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作文600字錦集五篇
臘八節作文600字錦集五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臘八節作文600字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臘八節作文600字 篇1
農歷十二月八日為中國臘八節,民間有食臘八粥的習慣。臘八粥也叫八寶粥,相傳臘八節是佛祖“成道”之日,佛寺要仿效牧女獻糜的故事,取八種香谷和果實制粥供佛,故名八寶粥,臘八粥制法簡單,營養豐富,味道香甜。到了宋代,民間爭相效仿,廣為流傳,成為一道深受人民喜愛的美食。
臘月初八被佛教界奉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紅棗、香菇、蓮子等8種食物合煮“八寶粥”,邀請周圍山民共進圣餐,并施舍給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對佛祖的敬奉。其后漸成民間自煮八寶粥(稱臘八粥)食用。形成了吃“臘八粥”風俗。
每逢農歷十二月八日,古代寺院要取香谷和果實等雜煮成粥糜敬佛,民間也效法在臘月初八煮這樣的粥吃,以消災除病。宋代杭州民間的臘八粥是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和米煮成的。明清時各地盛行吃臘八粥。
臘八粥名義上要湊滿八樣原料,但也不拘泥,少者四五樣,多者十幾樣均可。有些地方的臘八粥,是糯米、紅糖和18種干果、豆子摻在一起熬煮的,十分隆重。用蓮子、銀杏、花生、紅棗、松子加上姜桂等調料摻入大米煮成臘八粥,取其有溫暖手足、滋補身體的功效。也有用豇豆、金針、木耳、豆腐、茨菇等煮成的臘八粥,這些是“細臘八”。普通人家吃的臘八粥,在米中摻入青菜、黃豆、蠶豆、豆腐、胡蘿卜,荸薺煮成,是所謂“粗臘八”。
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有些產玉米的山區,逢到臘八,以玉米代替稻米,做成“臘八麥仁兒”吃。農家風俗是每到臘八這天,都要做一頓臘八粥吃。臘八粥,就是盡家中所有,凡是好吃、能吃的東西,都可適量地放一點在鍋里,黃豆、綠豆、豇豆、豌豆、地蛋、山芋、胡蘿卜及小麥粉、玉米粉、高梁粉、大麥粉等,雜七雜八煮成一鍋粥。常說吃得全,長得全。
臘月,就是一年到了,一年到頭一定要把五谷雜糧、各種蔬菜吃全了,這樣才能有全面的營養。這是祈求人體安康,合家興旺之意!其次是吃得全,收得全,過了臘月,就到了新的一年,吃臘八粥時,把當年地里長出來的五谷雜糧,各種蔬菜都吃到,什么都不嫌棄,表明農家對土地上收獲到的一切都是愛惜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什么莊稼都能長得好,都能獲得豐富。
臘八節作文600字 篇2
農歷臘月八日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在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還保留著臘八節的傳統習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
農歷臘月八日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在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還保留著臘八節的傳統習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八粥是每年這一天,奶奶必給我熬的。傳說,在古時候,是因為惡鬼總在農歷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說法,于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望著那紫盈盈的米粥,用勺子舀一點紫粥,細細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香香的味道,不由得令你再喝一碗這紫粥。
喝完臘八粥,便開始要做第二件事,那就是臘八蒜,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如一個個味道甘甜的杏干,吃著翡翠、杏干樣的蒜頭,恨不得讓你再多吃幾個味道美味的餃子。首先,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從櫥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著將紫皮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
忙了除夕的用品,我便開始準備過年的食品了。首先,我將各種水果、干果、瓜子放在桌子上,再把桌上的盤子清洗干凈,將干果、瓜子、水果一個個的放入盤中,奶奶在一旁笑盈盈的說道:“我的靜靜長大了?!睌[放好拼盤,望著桌子上那五花八門的拼盤,我從心里不禁地笑了,畢竟這是我一番辛苦擺出來的。
在這一天,這還從奶奶那知道了北京過臘八節的習俗,得知,來北京的臘八節不僅要吃臘八粥、泡臘八蒜,還要喝一大碗熱熱的羊骨頭湯。因為這了這天,天氣便越來越冷了。
雖然天氣依舊在變冷,但我們一家人的臉上依然有著過節喜慶那快樂的笑臉。
臘八節作文600字 篇3
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干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托哀思的。
