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語錄
【第1句】:天堂地獄在人間!
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
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國。
【第2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第3句】:芥子納須彌!
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
生如芥子有須彌,心似微塵藏大千。
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帶角還。
【第4句】:一切唯心造。
萬法唯心。三界唯識。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第5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人皆有佛性,作惡之人棄惡從善,即可成佛。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萬緣放下,即得解脫!
【第6句】: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樹一菩提、一葉一如來。
一方一凈土、一世一塵緣、一念一清凈,一渡一眾生。
【第7句】: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苦海無涯,生滅甚時徹。
苦海無邊,愛河無底,流浪看成百漏船。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第8句】:心凈則國土凈。
念佛便見佛,心凈國土凈。
十方微塵國土者,唯吾心中之土也。
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
【第9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第10句】: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佛祖誕生時,向四方行七步,舉右手而唱詠之偈句:“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今茲而往生分已盡”,意即吾為此世之最上者。
你對世界觀怎么看
為人類做點有意義的事而奮斗終生
什么是世界觀
什么是世界觀?世界觀就是人們在勞動實踐中,對世界的認識,而產生的各自立場觀點的理論總結,利用這個理論觀點來指導人們的勞動生活,去改變世界,創造世界。
世界觀有階級性,通常有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大階級,各自有對世界的認識立場觀點,就是無產階級,堅持唯物主義世界觀,資產階級堅持唯心主義世界觀,我的會答不知是否讓你滿意?
有什么反雞湯語錄
【第1句】: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第2句】:我可以笑著給你講道理,也可以翻臉告訴你什么叫規矩。
【第3句】:像我這種連名牌都不認識幾個的人,有時候連別人在炫富都感覺不到。
【第4句】:其實不要臉這種事,如果干得好,叫心理素質過硬。
【第5句】:小時候,雖然窮,但是很快樂,現在不同啦,不僅窮,還不快樂。
【第6句】:看見你那么難過,我又什么都做不了。只好放下手機關上房門捂著被子開心地笑了出來。
【第7句】:今天不開心沒關心,反正明天也不會好過。
【第8句】:如果你嫌我脾氣大的話,那你去找個漏氣的吧。
【第9句】:窮沒關系,反正以后也會一直窮下去。
【第10句】:自己對老婆不好,就不要怪別人對你老婆好。
【第11句】:為什么要吵架呢?就不能心平氣和的坐下來,砍對方幾刀嗎?
【第12句】:幸福是曬不來的,勉強曬出來的幸福都不可能是真的幸福。
【第13句】:一路走來,我用我的善良,喂了不少沒有良心的狗。
【第14句】: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不愛講道理啊!
【第15句】:其實他沒那么愛你,只是睡你比嫖來得便宜。
【第16句】:掙錢就像便秘,老難了。花錢就像拉稀,憋不住。
【第17句】:我哪有能力顧全所有人的感受,我自己的心情我都照顧不好。
【第18句】:目前人生的四大愿望:臉上不爆豆,頭上不脫發,晚上不失眠,卡上不缺錢。
【第19句】:我有點偏執,寧愿高傲到發霉,也不愿死纏到發瘋,有輕微強迫癥,感情潔癖,占有欲強,討厭別人沾上我的東西,你碰了那我就送給你好了。
【第20句】:曾經認為女孩子善良就好了,直到有一天看到香奈兒的一句話,一味的標榜內在而忽視外在,那也是一種膚淺,女孩子,應該看起來是優雅的,聞起來是香的,摸起來是滑的,希望你60歲走在大街上還有小流氓向你吹口哨,然后揮動你優雅的玉手告訴他,臭小子,我是你奶奶。
迪戴吧世界觀
排除一些混合的劇場版不算的話,昭和系的大部分奧特曼是屬于M78星云的世界觀的,后面的平成開始出現大量的分支!比如蓋亞阿古茹是一個單獨世界觀的,奈克瑟斯也是一個單獨的世界觀,而后迪迦戴拿兩個是同一個世界觀的!!!
