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佳句
【第1句】: 戰爭好詞好句
戰爭從有私財產和階級以來就開始了的,用以解決階級和階級、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的,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一種最高的斗爭形式(毛澤東) ●戰爭是強迫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克勞塞維茨) ●戰爭在你愿意時開始,卻并不你樂時弧雞崗課瞢酒哥旬工莫結束(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內的任何人都可以發動戰爭,但要結束戰爭卻得到勝利者的同意(薩盧斯特) ●戰爭用伯也用黃金(奧維德) ●戰爭似乎就意味著血和鐵(昆體良) ●戰爭的先決條件是:以好斗為唯一美德,以求和為唯一恥辱----(肖伯納) ●有國家就有戰爭(伯克) ●建立一個國家靠的不是夢想,它最終總要訴諸血和鐵----(史文明) ●一個國家只有在戰爭時期才會處于和睦狀態(休·金斯米爾) ●戰爭是帝王的娛樂(英國) ●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是正義的;對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來說,戰爭是合理的(李維) ●只有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才是正義的(伯克) ●一次正義的戰爭能在高尚的國度里喚起神圣的愛的力量,這已為無數感人的事例所證實(特賴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沒有正義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國) ●黃金和財富是戰爭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戰爭是驕傲之子,驕傲是財富之女(喬·斯威夫特) ●這個時代的重大的問題不是演說和決議所能解決的……這些問題只有鐵和血才能解決(俾斯麥) ●霍布斯明晰地證明,所有動物都生活在一種自然的戰爭狀態中----(喬·斯威夫特) ●戰爭滿足了,或曾經滿足過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時還滿足了人對掠奪,破壞以及殘酷的紀律和專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奧特) ●戰爭是人類生活中一種具有頭等重要意義的生物法則,它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起調作用的東西(伯恩哈迪) ●戰爭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軍事上的成功----(蒙森) ●戰爭是死神的盛宴(歐洲) ●所有的母親都憎恨戰爭(賀拉斯) ●戰爭來臨時,真理是第一個犧牲品(海·約翰遜) ●戰爭使多數人流血,卻養肥了少數人(威·申斯通) ●戰爭也愛吃精美的食品,他帶走好人,留下壞人----(達·湯普森)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后,必有兇年(老子)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唐·李白) ●可憐萬里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唐·張藉) ●血戰乾坤赤(唐·杜甫) ●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唐·王昌齡) ●皇帝動刀槍,百姓遭了殃 ●戰爭一開始,地獄便打開(英國) ●叫喊戰爭的人是魔鬼的參謀(歐洲) ●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了和平(亞里士多德) ●你想和平,就要準備戰爭(韋格蒂烏斯) ●要進行戰爭只有一個借口,即通過戰爭我們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壞的和平環境中(西塞羅) ●贏得戰爭只不過是使和平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羅·勃朗寧) ●只有勝利者,才能用戰爭去換取和平(薩盧斯特) ●和平孕育著戰爭,戰爭孕育著和平(普坦漢姆) ●從來就不存在好的戰爭,也不存在壞的和平(富蘭克林) ●戰爭造就竊賊,和平把他們吊死(英國) ●戰爭造就竊賊,和平把他們吊死(英國) ●要和平,就得準備戰爭(歐洲) ●不為戰爭和毀滅效勞,而為和平與諒解服務(海塞。
【第2句】: 關于戰爭的佳句
如果是反戰的話
死者的遺言不是要報仇,而是永遠不再有(戰爭) 《西線無戰事》
還有一首歌的歌詞不錯
花兒都到哪去了?女孩子們摘走了。
女孩都到哪去了?男孩子們娶走了。
男孩都到哪去了?變成士兵打仗了。
士兵都到哪去了?全部埋進墳墓了。
墳墓都到哪去了?都被花兒覆蓋了。
原文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young girls have picked them everyone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如果是關于戰爭本身的可以去找一下兵家名言,比如克勞塞維茨等人
