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人向善的名句 古今中外向善從善的名人名言急
【第1句】:做一個善良的人,為人類去謀幸福。——(俄羅斯)高爾基
瑪克西姆·高爾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姆維奇·別什可夫,前蘇聯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
【第2句】:善良不是一種科學,而是一種行為?!ǚǎ┝_曼·羅蘭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生于法國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
【第3句】:善是精神世界的陽光?!ǚǎ┯旯?/p>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作家,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第4句】:善良與品德兼備,猶如寶石之于金屬,兩者互為襯托,益增光彩?!?英)蕭伯納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愛爾蘭劇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英國現代杰出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家
【第5句】: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美)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Mark Twain),美國作家、演說家,真實姓名是薩繆爾·蘭亨·克萊門(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榜R克·吐溫”是他的筆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測水的深度的術語。
哪些是導人向善的佛經?
【導人向善的佛經】
《地藏經》
《般若經》
《華嚴經》
《法華經》
《涅槃經》
《勝鬟經》
《解深密經》
《楞伽經》
【佛教導人向善的本質】
佛告訴眾生種善因得善果;佛教導眾生平等成佛,離一切苦得大自在。與人為善并不是損傷自已而是成就自已。
二樓的朋友,佛教講證得證得,親證而得到,一些人不了解佛教肆意誹謗,從來都沒有深入了解過怎么可以張嘴就說呢?既不符合科學精神也不厚道,只是心中癡迷自以為是。不要聽人家信口而說你也人云亦云,與人與已沒有益處只能是徒增煩惱。
求 教人向善的佛經經典語錄
佛教的經典語錄很多,我認為最經典的是:
一>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二》寒山問舍得:“人家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惡我、罵我、騙我時如何處治?”舍得:“只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四》事在人為、休言萬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寬。
五》持身正大、見吾不釋有何妨;存心僻、任爾燒香無點益。
哪些是導人向善的佛經?
【導人向善的佛經】
《地藏經》
《般若經》
《華嚴經》
《法華經》
《涅槃經》
《勝鬟經》
《解深密經》
《楞伽經》
【佛教導人向善的本質】
佛告訴眾生種善因得善果;佛教導眾生平等成佛,離一切苦得大自在。與人為善并不是損傷自已而是成就自已。
二樓的朋友,佛教講證得證得,親證而得到,一些人不了解佛教肆意誹謗,從來都沒有深入了解過怎么可以張嘴就說呢?既不符合科學精神也不厚道,只是心中癡迷自以為是。不要聽人家信口而說你也人云亦云,與人與已沒有益處只能是徒增煩惱。
因果報應的古今寓意故事(導人向善)
重慶市,某處,有一賢孝之家,婆母及兒媳孫子共有四人,家庭和睦,兒媳賢孝。
婆母高齡已87歲,身體逐趨衰弱,行動遲緩,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媳婦關照,如夏天沐浴與之抹洗;冬季嚴寒備其暖器;每餐食物炊之和軟,均親手奉給;如在病中醫藥調理不失母意,盡量做到老人心中愉快不生憂郁。由于身體衰退已極,經常糞便不能自控,均由媳婦換洗,不計骯臟氣臭,事奉母親從來未有怨言。更可嘉者,婆母突然右臂跌傷,即護送醫院治療,出院回家后,仍然護理,做到無微不至。老母在床上,由于晝寢時間較多,到晚卻精神興奮,難于入睡,其媳感到母親寂寞,長夜難度,她就移被與母同床陪睡,以便敘言,歡暢婆母心情,令其胸中愉快。由于睡臥時間長,有時不免胸中煩悶,兒媳就在床上將老人抱著,將老人背部貼在自己胸中讓老人觀賞電視,并與解說故事情節,令其寬暢心懷等。
