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的人生格言集錦50條
關于季羨林的人生名言
【第1句】: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第2句】: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第3句】:人活得太久了,對人生的種種相,眾生的種種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遠不如早一點離開人世這個是非之地,落一個耳根清凈。
【第4句】: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第5句】:我在這里發現了一條定理:年齡大小與處境坎坷同對世態炎涼的感受成正比。年齡越大,處境越坎坷,則對世態炎涼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齡越小,處境越順利,則感受越膚淺。
【第6句】:走運有大小之別,倒霉也有大小之別,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走的運越大,則倒的霉也越慘,二者之間成正比。
【第7句】:我認為,能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著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為他人著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是絕無僅有。
【第8句】:從歷史上到現在,中國知識分子有一個“特色”,這在西方國家是找不到的:中國歷代的詩人、文學家,不倒霉則走不了運。
【第9句】: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第10句】:總之,謙虛是美德,但必須掌握分寸,注意東西。在東方謙虛涵蓋的范圍廣,不能施之于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然而,不管東方或西方,必須出之以真誠。有意的過分的謙虛就等于虛偽。
【第11句】:把成功的三個條件拿來分析一下,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為力。只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功夫。
【第12句】:任何一個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以及任何一個生物,從本能上來看,總是趨吉避兇的。因此,我沒怪罪任何人,包括打過我的人。我沒有對任何人打擊報復,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別大,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諸躬。假如我處在別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動不見得會比別人好。
【第13句】:對于人類的前途,我始終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不管還要經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人類大同之域決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無數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組成的,每一環從本身來看,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東西;但是沒有這一點東西,鏈子就組不成。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說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這里。
【第14句】:信緣分與不信緣分,對人的心情影響是不一樣的。信者,勝可以做到不驕,敗可以做到不餒;決不至于勝則忘乎所以,敗則怨天尤人。中國古話說:“盡人事而聽天命。”首先必須“盡人事”,否則餡兒餅決不會自己從天上落到你嘴里來。但又必須“聽天命”。人世間,波詭云譎,因果錯綜。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季羨林的人生經典名言
季羨林是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季羨林的人生經典名言,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1)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2) 我雖然沒有嘆息過,但嘆息卻堆在我的心里。
(3) 人生是一首詩,微笑著對它,拾取點點詩意。
(4) 走在一條開滿桃花的路上,云蒸霞蔚,前途似錦。
(5)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6) 腐敗的東西終究會滅亡,這是人類和大自然不變的規律。
(7) 時間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鏡子里照見自己的真相!
(8) 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9) 她不會做荒唐的夢,極小的得失可以支配她的感情。她有一顆簡單的心。
(10) 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詩,你的成功與失敗都是那片片詩情,點點詩意。
(11) 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
(12) 人是百代的過客,總是要走過去的,這決不會影響地球的轉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
(13) 夢里遇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么地方去了。
(14) 才到故鄉的時候,樹叢里還殘留著一點浮翠,離開的時候,就只有淡遠的長天下一片凄涼的黃霧了。
(15) 人世間,云譎波詭,因果錯綜。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16) 如果人生真的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
(17) 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字也不識。
(18) 清華和北大各有其優點,清華強調計劃培養,嚴格訓練;北大強調兼容并包,自由發展,各極其妙,不可偏執。
(19) 生活上要知足,學習上要不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只要積極進取,努力工作,人民不會虧待,社會不會忘記。
(20) 那種極其困難的環境中,人生樂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況下,人生也絕不會只有痛苦。這就是我悟出的禪機。
(21) 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22) 晚上之琳來,在長之屋談話,陳夢家亦來,真有詩人的風趣。有點呆板,說話像戲臺上的老旦。談到熄燈以后才散。
(23) 這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F在舊事重提,好像是揀起一面古鏡。用這一面古鏡照一照今天,才更能顯出今天的光彩煥發。