你最喜歡的語錄是什么
【第1句】:當我對所有的事情都厭倦的時候,我就會想到你,想到你在世界的某個地方生活著,存在著,我就愿意忍受一切。你的存在對我很重要。 ——賽爾喬·萊翁
【第2句】:愛上你的樣子,以前的條件便可以在你身上融化成毛茸茸的溫暖光澤,你就是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樣。《你知道我是要離開的》
【第3句】:你看,生活就是挺奇怪,當你不想擁有的時候,他會追著給你,當你渴望的時候,上天總會送給你一個不耐煩的白眼兒,還得說上兩句讓你堵心的話,我仿佛聽見他說“活該,給你的時候你干嘛不要!”—— 莊羽《不是我說你》
【第4句】:一直想做一個善良的人,守著一份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愛情,以歲月做箋,在時光的隧道中播種美好,欣然每一個日出,用心感悟,釋然每一個日落,用心聆聽,抖落歲月的塵埃,以一顆無塵的心,還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生活中的所有。——《善良是心湖綻放柔媚的花朵》
【第5句】:有錢的人給你錦衣玉食,有情調的人給你浪漫一打,有時間的人天天圍著你,那些是愛情的一部分,但都不是愛情完整的模樣,最令人向往的愛情是浪子為你放棄千帆, 脾氣不好的人愿意對你呵護備至,驕傲的人在你面前像個傻傻的孩子, 因為你去嘗試不擅長的事情,這才是最傻最令人感動的情誼。—— 曾雅嫻
【第6句】:我只是個戲子,在別人的故事里,流著自己的淚。——席慕蓉
【第7句】:不多不多,以后還可以少吃一點。——三毛
【第8句】: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春上村樹
【第9句】: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顧城
【第10句】: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那么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張愛玲
【第12句】:我遇見你,我記得你,這座城市天生就適合戀愛,你天生就適合我的靈魂——杜拉斯
【第11句】:眼睛為她下著雨,心卻為她打著傘,這就是愛情。——泰戈爾
【第12句】:我去旅行,是因為我決定了要去,并不是因為對風景的興趣。——加西亞·馬爾克斯
【第13句】:把人生當作餅干罐就可以了。餅干罐不是裝了各種各樣的餅干,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都在里面嗎?如果先一個勁兒地挑你喜歡吃的,那么剩下的就全是不大喜歡的。每次遇到麻煩我就這樣想,先把這個應付過去,接下來就好辦了。——村上春樹
【第14句】:“當你遇到對的那個人,不是強烈的動心,而是長久的安心。”
【第15句】: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木心
物理學中有什么顛覆世界觀的理論
量子力學的詭異現象
量子力學也是自然科學史上被實驗證明最精確的一個理論,但是量子的觀念,沒有人能夠理解。我說的沒有人能夠理解,絕不是指像我們這個層次的人,而是說連量子力學的創始人都不能理解。
那么量子力學最不好懂的是些什么問題呢?我先把量子力學中人們最不好懂的東西介紹給大家,而最不好懂的東西最后恰好是證明了:意識不能被排除在客觀世界之外。一定要把意識加進去你才能夠認識搞懂它。
量子力學的第一個詭異現象叫做態疊加原理和坍縮。
為了解釋量子力學觀念,我先說說普通人的日常經驗。
一般人認為客觀物體一定要有一個確定的空間位置,這種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客觀的。比如說,我的女兒現在在客廳里面,或者說我的女兒現在不在客廳里面,兩者必居其一。
量子力學的第一個詭異現象叫做態疊加原理和坍縮。
【女兒可以既在又不在客廳里嗎?】
但在量子力學里就不一樣了。量子力學就像說你的女兒既在客廳又不在客廳,你要去看這個女兒在不在,你就實施了觀察的動作。你一觀察,這個女兒的存在狀態就坍縮了,她就從原來的,在客廳又不在客廳的疊加狀態,一下子變成在客廳或者不在客廳的唯一的狀態了。
所以量子力學怪就怪在這兒:你不觀察它,它就處于疊加態,也就是一個電子既在A點又不在A點。你一觀察,它這種疊加狀態就崩潰了,它就真的只在A點或者真的只在B點了,只出現一個。
那有人就會說了:這是詭辯,你怎么知道電子不觀察它的時候,它既在A點又不在A點呢?
