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公益感言
公益活動感言
同學,各位兄弟姐妹: 大家好
天,我情非常激動,有同學,我真的是十年沒見了。
不怕大家笑話,那天小松在群里說起準備同學聚會之前的某一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們全部同學都回到了華工再進修兩年,因此同學們不得不離開工作崗位,回到以前的宿舍,又過起了以前的集體生活。
稍為不同的是,這次很多人都是拖家帶口的,因此也發生了很多趣事。
具體怎樣有趣我已經想不起來了,但是我清楚地記得我在夢中那種發自內心的笑聲。
十年之前,我們離開學校走向社會的時候,想必是帶著一種迫切的心情的吧,似乎都在磨拳擦掌想干出一番事業出來。
但是很奇怪的是,十年后當我收到聚會的通知之后,我也是迫不及待地想回來見見大家,還有我們呆了四年的校園。
我還不瞞大家,雖然這些年跟大家見面不多,但我對大家、對華工的感情卻是越來越深。
我曾經幾次回清遠途中專門路過華工校園看了一下,甚至在某次心情很不好的時候,一個人回到了12號樓以及西湖廳坐了差不多一個白天。
我始終覺得,這里是我成長的地方,也是我能夠回歸心靈平靜的最好去處。
十年光陰,仿佛一晃就過去了。
我一直都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這十年過得比大學四年還要快。
我還非常清楚地記得,十年之前的那個早上,蔡華生同學把我送到商業街打的去東站的情景,甚至我還能夠把96年進大學時的很多細節回想起來。
人這輩子印象能夠如此深刻的東西估計不多,大學生活毫無疑問是其中的一個。
不過,十年時間畢竟不算短,十年當中可以發生的事情太多了,相信在座的同學們大多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做了爸爸媽媽,組建了屬于自己的小家庭,跟從前剛出來社會闖蕩時已經大不相同了。
我有個初中同學,時不時都會來深圳出差,十年之前,他經常會為了節省公司發的一百多元住宿費而到我宿舍里跟我擠在90公分寬的鐵架床上,大熱天也是兩個人一起吹風扇。
但是現在,他寧愿自己住幾百塊錢的酒店,也不接受我的邀請到我家睡客房。
這說明什么
說明大家的生活條件、生活品質以及交往的方式都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呵呵,說了一大堆我對分別十年的感受,現在該介紹一下我自己的情況了。
可能我真的不是一個學習能力特別好的人,這在大學期間其實已經體現出來了,呵呵。
真的,我記得大概是0
【第1句】:02年的時候,我曾收到過鄭舒蕓同學的電話,問我畢業這一年多有什么變化,我很坦率地說:“好的沒有學到多少,壞的也沒有學到多少。
”這是我的真心話,也是我這十年來的真實寫照。
我覺得這十年我學到最有用的東西也就是開車和打電腦,而官場上的東西,我也是至今無法融入進去。
所以,不管是性格、興趣愛好、生活方式、人生觀世界觀,我感覺我可能還是停留在十年前,沒有怎么“長大”。
個人情況來說,這十年變化最大的當然是結婚生子了。
跟同學們相比,我結婚應該算是比較遲的,剛好30歲的時候才結的,現在兒子還不到14個月,剛會走,但還不會叫人。
樣子長得很像我,但性格現在看來跟我差別很大,我都會奇怪怎么生了個這么調皮、倔強的小家伙,呵呵。
我現在的生活基本是兩點一線,不是上班就是在家做宅男,社會交際非常少,最大的娛樂也就是每周一次的羽毛球了。
其實我對生活的要求也就是這樣,下了班就回家帶小孩,做家務,然后有個人給我做飯吃。
在行政單位這么多年,我還很不適應單位的飯局,所以基本上都會推得一干二凈。
工作上來說,我畢業之后便成了“可惡的城管”。
我知道大家肯定會笑,我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就有同學開玩笑對我說“你們收到水果就叫我過來吃啊”,但實際情況真的不是這樣的,城管沒有這么壞。
社會上都說城管是“打砸搶”的代名詞,又說城管都是素質低下的人,但我覺得我身邊的同事,也跟社會上絕大部分人差不多,不覺得城管的整體素質就比社會上的低。
當然,任何地方都是有素質高以及素質低的人的。
而且,一說到素質這東西,真的不是看一個人的學歷等外在條件就可以下定論的,我們這里大學生大把,但是工作性質是決定了我們就是要做一些得罪人的事,所以找罵是應該的,呵呵。
我曾經在電梯里遇到一個外表看起來應該是受過教育的人,他看見我穿著制服,就指著我的鼻子說:“你們都不是人。
”對此,我只能苦笑,沒有跟他爭論什么,但在我心中,我會有個感覺,無端端地在這么多人面前隨便羞辱一個人,也不見得素質有多高。
當然,城管的“可惡”是有深層次的社會原因的,這個工作經不起表揚,因為我們確實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好,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評甚至謾罵的話,又會讓我們覺得很委屈。