真是家庭出孝子,后裔必昌盛。其孫子自幼性格馴良,天賦聰俊,讀書成才,由小學直上,步步前進,達到研究生以至進入國家重要單位工作,全家幸福。
可見孝友家庭,福報顯然。 顧態是一位天性很孝順的人。他的父親娶妾,生了兩個兒子,十分鐘愛,顧先生以教書為職業,每年所得薪金,全數奉獻給父親。庚子年的春天,他受聘為張氏家塾的老師,到任的那日, 張氏知道顧先生的孝行,就把全年的薪金,一次送給他,并且對 他說;“今天我付給你的銀子,你的父親不知道,這里有人出售田地,你可把這銀子買田,到了秋收以后,可以獲得幾石的租米,這樣才是增加收入的好辦法,何必把薪金都給父親呢!”顧態回答說:“父親是我家庭中的家長,我的薪金收入,應該都給父親分配應用,才能盡到做兒子的責任。我怎可為了幾石租米而改變孝心,怎敢把錢私用而欺騙我的父親呢?”他收受了張氏全年的薪金,仍是誠心恭敬的全數奉獻給父親。由于顧先生孝順的榜樣,故他的兒子都有良好的品行,有一名叫際明的兒子,少年時就考中了進士,做到翰林的官位。(取材自《德育古鑒》)
【湘清按】佛教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上說:“慈父之恩,高如山王。”儒家的孝經上說:“孝莫大于嚴父。”像本篇故事中 的顧態先生,誠心尊敬其父,可說是莫大的孝,因而能得到高貴的兒子,真是善有善報。 楊蒲是安徽省太和縣人。他聽說四川省高僧無際大師的道行很高,辭別雙親,到四川省訪師求道。剛到四川省境內,遇見一位年逾古稀、面貌慈善的老和尚,老和尚問他說:“你從哪里來?到四川做什么?”他答道:“我從安徽省來,想到四川參訪高僧無際大師,修學佛學的大道?!崩虾蜕姓f:“你要見無際大師,那還不如見佛?!睏钇褑枺骸拔腋胍姺?,但不知佛在哪里,請求老和尚指示我,好嗎?”老和尚說:“行,那你現在趕快回家去,看到肩上披著大被子,腳上倒穿鞋子的,那就是佛了。”楊蒲聽了老和尚的話,深信不疑,租船回鄉,在路上跋涉了一個多月?;丶业哪翘?,已是暮色蒼茫的黃昏,他敲著家中的大門,呼喚媽媽開門,他媽媽聽到寶貝兒子回來了,歡喜得從床上跳起來,來不及穿衣服,只把棉被披在肩上,忙亂中倒拖了鞋子,匆匆忙忙的出來開門,迎接愛兒。楊蒲看到披衾倒屨的媽媽,這才頓然覺悟老和尚說的父母才是活佛。從此以后,竭力孝順雙親,在物質方面,盡量使父母滿足;在精神方面,盡量引導使父母吃齋念佛,調養心性。后來楊蒲享八十歲的高壽,臨終時候,誦讀《金剛經》的四句偈語,安詳而逝。
佛教的《大集經》上說:“世若無佛,則善待父母,善待父母即是待佛也。”古德說:“堂上有佛二尊,惱恨世人不識,不用金彩裝成,非是梅檀雕刻,即今現在雙親,乃是釋迦彌勒,若能成敬待他,何用另求功德?!狈鹪凇端氖陆洝分杏终f:“敬天地鬼神求福,不如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最得福,最顯靈。”從以上佛教的經文及古德的言論,可知無際大師對楊蒲的開示,確有至理。
意義:現今不少人在父母活著的時候不去孝敬奉養,而且還百般忤逆不孝,使父母憂心愁悶。而在父母去后卻又大操大辦,出巨資看風水、建豪華墓、焚燒大量紙錢冥物、宰殺動物拜祭等,這些都是本末顛倒的行為,不但毫無用處,反而會增添亡親的罪苦。生前不奉一滴水,死后枉掘百重泉,值得讀者三思?。?福建人林承美,在幼年時父親就已去世,他母親堅決不愿再嫁,盡心地把他撫養成人。承美長大后想到父母的深恩難報答,因此日夜哭泣。有一位禪師對他說:“孝子思念親恩,痛哭是沒有益處的,應當尋求報答才能有益處。古語:說“行善于親有益,作惡于親有憂。’你要報答親恩,只有戒殺放生,廣積陰德,才是真正的報恩孝道?!背忻缆犃耍X得很有道理,從此以后,立志戒殺放生,廣修救人濟世的善事。后來他享九十六歲的高壽,兒子、孫子都得到很高的科第名望。古人常常把自己的生日稱為“母難日”。母親懷胎十月,身體承受極大痛楚,心里萬分憂慮胎兒,生產之日的痛苦、驚懼和擔憂更加沉重。所以,婦女凡是孕產一次就是去了一次地獄的鬼門關,從投胎轉世的事相來看,確實如此。因此母恩浩大。佛經中說,慈母健在的人是最富有的人,慈母已逝的人是最窮的人,慈母活著即是如日當空,母親逝世好是太陽落山。佛經中還告訴人們,孝敬父母所得到的福跟供佛所獲得的德是一樣大的。
不少人花費錢財千里迢迢到名山大川去祈福求祿,或東禱西叩地去妄求福運,豈不知,家家都有一尊佛,何須勞神向外求。