好,這就是量子力學發展過程中,很多實驗確證的事情,其中一個最著名最重要的實驗,就是干涉實驗證實。
【電子同時在兩處】
電子在沒有觀測的時候,沒有確定的狀態。所以這件事是量子力學最詭異的事情。懂了這個,就懂了量子力學最詭異的東西,而且隨后我們就能來證明:量子力學離不開意識,意識是量子力學的基礎。
單體的疊加態:薛定諤的貓
剛才說的是量子力學第一個詭異之點,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個詭異之點往下推論,能夠推出什么結果。最后結果會使大家認識到,意識是量子力學的基礎,物質世界和意識不可分開。
這個實驗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薛定諤提出的,被稱為“薛定諤的貓”。
【既死又活的疊加態貓】
現在我來說薛定諤的實驗是什么:把一只貓放進一個封閉的盒子里,然后把這個盒子接到一個裝置上,這個裝置包含一個原子核和一個毒氣設施。原子核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發生衰變,衰變的時候就會發射出一個粒子來,這個粒子一發出來就會觸發毒氣設施,毒氣一觸發就會殺死這只貓,就是說貓也處于這種既死又活的迭加狀態。這是他想象中的一個實驗。
這個問題一提出來,物理學家一個個都驚呆了,原來以為只有微觀世界才有這種態疊加,就是狀態不確定,既處于這個狀態,又不處于這個狀態。現在宏觀世界也一樣了,貓不就是這樣嗎?有一只既死又活的貓。
這與我們的經驗嚴重違背。這個實驗實際上就是“女兒在客廳里,女兒不在客廳里”變了個樣子說出來。這個貓是死了還是活著?既死又活是同時存在的,量子力學認為兩者同時存在。
那么怎么可能既死又活同時存在呢?人不能想象這種狀態,于是大家就把這個實驗進一步討論下去。
【從不確定到確定可避免意識參與嗎?】
196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維格納想了一個新的辦法,他說:我讓個朋友戴著防毒面具也和貓一起呆在那個盒子里面去,我躲在門外,對我來說,這貓是死是活我不知道,貓是既死又活。事后我問在毒氣室里戴防毒面具的朋友,貓是死是活?朋友肯定會回答,貓要么是死要么是活,不會說是半死不活的。
他這個說法一出來大家就發現,問題在哪兒呢?一個人和貓一起呆在盒子里,人有意識,意識一旦包含到量子力學的系統中去,它的波函數就坍縮了,貓就變成要么是死,要么是活了。也就是說貓是死是活,只要一有人的意識參與,就變成要么是死,要么是活了,就不再是模糊狀態了。
維格納總結道,當朋友的意識被包含在整個系統中的時候,疊加態就不適用了。即使他本人在門外,箱子里的波函數還是因為朋友的觀測而不斷地被觸動,因此只有活貓或者死貓兩個純態的可能。
維格納認為,意識可以作用于外部世界,使波函數坍縮是不足為奇的。確實只能這樣認為。因為外部世界的變化可以引起我們意識的改變。
大家想過沒有,牛頓第三定律說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相等的。我們的意識能夠受外部世界的影響而改變,大家都覺得沒有問題,對吧?人的意識就是受外界客觀世界的影響改變了,隨時都在變化。那為什么客觀世界就能改變意識,意識就不能改變客觀世界呢?
他就說意識是能夠改變客觀世界的,意識改變客觀世界就是通過波函數坍縮,就是使不確定狀態變成確定的狀態,這樣來影響的。所以波函數,也就是量子力學的狀態,從不確定到確定必須要有意識的參與,這就是爭論到最后大家的結論。
你讀過哪些勵志的語錄
有志者,事竟成。萬事先立志,志當存遠。孔子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心有多大,路就有多寬。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請各位學習途中的人士,銘記這一句“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明代唐寅那一句“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告誡世人青春當珍惜,錯過了青春的末班車,小錯成大錯,后患無窮。青春是一個人成功的黃金時期,一變定終生啊!
