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中表達屈原情感的句子
【第1句】: 在離騷中哪五句體現屈原豪情壯志的句子
從離騷詩句可知屈原的高尚品德的具體表現有:(1)舍己為君(上句譯詩,下句原詩)非怕自身遭殃兮,怕皇朝失國土! 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2)正直不阿我知道直諫會惹禍兮,但骨鯁必須吐.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3)忠誠無私請讓蒼天作證兮,我永是王的忠仆.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4)寧死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寧肯暴死拋尸兮,也不肯如此歹毒.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5)胸襟開闊,能忍辱負重我屈心抑志兮,我吞怨忍辱.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6)不忘別人恩義保清白慷慨死兮,報答先王眷顧.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離騷》中表現屈原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的句子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中表現屈原堅持真理、現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作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中表現屈原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離騷》中表現屈原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離騷》中表現屈原潔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第2句】: 在離騷中哪五句體現屈原豪情壯志的句子
從離騷詩句可知屈原的高尚品德的具體表現有:
(1)舍己為君(上句譯詩,下句原詩)
非怕自身遭殃兮,怕皇朝失國土!
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2)正直不阿
我知道直諫會惹禍兮,但骨鯁必須吐。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3)忠誠無私
請讓蒼天作證兮,我永是王的忠仆。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4)寧死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
寧肯暴死拋尸兮,也不肯如此歹毒。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5)胸襟開闊,能忍辱負重
我屈心抑志兮,我吞怨忍辱。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6)不忘別人恩義
保清白慷慨死兮,報答先王眷顧。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離騷》中表現屈原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的句子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離騷》中表現屈原堅持真理、現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作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中表現屈原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離騷》中表現屈原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離騷》中表現屈原潔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第3句】: 離騷節選表達了屈原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全詩內容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和一個禮辭。第一部分講述自己的身世,為楚懷王立法改革卻遭到小人陷害,表白了自己做了大量有益于國家的工作還是無法改變勾心斗角的現狀,表明了自己痛苦心情和困惑。第二部分描述自己無法解脫現實中的痛苦和困惑,還是借女嬃勸告自己入境隨俗,由現實轉向了幻想,追求美好理想的實現。第三部分描述自己追求的理想不能實現,結果接受巫咸意見,遠游離鄉,但又戀戀不舍,愛國思想和理想的抱負使他還想期待楚懷王醒悟。最后一段寫故鄉人都不理解他,他又何必留戀故鄉,還是隨彭咸,投水自盡!
綜觀《離騷》全詩,不僅僅文辭流暢,浪漫主義色彩濃郁,表明作者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他想用在高雅的詩形式來感化楚懷王,詩一開頭介紹自己高貴的身世和內在的美質,詩中寫了許多香草、名花,表明自己是高潔和完美,讀來非常飄逸純潔,體現作者不與世俗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具體分析,我想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是以憂怨為核心的豐富復雜的情感主題。全詩表現的是作者內美外修,懷才不遇,仕途受挫,上下求索,壯志難酬,以身殉國的過程。作為高陽帝的后代,屈原把這個“我”極度地完美化了,不僅是從人格、外貌、家世,甚至連出生年月也是寅年寅月寅日,這個“我”的一切都完美無缺,高貴正統。這也許正是屈原內心自我的完美形象。“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這樣完美的我卻得不到楚懷王的理解,所以情感出現徘徊彷徨,上下求索,神靈幻象的歷程。“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正是他愛國無門痛苦心理歷程的積極寫照。第二是濃郁的地方主義色彩寫照。
【第4句】: 用屈原《離騷》中的兩句名言來形容屈原
呵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出自屈原的名作《離騷》,最適合形容他了
我們應該很熟悉了。意思是說:在追尋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將百折不撓,不遺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這里的“修”我認為就應該解釋為:(路)長。從文中來看,“修遠”應是一個并列詞,對應下句的“求索”。
《離騷》乃屈原的代表作。屈原疾楚懷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是一首宏偉壯麗的政治抒情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它作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時,是詩人充滿愛國激情的抒憂發憤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