人們在生日時大肆殺雞宰豬、大魚大肉地宴請慶賀,這從根本上違背了天道報恩薦親的宗旨,這樣做不但不會獲得增益,反而會折損、 消耗他的福報和運勢。因此,生日這一天應該買動物放生,或追思感恩天地父母賜予的生養教育的恩德,或去慈善布施窮苦,或印送善書,或誦經念佛等等善行,才是邀天地之福的正道。 崔沔,自幼就有孝順的天性。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憂傷悲哭過度而得了眼病,崔沔變賣了家產,遍請名醫為母親診治,可是終于醫治無效,雙目失明。自此他每日躬親奉養,至誠恭敬,三十年如一日。凡是母親的衣食及一切用具,都依照氣候的寒暖,適時供養,使老人家的生活過得很舒適,沒有絲毫的匱乏。每逢美景良辰,一定 扶著母親到野外去游玩,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雖然老母雙目失明,不能欣賞美麗如畫的風景,崔先生就把大自然的事事物物,描述得活龍活現,津津有味地講給母親聽,以及社會上每日發生的動人新聞及趣事,也一一向母親有說有笑地談論,解除老人晚年的寂寞,忘記了雙目失明的痛苦,十分愉快。后來,崔先生年齡漸長,官位亦尊,還親自與兒子侄兒在庭園中種植了很多桃、李、橘、柿等果樹,使母親四季都有新鮮的水果吃。母親去世后,他為了報答母恩,晚年終生吃素。由于崔先生有高尚的德行,故官也做得很大,位至“中書侍郎”的職位,他的兒子佑甫,也成為一代賢明的宰相。
《感應篇匯編》上說:“孝敬雙親,不可使父母老人有冷淡心,不可使老人生煩心,不可使老人有恐怖心,不可使老人生愁悶心,不可使老人有難言心,不可使老人有愧恨心?!比酥械拇笮?,做到這樣的孝行,天地人鬼神都會敬護他的。
意義:作為兒女的,用物質的奉養、精神的關懷安定老人的心,這是最基本的孝;努力學習、認真敬業,成為有益于國家和社會的人,為父母爭光,這是大孝;引導父母老人學習佛學正法,勸導其念“南無阿彌陀佛”圣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凈土,永遠斷除輪回之苦,則是最徹底、最圓滿的大孝。 清代順治甲午年三月,江蘇省武進縣〔古名晉陵〕城東居民顧成的兒子娶錢氏小姐為妻。有一次,錢氏回娘家探親,不久丈夫家鄉流行急性疫病,傳染很廣,病死的人很多,大家都怕傳染,至親也不敢過問,唯恐逃避不及。顧成夫婦也不幸染上時疫,后來他的兒女等一家八人,全都患上了疫病,錢氏在母親娘家聽到了翁姑〔家公家婆〕都患上時疫的消息,急著要回丈夫家探病,她的父母愛女心切,恐怕女兒也會染上疫病,所以力勸錢氏不要回到丈夫家去。可是錢氏深明大義,他說:“丈夫娶妻,本來是希望我有幫助侍候翁姑,現在翁姑病危,倘若我忍心不歸,那與禽獸有什么兩樣!”終于不顧父母的反對,不怕疫病的猖獗,只身回到丈夫家去。當錢氏回到夫家以后,顧成夫婦其染疫的全家八人,都奇跡般地霍然而愈。當時的人,都認為顧成全家免于疫病的死亡,是由于錢氏至孝而感動神明的感應。
意義:現代社會能孝順父母的兒女很少,而求能孝順家公、家婆的女子,更是寥不可得。疾病的成因固然是病菌的感染,可人體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亦是一個重要因素。美國蜜西根大學對2700多人進行了14年的跟蹤調查研究,發現經常行善的人其免疫系統的功能十分健全和強大。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者曾讓學生們觀看一部紀錄片,內容是一位美國婦終生在印度加爾各達救助窮人和殘疾者,學生們被他的事跡感動了,事后科學家對每位學生的唾液進行檢驗,發現他們的免疫球蛋白A的水平比看記錄片以前明顯增高。本文中由于錢氏至孝勇敢的偉大正氣,增強勸駕的抵抗力(通過人的生物電波磁場輻射覆蓋傳遞),從而使病菌無從作祟,免于死亡。這種因果事實,這是很符合科學原理的。 九五年的一天,五臺山某寺院的會客室里,大約有二十余人在等待向妙法老和尚請教問題。大家操著天南地北的口音輪流提問,而妙師那充滿智慧、舉重若輕的解答,每每一語中的,催人猛醒,令問者猶如醍醐灌頂,法喜充滿。
“師父,我是從臺灣來大陸看病的。三年前我得了一種病,先是頭疼,后又發展到全身疼,說不清哪個部位,搞得我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著,四肢無力,非常痛苦??墒桥_灣各大醫院都查不出病來,只說是植物性神經紊亂。打針、吃藥全不見效,藥吃多了,吃亂了還添了副作用,越治越壞。這次到北京也一樣查不出結果,我已經心灰意冷。回去之前,我想來五臺山拜拜菩薩,剛巧聽同車的老先生稱贊您,如果您能治好我的病,要多少錢我都給?!?/p>
講話的這個人三十歲出頭,身材瘦削,五官雖然端正,但是臉色灰暗,渾身上下還透著一股說不出來的邪氣,在一屋子的善眾里猶為扎眼。
師父開口了,聲音不高卻很嚴厲:“你不是我的徒弟,不要叫我師父。我也不是大夫,不會看病,更不敢要你的錢,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妙法老和尚下了逐客令,使在坐的人都感到很驚訝。他老人家從來沒有這樣對待過客人?。∵@個臺灣人(忘記他姓什么了)一定感到很難堪,原本灰黃的臉一下漲紅了。他生氣地說:“你們佛家不是很講慈悲嗎?為什么給別人看病不給我看?還要趕我走,我又沒有得罪過你!”
