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中關(guān)于圓滿人生的句子
【第1句】: 勵志易經(jīng)激勵人心語句
【第1句】: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dāng)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人卻沒有腳。
【第2句】:寧可自己去原諒別人,莫讓別人來原諒你。
【第3句】: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zhí)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第4句】: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么?我們一定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凈的心。
【第5句】: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認(rèn)命。
【第6句】:如果你準(zhǔn)備結(jié)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學(xué)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幸福只是來自於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第7句】:我的財富并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第8句】: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第9句】: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第10句】:如果你能每天吶喊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fā)現(xiàn),你心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第11句】: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第12句】: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第13句】: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第14句】:別人永遠(yuǎn)對,我永遠(yuǎn)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第15句】: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瞭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瞭解自己。
【第16句】: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除了認(rèn)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第17句】: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第18句】: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第19句】:當(dāng)你用煩惱心來面對事物時,你會覺得一切都是業(yè)障,世界也會變得丑陋可恨。
【第20句】: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第21句】: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第22句】: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第23句】: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第24句】: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是自己的修養(yǎng)不夠。
【第25句】:命運負(fù)責(zé)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們自己!
【第26句】:過錯是暫時的遺憾,而錯過則是永遠(yuǎn)的遺憾!
【第2句】: 勵志易經(jīng)激勵人心語句
【第1句】: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
當(dāng)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人卻沒有腳。【第2句】:寧可自己去原諒別人,莫讓別人來原諒你。
【第3句】: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zhí)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第4句】: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譭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么?我們一定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凈的心。
【第5句】: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
如果不能,那我就認(rèn)命。【第6句】:如果你準(zhǔn)備結(jié)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學(xué)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幸福只是來自於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第7句】:我的財富并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第8句】: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第9句】: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第10句】:如果你能每天吶喊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fā)現(xiàn),你心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第11句】: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第12句】: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第13句】: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第14句】:別人永遠(yuǎn)對,我永遠(yuǎn)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第15句】: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瞭解他。
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瞭解自己。【第16句】: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除了認(rèn)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第17句】: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第18句】: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第19句】:當(dāng)你用煩惱心來面對事物時,你會覺得一切都是業(yè)障,世界也會變得丑陋可恨。