毛主席經典名言,“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老本,要立新功。”“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
我喜歡讀汪國真的詩,他在詩中寫道“或許我們會永遠平凡,平凡也有寧靜的風度。”“現實和理想之間,不變的是跋涉,平淡和輝煌之間,不變的是開拓。”
生活中,我嘗試并努力,探討并前行。總是那句歌詞“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久久回蕩我耳邊,一直鞭策我進取。
心靈毒雞湯語錄
2024勵志搞笑語錄【一】
結婚證和衛生許可證的唯一區別是,它不掛在墻上。
在你頭上拉屎的未必是敵人,也可能是你樓上的鄰居。
活著浪費空氣,死了浪費土地,半死不活浪費人民幣。
牛肉面里沒牛肉不要抱怨,老婆餅里面不也沒有老婆嘛。
不經歷星期一上午的崩潰,就不知道星期五下午的可貴。
一覺醒來我以為我長高了,原來是被子蓋橫了。
我們始終都在練習微笑,終于變成不敢哭的人。
我不介意你騙我,我介意的是你的謊話騙不了我。
你說你會等我回來,你是等了,還找了一個人一起等。
哄領導開心就做做假,哄群眾開心就做做秀;哄自己開心就做做夢。
結婚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最快變成哲學家的是老公,最快變成經濟學家的是老婆,最快變成戰略家的是丈母娘。
小學生是一隊一隊,中學生是一堆一堆,大學生是一對一對。
自從人曬黑了,臉色好看了,牙齒變白了,喝酒都不臉紅了。
人生就像迷宮,我們用上半生找尋入口,用下半生找尋出口。
如果你愛上了別人請別告訴我,我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勇敢。
壞人做一件好事叫回頭是岸,好人做一件壞事叫臨天亮尿床。
2024年經典搞笑勵志語錄【二】
【第1句】:我把10086改成你了名字,每天能收到你的短信,騙自己你還是很關心我。
【第2句】:小時候認為流血了就是很嚴重的事,不管疼不疼,先哭再說。
【第3句】:突然發現牛頓好給力,拉力、浮力、推力、摩擦力,重力、壓力、阻力、支持力。
【第4句】:提醒大家要學會修自己的筆記本,這是很重要的!從前有個人,他不會修自己的筆記本......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第6句】:我不是廣場上算卦的,嘮不出那么多你愛聽的嗑。
【第7句】:不是故事的結局不夠好,而是我們對故事的要求過多!
【第8句】:愛情就像兩個拉橡皮筋的人,受傷的總是不愿放手的那個。
【第9句】:鮮花往往不屬于賞花的人,而屬于牛糞。80后經典語錄
【第10句】:謊言與誓言的區別在于:一個是聽的人當真了,一個是說的人當真了。
【第11句】:單身并不難,難的是應付那些千方百計想讓你結束單身的人。
【第12句】:如果你曾經背著女朋友和另外一個女生在一起,即便是辦一些正事,也不要對她實話實說。有的時候美麗的謊言是必須的,女生的心思更多的時候我們男生摸不透!
【第13句】:有時候,不是對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對方看的太重。
【第14句】:現在才懂,原來一個人可以難過到,沒有情緒,沒有言語,沒有表情。
【第15句】:生命中總會有無數個擦肩而過,不是每個相遇都能凝結成相守,不是每個相邀都能轉化成相知。一輩子那么長,生活中變數那么多,有時你以為會永遠陪你走下去的那個人,居然只能陪你一段路。幸好我們總會保有一點對于永遠的奢望,不至于錯過下一次愛情來的時候。
【第16句】:愛情其實是一種習慣,你習慣生活中有他,他習慣生活中有你。擁有的時候不覺得什么,一旦失去,卻仿佛失去了所有。
【第17句】:當你能念書時,你念書就是;當你能做事時,你做事就是;當你能戀愛時,你再去戀愛;當你能結婚時,你再去結婚。環境不許可時,強求不來;時機來臨時,放棄不得。這便是一個人應有的生活哲學了。
【第18句】:就算是believe,中間也藏著一個lie。
【第19句】:付出真心,才會得到真心,卻也可能傷的徹底。保持距離,就能保護自己,卻也注定永遠寂寞。
【第20句】:真正的好朋友,并不是在一起就有聊不完的話題,而是在一起,就算不說話,也不會覺得尷尬。
【第21句】:沒有100分的另一半,只有50分的兩個人!
