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東周·謂周最曰仇赫之相宋文言文翻譯|賞析
《謂周最曰仇赫之相宋》是一篇來自于《戰國策·東周策》的古文,全文講述了戰國時期秦、趙、宋、韓、魏、齊等過通過相國職務的任命從而導致的結盟與反結盟,是一篇對研究戰國歷史很有參考價值的文章。
文言文
謂周最曰:“仇赫之相宋,將以觀秦之應趙、宋,敗三國。三國不敗,將興趙、宋合于東方以孤秦。亦將觀韓、魏之于齊也。不固,則將與宋敗三國,則賣趙、宋于三國。公何不令人謂韓、魏之王曰:‘欲秦、趙之相賣乎?何不合周最兼相,視之不可離,則秦、趙必相賣以合于王也。’
翻譯
有人對周最說:“仇赫做了宋國的相國,會分析秦國和趙、宋一道能不能打敗韓、魏、齊三國。如果打不敗這三個國家,就用趙國和宋國和韓、魏、齊三國結盟來孤立秦國。同時他還會看韓、魏兩國對齊國的態度,如果這三個國家結合的不緊密,他就會讓宋國和秦國結合然后擊敗韓、魏、齊三國;如果打不敗就把趙國和宋國出賣給三國。您為什么不派人給韓、魏的君王說:你想讓趙國、秦國兩者相互出賣嗎?為什么不讓周最兼任韓、魏兩國的相國,讓兩國看起來就不可分離呢?這樣的話,趙國和秦國就會互相出賣從而來靠攏大王了。
賞析
文章通過有人給周最揭露仇赫當上宋國相國之后的計謀,從而建議周最將計就計從而輕松當上韓、魏兩國相國的故事,本文深刻的反應了“戰國時期無義仁”的這句話,人們都沒有國家、道德等概念,有的只是各自為政和各顧各利,深刻的反應了這些謀士為了自己的利益將國家玩弄于股掌之間的故事。
作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又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后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后,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