其實我現在已經學會了不跟行外的人來談工作了,真的,一談肯定是要爭吵一番的了,呵呵。
怎么說呢
各有各的難吧,大家盡可能做到互相尊重、理解吧。
可能真的是陰差陽錯吧。
我記得初中的時候,我的學校門口的街道上就有很多小販,每天中午放學的時候,也就是城管出來收東西的時候,我也是在后面指著他們罵“有牌爛仔”,沒想到若干年后,自己做了這一行。
不過,現在我已經很少去理會別人的看法了,更不會去論壇上跟人爭吵城管怎么怎么,我只記得尤煒教我的那句話:工作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真正的生活在業余。
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將它作為座右銘。
人這一輩子就是在尋找自己的位置,找到了,風高云淡,找不到,那就茍茍營營吧。
從工作的角度來說,我屬于后者。
除了工作和家庭生活,我現在也在嘗試做一些別的有意義的事情。
我現在是《體壇周報》旗下網站乒乓球和羽毛球兩個項目的供稿人之一,并為國內幾個有影響的乒乓球網站做一些關于乒乓球運動的宣傳工作。
另外,我還是深圳紅十字會的義工及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志愿者,有時間的話,我會到血站為一些捐血者服務。
2007年3月,我也曾為一位白血病患者捐獻過造血干細胞,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骨髓”。
這些事情,都不能為我帶來什么經濟收益,即便是稿費,其實也是低得可憐。
就像我老婆說的那樣,賺點奶粉錢就算了,別指望靠它吃飯。
我去做這些東西,其實真的完全是為了小時候的理想,對體育的理想,還有對公益事業的理想。
人這一輩子,沒有幾個十年。
我們剛剛走完了進入社會的第一個十年,這可能是一個初生牛犢的十年。
接下來,我們可能就要跨進一個壓力最大的十年了。
家庭、工作、車子、房子、孩子,等等,將很大程度地困擾著我們,影響到我們的情緒甚至生活質量。
不過這也是每一個人必經的階段人生無常。
從我自己的感想來說,家庭和健康真的是最重要的,所以我生活的重心始終也會在這方面。
今天一別,又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有如此規模的聚會了。
我曾在群里打趣地跟同學們說,如果幸運的話,可能畢業二十年聚會的時候,我還來這里見大家。
真的,尤其是在近年來目睹了楊佳案、湖南永州法院槍擊案、廣西梧州法院硫酸案、深圳社保局錘擊案等之后,讓我現在對自己的人生都產生了一種茫然。
兩個月多前,我也曾被執法相對人跟蹤到家門口并進行威脅、恐嚇。
再加上天災人禍、生老病死,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否出現在二十年聚會的大合影上。
我說這些聽起來真的很悲觀,也可能影響到某些同學的情緒,但我更多地是想表達,希望大家都能珍惜今天重聚的一刻,珍惜我們曾經一同度過的大學時光,珍惜彼此之間的感情,珍惜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天,珍惜自己身邊愛你和你愛的人。
下面,就讓我們為此而干杯吧
十年同學聚會感言(二) 春風桃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十年前的那個夏天,十年前鳳凰花開的那個七月,在國旗和紫荊花紅旗的映照下,我們經歷了中國一個歷史性的時刻,香港回歸中國,經過了激動人心的歡慶,我們又馬上面臨著告別,帶著青春的夢想,帶著和同窗離別的傷感,離開了母校,踏上了社會。
依然記得在山師北街上為了告別的聚會,依然記得學生公寓樓前的廣場上那些待發的行李,依然記得分手的送別、擁抱和淚水,這一切,都成為人生年輪的印記,永不褪色。
十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
當年我們青春年少,不識愁滋味;如今我們正值人生壯年,經歷風雨,閱識滄桑。
十年,每個人的生活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除了畢業當年考上研究生的那一批,更多的同學畢業后工作,工作之后,又選擇了考研究生。
這大概是同學中最常見的人生軌跡。
同學中的大多數,還是在縣市,做著教育工作,甘當人梯。
不管身在何方,不管做什么工作,我們都有共同青春記憶。
重返母校,是我們共同的夢想。
時光流水帶不走校園生活的片段。
我們一手握著昨天,一手握著今日,從四面八方來到故地。
十年過后見面,感慨良多。
當年在泰山上看一輪紅日從萬里云海中冉冉升起,振臂一呼,為豪氣凌云的青春留影。
如今的我們,已為人夫,為人妻,為人父,為人母,有了一個家,才知青春的虛妄。
當年睡在上鋪的兄弟,他的夢想是成為內地的李澤楷。
今天他只是一個小城的公務員,兢兢業業地工作,準時上下班,像鐘表一樣準確,他說,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回家親一親可愛的女兒。
