助我們的伙伴,讓他們的船廠能開工。我們打算在遠東地區使用‘西北風’,所以這根本就不是最重要的力量。我們也不想要賠償,如果不能交付,把我們已經付的款退回來就可以了。”
法俄兩國2011年簽署了法國為俄羅斯建造兩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合同,由于烏克蘭危機升級,法方將艦船交付與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掛鉤,一再推遲交付時間。
—關于和西方的關系,普京說:“向俄羅斯施壓是沒有用的,我們的西方伙伴應意識到這點。”
—關于和烏克蘭的關系,普京說:“別擔心,俄羅斯和烏克蘭不會開戰。”
一個想當總統的4歲小男孩問普京:“當總統真難,你一天睡幾小時?我可特別愛睡覺。”
普京答:“你喜歡睡覺我覺得特別好,我看你能當個好總統!
世界戰斗民族有哪些?
“戰斗民族”來源于日本漫畫大師鳥山明所繪《龍珠》,賽亞人是天生的戰斗民族,好戰而且越戰越勇。這么形容俄羅斯人是因為他們性格都比較彪悍,常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又啼笑皆非的事情,這是對俄羅斯人的一種調侃,沒有任何羞辱或諷刺的意思。無論男女老少,有時候會表現出如超人般的勇氣,有時候又會表現得像沒長大的孩子。從他們的日常舉動中,能夠體現出這個民族的特質,勇敢、堅強的同時又有些幼稚和滑稽,俄羅斯人用他們特有的方式彰顯著民族的個性,我們稱之為“戰斗民族”。
概述 聽語音
俄羅斯是我國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對俄關系在我國戰略全局中具有重大價值。我們對俄羅斯形勢的觀察必須實事求是、客觀準確,絕不應跟著不明所以者甚至別有用心者起哄。那樣做,對中俄關系、對我國國家利益沒有任何好處。
一.“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真是出自普京之口?
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媒體、學界乃至外交圈在提及普京治下的俄羅斯時,經常引用一句所謂普京霸氣外露的話:“給我20年,還你一個奇跡的俄羅斯。”可以見到的其他版本還有:“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給我20年,還你一個不一樣的俄羅斯。”這句“普京語錄”在中國流傳很廣,甚至成為當下中國很多人觀察普京和俄羅斯的一個“圖騰”。
但問題是,普京真說過這句話么?筆者經常關注俄羅斯問題和普京的言行,但從不記得普京說過這句話,也沒見俄羅斯媒體、學者和政界人士引用過這句話。出于較真心理,筆者近年來翻遍普京的重要講話,聯系在俄留學的同學用俄羅斯最大的搜索引擎反復搜索,仍未查到普京說過這句話的任何線索。據筆者調查,俄羅斯政治學者和研究俄羅斯當代史的歷史學家都表示,普京沒說過這句話。俄羅斯一些漢學家更直截了當地說,世界范圍內只有中國媒體、學者把這句話歸到普京頭上。
經過進一步求證,筆者發現沙皇俄國首相斯托雷平倒是說過類似的話。斯托雷平于1906年被沙皇任命為首相兼內務大臣,彼時的俄國正處在因日俄戰爭失敗和隨后爆發的社會動亂所導致的困境中。斯托雷平一方面以鐵血手段整頓秩序,另一方面全力推進以土地改革為中心的大規模改革。1909年10月1日,斯托雷平在接受當時的《伏爾加河報》采訪時說:“給俄羅斯20年內外安定的時間,它將變得讓你認不出來。”只是隨著斯托雷平1911年9月遇刺身亡,他所憧憬的這一前景也灰飛煙滅了。
其實這句話是普京的偶像,沙俄最后的改革家斯托雷平說的……
普京當政后對斯托雷平推崇有加,稱其為真正的愛國者、智慧的政治家、為國家和民眾服務的榜樣。普京對這句“斯托雷平語錄”也很熟悉,并在2011年主持召開紀念斯托雷平誕辰150周年組委會會議時引用過,用以稱贊斯托雷平的改革和對俄羅斯發展前途的信念。但普京同時不忘強調,這句話不是別人,而是斯托雷平說的。這是目前筆者所能查到的普京唯一一次援引這句“斯托雷平語錄”。