【第3句】: 描寫戰爭的好句
戰爭是強迫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克勞塞維茨) ●戰爭在你愿意時開始,卻并不你樂時結束(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內的任何人都可以發動戰爭,但要結束戰爭卻得到勝利者的同意(薩盧斯特) ●戰爭用伯也用黃金(奧維德) ●戰爭似乎就意味著血和鐵(昆體良) ●戰爭的先決條件是:以好斗為唯一美德,以求和為唯一恥辱----(肖伯納) ●有國家就有戰爭(伯克) ●建立一個國家靠的不是夢想,它最終總要訴諸血和鐵----(史文明) ●一個國家只有在戰爭時期才會處于和睦狀態(休·金斯米爾) ●戰爭是帝王的娛樂(英國) ●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是正義的;對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來說,戰爭是合理的(李維) ●只有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才是正義的(伯克) ●一次正義的戰爭能在高尚的國度里喚起神圣的愛的力量,這已為無數感人的事例所證實(特賴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沒有正義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國) ●黃金和財富是戰爭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戰爭是驕傲之子,驕傲是財富之女(喬·斯威夫特) ●這個時代的重大的問題不是演說和決議所能解決的……這些問題只有鐵和血才能解決(俾斯麥) ●霍布斯明晰地證明,所有動物都生活在一種自然的戰爭狀態中----(喬·斯威夫特) ●戰爭滿足了,或曾經滿足過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時還滿足了人對掠奪,破壞以及殘酷的紀律和專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奧特) ●戰爭是人類生活中一種具有頭等重要意義的生物法則,它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起調作用的東西(伯恩哈迪) ●戰爭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軍事上的成功----(蒙森) ●戰爭是死神的盛宴(歐洲) ●所有的母親都憎恨戰爭(賀拉斯) ●戰爭來臨時,真理是第一個犧牲品(海·約翰遜) ●戰爭使多數人流血,卻養肥了少數人(威·申斯通) ●戰爭也愛吃精美的食品,他帶走好人,留下壞人----(達·湯普森)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后,必有兇年(老子)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唐·李白) ●可憐萬里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唐·張藉) ●血戰乾坤赤(唐·杜甫) ●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唐·王昌齡) ●皇帝動刀槍,百姓遭了殃 ●戰爭一開始,地獄便打開(英國) ●叫喊戰爭的人是魔鬼的參謀(歐洲) ●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了和平(亞里士多德) ●你想和平,就要準備戰爭(韋格蒂烏斯) ●要進行戰爭只有一個借口,即通過戰爭我們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壞的和平環境中(西塞羅) ●贏得戰爭只不過是使和平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羅·勃朗寧) ●只有勝利者,才能用戰爭去換取和平(薩盧斯特) ●和平孕育著戰爭,戰爭孕育著和平(普坦漢姆) ●從來就不存在好的戰爭,也不存在壞的和平(富蘭克林) ●戰爭造就竊賊,和平把他們吊死(英國) ●戰爭造就竊賊,和平把他們吊死(英國) ●要和平,就得準備戰爭(歐洲) ●不為戰爭和毀滅效勞,而為和平與諒解服務(海塞)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隴西行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塞下曲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城足今古,白骨亂蓬篙。從軍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從軍行 楊炯的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第4句】: 關于戰爭的好詞好句好段摘抄 300字