【第22句】:冷漠,有時候并不是無情,只是一種逃避被傷害的工具!
23我不去想太多關于未來的事,因為未來是由現在所產生出來的。如果我們能夠照顧現在,那么我們就是照顧了未來。未來不會無端地來,它將會從這個片刻產生出來,下一個片刻將會從這個片刻產生出來。如果這個片刻很美、很寧靜、很喜樂,那么下一個片刻一定會更寧靜、更喜樂。
【第24句】:人生每一步行來,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這世上的蕓蕓眾生,誰又不是這樣呢?
【第25句】:柏芝你走吧,我舍不得韓紅!!!
【第26句】:事實證明,感情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淡;友情經得起平淡,卻經不起風雨。
【第27句】: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只是背影~~。
【第28句】:是金子總要發光的,但當滿地都是金子的時候,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顆了。
【第29句】:按動物的審美觀,我基本算得上是個帥哥~
【第30句】:我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完美那么堅強,金錢和美女就足以把我征服!
文:凌晨小米粥 整理 歡迎關注我們
什么是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什么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篇文章是我所寫的所有的文章之中最難寫的,因為全世界沒有一個人生三觀的共識或者是一個共同的標準。
對人類的三觀應該怎么來詮釋呢?在世界上存在著多種多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各宗各派見解不同,其說法也不同。我們現在就涉及到的三觀,來簡單的闡述一下。
世界觀——無常的外境世界。
每一個人,可能都有對這個世界的獨特的觀點和看法,每個人的這個觀點和看法是不盡相同,只反映他本人對這個世界認知的一面,無論對錯與否,都是他本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其觀點,叫做這個人的世界觀。
世界觀分物質上和精神上面的兩個方面:一個是物質層面上的,從宇宙天體到微小的分子原子夸克等的認知上,或者是本身這個世界是虛幻的不真實的認知;第二個是精神層面上的,這個世界是不是上帝創造的?還有就是上帝到底存不存在?或者是一切萬法是虛幻無常不真之法等等。可以看出有些認知完全相反的。
原本世界觀是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取向是什么?但是,如果再加上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或者是既不唯心也不唯物?或者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是常有的還是無常的?這就涉及到常見、斷見、頑空見、單空見、般若空性顯空雙運見等等各種各樣的見解了。從各自的見解和觀察認知上,劃分出來的世界觀是千差萬別的。
每個人處在自己的不同的觀點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和自己的看法,這就出現了有的甚至展現出完全是對立的觀點和言論。所以不要輕言,這是對那是錯。這僅是人們對事物,或是局部的或是某一個階段的認識和看法,并非全部。
在佛教的體系中認為:無論是世界觀還是宇宙觀,萬法都是無常的。因為是宇宙天體的產生,是一個因緣所成之法,是一個所作法,其所作性是一個生滅法;也就是說星球、天體也有毀滅的那一天。是生滅之法就是無常的。這樣的觀點就是佛教的無常觀,這跟其他的宗教的認知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就是因為這個認知的不同,使人們從感受、認知領域,跨越到自性智慧領域。如果這說是偉大的突破,但是僅僅贊美是不夠的,還需要完全發揮出她的智慧的一面。因為這是進入一個全新的智慧領域,那些執著的世俗之人,根本就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在我們大多數人看來,這個世界上不是無常的,是常有之法。為什么呢?因為我們什么時候看這個山河大地,什么時候都沒有變化,從前的那座山還是那座山,從前的那個人還是那個人。然而佛教否定了這一切。這又是為什么呢?