從普京對斯托雷平的推崇,結合普京的執政軌跡和思路,似乎不排除普京也有“20年情結”,但他確實沒說過這句話。在中國,究竟何人或哪家媒體最早傳出這句“普京語錄”已不可考。我們的媒體或學界自主創造出這么大的一個烏龍已經令人不解,更令人遺憾的是在長達十多年時間里,這句話居然越傳越廣,那些引用的人對此信以為真,無人求證真偽、探究來龍去脈。其實,僅從邏輯上講,在現代民主政治和輿論氛圍下,普京作為一個政治家甚至是政治“精算師”,絕不會說出這么露骨的話。同時,世界范圍內只有中國媒體和學界引用這句“普京語錄”,加之又有不同版本、引用時都不注明出處,從中也可看出不是那么靠譜。
這件無中生有的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現在中國各界對俄羅斯的了解和研究還有浮于表面和想當然的問題,某種程度上或許也表明當下中國社會浮躁從眾之風仍存、缺乏思辨和懷疑精神。對此,媒體、學界似乎尤需注意。
普京這個人怎么樣
普京,俄羅斯總統。2000年至2008年任總統期間,使俄羅斯在軍事與政治實力上均有相當的提升,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爭議,是一位“鐵腕總統”。普京在俄羅斯國內獲得了極高的支持率。2007年普京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當年的年度風云人物。2008年普京卸任總統后,第二度出任總理。2011年11月,普京作為統俄黨候選人參加2024年俄聯邦總統大選的提名獲得全票通過,正式宣布2024年參選總統。2024年3月,普京含淚宣布贏得總統選舉,得票率【第64句】:9%。2024年5月7日舉行總統就職典禮,普京宣誓就職俄羅斯總統。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身高多少
【第1句】:95米左右。
謝爾蓋·維克托羅維奇·拉夫羅夫,出生于1950年,2004年起至今擔任俄羅斯外交部長,是普京的第一號外交心腹,以強硬著稱。
拉夫羅夫1972年畢業于莫斯科國立國際關系學院,熟練掌握俄語、英語、法語和僧伽羅語。一位英國記者說,不管拉夫羅夫說什么語言,他一開口“你會覺得冷戰還沒有結束”。 在拉夫羅夫眼里,“美國一直想整俄羅斯”。他將華盛頓在波蘭和捷克建立反導系統的計劃視為‘包圍俄羅斯’。路透社在一篇報道中干脆稱他為俄羅斯的“說不先生”。
2024年3月21日,拉夫羅夫生日當天,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布總統令,授予拉夫羅夫一等“祖國功勛”勛章,以表彰其在實現俄羅斯外交方針及多年在外交活動中的卓越功績。
曼德拉逝世后南非有放光輝歲月嗎
沒有。曼德拉先生的葬禮放的南非國歌,曼德拉先生的遺體下葬按照其所屬的科薩族傳統進行的,當時朗誦的是“履行你的諾言”科薩語贊美詩。
《光輝歲月》是中國香港搖滾樂隊Beyond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黃家駒作曲并為歌曲的粵語版填詞,該曲是黃家駒為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創作的一首作品。
拓展資料
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年7月18日—2024年12月5日),出生于南非特蘭斯凱,先后獲南非大學文學士和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律師資格。曾任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書記、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間任南非總統,是首位黑人總統,被尊稱為“南非國父”。
除了歌曲《光輝歲月》,傳記電影《成事在人》從90年曼德拉出獄講起,然后被選為南非總統,國內政局動蕩,黑人過激,白人惶惶,經濟、民生、外交等各種國家事務更是百廢待興的經歷。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詞條-曼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