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改革開放感言
怎么寫關于深圳改革開放后變化的感想
網上找下看這里誰有吖
感受深圳改革開放30年變化作文300字以上
改革開發以來,深圳作為首批經濟特區,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使深圳的一小部分人先富起來,極大地促進了深圳經濟的發展, 建國初期,深圳市一個只有兩條半街,2萬人口的邊陲小鎮。
街道兩旁基本是舊式平房,一座五層的旅館樓舊式全鎮最高的建筑。
1980年,深圳常住人口
【第33句】:3萬,人均年收入只有400元。
2003年,深圳常住人口已有5
【第57句】:4萬,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達到
【第2句】:5萬元以上,居全國首位。
市內高樓林立,氣勢宏偉。
高速公路,立交橋,高架橋構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
深圳城市綠化覆蓋率已達44%,正在建設成為園林式,花園式,現代化國際性城市。
深圳20多年來的巨變,創造了“東方奇跡”,“世界奇跡”。
外國朋友稱贊“深圳是中華人名共和國胸前的一枚耀眼的勛章”。
從深圳的發展歷程中你感悟到什么道理
【第1句】: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第2句】:堅持改革開放這一基本國策
【第3句】: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奮發向前
深圳為什么被稱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田
2009年,深圳本地生產總值比1979年增長979倍,年平均遞增
【第25句】:8%,創造了世界城市經濟發展速度的奇跡。
\ 可以說,“深圳速度”創造了一個城市的奇跡,而它最大的貢獻是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這一模式對中國的意義,不僅在于效率,更在于市場經濟樣本的發育成型,幫助中國越過了市場經濟的第一條河。
可以說,改革、創新、開放……貫穿深圳特區發展的始終,所以深圳曾擔著試驗田和探路者的使命,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經驗。
提問者的感言:
關于深圳改革開放的前前后后
改革開放20年來,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十分令人矚目的現象,就是電子信息技術和種類繁多的電子產品,廣泛滲入國防、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成為人們生產、科研、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東西。
這種現象的出現和日新月異的變化,是與我國電子工業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近20年來,電子工業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請看下面的幾組數據:——電子工業總產值:1979年
【第81句】:3億元,1998年預計實現電子工業總產值4800億元,19年增長了58倍,平均年遞增
【第23句】:9%;占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也從1978年的
【第1句】:4%,上升為
【第6句】:5%;電子工業利稅總額:1979年
【第3句】:4億元,1998年230億元,19年增長
【第66句】:6倍,平均年遞增
【第24句】:8%;——電子產品出口:1980年電子產品出口額只有1000萬美元,僅占全國出口總額的%,預計1998年出口額可達到300億美元(海關統計),18年增長3000倍, 1996年出口215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
【第14句】:4%,成為拉動我國出口的增長的支柱產品。
——電子產品結構:電子工業投資類、消費類、元器件類三大類的比重:1980年為17:22 :61;1990年為14 :53 :33;1998年10月變化為
【第38句】:8 :
【第32句】:6 :
【第28句】:6。
投資類產品成為拉動產業增長的動力,從以元器件為主,到消費者類為主,再到投資類產品為主,樗著我國電子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為四化服務能力大為提高。
——主要電子產品生產與供應:據對當前生產的20種主要電子產品統計分析,1988與1980年相比,有13種是當年不能生產的新增產品,有7種繼續生產的產品,年產量也分別增長了幾十倍到幾百倍(如彩電增長780倍)。
當時進入家庭的主要是收音機,單錄機、彩電都是稀罕東西,現在從彩電、冰箱到家用電腦,從VCD、高檔音響和種類繁多的小家電,已成為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用品。
程控交換機、高檔微機、集成電路和新型元器件高科技電子產品研制生產,也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和水平,為四化建設和信息化提供裝備的能力,有了得大提高。
——電子工業在世界的排位:1980年,中國電子工業在規模排在世界國家和地區的第 位,現在已居第 位,成為世界電子工業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