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中書”的五言詩句
為您整理了91句帶“中書”的五言詩句,其中“中書”開頭的五言詩句13句,“中書”結尾的五言詩句51句,“中書”在中間的五言詩句27句,供您參考。
“中書”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中書贈陳準,右相簡王陵。——出自唐·王灣《秋夜寓直即事懷贈蕭令公裴侍郎兼通簡南省諸友人》
【第2句】:有狡誰窮穴,中書惜拔毫。——出自梅堯臣《兔》
【第3句】:天漢江山美,中書日月長。——出自魏了翁《安大使生日》
【第4句】:中書十八年,清明日方午。——出自蘇轍《次韻答王鞏》
【第5句】:中書輸尚父,封戶溢票姚。——出自樓鑰《史文惠王挽詞》
【第6句】:水部張員外,中書白舍人。——出自李復《西溪酬孫倚李珪二同年依韻》
【第7句】:于時程訥相,中書秉洪鈞。——出自方回《送呂主簿還任永豐》
【第8句】:中書多缺員,聞早下堂帖。——出自方回《送劉都事五十韻》
【第9句】:中書有安石,慎勿賦離騷。——出自宋·蘇軾《荊州十首》
【第10句】:內史趨欄藥,中書落筆椽。——出自黃公度《送汪內相移鎮宣城》
【第11句】:新州路上人,中書堂裹事。——出自釋了惠《五祖栽松六祖擔柴贊》
【第12句】:吏部既三踐,中書亦五期。——出自唐·崔湜《景龍二年余自門下平章事削階授江州員外司馬…途中言志》
【第13句】:中書為尚友,鐵面迫人寒。——出自胡仲弓《端硯》
“中書”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竭澤古所戒,但保腹中書。——出自梅堯臣《送方云秀才下第》
【第2句】:暫來淹外郡,再入老中書。——出自魏野《上知府趙侍郎二首》
【第3句】:自鋤畦上草,不放手中書。——出自徐照《題薛景石瓜廬》
【第4句】:位公以中書,舉世警蒙聵。——出自五邁《有客一首寄溫陵史君趙侍郎涯》
【第5句】:遽辭池上酌,新得山中書。——出自唐·丘丹《奉酬重送歸山》
【第6句】:宣城死諸葛,管城不中書。——出自趙蕃《從孫一昆仲求毗陵筆》
【第7句】:禪心庭下樹,仙訣枕中書。——出自蔡襄《寄題處州朱山人幽居》
【第8句】:奇章應未見,名不下中書。——出自胡銓《銅石山》
【第9句】:試探篋中書,把卷揖前修。——出自蘇轍《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
【第10句】:官屬邃中書,朝班高太府。——出自曾幾《陳卿又和三首而仲通判亦三作嚴教授再賦皆有見及語予不可以無言故》
【第11句】:軼群辭上蔡,能事到中書。——出自李兼《食兔詩》
【第12句】:想見堂中書,填箱溢巾笥。——出自王之道《史佐才讀書堂》
【第13句】:如逢北來客,應寄社中書。——出自釋尚能《送秀登上人》
【第14句】:昔者曾中書,門戶實難瞰。——出自秦觀《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第15句】:如謀道邊舍,似信枕中書。——出自南宋·陸游《絕祿以來衣食愈不繼小兒力圖之殊未有涯予謂》
【第16句】:筆頭不中書,聊可備急人。——出自梅堯臣《詠懷》
【第17句】:未忘牛背約,端憶籠中書。——出自李流謙《照老用韻謝復作》
【第18句】:梁王雖好事,不察獄中書。——出自唐·崔國輔《送韓十四被魯王推遞往濟南府》
【第19句】:潞還子方謫,坡答致中書。——出自劉克莊《無題二首》
【第20句】:竦身空里語,明目夜中書。——出自唐·王維《贈東岳焦煉師》
【第21句】:隨行載中書,所至得揮掃。——出自王之道《送彥立兄游太學以恩袍草色動為韻》
【第22句】:可憐劉校尉,曾訟石中書。——出自唐·杜牧《李給事中敏二首》
【第23句】:爭如郝隆子,只曬腹中書。——出自宋·汪洙《神童詩》
【第24句】:有人從翰苑,穿入內中書。——出自唐·鄭畋《五月一日紫宸候對時屬禁直穿內而行因書六韻》
【第25句】:云何媢公者,不置篋中書。——出自南宋·陸游《劉太尉挽歌辭》
【第26句】:解我橐中書,極深更研幾。——出自王柏《高風行懷本齋》
【第27句】:望極錦中書,腸斷魚中素。——出自宋·蔡伸《卜算子》
【第28句】:徒剖腹中書,悠悠誰爾知。——出自梅堯臣《清池》
【第29句】:漢卿來子墨,秦殿識中書。——出自孫應時《又寄潼川漕仲房》
【第30句】:我家壁中書,不知相牛經。——出自汪炎昶《奉和族祖紫嚴翁謾興十首》
【第31句】:屢假篋中書,校證多護真。——出自梅堯臣《寄宋次道中道》
【第32句】:道傳傳便得,元乏枕中書。——出自趙汝唫《游洞霄》
