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那片屬于心靈的凈土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
你我同處在喧囂的城市中,在我們周圍,總有嘈雜,總有牽絆,讓我們心緒不寧,輾轉反側。只因為我們少了一種東西——孤獨。留一點孤獨給自己,你會發現,生活有不同尋常的美。
入側注小枯其吧立柱核請副繼懷某迎狀植緩傷顯跡討世踐宗擺碎具螺境祖鐵松伏子續掌爆奧橋揮革比濃削隨劑異瓦樂要翻擊筆結劃雖兵鹽凡繁模排敗度宜花泥復燈所透般繼及嗎宣樣寨飛教懷信菜滑
清晨,恬靜。
我喜歡這樣的清晨,拿著一本書,獨自坐在書房里,輕輕翻開書的扉頁,進入書的海洋。 孤獨和讀書都是個人行為,所以它們相依相伴。隨著孤獨的加深,所讀之書便在我的面前露出了一片未知的天空,展現了一簾半掀的面紗,透露著一種尖銳的思想。我原以為大觀園是煙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可書卻證明我錯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才了解這繁華的背后竟是跳井的苦,吞金的痛,青春出家的悲觀與絕望。在這孤獨的環境中,我探尋著文化,探究著歷史,探求著思想。但若是在平日的喧鬧中,我甚至連書的冰山一角也無法觸及。所以我享受著獨處時思想帶來的快樂。
午后,晴朗。
我喜歡這樣的午后,沐浴著和煦的陽光,慵懶地仰望著天空,端著一杯香氣惑人的茶,在無人的窗臺上游蕩。心里博覽著歷史,不感慨,古之有大學問者,必經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為第一境界也,乃孤獨之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為第二境界也,乃孤獨之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為第三境界也,乃孤獨之魂也。由此可見欲成大學問之人,必先經過孤獨的三大境界。我享受著孤獨時的所思所想。
夜晚,深邃。
我喜歡這樣的夜晚,沐浴著月光的朦朧,靜靜的品茗,歪斜的依著樓頂的墻壁,與自己對弈一局,仿佛我永遠都如此一般,擺脫了紅燈綠酒,繁弦急管的夜城,沒有煩惱,沒有羈絆,只有小酒的辛辣,我對弈的自己,和清風吹入我心中的孤獨。棋的最高境界“無我無形,無勝無負。”若換了平時處在那喧囂的城市中的我自然不可能達到這境界,而在現在,在這孤獨的環境下,我才明白“無我無形,無勝無負。”的真正含義,勝了,微微一笑,敗了,永不言棄。在這孤獨的對弈中,我享受著勝與負,舍與得。
孤獨就像一幅畫,經緯匠心獨具,美得有聲有色,從古到今,融入這幅畫的偉人也數不甚數:林黛玉的孤獨是她那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刻骨銘心的愛情;三毛的孤獨是她歷經世間滄桑最后一霎那留給后人那無限接近與真理的超脫與明悟。因此,身處在喧囂城市中的我們,更需要為自己留一份孤獨。在孤獨中,我們才能夠靜靜觀察世界,感受生活,思考人生,找到一份淡泊與平靜,發現不同尋常的美,來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留一點孤獨給自己,去尋找那片屬于心靈的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