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建設專題片解說詞集合5篇
美麗鄉村建設專題片解說詞1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贊美家鄉婺源的詩句。
婺源是江西省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縣,歷史上屬安徽管轄。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也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這里民風純樸,文風鼎盛,名勝古跡遍布全縣。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園牧歌式的氛圍和景色。
這里山明水秀,松竹連綿,飛檐翹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綠水之間:或依山,隱現于古樹青林之間;或傍水,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與層層梯田、繚繞云霧相映成趣,如詩如畫。四季景色各呈千秋,尤其是春秋兩季,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和滿山的紅楓葉猶如一簇簇火苗爭奇斗艷。置身于這樣的景色之中,讓你感覺到心曠神怡和留連忘返。
婺源以山川之靈秀,土地之肥沃,物產之豐富,賢俊之廣眾而著稱。
縣境內縱橫密布、碧而清澈的河溪山澗與怪石奇峰、古樹茶亭、廊橋驛道融雄偉豁達與纖巧秀美于一體。著名景點有西北的大鄣山與靈巖洞群,東北的浙嶺與石耳山,中部的福山和西部的大游山,唐宋以來就是游覽勝地。蘇東坡、黃庭堅、宗澤、岳飛、朱熹等在此留下了不少贊美的詩文。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因襲唐詩而得名的宋代古橋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作。這里四周青山如黛,橋下綠水長流,橋的兩旁有廊亭,廊亭的兩旁有石桌石凳,在這里或品茶弈棋,或瀏覽風光,讓你感受到世外的悠閑和寧靜。
離縣城西南30公里左右的文公山有朱熹回鄉掃墓時親手栽植的古杉24棵(寓24孝之意),至今逾800余年,長勢依然旺盛,古杉之巨,為國內所罕見。
生態環境優美的鴛鴦湖,成群成對的鴛鴦,如鮮花綻開于湖泊之中,形影不離。
婺源不僅景色優美,更富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歷來享有書鄉之譽。這里人杰地靈,名人輩出,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足見其文風之盛。婺源物產豐富,有遐名中外的茶葉“婺綠”,可謂中國綠茶中之上品;味道鮮美的荷包紅魚,被譽為“人間天物”;石冠群山的“龍尾硯”(歙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婺源以山、水、竹、石、樹、木、橋、亭、澗、灘、巖洞、飛瀑、舟渡、古民居為組合的自然景觀,有著世外桃園般的意境,猶如一幅韻味無窮的山水畫,形成一個獨特而美麗的田園風光游覽區,給人們一種回歸自然和超凡脫俗的感覺。對那些久經都市嘈雜喧鬧的人們和愛好旅游、美術、攝影的藝術工作者來說,到婺源一游或收集創作素材,不能說不是一種美的享受和明智的選擇。
美麗鄉村建設專題片解說詞2
在那古道黃河之畔,有一片綠色的梨園,那就是我美麗可愛的故鄉——什川。
當春天的腳步逐漸臨近的時候,古道黃河兩岸雖是乍暖還寒,但阻擋不了熱愛生活的故鄉人奔向自然懷抱的熱情。農莊茶園,悠揚婉轉的鼓子彈詞,傳誦著故鄉壯麗的詩篇;雄渾高亢的大秦之腔,承載著故鄉歷史的厚重;翩翩起舞的婀娜身姿,舞動著出對生活的美好憧憬;搖曳著風車的黃發垂髫,呼朋引伴地嬉戲于田間小道。
沐著春風,沿著古道,和著鄉音,吮著花蕊,瞇著雙眼,用心在聆聽春之樂,花之音,沉醉期間而不知所為。已而夕陽西下,歡聲依舊,歸鳥入林,鳴聲上下,摻雜著歡聲笑語共同掩映在梨園林木之間,與悠悠黃河一起唱響春的樂章。
夜,靜悄悄的,心,靜悄悄的,故鄉的生活卻在這靜悄悄的春天發生著翻天覆地的巨變。
美麗鄉村建設專題片解說詞3
這里是華夏始祖黃帝生息的搖籃;
這里是周先祖公劉“教民稼穡”之地;
這里是唐玄宗夢中游走的人間仙境;
這里是播撒紅色革命火種的原野。
旭日初照,光芒萬丈;
秀美山川,生機盎然。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
正逢盛世,寧靜致遠!