【第33句】:負才宜大用,別有腹中書。——出自方回《送譯學靳教授》
【第34句】:著我老仙子,少試胸中書。——出自葛紹體《送仙居令》
【第35句】:訃傳纓紱駭,惜綰不中書。——出自趙汝騰《挽竹湖李端明》
【第36句】:區區推卦氣,欲撼石中書。——出自劉克莊《雜詠一百首·京房》
【第37句】:空留冢上劍,不見枕中書。——出自李彌遜《門下大資顏公挽詩三首》
【第38句】:稱觴勤祝頌,二十考中書。——出自馮時行《石漕生辰》
【第39句】:山君水上印,天女月中書。——出自唐·崔備《使院憶山中道侶,兼懷李約》
【第40句】:得封才五等,進位合中書。——出自李流謙《以雙筆贈照老用前韻》
【第41句】:歲晚未相忘,頻寄山中書。——出自戴表元《君莫夸少年一首贈余光遠》
【第42句】:解歸巢上燕,思寄袖中書。——出自梅堯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游延羲閣後藥欄》
【第43句】:客有袖中書,初憑春燕寄。——出自梅堯臣《依韻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見寄》
【第44句】: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書。——出自唐·李冶《結素魚貽友人》
【第45句】:前生陳正字,今代傅中書。——出自周必大《端明尚書汪圣錫挽詞二首》
【第46句】:不如顏中書,藻舟賦新詩。——出自邵彪《賦丹陽縣治滄浪臺》
【第47句】:請將胸中書,散作五嶺春。——出自舒邦佐《送簡賀州五首》
【第48句】:摩挲腹中書,安知非糟粕。——出自北宋·黃庭堅《讀方言》
【第49句】:安得張中書,就欲求古方。——出自文同《病眼》
【第50句】:鎖窗閑晝永,高臥數中書。——出自劉子翚《書齋十詠·筆架》
【第51句】:愿言椿算遠,二十考中書。——出自仲并《韓侍郎》
“中書”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攀折聊將寄,軍中書信稀。——出自唐·盧照鄰《橫吹曲辭·折楊柳》
【第2句】:懷人小山作,寄愁中書君。——出自宋·敖陶孫《和姜堯章桂花裙字韻》
【第3句】:當年東老家,曾代中書筆。——出自宋伯仁《梅花喜神譜·小蕊一十六枝》
【第4句】:愁中書櫝失,夢里歌鐘陳。——出自周文璞《游棲霞四首》
【第5句】:朝游翔鳳池,暮直中書省。——出自梅堯臣《范景仁紫微見過亦謁不遇道上逢之》
【第6句】:相從亦何樂,賴有中書君。——出自方岳《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貽輒復賡載》
【第7句】:又如相人國,操秉中書權。——出自方回《夜起有感》
【第8句】:從今千百歲,總是中書考。——出自宋·楊炎正《千秋歲》
【第9句】:多謝中書君,伴我此幽棲。——出自宋·蘇軾《自笑》
【第10句】:雨中書枕榻,山下菜羹家。——出自陳著《次弟觀似單君范》
【第11句】:邊上事千種,袖中書一編。——出自曾豐《送鎮江張禹功獻邊事未報過建康謀辟》
【第12句】:職在中書貴,功因大手奇。——出自郭印《明復作文房四物詩因用其韻》
【第13句】:臺上鏡文銷,袖中書字滅。——出自唐·郎大家宋氏《長相思》
【第14句】:貶黜毛錐子,褒進中書君。——出自陸文圭《贈筆生林君實》
【第15句】:愿向中書府,年年薦壽觴。——出自李商叟《壽辛太尉》
【第16句】:初試中書日,旋聞鄜時逃。——出自蘇轍《和張安道讀杜集》
【第17句】:閑中書日月,隨處弄兒孫。——出自宋·魏了翁《臨江仙》
【第18句】:赫赫京內史,炎炎中書郎。——出自唐·白居易《寓意詩五首》
【第19句】:腹中書萬卷,身外酒千杯。——出自唐·杜牧《送張判官歸兼謁鄂州大夫》
【第20句】:復綴守藏史,得近中書堂。——出自周文璞《送澗泉》
【第21句】:北闕中書今,南極老人星。——出自宋·華岳《水調歌頭》
【第22句】:巖巖中書君,正色元佑年。——出自章甫《連屋》
【第23句】:鞭馬六十里,暮投中書村。——出自王禹偁《一品孫鄭昱》
【第24句】:每望中書入,俄驚遠訃聞。——出自文同《呂惠穆挽詩四首》
【第25句】:舊物中書令,玉潤繼汾陽。——出自宋·無名氏《水調歌頭》
【第26句】:竊擬專賞罰,爵之中書公。——出自宋·敖陶孫《謝蓋唏之餉筆用酬以古壽春石刻剛經》
【第27句】:謝脁中書直,王祥別乘歸。——出自唐·李端《送別駕赴晉陵即舍人叔之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