那時候,我們年輕,不知柴米油鹽,不知血脈相連的骨肉親情,總以為自己是個頂天立地的人物。
原來的英雄氣短,變成了兒女情長。
只用十年的時光,社會與現實就校正了我們的人生向,青春的夢想與激情無無蹤跡,剩下的是務實,為家庭,為工作,盡自己的責任。
十年,我們懂得了人生要義和自己的責任。
十年聚散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走上社會,方意識到校園生活的美好;經歷洗禮,才知道惟有同學友情之可貴。
十年間,我們喝過無數次酒,走過不同地方的橋,看過各個地方的云,還是覺得同學最親。
十年里,和無數的人喝酒至微醺,愈來愈感覺生活就像啤酒的泡沫,有時世界如此柔軟動人,在清醒時覺得世界平淡無奇。
同學,就是能與你分享、分擔,能與你大醉一場的人。
同學聚會不需要理由,十年,只有這個數字就足夠了。
星散各地的同學趕到母校,所有的話語都在相逢一笑的握手中,在舉杯一碰的愉悅中。
十年聚會,是一個句號,也是一種新的開始。
不要說何時再相逢,不要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我們期待下一次重聚。
感謝恩師,感謝母校,感謝同窗,感謝生活。
十年同學聚會,是敘舊,也是感恩。
讓我們舉起酒杯,共同祝愿。
祝恩師身體康健、萬事順遂。
祝福同窗事業發達、生活圓滿,祝咱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十年同學聚會感言(三) 同窗友,非等閑,肝膽相照話無邊,心事總相連。
橫多年,豎多年,各奔東西難相見,惟有情連綿。
畢業時,我們揮揮手,淚中帶笑。
再相聚,我們抱抱肩,笑中帶淚。
哭過,又笑過。
離開過,又相聚過。
二十五年,我們雖天各一方,但月共一輪。
二十五年的風雨,二十五年的打拼,二十五年的共進,時空距離讓我們更加珍惜友誼,更加彼此思念。
相聚看到同學們都別來無恙,都很陽光。
二十五個春秋,彈指一揮間。
再見面時,同窗姐妹已成人婦,窗前小伙盡是頂梁柱。
真可謂是:鄉音未改風度添,定睛看去仍青年。
今天,微笑與友誼、喜悅與激情擁抱著我們每一位。
依稀的地方,恍惚的年代,埋藏在我們的記憶里。
一樁樁五彩斑斕的回憶,告訴我們那段最美的人生。
環視這一張張即將消失青春活力,卻又滿面春風的笑臉,我們多么欣慰,我們多么幸福
人的一生中,二十五年不算太短,()而我們已近“知天命”之年,前面,不會有太多的二十五年在等著我們。
所以,我們必須學會珍惜,學會享受,學會快樂
我們曾經的四年大學生活中,我們內心單純,我們情感豐富,我們思想成長,有親情的感覺,有愛情的萌動,更有友情的陽光,平平淡淡而真真切切的陽光。
四年的同窗苦讀和朝夕相處讓我們結下了不是兄弟姐妹勝似兄弟姐妹的血肉親情(同學們去云南看望生病的同學的日記就是最好的說明)。
難忘那單調乏味的飯菜,那昏昏欲睡的課堂;難忘那雖苦猶甜的思念,那悄然滋生而又欲說還休的愛慕……在校園的林蔭小道上,曾留下我們漫步的腳??;也許在那美麗的月色下,曾留下你倆的竊竊私語,留下你一輩子也難以忘懷的一段戀情。
四年的歡笑和淚水,四年的奮爭與苦悶,四年的書生意氣跟人生感傷,連同那段充滿純真與自信的青春歲月,都深深地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千山萬水,隔不斷四年同窗的純真友誼。
二十五年滄海桑田世事變遷,二十五年人在旅途風雨兼程,花開花落,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彩虹已出現在那湛藍的人生長空。
歲月雖遠,但情正濃,讓我們把握和珍惜這次難得的相聚,傾訴生活的甘甜,盡享重逢的喜悅。
我想通過這次聚會,讓我們把斷了的聯系接上,把淡了的感情加深,把忘了的初戀喚醒,把不如意的婚姻摧毀
同學們,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不管你在國內國外,不管你是從商還是言政,二十五年后我們再次相聚,頻頻舉杯,暢飲友情的美酒,辣在嘴中,暖在心里;我們緊緊相擁,傾訴離別的相思,感動在今時,回憶在明朝。
親愛的同學們,想念的大伙,今日得歡聚,他日常聯系。
對騰訊十年來有什么感言
回憶1998年:
【第1句】:全國人民抗擊歷史上罕見的大洪水。
【第2句】:全國放映進口大片《泰坦尼克號》。
【第3句】:中國網民數1
【第17句】:5萬,www站點約3700個,CN下域名數9415個。
【第4句】:1998年11月,騰訊公司成立。
回憶1999年:
【第1句】:中美兩國政府代表在北京簽署了關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
【第2句】:中央表彰“兩彈一星”功臣,載人飛船“神舟”號發射成功。
【第3句】:何厚鏵當選澳門特首,舉國歡慶澳門回歸。
【第4句】:喬丹宣布退役,公牛王朝瓦解。
【第4句】:1999年2月,騰訊QQ誕生。
回憶2000年:
【第1句】:第27屆悉尼奧運會,中國金牌數位居第三,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
