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有感作文集錦十篇
【精華】名人有感作文集錦十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名人有感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人有感作文 篇1
假期里,我懷著敬佩的心情,閱讀了羅曼·羅蘭所著的《名人傳》,《名人傳》讀后感初二(1)劉暢。這本書使我強烈地感受到了那些偉人身上巨人般的毅力與堅韌。
《名人傳》一共由《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篇傳記組成。每一篇傳記都記錄了相應的坎坷的一生。其中,樂圣貝多芬是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我最了解的一位人物。
貝多芬小時候,他的父親為了讓能他成為搖錢樹,逼迫他日日夜夜不停地練習彈琴,并且時常將其打罵。在這慘白的童年中,疼痛與折磨時時刻刻伴隨著他。幾年后,他終于成為了一位響當當的音樂家,但好景不長,雙耳失聰這一毀滅性的災難又降臨在他頭上--他也許再也無法創(chuàng)作樂曲了!
這一事實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一位音樂家失去了聽力,正好比品嘗師感受不到味道,失去了生活的能力。但盡管如此,他還是強忍著痛苦,用血與汗書寫了他余下的生活。貝多芬就是這樣一個倔強的人,他不愿被命運所屈服,他要用頑強的生命去改變它!貝多芬的一生是崎嶇的,也是輝煌的。他曾說過:"卓越的人的一大優(yōu)點是:在不利和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沒錯,他的百折不撓改變了命運,他用自己的力量,證明了命運是可以顛覆的。
貝多芬他得毅力與堅韌深深感染了我,讀后感《《名人傳》讀后感初二(1)劉暢》。劉偉10歲時因一次觸電事故失去了雙臂,從此以后,他便用雙腳來吃飯、洗漱、看書…雖然命運奪去了他的雙手,但是他仍然樂觀地活著。傷愈后,他加入了北京市殘疾人游泳隊,多次獲得全國冠軍。19歲時,他又開始了鋼琴生涯,彈得比一般人要好得多。"我覺得在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的活著。"這是他常說的一句話。他的堅忍定能戰(zhàn)勝命運,引導他走向成功。
貝多芬雖然雙耳失聰,但是仍然不肯放棄創(chuàng)作;劉偉雖然失去雙臂,但是依然滿懷信心。我也要學習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這精神是個指路人,引導我走向未來…
名人有感作文 篇2
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寫了貝多芬(偉大的作曲家)、米開朗琪羅(雕塑家、畫家、建筑家、詩人)、托爾斯泰(作家、改革家)三位名人。
我領略了天才們的創(chuàng)作與艱辛,夜以繼日忘我的工作我看了都覺累,唯一一處讓我覺得好笑的地方是:米開朗琪羅在教堂畫壁畫時,有個人侮辱他的畫,米開朗琪羅就把他畫進壁畫中的地獄,那個人便找教皇說理,教皇說,如果把你放進煉獄中我可以救你,但到了地獄是沒人救你的。
面對反對者的攻擊,他有時逃避,但更多的是用自己完美的創(chuàng)作攻擊他們。貝多芬在完全耳聾和病痛的情況下還創(chuàng)作了許多著名的作品,多么令人感動、驚奇和同情。他們的一生都在孤獨的創(chuàng)作中度過,友誼是他們寄托感情的唯一方式。
我在繼續(xù)欣賞著,讀多遍后可能會有更深的感受。
名人有感作文 篇3
貝多芬于 1770年 12月 16日誕生于德國波恩,家里貧困交加,展現出音樂才華的他被父親視為“搖錢樹”,父親不惜打罵,使貝多芬有個不幸的童年。貝多芬長大后更是痛苦萬分,可一 次又一次的挫敗都沒能使他屈服,雙耳失聰的他同樣在生命的57年間完成了100多件作品。
“人生是艱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場無日無止的斗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斗爭。”我想,即使沒有人看到、聽到貝多芬的努力雨艱辛,但是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獲。正如晚年多獲好評,至少受人尊敬的貝多芬成功了。
貝多545674647684687436464684而抽泣著睡去。這 就是貝多芬的童年。今天的我們就像是溫室里的花朵,有是為什么要假裝造作地在一旁“痛苦呻吟”呢?貝多芬的毅力、頑強不惜的斗志、寧死不屈的精神我們永遠 都無法體會……
就讓貝多芬的精神繼續(xù)在無數文章與音樂史中流傳、發(fā)揚光大,把他深深烙印在心中。
著名法國作家羅曼 ·羅蘭曾經用這樣一段話來形容一個人:“物質生活的窘迫毫無改觀。他貧病交加,孤立無援,——但他卻是個戰(zhàn)勝者:——人類平庸的戰(zhàn)勝者,他自己命運的戰(zhàn)勝 者,他的痛苦的戰(zhàn)勝者。”是的,作家口中的“他”就是指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這段話出自于世界名著《名人傳》。
《名人傳》講述的是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三位名人的一生,其中我最崇敬的偉人是貝多芬。
貝多芬于 1770年 12月 16日誕生于德國波恩,家里貧困交加,展現出音樂才華的他被父親視為“搖錢樹”,父親不惜打罵,使貝多芬有個不幸的童年。貝多芬長大后更是痛苦萬分,可一 次又一次的挫敗都沒能使他屈服,雙耳失聰的他同樣在生命的57年間完成了100多件作品。
名人有感作文 篇4
今天是星期六,我讀了<108個名人成才故事>后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這本書講的是108個名人從小到大為人們做出的貢獻和他們從小刻苦學習的事情.就說童弟周吧,童弟周17歲入學,從三年級上起,在班上總是倒數第一,最后由于他的勤奮上勁和積極進取,高三時他已經是正數第一了,又經過一段刻苦的學習,他成了中國開創(chuàng)胚胎學的一位舉世聞名的生物學家.