(24)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與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活一輩子,倒不如品嘗一點不平常的滋味,似苦而是甜。
(25)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26) 我相信,一個在滄海中失掉了笑的人,決不能做任何的事情。我也相信,一個曾經滄海又把笑找回來的人,卻能勝任任何的艱巨。
(27) 最后兩句話是——‘國之魂魄,民之肝膽,屹立東方,億萬斯年’。人民的靈魂,百姓的脊梁,中華民族大有前途。
(28) 我已經走不動路了,沒有人攙扶,兩米的距離都很難了。我現在的一個任務,就是勸年輕人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29) 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30)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31) 做人要老實,學外語也要老實。學外語沒有什么萬能的竅門。俗語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就是竅門。
(32) 德國民族是異常勤奮智慧的民族,辦事治學一絲不茍的徹底性名揚世界。他們在短短的一兩百年內所創造的文化業績,彪炳寰中。
(33)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到了極限物極必反。西方不行,東方起來,我們相信東方有輝煌的歷史,也一定會有光明的前景。
(34) 一般人雖受相當教育,但缺乏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未能整合,阻礙教育整體的發展,亦且影響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
(35) 初看起來氣粗如牛;仔細品味,實極空洞。這有點像在深夜里一個人獨行深山野林中故意高聲歌唱那樣,流露出來的正是內心的膽怯。
(36) 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37) 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38) 我從不把自己估計過高,我甘愿當一個平凡的人,而一個平凡的人,如果美歐金光閃閃的博士頭銜,則在搶奪飯碗的搏斗中必然是個失敗者。
(39) 如果讀書也能算是一個嗜好的話,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進步,靠的就是能讀書又寫書的本領。
(40) 英國人常以英文自傲,他們認為,口叼雪茄煙而能運用自如的語言,大千世界中只有英文。因此,在西方國家中,最不肯學外國語言的人,就是英國人。
(41) 在另一方面,我的倒霉也有非常人所可得者。在那駭人聽聞的所謂什么“大革命”中,因為敢于仗義執言,幾乎把老命賠上。皮肉之苦也是永世難忘的。
(42) 我認為,能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著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
(43) 生的對立面是死。對于死,我們也基本上是被動的。我們只有那么一點主動權,那就是自殺。但是,這點主動權卻是不能隨便使用的。除非萬不得已,是決不能使用的。
(44) 天資+勤奮+機遇=成功。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為力。只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工夫。
(45) 時光流失,一轉眼,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
(46) 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47) 我一輩子考試的次數成百成千,從小學一直考到獲得最高學位,但我考試的運氣好,從來沒有失敗過。這一次又撞上了喜神,北大和清華我都被錄取,一時成了人們羨慕的對象。
(48) 山林本身不懂什么饑餓,更用不著什么安全感。當全城人民饑腸轆轆,在英國飛機下心里忐忑不安的時候,山林卻依舊郁郁蔥蔥,"依舊煙籠十里堤"。我真愛這樣的山林,這里真成了我的世外桃源了。
(49) 一個人要想精通本國語和外國語,必須付出極大的勞動;窮一生之精力,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達到一般交際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簡單。洋涇浜姑無論矣。有時只會一兩個外國詞兒,也能行動自如。
(50) 我認為,我是認識自己的,換句話說,是有點自知之明的。我經常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剖析自己。然而結果并不美妙,我剖析得有點過了頭,我的自知之明過了頭,有時候真感到自己一無是處。
(51) 西方采取的是強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東方則主張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學家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52)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第二,人與人的關系,包括家庭關系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系。這三個關系,如果能處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
(53) 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對我都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一個人,人人都說他好,這個人很可能是一個極端圓滑的人,圓滑到琉璃球又能長只腳的程度。
(54) 我原來為自己定下了一條守則:寫的時候不要帶刺兒,也不要帶氣兒,只是實事求是地完全客觀地加以敘述。但是,我是一個有感情的活人,寫著寫著,不禁怒從心上起,淚自眼中流,刺兒也來了,氣兒也來了。我沒有辦法,就這樣吧。否則我只能說謊了。
(55) 我生平優點不多,但自謂愛國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燒成了灰,每一?;乙策€是愛國的??墒俏覍τ诋斨R分子這個行當卻真有點談虎色變。我從來不相信什么輪回轉生?,F在,如果讓我信一回的話,我就恭肅虔誠禱祝造化小兒,下一輩子無論如何也別播弄我,千萬別再把我播弄成知識分子。
季羨林關于人生的名言
導語:季羨林山東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4年畢業,在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任國文教師。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季羨林關于人生的名言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第1句】: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第2句】:我雖然沒有嘆息過,但嘆息卻堆在我的心里。
【第3句】:人生是一首詩,微笑著對它,拾取點點詩意。
【第4句】:走在一條開滿桃花的路上,云蒸霞蔚,前途似錦。
【第5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第6句】:腐敗的東西終究會滅亡,這是人類和大自然不變的規律。
【第7句】:時間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鏡子里照見自己的真相!