突然,師父聲色俱厲地說:“你連生你養你的爹娘都敢打罵,還怕得罪我嗎 ?”
一句話,使那個人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呆坐在椅子上,目光驚恐,臉色灰白,變成了啞巴。會客室里所有人把目光集中在他臉上,屋子里雅雀無聲。
足有一分鈡,他心虛地問:“您怎么知道我的事,這里沒有人認識我呀?!?/p>
用不著別人告訴我,你的胸前清清楚楚寫著四個大字,‘忤逆不孝,“。
他驚呆了,下意識地低頭查看胸前。屋里其余人的目光也都盯在他胸前,來回搜索,可并沒有發現什么。
突然他猛地站起來,上前幾步跪在妙法老和尚腳下,使勁地磕起了頭,顫聲的求師父救救他。他說自己從小就是不良少年,偷雞摸狗,打架罵人,什么都干。任父母怎么管教,他也不聽。后被學校開除,就在社會上流浪,又跟上了黑社會干起欺行霸市的勾當。收保護費,欺負女孩子,搶劫外地人,無惡不作。自己長大后再也不怕父親管教,父親氣極打他時,他三拳兩腳就把老爹打翻在地;母親求他別再干缺德事了,他就罵她,還曾把她推倒,并揚言誰要是再管他,就放把火把家燒掉。父親被氣得臥病在床,母親每天既要照顧父親又要為他擔驚受怕。不久,兩位老人相繼過世,再也沒有人管他了……他跪在那里,當著大眾的面向妙法老和尚講述著自己的經歷,說到爹媽去世時竟然痛哭失聲。這么一塊“難調難伏”的頑石,竟然被師父的威德熔化、降伏了。我心里十分感嘆,看來好人、壞人還真寫在身上?。煾刚媸腔鹧劢鹁Γ?/p>
“好了,起來吧”。妙法老和尚對他說:“既然你叫我師父,就要聽我的話,能做到嗎?”
他欣喜地連聲說:“能,能,能做到!我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好吧,我就收下你這個弟子。”
他高興得又磕起頭來。在場的人也紛紛起立,雙手合十,為今天能遇到這樣感人的場面而欣喜不已。
妙法老和尚對一位年輕的比丘說:“你帶他到大殿去,教他如何禮拜懺悔,讓他在大殿叩一千個頭,到這里結束時再進來。”
一個半小時后,會見結束了。當那個臺灣人再進來向師父頂禮時,已神清氣爽,判若兩人了。他自述已在佛前發愿,從此皈依佛門,改過向善。并說發愿后感到從未有過的輕松,仿佛病已經好了。這發生在眼前的一切令在場的人贊嘆不已。
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做佛,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佛又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把矍?,這個昔日的不良少年背負忤逆不孝的天譴,惡報現前,疾病纏身,幸遇名師點化,而知洗心革面。實在是驗證了佛經所云:佛就是真正的大醫王,佛法能治八萬四千種病。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再一次體驗到佛法的無窮魅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敝灰覀兛弦唤z不茍地在日常生活中對佛法躬身實踐,就一定能領悟正信佛教之真諦,辨認消除佛教是迷信的錯誤。
結論:因果報應乃宇宙自然法則,這是大自然的發展規律,然而,它卻是相對的,不在一定時間事物上永恒不變,而是隨宇宙萬物的變化而變化。宇宙中沒有絕對的因果規律,最終決定命運的還是每個人自身的價值存在觀念,簡易而言,只有自己能決定自己的一切,主宰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