俗語說:“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邊”,千里董志塬留給慶陽的不僅僅是天下黃土第一原、“隴東糧倉”等聞名遐邇的美譽,更多的是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一種傳承和思考。穿越刀耕火種的蒼茫歲月,巍峨迤邐的子午嶺和依山而臥的皇帝冢,為我們打開了中華文明起始之源——正寧縣悠久燦爛的文化史。
正寧因羅川古城而聞名,羅川又因四郞河而靈秀。四千多年前周先祖公劉在這里“教民稼穡”,開啟了中華民族的農耕文化,羅川古城的文化底蘊也因此在中國文化史上大放異彩。千百年來,文史古跡,斑駁遺存:秦直道跨越時空,依稀可聞金戈鐵馬;雕翎關居高臨下,看似守望秦時明月;四郎河奔騰不息,吟唱“四郎救人舍性命,想起四郎心里酸”的動人歌謠,同時也講述著唐朝那個“卻把羅川改真寧”的美麗傳說。
厚重的文明沉淀,為正寧融進了更多的元素,在這樣一個承載了太多符號的山村,羅川古鎮是極佳的代行者,唐代龍鳳曬煙聞名遐爾,宋承天觀碑、元燕慶安墓碑風韻依然,明趙氏牘坊兩袖清風,“堅持清白”,見證者正寧今昔的繁榮和滄桑。抗戰時代,馮玉祥將軍的“仁人之言”題字碑,更是憂國憂民的千古絕唱。
這里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革命星星燎原的紅色沃土。
正寧縣總面積1319.5平方公里,擁有24萬人口,溝壑交錯,梁峁層疊,塬川相間。國道為龍頭,縣道為軀干,鄉道為骨架,村道為延伸,形成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挾陜甘交通之咽喉,向西2小時與寧縣相攜達成西峰市都市圈,向東3小時可達西安經濟圈。這座被人文與山水浸潤的美麗山村,書寫著一卷蕩氣回腸的史詩。
或許,只有行走在底蘊深厚的正寧,才能感受到輝煌燦爛的民俗文化。
越千年而余緒未泯的正寧香包,是中華民族“原生態”文化的積淀和傳承,更是黃土高原農耕文化史的的見證和再生,被專家學者譽為神奇瑰麗的民族“活化石”。與之相應的還有以彭粉女為代表的剪紙、傳承5000年的根雕等藝術,推動了正寧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
如果說香包是正寧文化的驚世之獻,那么特色產業則給與時俱進、銳意進取的正寧,插上騰飛的翅膀。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吸納了山水靈氣的正寧,穿越歷史云煙,攜周先祖風骨,鏗鏘而來。聰慧睿智、勤勞勇敢的24萬正寧人民,以開拓創新的勇氣和精神,高舉改革、發展、和諧、繁榮的偉大旗幟,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調整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實施“塬面果煙、川區蔬菜、林緣草畜、全縣勞務”的產業布局和“林果增效、烤煙規范、草畜推進、瓜菜提質、勞務增收、龍頭帶動、工業反哺、糧油增產”的八項工程,建成萬畝果園基地鄉鎮7個、專業村51個,全縣果園面積累計達到25.8萬畝,宮河現代化農業綜合示范園、塑料大棚蔬菜種植基地、烤煙種植示范基地、養殖基地、草畜基地的建立,讓正寧的農業產業風生水起,“隴蜜”蘋果、“宮河”大蔥、羅川旱煙等特色產品走俏省內外,年產值高達6億元。
極目遠眺,綠意盎然的十萬畝果園讓羅川古城充滿無限生機,一碧萬頃的農業產業園讓正寧新城綻放璀璨光芒。
當年風來黃土飛、雨來一地泥的村落被寫進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整齊劃一,漂亮外墻及歐式風情的房屋。讓我們不敢相信這里就是過去傳說的“革命老區”。昔日光線幽暗、柴火煙燻的窯洞變成了窗明幾凈、白墻紅瓦的別墅;坑洼不平的道路被寬闊平坦、閃閃發亮的柏油路替換,土炕變成了柔軟舒適的席夢思床,溫馨的居室、精美的家具、寬大的沙發、超薄的液晶電視,太陽能浴室,上下水獨立的衛生間等高科技新生活,形成了人居社區化、環境優美化、生活小康化的現代化村莊。
策馬揚鞭正其時,千帆競發逐浪高,如火如荼的新農村建設,猶如美麗的卷軸,正在這篇富饒的熱土上方騰空而越、徐徐展開。
別墅新村同心同德樹新風,魅力正寧展望未來寫華章。正寧縣在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同時,整合教育資源,強化教育培訓,著力培育現代農民,提高素質,增加收入,使正寧的人均純收入高過全省水平。堅持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向,高度關注民生,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逐步完善的教育、養老院等社會保障體系確保了孩子有學上和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走進正寧,不變的是記載著過去滄桑歲月的龍爪槐。改變的卻是村屋民居、醫院校舍。寬敞明亮,書香濃郁,干凈整潔的校園,培育著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學有所地,書有所讀的農家書屋,科技文明唱響《新時代》,干凈整潔、熱情溫馨的醫療服務解決了村民的后顧之憂。在基層組織建設上,健全了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村級財務審計監督及村干部離任審計等制度,全面推行“一事一議”、“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促進了村務管理民主化、科學化,真正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積極開展星級文明戶、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學校、文明社區、五好家庭、誠信單位、誠信個體戶和“四美在農家”、“道德模范”、“好媳婦”“好公婆”“文明家庭”等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評活動,高唱婉轉悠揚,和諧美妙的《好日子》。