【第8句】: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第9句】:她不會做荒唐的夢,極小的得失可以支配她的感情。她有一顆簡單的心。
【第10句】: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詩,你的成功與失敗都是那片片詩情,點點詩意。
【第11句】: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
【第12句】:人是百代的過客,總是要走過去的,這決不會影響地球的轉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
【第13句】:夢里遇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么地方去了。
【第14句】:才到故鄉的時候,樹叢里還殘留著一點浮翠,離開的時候,就只有淡遠的長天下一片凄涼的黃霧了。
【第15句】:人世間,云譎波詭,因果錯綜。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第16句】:如果人生真的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
【第17句】: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字也不識。
【第18句】:清華和北大各有其優點,清華強調計劃培養,嚴格訓練;北大強調兼容并包,自由發展,各極其妙,不可偏執。
【第19句】:生活上要知足,學習上要不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只要積極進取,努力工作,人民不會虧待,社會不會忘記。
【第20句】:那種極其困難的環境中,人生樂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況下,人生也絕不會只有痛苦。這就是我悟出的禪機。
【第21句】: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第22句】:晚上之琳來,在長之屋談話,陳夢家亦來,真有詩人的風趣。有點呆板,說話像戲臺上的老旦。談到熄燈以后才散。
【第23句】:這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F在舊事重提,好像是揀起一面古鏡。用這一面古鏡照一照今天,才更能顯出今天的光彩煥發。
【第24句】: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與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活一輩子,倒不如品嘗一點不平常的滋味,似苦而是甜。
【第25句】: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第26句】:我相信,一個在滄海中失掉了笑的人,決不能做任何的事情。我也相信,一個曾經滄海又把笑找回來的人,卻能勝任任何的艱巨。
【第27句】:德國民族是異常勤奮智慧的民族,辦事治學一絲不茍的徹底性名揚世界。他們在短短的一兩百年內所創造的文化業績,彪炳寰中。
【第28句】:據說明朝的大臣上朝時在笏板上夾帶一點鶴頂紅,一旦皇恩浩蕩,欽賜極刑,連忙用舌尖舔一點鶴頂紅,立即涅槃,落得一個全尸。
【第29句】:一般人雖受相當教育,但缺乏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未能整合,阻礙教育整體的發展,亦且影響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
【第30句】: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也。
【第31句】:我從不把自己估計過高,我甘愿當一個平凡的人,而一個平凡的人,如果美歐金光閃閃的博士頭銜,則在搶奪飯碗的搏斗中必然是個失敗者。
【第32句】:如果有一天我沒能讀寫文章,清夜自思,便感內疚,認為是白白浪費一天。習慣成自然,工作對我來說已經成了痼疾,想要改正,只能等待來生了。
【第33句】:在另一方面,我的倒霉也有非常人所可得者。在那駭人聽聞的所謂什么“大革命”中,因為敢于仗義執言,幾乎把老命賠上。皮肉之苦也是永世難忘的。
【第34句】:英國人常以英文自傲,他們認為,口叼雪茄煙而能運用自如的語言,大千世界中只有英文。因此,在西方國家中,最不肯學外國語言的人,就是英國人。
【第35句】:如果讀書也能算是一個嗜好的話,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進步,靠的就是能讀書又寫書的本領。
【第36句】:有時候,這星光的海洋似乎已經達到了黑暗的邊緣;我滿以為,在此之外,已是無邊無際的大黑暗了。然而,只要一轉瞬,再往上一看,依然是一片星光。
