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讀書格言90條
司馬遷的名言閱讀欣賞
司馬遷的名言
【第1句】:得人者興,失人者崩。
【第2句】:明者遠見于未萌,智者避危于無形。
【第3句】:酒極則亂,樂極生悲。
【第4句】:求學貴于博,求道貴于要。
【第5句】:民人以食為天。
【第6句】: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
【第7句】: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第8句】: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
【第9句】: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第10句】:物盛則衰,時極而轉,一質一文,終始之變也。
【第11句】: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
【第12句】: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第13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第14句】: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第15句】:所以隱忍茍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第16句】: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何足怪乎。
【第17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第18句】: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
【第19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第20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第21句】: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第22句】:官非其任不處也,祿非其功不受也。
【第23句】:以權利合者,權盡而交疏。
【第24句】: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第25句】: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第26句】:天下熙攘,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第27句】: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第28句】: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
【第29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第30句】:悲莫痛于傷心,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宮刑。
【第31句】:至治之極,鄰國相望。(w w w . f w s i r . c o m)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
【第32句】: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
【第33句】: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第34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35句】: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第36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第37句】:魚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第38句】:竊鉤者誅,竊國者矦。矦之門,仁義存。
【第39句】: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第40句】:本富為上,末富次之,奸富為下。
【第41句】:不識其人視其友。
【第42句】: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
【第43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第44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第45句】: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第46句】: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第47句】:好學深思,心知其意。
【第48句】: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第49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第50句】: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
司馬遷名言名句大全閱讀欣賞
司馬遷名言名句大全
【第1句】: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司馬遷
【第2句】: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司馬遷
【第3句】:悲莫痛于傷心,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宮刑。——司馬遷
【第4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司馬遷
【第5句】:伏尸百萬,流血漂鹵。——司馬遷
【第6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司馬遷
【第7句】:天下熙攘,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司馬遷
【第8句】: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司馬遷
【第9句】:物盛則衰,時極而轉,一質一文,終始之變也。——司馬遷
【第10句】: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司馬遷
【第11句】: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司馬遷
【第12句】: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司馬遷
【第13句】: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司馬遷
【第14句】: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
【第15句】: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司馬遷
【第16句】: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司馬遷
【第17句】:民人以食為天。——司馬遷
【第18句】: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司馬遷
【第19句】: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司馬遷
【第20句】:智者貴在乘時,時不可失——司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