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到Z暢談美國流行文化: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電影《好奇害死貓》的海報有這樣一段宣傳語:“貓,因為好奇丟掉了性命;人,因為好奇而深陷泥潭。記住,有句英文諺語:好奇害死貓。”隨著影片的熱映,這句諺語在國內迅速流行起來。
由于電影的官方英文名字是Curiosity Kills the Cat,不少人誤以為諺語的原話就是這句,其實不然。正確的說法是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過去式。 用過去式是否意味著這句話起源于某個特定事件?這個問題始終沒有明確的答案,各大詞典給出的回答都是“ongm unknown/unclear”(起源不詳)。
可以確定的是,這句諺語最早以書面形式出現是在1909年0.Henry的短篇故事“Schools and Schools”(《學校呀學校》)里:Curiosity can do more things than kill a cat: and if emotions. well recognized as feminine. arelnimical to f'eline life. then jealousy would soon leave the whole world catless.(好奇可以做到的不僅僅是害死貓。如果通常被認為是女性化的情緒對貓的生命有害,那么妒忌很快將殺死世上所有的貓。)
當然,這里用的是can kill a cat,而非過去式killed the cat。 采用過去式的表達于1916年3月4日第一次在印刷物中出現。當天的The Washingto療Pc晤f(((華盛頓郵報》)有一則關于貓意外死亡的報道,大致內容是說一只叫Blackie的貓因為好奇心太重,沿著主人家的壁爐一路往上爬,想到樓頂的煙囪里一探究竟。結果一不小心摔到地上,死了。
這則報道的題目就是“Curiosity Killed the Cat”。這里說的是具體事件,所以用過去式killed和定冠詞the (cat)。 由于The Washington Post有很大的影響力,這旬諺語就逐漸固定了下來,流傳至今。它的意思就是people should mind their own business,也就是告誡人們不要太好奇,不要去關心自己不該關心的事,以免對自己造成傷害。
舉例如下: Bill: Hey,l heard that Tina got the promotion because her father had been pulling strings behind the scenes.If so. he must be quite a big shot. what do vou think?(嘿,我聽說Tina被提拔是因為她父親一直在暗中拉關系。如果真是這樣,他肯定是個大人物。你覺得呢?)Louise:I have no idea ,and honestly,it's none of my business.Curiosity killed the cat.(我不知內情,而且說句實話,這根本就不關我的事,好奇害死貓) Charlie: Kevin is actingr weird lately. Something must be going on (Kevin最近表現怪怪的。肯定有什么事。) Ceorge: Just lcavc him alone.(就由他去吧。) Charlie: Don'r you want to know? He checks his locker after everv class. It's got to be something important. What if it's a gun?(你難道不想知道嗎?他每節課后都去查看他的儲物柜,肯定是什么重要的東西。如果是支槍怎么辦?) George: CuriosiW kiIJed the cat.(好奇害死貓。)
說來非常巧合的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英國一支相當走紅的男子樂隊就叫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他們于1987 年推出的首張專輯順利拿下了英國銷量榜的冠軍,并在前十名的位置上停留了三個多月。這張專輯的名字叫Keep Your Distance,正是對curiosity killed the cat的最佳注解。可惜好景不長,樂隊隨后推出的專輯沒有一張成功的,只有幾支單曲取得了馬馬虎虎酌成績。不少樂迷開玩笑說,他們如果想要咸魚翻身,就得像剛出道時那樣,給專輯取個符合curiosity killed the cat主旨的名字,不然準沒戲。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還存在一個變種:Curiosity killed the cat,but the satisfaction brought it back.(好奇害死貓,但知道真相的滿足感又令它起死回生。)這個變種顯然是和原始版本唱反調,鼓勵大家要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因為“知道了真相,死了也能活過來”。
學者大多將這句話的出處歸于曾獲諾貝爾獎(Nobel)和普利策獎(Pulitzer)肯定的美國著名劇作家Eugene O'Neill。他并沒有在自己的作品里用過這個變種,但他曾經在公共場所說過這句話,所以它很快流行了起來。 1966年9月14日的The Lima News(美國俄亥俄州的報紙)率先刊登了這句話。
相關原文是:Curiosity killed the cat-but satisfaction brought it back. Let your curiosity get the best of you. Find out what you want to know.(好奇害死貓,但知道真相的滿足感又令它起死回生。就讓好奇心控制你吧。找出你想知道的答案。) 被尊稱為“The Godfather of Punk”(朋克教父)的美國著名搖滾歌星Iggy Pop在他1979年的作品Curious里用過這句話。此外,美國科幻小說作家Diane Duane左1990年的作品High W7zardry里也用過這句話。不過,相對來說最有影響力的例子是恐怖小說大師Stephen King首發于1983年的作品Pet Sematary (《寵物公墓》)。
故事里的一塊墓地具有能讓死去的生物重新活過來的神奇魔力。一只因為誤入高速公路而被撞死的貓地擁有了第二次生命,給主人家帶來了一系列意想不說的封面上就赫然寫著這句宣傳語:Curiosity killed satisfaction brought it back. 盡管如此,從總體上來看,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的變種常用得多。這一點在短期內肯定不會改變。