【第37句】:我認為,能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著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
【第38句】:如果她還在人間的話,恐怕也將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還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會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時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沒有了。
【第39句】:我一輩子考試的次數成百成千,從小學一直考到獲得最高學位,但我考試的運氣好,從來沒有失敗過。這一次又撞上了喜神,北大和清華我都被錄取,一時成了人們羨慕的對象。
【第40句】:我認為,我是認識自己的,換句話說,是有點自知之明的。我經常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剖析自己。然而結果并不美妙,我剖析得有點過了頭,我的自知之明過了頭,有時候真感到自己一無是處。
【第41句】:一個人要想精通本國語和外國語,必須付出極大的勞動;窮一生之精力,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達到一般交際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簡單。洋涇浜姑無論矣。有時只會一兩個外國詞兒,也能行動自如。
【第42句】:山林本身不懂什么饑餓,更用不著什么安全感。當全城人民饑腸轆轆,在英國飛機下心里忐忑不安的時候,山林卻依舊郁郁蔥蔥,"依舊煙籠十里堤"。我真愛這樣的山林,這里真成了我的世外桃源了。
【第43句】: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詩,你的成功與失敗都是那片片詩情,點點詩意。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第44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一個經驗:越是看慣了的東西,便越是習焉不察,美丑都難看出。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是容易解釋的:一定要同客觀存在的東西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客觀地去觀察。
【第45句】:記得魯迅先生說過:“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這同中國古代一句有名的話,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為了解決生存和溫飽的問題,色是為了解決發展問題,也就是所謂傳宗接代。
【第46句】:法國人是一個愉快喜歡交際的民族。有人說,他們把心托在自己手上,隨時隨地交給對方。同他們打交道不像德國人和英國人那樣難。一見面,說不上三句話,似乎就成了老朋友,船上年輕的男女法國兵都是這樣。
【第47句】:我從小就是孤獨的。在我小小的心里,一向感覺到缺少點什么。我雖然從沒嘆息過,但嘆息卻堆在我的心里。現在聽了她的嘆息,我的心仿佛得到被解脫的痛快。我愿意聽這樣的低咽的嘆息從這垂老的人的嘴里流出來。
【第48句】:我現在就是抱著這種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對別人有益的事,決不想成為行尸走肉。我知道,未來的路也不會比過去的更筆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懼。我眼前還閃動著野百合和野薔薇的影子。
【第49句】: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內心和諧。當下很多人的“和諧”觀還僅僅局限在前兩個層面,罕見有人關注到“和諧”的真正基礎——“人內心和諧”。而正是這個“人內心和諧”,又使得恩師回到了思考這個問題的起點。
【第50句】: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第二,人與人的關系,包括家庭關系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系。這三個關系,如果能處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
【第51句】:昨夜一夜大風,今天仍然沒停,而且其勢更猛。北平真是一個好地方,唯獨這每年春天的`大風實在令人討厭。沒做什么有意義的事——媽的,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氣,還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東西。