在東北也有諺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的之說,意指臘八這一天非常冷,吃臘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御寒冷。
“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農歷臘月初八,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臘八”。關中一帶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上一鍋“臘八粥”,美餐一頓。不光大人、娃娃吃,還要給牲口、雞狗喂一些,在門上、墻上、樹上抹一些,圖個吉利。
臘八節作文600字 篇4
你們誰知道臘八粥是用什么組成的嗎?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等煮制的,有的還加進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紅糖、葡萄等作點綴,使臘八粥更精細可口。 我還知道關于臘……
你們誰知道臘八粥是用什么組成的嗎?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等煮制的,有的還加進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紅糖、葡萄等作點綴,使臘八粥更精細可口。
我還知道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佛祖迦牟尼原來是印度的一個王子,他后來出家修道。一次他來到一條河邊,因饑餓勞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谷雜糧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釋迦牟尼得救后,覺得這粥十分香甜可口。他在河里洗了個澡,然后坐在菩提樹下修行,在農歷臘月初八這天得道成佛后,佛教徒們把這一天叫做“成行節”。每年的這一天,寺廟僧侶就舉行誦經活動,并仿效牧羊女用五谷和果子煮粥敬佛。這個習俗慢慢傳到民間,就成了臘八節,把這一天煮的粥叫做臘八粥。關于臘八節的來歷,我省民間還有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個叫臘八的人,他自幼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習慣。后來他成家娶了媳婦,這媳婦和臘八一樣好吃懶做。臘八的父母去世時,教育他們要勤勞勞動,勤儉度日??墒撬麄儧]聽父母的話,還是不喂雞,不種田。這樣坐吃山空,沒多久,就把父母留下來的糧食吃光了。到了臘月初八這天,鍋里沒米,灶下無柴,臘兩口兒只好把囤底掃了掃。湊了一些雜七雜八的糧食,煮了一鍋粥。在這寒冬臘月,他們后悔沒聽父母的話。為了記取臘八的教訓,以后人們每逢這天就煮雜糧粥,以勉自己勤勞簡樸過日子?,F在,河北民間仍然保留這一節日風俗。人們吃臘八粥,不再是供佛,而成了個單純的節日風俗。
臘八節作文600字 篇5
我小的時候,家境雖不很富裕,但我的母親仍會把每一個節日都過得豐富甜美。記得臘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母親安頓我們幾個兄妹:明天是“臘八”,要早些起來吃“臘八粥”。母親說著,像變戲法一樣拎出一包紅棗,我們高興得如饞貓一般,在炕上打著滾,嘴里還“噢噢”地叫著,想要幾粒打打牙祭,母親卻在這叫鬧中把幾顆最大的紅棗悄悄塞給了我,哦,那一瞬間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兒了……母親準備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紅豆等東西,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準備,然后再一次叮囑我們早起,并說否則會變成“紅眼睛”的。當然這一說法源于何處實在無處考證,因為我第二天還沒見過某個人因在“臘八”這天沒早起就變成“紅眼睛”的。“臘八”這天,母親總是起得很早,當我們還在香甜的酣夢中就隱隱聽到了那“呼噠,呼噠”的拉風箱的聲音,“呼噠,呼噠……”聽來是那么悠揚,那么綿長,那么溫馨……天還沒有放亮,但紅彤彤的灶火將屋子映照得燦爛美麗,當濃濃的香味在屋子里彌漫開來,母親便開始喊我們起床。當我們洗漱完畢懷著喜悅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著母親把那香味撲鼻,色澤鮮艷的“臘八粥”盛到碗里時,我們激動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會敞開腮幫子大嚼大吃,因為粥燙得歷害,“吸吸溜溜”的聲音響成一片。哥一邊吃一邊還不安分地將碗里的粥用力拋向空中,而最讓我佩服的是那被拋起來如球一樣的粥竟每一次都準確無誤落回到他的碗里,簡直像耍雜技,而我學了幾次不是把粥拋到炕上就是拋到后腦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聲。母親端著碗坐在一邊也不管我們,只用那充滿了愛的目光凝視著我們。這時節,屋外往往是寒風呼嘯、冰雪嚴寒,而屋里的我們卻沐浴在母親溫暖的目光里,津津有味地吃著香噴噴、熱騰騰的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如今時過境遷,“臘八粥”已不再是孩子們垂涎的美食了。雖然現在臘八粥用的料已與以前大相徑庭,什么桂圓、蓮子、枸杞、蜜餞等既營養又保健,十分講究,但我吃來卻總感到少了幾樣味道……
哦,當我在紛繁俗塵的生活中一身疲憊時,我多么想沐浴在母親那溫暖的目光里再吃她做的一碗“臘八粥”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