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語錄:此情應是長相守,你若無情我便休
經典語錄
【第1句】:我們以為自己愛得死去活來,無法放手,可是,到了一個節骨眼上,你會突然清醒過來。思念會過期;依戀,終究也會過期。---張小嫻
【第2句】:但凡死纏爛打的人,大都不是真的深愛你,那只是在跟自己賽跑。真正愛你的人,做不到死纏爛打。因為自尊不允許。我們一直深信,愛就是把最好的一切給予對方,包括尊嚴。多少淺淺淡淡的轉身,是旁人看不懂的情深。---蘇芩
【第3句】:不失去一個人的方法就是別碰他,但大多數時候我們是先手賤,然后落得人賤。---丁丁張《人生需要揭穿》
【第4句】: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沖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么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么清洗傷口、怎么包扎;你一頭栽下時,怎么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么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么收拾?---龍應臺《目送》
【第5句】:初戀, 是, 一朵叫情竇的花綻放的剎那,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他恰恰在那里。情竇, 是, 人世間最潔白純凈的花,一生一世只開一次,開時芬芳,謝時苦澀,從不結果。---桐華《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第6句】:很希望自己是一棵樹,守靜,向光,安然,敏感的神經末梢,觸著流云和微風,竊竊的歡喜。腳下踩著最卑賤的泥,很踏實。還有,每一天都在隱秘成長。---黎戈《私語書》
【第7句】:我見過你最深情的面孔和最柔軟的笑意,在炎涼的世態之中燈火一樣給予我茍且的能力,邊走邊愛。---七堇年《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第8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常常從熟悉,到誤解,從分離到釋懷。釋懷似乎才是最終認識自己和理解別人的方式。當時想不明白的原因和憤怒轉身而去的情節,都會隨著成長而漸漸釋懷。釋懷不是不再生氣,也不是沒有感情,而是面對曾經最熟悉的那個人還能問上一句:你還好嗎?---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第9句】:我們可以在母愛中間發現自戀的因素。因為她一直把孩子視為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親對孩子的愛和癡迷可能是對自戀的一種滿足。---弗洛姆《愛的藝術》
【第10句】: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當你懷揣著它時,它一文不值,只有將它耗盡后,再回過頭看,一切才有了意義。---辛夷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第11句】:時間很短天涯很遠。往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自己安靜地走完。倘若不慎走失迷途,跌入水中也應記得有一條河流叫重生。這世上,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長;任何去處,都是歸宿。那么,別來找我,我亦不去尋你。守著剩下的流年,看一段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白落梅《歲月靜好 現世安穩》
【第12句】:當一件事情需要通過辯論或者爭吵來讓對方屈服時,這不代表對方的不可理喻,而是自己的無能。---烽火戲諸侯《陳二狗的妖孽人生》
【第13句】:人生就是這樣,年少時,怨恨自己年少,年邁時,怨恨自己年邁,這倒常常促使中青年處于一種相對冷靜的疏離狀態和評判狀態,思考著人生的怪異,然后一邊慰撫年幼者,一邊慰撫年老者。我想,中青年在人生意義上的魅力,就在于這雙向疏離和雙向慰撫吧。因雙向疏離,他們變得灑脫和沉靜;因雙向慰撫,他們變得親切和有力。但是,也正因為此,他們有時又會感到煩心和惆悵,他們還余留著告別天真歲月的傷感,又遲早會產生暮歲將至的預感。他們置身于人生渦旋的中心點,環視四周,思前想后,不能不感慨萬千。---余秋雨《文化苦旅》
【第14句】:我大好的一個人,憑什么跑到別人的生命里去當插曲。---亦舒
【第15句】:大多數人在談論愛的時候,談論的都是需要,自我的需要。你認為自己的愛是單純的,無目的的,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下你想的都是利益,這個利益可能是舒適感,安全感或者某種自我期許…而且這種愛,多半都是你權衡利弊之后做出的選擇。---廖一梅《像我這樣笨拙地生活》
【第16句】: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玫瑰的紅容易受傷的夢,握在手中卻流失于指縫,又落空。---陳奕迅《紅玫瑰》
【第17句】:我們的缺憾是,擁有時不知珍惜,回首時愛已成灰。---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見》
【第18句】:我已經不在意被友人稱為偽裝得可怕,道行特深,耍純情,或者別的什么了,我太清楚自己了,清楚到我也不需要任何人告訴我,你必須要怎樣,你不能怎樣,你還能怎樣。---劉同《誰的青春不迷茫》
【第19句】:此情應是長相守,你若無情我便休。---天衣有風《鳳囚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