電影《好奇害死貓》的海報有這樣一段宣傳語:“貓,因為好奇丟掉了性命;人,因為好奇而深陷泥潭。記住,有句英文諺語:好奇害死貓。”隨著影片的熱映,這句諺語在國內迅速流行起來。
由于電影的官方英文名字是Curiosity Kills the Cat,不少人誤以為諺語的原話就是這句,其實不然。正確的說法是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過去式。 用過去式是否意味著這句話起源于某個特定事件?這個問題始終沒有明確的答案,各大詞典給出的回答都是“ongm unknown/unclear”(起源不詳)。
可以確定的是,這句諺語最早以書面形式出現是在1909年0.Henry的短篇故事“Schools and Schools”(《學校呀學校》)里:Curiosity can do more things than kill a cat: and if emotions. well recognized as feminine. arelnimical to f'eline life. then jealousy would soon leave the whole world catless.(好奇可以做到的不僅僅是害死貓。如果通常被認為是女性化的情緒對貓的生命有害,那么妒忌很快將殺死世上所有的貓。)
當然,這里用的是can kill a cat,而非過去式killed the cat。 采用過去式的表達于1916年3月4日第一次在印刷物中出現。當天的The Washingto療Pc晤f(((華盛頓郵報》)有一則關于貓意外死亡的報道,大致內容是說一只叫Blackie的貓因為好奇心太重,沿著主人家的壁爐一路往上爬,想到樓頂的煙囪里一探究竟。結果一不小心摔到地上,死了。
這則報道的題目就是“Curiosity Killed the Cat”。這里說的是具體事件,所以用過去式killed和定冠詞the (cat)。 由于The Washington Post有很大的影響力,這旬諺語就逐漸固定了下來,流傳至今。它的意思就是people should mind their own business,也就是告誡人們不要太好奇,不要去關心自己不該關心的事,以免對自己造成傷害。
舉例如下: Bill: Hey,l heard that Tina got the promotion because her father had been pulling strings behind the scenes.If so. he must be quite a big shot. what do vou think?(嘿,我聽說Tina被提拔是因為她父親一直在暗中拉關系。如果真是這樣,他肯定是個大人物。你覺得呢?)Louise:I have no idea ,and honestly,it's none of my business.Curiosity killed the cat.(我不知內情,而且說句實話,這根本就不關我的事,好奇害死貓) Charlie: Kevin is actingr weird lately. Something must be going on (Kevin最近表現怪怪的。肯定有什么事。) Ceorge: Just lcavc him alone.(就由他去吧。) Charlie: Don'r you want to know? He checks his locker after everv class. It's got to be something important. What if it's a gun?(你難道不想知道嗎?他每節課后都去查看他的儲物柜,肯定是什么重要的東西。如果是支槍怎么辦?) George: CuriosiW kiIJed the cat.(好奇害死貓。)
說來非常巧合的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英國一支相當走紅的男子樂隊就叫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他們于1987 年推出的首張專輯順利拿下了英國銷量榜的冠軍,并在前十名的位置上停留了三個多月。這張專輯的名字叫Keep Your Distance,正是對curiosity killed the cat的最佳注解。可惜好景不長,樂隊隨后推出的專輯沒有一張成功的,只有幾支單曲取得了馬馬虎虎酌成績。不少樂迷開玩笑說,他們如果想要咸魚翻身,就得像剛出道時那樣,給專輯取個符合curiosity killed the cat主旨的名字,不然準沒戲。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還存在一個變種:Curiosity killed the cat,but the satisfaction brought it back.(好奇害死貓,但知道真相的滿足感又令它起死回生。)這個變種顯然是和原始版本唱反調,鼓勵大家要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因為“知道了真相,死了也能活過來”。
學者大多將這句話的出處歸于曾獲諾貝爾獎(Nobel)和普利策獎(Pulitzer)肯定的美國著名劇作家Eugene O'Neill。他并沒有在自己的作品里用過這個變種,但他曾經在公共場所說過這句話,所以它很快流行了起來。 1966年9月14日的The Lima News(美國俄亥俄州的報紙)率先刊登了這句話。
相關原文是:Curiosity killed the cat-but satisfaction brought it back. Let your curiosity get the best of you. Find out what you want to know.(好奇害死貓,但知道真相的滿足感又令它起死回生。就讓好奇心控制你吧。找出你想知道的答案。) 被尊稱為“The Godfather of Punk”(朋克教父)的美國著名搖滾歌星Iggy Pop在他1979年的作品Curious里用過這句話。此外,美國科幻小說作家Diane Duane左1990年的作品High W7zardry里也用過這句話。不過,相對來說最有影響力的例子是恐怖小說大師Stephen King首發于1983年的作品Pet Sematary (《寵物公墓》)。
故事里的一塊墓地具有能讓死去的生物重新活過來的神奇魔力。一只因為誤入高速公路而被撞死的貓地擁有了第二次生命,給主人家帶來了一系列意想不說的封面上就赫然寫著這句宣傳語:Curiosity killed satisfaction brought it back. 盡管如此,從總體上來看,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的變種常用得多。這一點在短期內肯定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