【第2句】:中國網通寬帶互聯網開通,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圖形MUD游戲推出。
【第3句】:2000年3月,“網絡泡沫”破滅。
【第4句】:2001年6月,騰訊成為中國首家盈利互聯網企業。
回憶2001年:
【第1句】:中國北京獲得2008年第29屆奧運會主辦權。
【第2句】:中國足球隊經過44年奮斗第一次取得世界杯決賽階段比賽的資格。
【第3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第4句】:9月11日美國遭受恐怖襲擊。
【第5句】:2001年2月10日,騰訊QQ在線用戶成功突破100萬大關。
回憶2002年:
【第1句】:上海市獲得2010年世界博覽會舉辦權。
【第2句】:電子商務網站開始崛起,網絡游戲多元化,中國自己的網絡游戲陸續推出。
【第3句】:車臣非法武裝劫持人質造成百余人死亡。
【第4句】:2002年6月,騰訊參加《中國互聯網行業自律公約》簽約儀式。
回憶2003年:
【第1句】: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抗擊非典科研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
【第2句】:“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墜毀;美國發動伊戰薩達姆被捕。
【第3句】:國內搜索引擎興起,“網絡歌手”、“網絡寫手”等網絡紅人誕生,網絡日志開始風靡。
【第4句】:2003年12月,騰訊網QQ.COM門戶網站發布。
回憶2004年:
【第1句】:中國共產黨正式提出了“建立和諧社會”的歷史目標。
【第2句】:美軍虐俘事件震驚世界。
【第3句】:電子郵箱容量首次升到G級;互聯網企業發展目標一致指向上市;中國IM市場競爭白熱化。
【第4句】:2004年6月,騰訊香港主板上市(股票代號700)。
回憶2005年:
【第1句】: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
【第2句】:青藏鐵路全線鋪通;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
【第3句】:中國第一個下一代互聯網主干網在京開通。
【第4句】:2005年,騰訊全面布局互聯網業務。
回憶2006年:
【第1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農民告別有2600年歷史的“皇糧國稅”。
【第2句】:三峽大壩建成并蓄水至156米。
【第3句】:博客發力,才女徐靜蕾的“老徐博客”創下5000萬點擊記錄,中國網民進入一個全民皆博的時代;網絡惡搞風行一時。
【第4句】:2006年5月,騰訊網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門戶網站。
回憶2007年:
【第1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十周年。
【第2句】:我國改革實行近十年的“黃金周”休假制度。
【第3句】:“播客春晚”挑戰“央視春晚”,播客開始盛行。
【第4句】:2007年5月,騰訊成立公益慈善基金會, 市值超過1000億。
回憶2008年:
【第1句】: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中國51金首登金牌榜首。
【第2句】:全國眾志成城抗凍災;四川汶川5·12強烈地震。
【第3句】: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中國網民數量以
【第2句】:53億的規模躍居世界第一。
【第4句】:2008年,騰訊奧運報道取得流量第一。
做公益活動的感想
關校的:學校這次組織的公益讓我懂得了公益勞動不僅能造福,而且冶情操,美化心靈。
而我們也該為了公益活動而自覺自愿地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中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征。
不記報酬也是我們中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征。
我們講的公益勞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那是根據以公共利益而勞動;我們必須為公益而勞動,自覺要求進行勞動。
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社區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
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