對于春來冬去,寒來暑往,山河大地一有了種種變化。綠色的森林,因為有冬天的到來還變成了深褐色。冬天的來臨,森林里有的樹木樹葉凋零,有的樹木甚至沒有一片樹葉。我們卻常常認為這一切都是常有的,長存的,不變的,因為我們的粗心大意,忽略了從微變到巨變的過程。原有的事物從根本性上完全發生了變化。我們自己卻懵懵懂懂的,什么都不知道。我們知道嗎?好像沒有。
好比那個經典的邏輯推理:我們不可能兩次跨過同一條河。因為一切都在變。小到原子分子,大到山河大地和宇宙,沒有一個不變。只是我們心中不接受這個事實,也排斥這個事實。所以說我們還在強詞奪理地說:“我能很多次跨過同一條河,這對我來說一點困難都沒有。”其實我們的邏輯觀念已經大錯特錯了,我們從未覺得這是頑固不化的觀點,堅持著自己的固執己見,可能真的有一點冥頑不靈。難道不是嗎?各位。
智者的世界觀應該是:本體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我們什么時候才能擁有這一個智慧?我們都應該朝著這樣世界觀的努力才行。
人生觀——無我的內心世界。
每一個人在生活成長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有了自己對人生的認識、感覺和感受。在人生的旅途中,自己對世界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事物和問題,用自己的判斷來劃分,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自己要行持的人生之道是什么?最后從自己的認知中決定下來這個取向,來駕馭自己的一生。這種認知無論是對的還是錯的,都就是他本人的人生觀。
人生觀的內容包含很廣闊。比如西方所提倡的人權、民主、自由,都屬于人生觀的范疇。
人生觀就是你自己對整個人生保持什么樣的觀點,持有什么樣的見解以及你表現的行為是什么。說的通俗一點人生觀就是你今生該怎么去生活、該如何去度過。
這三個觀點中唯有人生觀,可能差別太大。比如說你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你是什么樣的宗教信仰,這里面差別就太大。一個正常有理智的人,一個心智不健全的,非理智的人,他們的人生觀可能部分是對立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因為人生觀完全的獨立性,才有了恐怖分子的出現。這也不能完全就是恐怖分子的錯誤,其實整個人類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比如說美國培養本·拉登,打擊前蘇聯,后來本·拉登意見跟美國就是向左,反過來打擊美國,成為“恐怖分子”。以金錢和武力來影響和利用他人,最后的結果必然是也受到種種報應。如果想要“上帝保護美國”,那美國人就應該保護其他的國家的人民不受傷害。
有的人會這樣跟自己做了各種規劃,最后說自己這樣過才非常有意義,但是在另外人來看你去完全不贊同,因為他認為這樣過確實是浪費人生。有一句話叫做道不同不相謀。這就是指每個人的人生觀可能差別太大,到了水火不相容。如果人們的人生觀都能得到一個共同的認知的話,那么這個世界就有和平的曙光,戰爭也將逐漸的消亡。
佛教對人們所持人生觀的觀點,是不太相同的。佛教雖然說在世俗上面也承認名言的成立,但是要修行佛法時,就否定了“我”的存在。這個看來是簡單的問題,去隱藏著大智慧。人們沒有看清楚,遭受了各種各樣的苦難。
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這是我的,那是我的,我、我、我……這是我執。世人都有這種我和我所的執著:這是我的身體,我有這個想法,這是我的家庭,那個是我的孩子,這個是我的單位等等,是自相續中后來出現的習氣造成的,全是因為我執和我所執引發的。因為在人世間要有正確的行為標準,符合來或者順應這個世界的準則或者是叫觀點。
“我”本身就是一個生滅法,它的遷變性從小到大到老到死,都沒有停止過。“我”都不可能真是有一個不變的我。從小時候的我,到成年的我,中年的我,老年著我,這些“我”不可能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從邏輯思維上也不可能成立多種多樣的我存在,在現實中也不可能成立或存在一個真實性的,并且還要認同它變化莫測的,一個變幻不定的事物,已經否定了它的真實性,這個真實的“我”的假面具就被撕下來了。因為一切變化的,都是虛假的。在我們這一生中,在這期間“我”也沒有停止過變化。“我”就是一個無常法。人們一直認為真有一個我的存在,這樣一來我們就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從來沒有回歸過自己的自性。