【第20句】: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駡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第21句】: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第22句】: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第23句】: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第24句】: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是自己的修養(yǎng)不夠。
【第25句】:命運負(fù)責(zé)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們自己!【第26句】:過錯是暫時的遺憾,而錯過則是永遠(yuǎn)的遺憾。
【第3句】: 易經(jīng)中關(guān)于君子品行作為的句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云,雷,屯;君子以經(jīng)綸。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地上有水,比;先(君)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風(fēng)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 天地交泰,后以財(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惡揚善,順天休命。 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雷出地奮,豫。 先(君)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澤中有雷,隨;君子以晦入宴息。 山下有風(fēng),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澤上有地,臨; 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風(fēng)行地上,觀;先(君)王以省方,觀民設(shè)教。
雷電噬嗑;先(君)王以明罰敕法。 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第4句】: 關(guān)于易經(jīng)中一句話
資料一:“吉兇悔吝者,生乎動者也。”
吉兇悔吝就是我們打卦的結(jié)果,一個卦背后必然就會有一些好的、不好的種種結(jié)果。當(dāng)然還有“厲”,就是很嚴(yán)厲、很嚴(yán)重的情況,還有“無咎”,就是跟你沒有什么關(guān)系,你沒有什么錯,雖然說結(jié)果好像不太好,但是這個不是你的錯,是老天爺?shù)腻e,或者是其他人的錯。
我們說一個事情,一般不是好就是壞,“悔吝”呢,實際上是指的吉兇之間的中間狀態(tài),有些事情有點“悔”,心頭有點后悔、不舒服,還有點“吝”,就是還有點缺陷、不完滿,心頭還留有遺憾。這些結(jié)果是怎么來的呢?為什么會有這些“吉兇悔吝”的這些結(jié)果呢?就是“生乎動者也”,就是從“動”中而來。
人一動,就要生吉兇,所以我們打出一卦,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動爻,吉兇往往就在動爻上面體現(xiàn)。我們生而為人,任何人都逃不出“吉兇悔吝”的這些結(jié)果,我們?nèi)艘粍樱凑辗鸾痰恼f法,動則生業(yè),你會有業(yè)力,那么業(yè)力所致,就有人生的種種境遇。
所以我們在這個事情上面,確實要把人生看開、看透,要趨吉避兇,就要培養(yǎng)這種洞悉世間萬象的智慧。既然“吉兇悔吝,生乎動者”,那我不動行不行?看起來行,實際上不行。
為什么呢?人一生下來,哪有不動的呢?不可能不動。生老病死那就是動,喜怒哀樂那就是動,吃喝拉撒也是動,所以動就要生業(yè),不可能不動。
即使我們每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每天呆在屋子里面,你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思維不動、念頭不動、妄想不生,所以不動根本不可能。成都有一個現(xiàn)代詩人叫張棗,比我這一輩年齡大一點,上世紀(jì)五十年代出生的,現(xiàn)在定居歐洲,他寫了一首詩叫做《鏡子》,內(nèi)容就是一個人,每天呆在屋里沒有事干,就成天照鏡子,其中有一句詩非常出名,“當(dāng)我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就落滿南山。”
這一句詩非常出名啊!是中國現(xiàn)代詩當(dāng)中的經(jīng)典名句。這個句子雖然看起來很美,很有禪意,但是仔細(xì)想想,一個人就這么靜靜呆在屋里,只要你的思維停不下來,吉兇悔吝就都在里面。
不信你每天照鏡子,日復(fù)一日,就會看見頭發(fā)也慢慢變花白了,皺紋也慢慢多了,這個時候就回憶、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情,那真是一言難盡!總之,你想要不動,你想生而為人卻沒有吉兇悔吝這些東西,那是不可能的。不動不行,關(guān)鍵怎么動才行。
《易經(jīng)》里面多次提到要“慎動”,上傳第八章里引的好幾個卦都是要我們要“慎動”。為啥要“慎動”呢?常言道,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如意者僅一二,我們看“吉兇悔吝”這四種結(jié)果,稱得上好的也就是“吉”,占整個結(jié)果的四分之一,其它的兇、悔、吝,都不怎么好。
所以我們要動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一定要謹(jǐn)慎,一定要看準(zhǔn),不要隨便亂動。不僅這樣,一個人呆在家里面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時候,也不要一個人胡思亂想。
越是在一個人的時候越要“慎獨”,把我們腦袋里面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一定要關(guān)照好,看清楚它,管理好,不然的話,就像張棗的那句詩一樣,“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情,梅花就落滿南山”,后悔有什么用呢?梅花都落滿南山了。所以是,“吉兇悔吝,生乎動者”,我們尤其是要慎動、慎獨。
以上摘自:《易經(jīng)·系辭》通講(二十九)_xuexi學(xué)習(xí) 資料二:以下摘自:《12辟卦的應(yīng)用·一動不如一靜》 現(xiàn)在回過頭來說,用在卜卦算命上,也有一個哲學(xué)的原理,先要了解,這就是《系傳》二章所說的,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講《系辭》上傳第二章: “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jìn)退之象也;剛?cè)嵴撸瑫円怪笠病!? 這就是哲學(xué)問題了,這是說人類文化。
我們?nèi)祟愓J(rèn)為的吉兇,好的或壞的,以哲學(xué)來說,沒有絕對的,而是根據(jù)人類本身利害的需要;我們得到,便覺得是吉,失去便覺得兇,但這并非絕對。譬如說得病,這個得就不是吉,而且人生得意不一定是好事,有時失意也不一定是壞事。
所以對于古文,不要僅在文字表面上讀過去,而要知道在文字的深處包涵了很大的哲學(xué)思想。可見吉兇只是根據(jù)個人的觀念而來,而悔吝就是憂煩愁慮之象,虞即慮。
前面說過,卜卦的結(jié)果,不外“吉兇悔吝”四個字,沒有六個字,換句話說只有兩個字——一個是好,一個是壞,——或吉或兇,悔吝只是加上去的。因為“悔吝”兩個字,是憂慮。
在《易經(jīng)》中一方面是小心,如卜到一個卦是悔吝,就是有煩惱,事情辦不通,有困難。所以人生的一切,看《易經(jīng)》只有四個角度,吉兇悔吝。
這吉兇悔吝怎么來的,下傳有兩句話: “吉兇悔吝者,生手動者也。” 人生的一切,任何一件事,一動就有好有壞。
再說任何一動,壞的成分四之三種,好的成分只四之一種,所以中國人的老話,一動不如一靜。凡事一動,吉的成分只有四分之一,壞的成分有四分之三,不過這三分當(dāng)中,兩分是煩惱、險阻、艱難,如此而已。
這把宇宙的道理、人生的道理、事業(yè)的道理都說清了,所以儒家就知道慎于動。動就是變革,變更一個東西,譬如創(chuàng)業(yè),譬如新造,這個動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智慧,需要作慎重的考慮。
所以學(xué)了《易經(jīng)》的人不卜卦,因為大概的道理都知道了。“善于易者不卜”,用不著卜了,看現(xiàn)象就明明白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