【第52句】:對時勢的推移來說,每一個人的心都是一面鏡子。我的心當然也不會例外。我自認為是一個頗為敏感的人,我這一面心鏡,雖不敢說是纖毫必顯,然確實并不遲鈍。我相信,我的鏡子照出了20世紀長達九十年的真實情況,是完全可以依賴的。
【第53句】: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對我都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一個人,人人都說他好,這個人很可能是一個極端圓滑的人,圓滑到琉璃球又能長只腳的程度。
【第54句】:我原來為自己定下了一條守則:寫的時候不要帶刺兒,也不要帶氣兒,只是實事求是地完全客觀地加以敘述。但是,我是一個有感情的活人,寫著寫著,不禁怒從心上起,淚自眼中流,刺兒也來了,氣兒也來了。我沒有辦法,就這樣吧。否則我只能說謊了。
【第55句】:我們住在佛山街柴火市前后院的時候,仍然處于丑小鴨階段,但是四姐和我的關系就非常好。她常到我住的前院北屋同我閑聊,互相開點玩笑。說心里話,她就是我心想望的理想夫人。但是,阻于她母親的短見,西湖月老祠的那兩句話沒有能實現在我們倆身上。
【第56句】:我這樣干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么呢?我不愿說謊話,講些為國為民的大道理。我只能說,這樣做能使自己心里平靜。如果有一天我沒能讀寫文章,清夜自思,便感內疚,認為是白白浪費一天。習慣成自然,工作對我來說已經成了痼疾,想要改正,只有等待來生了。
【第57句】:我主張,一個人一生是什么樣子,年輕時怎樣,中年怎樣,老年又怎樣,都應該如實地表達出來。在某一階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頗,甚至錯誤,決不應加以掩飾,而應該堂堂正正地承認。這樣的文章決不應任意刪削或者干脆抽掉,而應該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第58句】:我只能承認自己是一個好人。我盡管有不少的私心雜念,但是總起來看,我考慮別人的利益還是多于一半的。至于說真話與說謊,這當然也是衡量品行的一個標準。我說過不少謊話,因為非此則不能生存。但是我還是敢于講真話的,我的真話總是大大地超過謊話。因此我是一個好人。
【第59句】:我想,現在遍布五湖四海的清華校友也無不如此。清華的一切成就我都感同身受。眼前清華蒸蒸日上的局面,我老漢看了也不禁“漫卷詩書喜欲狂”了。我相信,清華將同像北大這樣的友校一起,永葆青春,永遠充滿了活力,闊步向前,巍然立于世界名校之林,為我們偉大祖國增添無量光輝。
【第60句】:根據解放后一些代表團出國訪問的經驗,在團員與團員之間的關系方面,往往可以看出三個階段。初次聚在一起時,大家都和和睦睦,客客氣氣。后來逐漸混熟了,漸漸露出真面目,放言無忌。到了后期,臨解散以前,往往又對某一些人心懷不滿,胸有芥蒂。這個三段論法,真有點厲害,常常真能兌現。
季羨林關于人生的經典名言8則
1論人生
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燥;對人可以互相諒解。
2論勤奮
一個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點堅忍不拔,鍥而不舍,沒有這個勁,我看是一事無成。
3論孤獨
父母也好,愛人也罷,朋友同事,所有人,他們在時,都是恩賜,是上蒼給你的禮物,所以要加倍珍惜和感激;而一旦離開,也別太傷感。你要明白,離開是正常的,孤獨才是生命之常態。
4論心態
世人無不想走運,而決不想倒霉。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5論真、忍
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6論朋友
人類是社會動物。一個人在社會中不可能沒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場搏斗。在這一場搏斗中,如果沒有朋友,則形單影只,鮮有不敗者。如果有了朋友,則眾志成城,鮮有不勝利者。
7論恐懼
應當恐懼而恐懼者是正常的;應當恐懼而不恐懼者是英雄;不應當恐懼而恐懼者是孱頭。我們都要鍛煉自己,對什么事情都不要驚慌失措,而要處變不驚。
8論愛情
如果一個人不想終生獨身的話,他必須談戀愛以至結婚。這是"人間正道"。但是千萬別浪費過多的時間,終日卿卿我我,鬧得神魂顛倒,處心積慮,不時鬧點小別扭,學習不好,工作難成,最終還可能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我覺得兩個人必須有一個互相了解的過程。這過程不必長,短則半年,多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