如果全世界是以無我的觀點來觀待世界,那么這個世界上很多的爭奪和戰爭就可以被消除了,世界就可以和平相處了。甚至出現大同世界。
智者的人生價值應該是:尋求般若空性之理,讓自己的心身獲得最大的解放,最大的自由,最大的自在。最終從輪回中解脫,獲得如來一樣的智慧和功德。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也是最有價值的人生觀。
價值觀——法無的自性世界
在世俗上,人們的價值觀是一個人自己對人和事物的看法和判斷所展現的行為。如善惡觀、因果觀、榮譽觀、生死觀、宗教觀等等,都是以“我”為中心,以“我”的判斷能力出發的。所以說它存在的某種意義的取向,就是我們心中的價值或者是認知的價值觀。
這里所講的價值觀并不一定是西方人所說的普世價值。價值有兩種,一種是在物質上的,另一種是精神層面上的。
無論是怎樣的價值觀,怎樣的理念基礎,在現實生活中有它的作用。然而這種作用其實是我們的某種感覺,在記憶中存在。這好像是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一般,如夢如幻的存在。它所呈現的某種意義,就是我們認知的價值。
所謂的價值,其實都是自己的分別念,你認為它有價值,它就有價值,你認為它無價值,它就毫無價值可言。這種價值觀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分別念也叫做妄念。這種妄念之法,根本就不存在其真實性,因為有我或我所執所產生的緣故,才有了不同的所謂的價值,而每個人這些不同的觀點,總稱之為價值觀。幾乎每個人的價值觀是不盡相同的。
這就產生了人們認為有我。因為有我,美國人才有了“美國優先”,難道不是嗎?除美國以外,其他的國家呢?他們就可能就沒有優先了?如果最后不能尊重其他國家,那么這個“美國優先”的價值觀,就可能變成一個可恥的言論。
人們的三觀盡毀,大多數原因是西方科學科技所造成的。因為西方的科學科技在現今大放異彩,特別是在20世紀和21世紀初,人們愿意追隨西方的觀點和西方的腳步,來完成自己的一生。然而,西方所代表的國家如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卻沒有智慧展現出真正的價值觀,才造成了20世紀和21世紀的亂象,恐怖分子猖獗,第三次世界大戰有可能隨時隨地被引發,人類幾乎走向了自我毀滅的絕境。難道這不是一個事實嗎?作為一個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中華民族,不應該僅僅是隨學那些沒有文化民族的技術、知識和觀點。雖然說科學科技表現力很了不起,那也僅是國家的硬實力,是在世俗層面對世界的認知,僅是一個知識而已,并非智慧。我們不應該僅僅學習西方的科學科技,還應該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的智慧和精髓。
為什么有些人會出現三觀盡毀,大多數都是因為沒有正知正念(什么是正知正念前文已經說過,在這里就不贅述了),又沒有智慧和定解所造成的。
到目前為止,在我國已經不易在人群隨意找有一個真正有定解的人。因為正見沒有,還妄談什么定解。這是因為只有世俗道理,沒有出世間道理。
你向往那個美好的自性世界,那個不可思議的智慧境界,那個從來沒有恐懼也沒有愚癡的理想王國,難道你不充滿熱切的期待嗎?你還等著什么?我們都應該回到自己的自性王國中去。
智者的價值觀應該是:認真學習因果道理。在世俗的行為上有自己的正知正見,認真取舍因果。在修持般若空性智慧中,獲得人無法無的空性見解。這才是最具人生的價值觀。
有一個美妙的三觀、智慧的三觀,在等著我們去規劃嗎?你以前的三觀是什么?那么未來的三觀又將是什么?需要各位的努力去探索,去總結,去發展,最終要發現她智慧的那一面。能不能做到不要緊,你能否去做,才是關鍵。
本文只是提供給你的一點參考,如何選擇全在你自己。
請在下面留言,說說你的感想和觀點。謝謝你的閱讀,感謝你的關注。
文/心智無礙 暢游虛空
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