不好意思,長了一點描寫日的好詞好句好(轉摘)好詞: 太陽 朝陽 曦陽 驕陽 金陽 酷陽 殘陽 斜陽 紅日 朝日 烈日 炎日 赤日 春日 夏日 秋日 冬日 落日 日食 日暈 日影 日輪 日夕 火輪 金輪 紅輪 陽光 陽婆 晨曦 霞光 朝暉 夕暉 春暉 夕陽 余暉 斜暉 艷陽 落陽 殘照 火傘 日頭 紅輪 火輪 金輪 金烏 落日 陽光 燦爛 奪目 耀眼 灼熱 酷熱 酷日 日頭 日陽 日出 日落 火熱 熾熱 炎熱 光芒 光輝 火球 金黃 鮮紅 火紅 微紅 淺紅 朱紅 紫紅 赭紅 殷紅 緋紅 旭日 紅艷艷 金燦燦 熱烘烘 暖洋洋 明晃晃 紅彤彤紅日欲出 紅日未出 紅日初升 紅日噴薄 紅日艷艷 旭日初露 旭日初升 旭日東升 旭日臨窗 旭日將升 旭日當空 曉日初升 朝陽初升 朝陽燦燦 朝陽普照 朝陽火紅 太陽升高 太陽高起 日出旭旭日出東山 日出三竿 日上三竿 日高三丈 三竿日出 日色東升 日頭露臉 火輪升騰 火球高升 為烏飛升 一輪紅日 一輪朝日一輪旭日 噴薄欲出 噴薄而出 徐徐上升 紅日高懸 紅日高照 紅日當空 赤日當空 赤日當天 赤日炎炎 赤日燙人 麗日當空麗日高照 烈日當空 烈日當頭 烈日炎炎 烈日灼烈 烈日灼人 日頭正頂 日已中天 日頭正毒 日輪當午 日當正午 日懸高天日懸中天 日正中天 日色過午 日頭熾熱 明日高掛 太陽高照 太陽毒辣 驕陽滿天太陽當空 艷陽當空 艷陽驕驕 艷陽高照艷陽普照 春陽燦燦 秋陽明麗 秋陽明媚 秋陽高照 高懸天空 太陽偏午 雨后晴陽 太陽平西 太陽西斜 太陽偏西 太陽西沉 太陽西墜 太陽入山 太陽落山 太陽西下太陽落坡 夕陽正美 夕陽如血 夕陽如丹 夕陽如火 太陽嫣紅 夕陽欲墜 夕陽將墜夕陽將落 夕陽西墜 夕陽西照 夕陽將沉 夕陽斜照 夕陽映照 夕陽殘照 夕陽晚照 夕陽西落 夕陽西下 夕陽西沉 夕陽入山夕陽余輝 殘陽似血 殘陽如血 殘陽夕照殘陽消盡 斜陽淡照 斜陽落山 紅日平西紅日西斜 紅日西墜 紅日西沉 日近黃昏日頭西落 日頭偏西 日影西斜 日傍西山日頭西斜 日頭壓山 日頭西沉 日頭西墜日薄西山 日落西山 日頭剛落 日落西天日出日落 金烏西墜 落日熔金 落日余暉西山日落 一輪斜日 一抹夕陽 一縷夕陽徐徐降落 陽光初照 陽光撫照 陽光普照陽光和煦 陽光明媚 陽光明麗 陽光燦爛波光粼粼 陽光耀陽 陽光艷麗 陽光正烈陽光很足 陽光熾熱 陽光暴熱 陽光炫耀陽光西斜 陽光暗淡 陽光直射 日光斜射朝暉燦爛 燦爛朝暉 燦爛光輝 朝暉滿地金色陽光 金光耀目 金光萬道 金光萬丈光芒四射 光芒萬丈 萬道金光 霞光萬道晚霞夕照 艷艷陽光 放射光芒 金輝斜照余輝燦燦 令人目眩 色彩斑斕 一縷陽光一團紅光 一絲亮光 金盤滾動 好句:滿天紅云,滿海金波,紅日像一爐沸騰的鋼水,噴薄而出,金光耀眼。
早晨,太陽像個剛出門的新媳婦,羞答答地露出半個臉來。太陽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強光從樹梢頭噴射出來,將白云染成血色,將青山染成血色。
太陽慢慢地透過云霞,露出了早已脹得通紅的臉龐,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張望著大地。燦爛的陽光穿過樹葉間的空隙,透過早霧,一縷縷地灑滿了校園。
太陽更低了,血一般的紅,水面上一條耀人眼睛的廣闊的光波,從海洋的邊際直伸到小船邊沿。天空被夕陽染成了血紅色,桃紅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個江面變成了紫色,天邊仿佛燃起大火。
春天,那太陽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渾身舒坦。陣陣春風,吹散云霧,太陽欣然露出笑臉,把溫暖和光輝灑滿湖面。
炎炎的烈日高懸當空,紅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著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時的火焰來。沒有敢抬頭看一眼太陽,只覺得到處都耀眼,空中、屋頂、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里透著點紅,由上到下整個像一面極大的火鏡,每條都是火鏡的焦點,仿佛一切東西就要燃燒起來。
晚秋了,太陽懶洋洋地掛在天上,像個老公公露著笑臉在打瞌睡。深秋的太陽像被罩上橘紅色燈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線,照得身上、臉上,暖烘烘的。
太陽一到秋天,就將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間。瞧,田野是金黃的,場地是金黃的,群山也是金黃的。
冬天的太陽像月亮一樣蒼白無力。太陽正被薄云纏繞著,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
太陽一年操勞到頭,忙到冬天,就筋疲力盡,幾乎放不出熱力來了。和煦的陽光,透過稠密的樹葉灑落下來,成了點點金色的光斑。
遠處巍峨的群山,在陽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黃色的外衣,顯得格外美麗。陽光被層層疊疊的樹葉過濾,漏到他身上變成了淡淡的圓圓的輕輕搖曳的光暈。
這時候正是早上八九點鐘,明亮的陽光在樹葉上涂了一圈又一圈金色銀色的光環。陽光透過淡薄的云層,照耀著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銀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發花。
金燦燦的陽光傾瀉下來,注進萬頃碧波,使單調而平靜的海面而變得有些色彩了。
【第5句】: 關于戰爭的摘抄(好詞好句好段)
2 有關戰爭的詩詞 健兒寧斗死,壯士恥為儒 斗:戰斗。
儒:讀書人。打仗時須用長槍利劍,不能用筆,故曰“恥為儒”。