歌聲唱晚,和諧安謐的夜色下,燈火闌珊處,情侶漫步;別墅新村里,四世同堂。
鳥瞰溝壑交錯,梁峁層疊的神奇土地,遙想革命人士當年熱血奮戰的.神奇故事,解讀正寧在改革開放的潮頭長風破浪的豪邁氣勢。今天的正寧,厚積薄發,載著昨日的榮譽和明天的希望,邁開堅定的步伐,激情昂揚地跨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優質果品基地重點縣、綠化模范縣、實施全民健身工程先進縣、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系統工程建設先進縣及全省烤煙重點縣、科普示范縣、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甘肅省文化工作先進縣以及省級文明縣、平安縣等眾多的名譽稱號的實至名歸,也進一步體現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對正寧的高度重視和關懷。
滄海桑田難掩光芒,砥礪千年熠熠生輝,現代化的農業產業園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為正寧轉型發展和跨越發展的強勁兩翼。
儲量豐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為正寧打造工業強縣帶來重大的戰略機遇,儲量達19億多噸的煤炭,占全省煤炭總量的90%以上,使正寧成為名副其實的隴上煤都。寧正煤田核桃峪800萬噸礦井、寧長二級運煤通道正在建設,4×100萬千瓦電廠、煤田供水工程等重大項目即將開工,羅川煤田正待開發。豐富的礦產資源,正在給正寧縣人民帶來巨大物質財富,同時給正寧強縣富民政策和各項經濟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輝煌屬于歷史。展望未來,這顆隴上明珠,依托廣闊的原生態森林面積和豐富的煤炭資源,彰顯“綠”的意蘊,提升“文”的內涵,改善“居”的環境,加快“商”的發展,緊跟時代步伐,規劃與時俱進,依托農業科技產業園,隴上煤都,待開發的旅游資源,必將煥發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紅日,從子午嶺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嗩吶,在黃帝生息的大地上奏響。
和諧、文明的正寧,燃燒著希望和未來。
美麗、幸福的正寧,抒寫著開放和發展。
故地新村,傳承千年古韻金風,隴上明珠,美麗鄭正寧如此多嬌!
美麗鄉村建設專題片解說詞4
蒙山高,沂水長。素以紅色沂蒙山革命老區而著稱的臨沂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總面積1.7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42萬,是山東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市。
臨沂歷史悠久,古稱瑯琊郡、沂州府,為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臨沂有厚重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文化資源。聞名中外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就出土于臨沂城。孔子72賢徒中有13人生長在臨沂。歷史上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在臨沂。有書圣王羲之、智勝諸葛亮、大書法家顏真卿、算圣劉洪等歷史名人。
臨沂是物流業發達的商業都市。臨沂,區位樞紐城市優勢明顯,形成了海上、空中、公路、鐵路相銜接的立體交通網絡,為物流航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臨沂商城年成交額超800億元,在全國批發市場中列第二位,天下物流,中國臨沂,物流天下。
山東金奧機械有限公司坐落于臨沂這座美麗的城市,中國植保機械的搖籃-----國家級工業園區臨沂市高新園區。
山東金奧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產品設計、開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高科技的專業化公司。公司占地面積達150畝,擁有固定資產6000萬元;公司自成立以來,堅持以科技創新為發展思路、以顧客滿意為最高宗旨,牢固樹立“品質—金奧人的尊嚴,創新—金奧人的靈魂,市場—金奧人的戰場,誠信—金奧人的生命”的金奧精神。
公司堅持“團隊以人才為本、人才以品質為本”的人才觀,金奧公司通過多渠道吸納優秀人才充實企業團隊,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優化人員結構、強化稀缺人才培養、規劃員工職業生涯、加強職工教育培訓,落實人本管理,形成了一支學歷、專業和年齡結構合理、充滿熱情、樂于奉獻、富于創新、勇于開拓、團結拼搏的隊伍,滿足了企業的發展需要。目前公司現有員工500余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0人,高級技術人員10人。金奧公司在不斷引進優秀人才加盟的同時,積極與各高等院校建立校企聯合,保證了企業整體素質的提升。為搞好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公司每年都舉辦各種形式的文藝、體育、以及社會慈善等活動,有力地推進了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以廠為家、愛崗敬業、貢獻自我、回報社會的良好企業文化。
美麗鄉村建設專題片解說詞5
那天早上,他剛一進辦公室,電視臺的總導演就找到他。這些年,電視臺和他有很多合作,他和總導演都合作成朋友了。?