而學校組織的勞動,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于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中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么的重要。
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
對于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
關于社會個人:因為這次活動,體現了xxx價值,使我xxx(都可以朝著這方面走)。
參加公益活動的感想
今天早上我準時來到了福利院,然后進去幫小朋友準備禮物,當我們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以后,每個人都找了一個座位,然后旁邊都留一個位置等候小朋友的到來。
福利院的阿姨一共帶了十幾個小朋友下來。
小朋友就坐在我們留給他們的位置上了。
當所有的小朋友都坐在位置上的時候,活動開始了。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坐在我旁邊的一個小男孩。
他叫張鵬程,今年8歲,是一個很乖,很聰明的孩子。
(補充一下,他長大后肯定也是一個大帥哥,以下我簡稱他為小帥哥,呵呵~)。
第一環節是畫畫,小帥哥畫的是漢堡包和橙汁,然后用畫筆描上顏色,顯得更加的生動。
看的我都差點流口水了~第二個環節是捏橡皮泥,小帥哥用橡皮泥捏了一個手舉著劍的人,捏的很生動,感覺好威風~我都捏不出來,慚愧呀~最后一個環節是擊鼓傳花活動,是全體小朋友和義工的一個互動活動。
在這個環節當中,第一個傳到花的就是小帥哥,他唱了一首《找朋友》,唱工也很棒的哦~(后續臭美一下自己,我問他喜不喜歡姐姐,他說喜歡~弄的我心里美滋滋的,太開心了~哈哈~)最后我們所有參加活動的義工跟小朋友照了一張集體照,就這樣結束了今天的活動。
今天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公益活動,很有意義,還認識多這么的朋友很開心。
在這么多的朋友當中,也許我跟真言哥哥是挺有緣分的~(本來也想跟你們一樣叫他叔叔,可是想想還是叫哥哥~)令我意外的是真言哥哥說他以前有見過我~我是今天跟真言哥哥聊天的時候才知道的呀,早知道昨天FB的時候跟真言哥哥多喝幾杯了~希望下次有機會在補上~~好了,今天的感想就先寫到這里了~
關于公益活動之后的感想的作文800字左右
【第1句】: 伸出溫暖手,打開愛心門。
【第2句】: 用我們的愛心托起明天的希望。
【第3句】: 愛心大舞臺,有你更精彩。
【第4句】: 大愛善舉,牽手你我他;慈心為民,同奔現代化。
【第5句】: 播灑愛心,成就未來。
【第6句】: 無私的愛心,無限的希望。
【第7句】: 成長路上有愛同行。
【第8句】: 愛心點點,溫暖人間。
【第9句】: 讓愛的接力棒,永遠傳遞;讓愛的圣火,用不熄滅。
【第10句】: 致力公益事業,愛心成就未來。
【第11句】: 大手牽小手,愛心伴著行。
【第12句】:弘揚慈孝文化 傳播華夏文明 共建和諧家庭
【第13句】: 愛心你我她,真情靠大家。
【第14句】: 愛心萬人行,萬人獻愛心。
【第15句】: 愛的奉獻,心的呼喚。
求一篇關于《環保公益活動感想》的作文
7月8日環保公益活動的感想 7月8日晚,一個平常的日子。
然而對于丹東戶外網的朋友來說,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夜晚。
夜幕下的江城,微風習習,鴨綠江畔行人熙熙攘攘,到處可見納涼賞景的人們。
然而有這樣一群特別的人,他(她)們不是來納涼,也不是來賞景,他(她)們手拎塑料口袋,時不時地哈腰撿拾著什么東西,他(她)們的舉動引起行人的注意和好奇,有人湊近眼前觀看,“哦,他(她)們在撿地上的煙頭和垃圾”,有人問“你們是哪個單位的”“我們是丹東戶外網的”,“是領導叫你們來的”“不是,是大家自愿加入來的”,“你們真了不起”,“這是應該的”一問一答。
就是這對夫妻,從十三中學那里開始,便加入了我們的隊伍之中,直至零號壩門。
“謝謝你們二位”“這也是我們應該做的”夫妻的回答是那么的質樸,那么的令人欽佩。
此次活動雖然時間短暫,但它的社會效應是可喜的。
市民的話是否能夠提醒那些吸煙的人們“誰還好意思亂扔煙頭”。
煙民們,當你吞云吐霧之后,可否多走幾步把煙頭丟進垃圾箱,也是你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支持。
相信我們一個小小的舉動,能夠引起更多市民的關注,增強全民環保意識。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熱愛家鄉,使丹東更加的美麗、潔凈。
做一名義務的環境保護者,是我們戶外網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