○唐·杜甫《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寄高三十五記》 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 ○唐·杜甫《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寄高三十五書記》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轔lín轔:兵車隆隆聲。蕭蕭,戰馬嘶鳴聲。
行人:出發的士兵。○唐·杜甫《兵車行》 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 軍聲,軍隊作戰喊殺聲。
○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連云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戰格:作戰時防御用的障礙物。逾:越。
○唐·杜甫《潼關吏》 百萬攻一城,獻捷不云輸 捷:勝利。不云輸:不報告敗績。
○唐·杜甫《遣懷》 汗馬牧秋月,疲卒臥霜風 汗馬:馬因奮戰而出汗。疲卒:士兵因苦戰而疲勞。
○唐·劉灣《出塞曲》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轅門:軍營門。風掣chè:風吹動如牽引。
翻:飄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伐鼓:擊鼓。
陰山:泛指邊地的山。這兩句形容軍威聲勢雄壯,地動山搖。
○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 ○唐·岑參《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 風頭如刀面如割 ○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行軍戈相撥,~。” 萬鼓哇殷地,千旗火生風 殷地:使大地震動。
兩句寫軍威雄壯,萬鼓齊鳴,如雷聲震動大地,千旗飄揚似風揚火勢。○唐·高適《塞下曲》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來解圍 恩遇:朝廷特別優惠的待遇。
恒:常。○唐·高適《燕歌行》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死節:節,節操;為保衛祖同而死。
豈顧勛:哪里是為了功名。○唐·高適《燕歌行》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后句寫將軍遠離前線尋歡作樂。
○唐·高適《燕歌行》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兩句寫行軍隊伍中傳出嘹亮的笛聲,一行紅旗在天山白雪映照之中直上山顛。○唐·陳羽《從軍行》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金河:即黑河,唐時設金河縣,故址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
五關:即甘肅玉門關。馬策:馬鞭。
刀環:刀柄上的銅環。這兩句說每年不是守金河就是守玉關,天天只有馬鞭和戰刀伴隨自己。
○唐·柳中庸《征人怨》 更催飛將追驕虜,奠遣沙場匹馬還 莫遣句:不要讓敵人有一個逃回。○唐·嚴武《軍城早秋》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單chán于:漢時匈奴最高統治者的稱呼。○唐·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揚新令:發布新命令。
○唐·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 就盡:將近覆滅。卒:兵卒。
日滋:日漸增多。師:軍隊。
○唐·韓愈《張中傳后敘》 將軍夸寶劍,功在殺人多 ○庸·劉商《行營即事》:“萬姓厭干戈,三邊尚未和。~。”
黃塵滿面長須戰,白發生頭未得歸 ○唐·令狐楚《塞下曲二首》 以兵為仁義,仁義生刀頭。刀頭仁義腥,君子不可求 兵:刀兵,指戰爭。
○唐·孟郊《寒溪》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吳鉤:刀名,此指軍刀。關山五十州州:指當時唐王朝不能控制的地方。
○唐·李賀《南園十三首》:“~。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甲光句:鎧甲在陽光照耀下閃光。○唐·李賀《雁門太守行》 回期直待烽煙靜,不遣征衣有淚痕 烽煙靜:指戰爭結束。
不遣:不使。○庸·高駢《南征敘懷》 戰鼓聲未齊,烏鳶已相賀 鳶yuān:一種猛禽,俗稱老鷹。
兩句說戰鼓剛起,戰斗還沒開始,烏鴉和老鷹就憑經驗知道將有許多尸體供它們啄食了。暗示戰爭的頻繁和殘酷。
○唐·于洲洲《塞下曲》 朔風吹雷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朔風:北風。刀瘢bān:刀上留下的累累瘢痕。
飲馬長城窟:古樂府有“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句,此句由此化來。○唐·盧汝弼《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