他一看是總導演,就開玩笑說,是不是又要我贊助?我都成了你們電視臺的錢袋子了。
總導演接過他遞過來的煙,一屁股坐在沙發上,說,你說說,你除了錢,還能有什么?開過玩笑,總導演才言歸正傳,說,電視臺準備拍一部關于鄉村記憶的紀錄片。地點選在你老家的那個村子,這一次,不要你出錢,但你得給我們幫幫別的忙。?
他的老家距縣城有七十多里,是一個三面環山一面傍水的小山村。村子里的房子、門樓、院墻以及雞舍、豬圈、牛欄清一色都是用青石板砌成。雖然沒有街道,但戶連戶、舍連舍勾連成一片,錯落有致,看起來特別美。他雖然離開村子多年,每年總會回去轉上幾次。這些年,他在城里蓋起了一棟棟大樓,心里卻總是割舍不了那些石板房。那里每個角落都有他美好的記憶。?
一聽說在他老家拍電視片,他一下子就來了興趣。?
你要我做什么?總導演說,是這樣的,我們已到你老家那個村子踩過幾次景了,一切都滿意,唯一缺的就是人了。缺人?他有些不明白。?
是的。你的老家你知道。這幾年村子里的人外出的外出,搬走的搬走。那天我們去村子里踩景時才發現,偌大的一個村子幾乎成了空村。只有四五戶人家,而且都是老人。?
他說,這我知道。?
總導演說,問題是,我們拍紀錄片,不能拍個空村子吧,那么好的景致,沒有人,拍出來又有什么意思呢?你想想,一個有人聲有狗叫又有炊煙的村子出現在電視里該是多么美的畫面呀。?
他明白了總導演的意思,可這比出錢的難度還大。?
別給我說難。我知道你的能耐,憑你在村里的威信,這事對你來說就不事。?
這事還真是個事。?
送走總導演,他就開始給村子里在外的人打電話。?
一開始,大家聽說要在老家的村子里拍電視,都興奮得不得了。可一說到具體的事情上,問題就來了,有的說生意忙走不開,有的說小孩要上學得照看,推三擋四找各種理由。盡管難度大,最終他還是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他答應所有人,回村拍電視那幾天生意上的所有損失都由他來承擔。事情總算定了下來。竟然還有一個意外之喜。村子里一戶準備給孩子結婚的人家,也被他說動,決定將婚禮搬回村子里辦。在攝制組開拍的前兩天,他和村里的人相約著,拖家帶口地回到了村子里。那時孩子們剛好放寒假。為了還原生活,他還特意買來了紅辣椒、玉米棒子,將它們穿起來,掛在各家各戶的山墻上。石板墻紅辣椒,一下子將所有人的記憶拉回到過去的歲月。
生活其實是不用導演的。大人們平時難得有這樣的機會聚在一起,火塘里生起火,圍在一起,就有說不完的話。小孩子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像自由的小鳥一樣,在村子里追來跑去。偶爾響起一聲兩聲狗叫,村子就一下子活起來了。?
電視開拍的第二天,那戶給孩子結婚的人家,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場院里擺起了酒席,全村的人都來喝喜酒。主家還請來響器班子,吹吹打打地熱鬧了起來。大家幾乎都忘了拍電視的事。?
電視片拍得是異常順利。殺青那天,總導演握著他的手說,多么好的鄉村生活呀,真有點兒舍不得離開呢。唯一遺憾的是,沒有下雪,要是下一場雪,孩子們再在村子里打雪仗,堆上雪人就更有意思了。?
送走攝制組的那天晚上,他讓老婆將炕燒熱,美美地睡了一覺,這些年他真的沒有好好睡過一次安穩覺。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真是好。?
早上起床,他一打開門,外面竟然下起了雪。昨天晚上他已想好,和大伙兒商量一下,這個春節就在村子里過吧。?
轉過墻角,他卻發現,村子里好多人正將他們帶回來的行李往公路上搬。那里停著他們開回來的車。有些手腳麻利的,已經將車發動了起來。?
他們是在準備回城了。?
怎么就不能在村子里過一個年呢??
他回過頭往村子看去,此時,整個村莊一下子又安靜了下來。雪越下越大,那紛紛揚揚的大雪似乎要將整個村子掩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