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皮囊讀書感悟50字 皮囊讀書感悟1000字匯總
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感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皮囊讀書感悟50字 皮囊讀書感悟1000字篇一
序
從序言開始讀起,從這本書的序言作者,看出此書的與眾不同。一位是文壇新秀韓寒,一位是天王劉德華,我抱著強烈的興趣想知道是怎樣的人、怎樣的著作能將原沒有任何交集的兩人扭結在一起,為這部著作寫了序。
阿太的故事
《皮囊》是一個散文集,書的名字用的就是第一篇,關于阿太的故事。在一開始,作者就刻畫了一幅閩南風情小鎮里的一位高齡老太的形象。這位老太在不經意間道出了人生的一大真諦"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如果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是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才。"就是這個堅硬如石頭的老太,九十多歲的高齡還可以攀到屋頂去修補漏洞;接受了女兒死去事實的淡然;切斷自己手指時的冷靜;臨死前的豁達……
書中寫道:"阿太的生活觀: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污濁給拖住。"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或者,這就是他們那一輩人的生活哲學。""別讓這肉體再折騰它的魂靈……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感受阿太的豁達和睿智。"我想蔡崇達的人生,能夠堅強的面對一次次挑戰,從那個大海邊的小鎮走到北京,走向更遼闊的世界,老太的人生觀應該是他成長路上的第一份人生禮物吧。
十四個故事
整本書有14個小故事,我在通篇的書里感受著母親對父親、兒子的愛,感受著母親對于兒子寄予的無限的信賴。書中寫父親母親的幾個故事背后,我可以想像出這個家庭所經歷的苦難和掙扎,可是蔡崇達沒有刻意去渲染任何悲苦的情緒,只是客觀地在陳述故事,剖析人物。
前方,依然有希望,帶著皮囊,一起勇闖天涯!
皮囊讀書感悟50字 皮囊讀書感悟1000字篇二
終于讀完了《皮囊》,久久不能平靜,深有感觸,真的是一本好書好書好書,作者以最真實的情感,最平實的語言,寫了自己生活經歷,骨肉間的故事,像解剖人生一樣,剝開生活外殼,展露給你看生活的真實血性肉身一樣劇烈。祈求上天開一點門夾縫,祈求他媽媽放下那包老鼠藥,那些帶點血腥味的生活片段,讓人無法輕易放下和忘記,字里行間的心靈深處的猛烈碰撞。
聽說作者寫這本書寫了很久很久,有人說書名《皮囊》不太符合內容,我卻覺得很適合,沒有動詞,沒有狀語,只是個名詞,只是個各人見解和個人感受的詞,正如賈寶玉形容自己“只是副臭皮囊”,又正如《金剛經》里面的“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皮囊,只是相,只是外在,正如書里面一句話“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這讓我記起溫情而又殘酷的家鄉故事與現實糾纏的影子,誰又能徹底能理解生活的本質意義呢?當你覺得你正在受生活的折磨和困境時,抱怨著這一切,你不如看看這本書,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困境和苦難沒想像中那么大,至少你活得比別人幸福。
豐滿的皮囊,過完人生才會知道厚薄。吃苦是讓你知道你還在經歷這個世界的真實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經歷,我記得問過令令姐,令令姐說,這一切只是“業”顯現罷了,一切只是你腦海里的大象。無論如何,愿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青春價值。也愿你活在當下,珍惜你所能擁有的人或物。扎西德勒!
耳邊聽著李健的音樂,旁邊是熱氣騰騰的米飯,看完的書,在這寒冷的夜,一切來得如此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