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卷語文高考作文:時間的沉淀,事物的價值被呈現,還是埋沒?
浙江卷語文高考作文:時間的沉淀,事物的價值被呈現,還是埋沒?
浙江卷的作文材料已經不能用惜墨如金來形容了,更像是一則寓言故事。雖說文字區區六十來字,卻引人無數的思考。我們先看材料。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經過時間的沉淀,事物的價值才能被人們認識;也有人認為不盡如此。”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事物經過時間的沉淀到底會經歷什么?第一種可能性,事物的價值被挖掘,引起人們的重視;第二種可能性,事物仍然被沉淀,價值的體現遙遙無期,甚至我們有生之年都不能看到;第三種可能性事物的價值呈現一部分,還需要繼續時間沉淀。
這些道理比較抽象,需要具體的事例來加以說明。對于參加工作的人來說,有些社會閱歷的人來說,理解起來可能會更具體,更深刻一些。甚至我們有時候判斷事物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沉淀不斷發生改變,或者變得失去價值。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事件,但是面對這種文字的壓力,又沒有辦法直接寫出來,或者說,例子感覺不夠恰當。
這樣,我們換個角度,歷史事件或者社會事件把握不好的話,我們不妨從考生的身邊的生活、人生經歷進行闡述自己的觀點。任何觀點都是放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是成立的,所以,也不用擔心自己寫的和別人的到底有什么不同,或者想知道別人都是寫的什么啊?
我們每個人都是充滿著獨立性、獨特性的。所以,只有寫真實的自我感受,能夠體現自己的價值導向都算是優秀的作文。我們不妨打個賭,真實的東西永遠是有價值的,你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