讀了這篇文章后,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童弟周進竟然17歲才入學,而且入學以前沒有受過任何的正規(guī)教育.而且是從三年級開始讀的,他都能從入學的倒數第一,變成高三的正數第一,這是多麼大的困難啊,而童第周不但把這些困難一一的解決了,還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舉世聞名的生物學家.我記得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考試總是不及格,每一次考試,老師都要請家長,從此,我就怕考試了,生怕自己考的不好,老師回請家長,但我又想,如果這樣的話我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沒用的人,從此,我便天天刻苦學習,工夫不付有心人,到三年級的時候,我已經是全班前三名了,現在我們有這麼好的學習環(huán)境,應該好好珍惜,爭取取得最好的成績.
名人有感作文 篇5
前不久,我讀完了《名人故事》這本書。
《名人故事》帶領我們與古今中外的名人近距離接觸,去看看這些赫赫有名的人們背后的故事。全書通過一個個別致、風趣、經典的小故事,講述了名人的生活習慣、理想抱負,使我從書中找到了眾多榜樣,向他們學習,取長補短,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
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當導游,帶大家走進名人世界,去感悟名人的生活:一代“書圣”----王羲之,東晉人,我國著名書法家,被后人稱為“書圣”。他自幼喜好書法,為寫得一手好字,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他在木板上寫字,筆跡印到木板里面三分之深,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在衣服上比劃著練字,日子久了,竟然連衣服都磨破了!他一直在家門前的池塘里洗毛筆和硯臺,最后竟把一池清水給洗黑了,變成了“墨池”。
人民藝術家----齊白石,1863年出生于一戶農家,十五歲那年,他做木工活,在某些家具上描畫雕刻圖樣,就是從這時起,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開始做畫。在這期間他畫了一萬多幅畫,有一段時間專門練習畫蝦,為了能把蝦畫得活靈活現,齊白石在書桌上擺了個大海碗,養(yǎng)了幾只小蝦,每天都細致觀察它們活動時的各種情形……天長日久,他的蝦果然就畫得栩栩如生了。最終成為了國畫大師。
“世紀老人”----冰心,她七歲開始讀書,九歲時,有了想寫東西的欲望,向老師請教,讓父母幫著修改,同時廣泛閱讀。成了書蟲的冰心,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文學基礎后,開始寫一些短小的文章,在當時的刊物上發(fā)表。后來,她的膽子越來越大,連續(xù)發(fā)表了許多散文和小說。不久,冰心已經名滿中國文壇……
這些名人有著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平凡、樸實。但他們成功光環(huán)的背后,卻付出了比常人多幾十倍的艱辛和磨練!他們,有著超乎常人的毅力!俗話說得好:“有志不在年高。”名人們的精神激勵著我,也鼓舞著我,用行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奮斗,再奮斗!遠遠地,我望見了成功的彼岸,看見了勝利的曙光……
名人有感作文 篇6
如果我是一棵小樹,我要;我們學會了奉承,學會了溜須拍馬,學會在別人面前說著違心的話。在法國的一個圖書館里,有一條標語,上面用醒目的中國大字寫著寫著請不要大聲喧嘩,還有泰國的幾間衛(wèi)生間上同樣用漢語寫著:大小便后請沖水。"天災無情人有情,全國上下心連心"!
我國先哲孟子曾說過:“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確,貝多芬是在經歷了超越常人的磨難之后才成為偉人的。這就像羅曼?羅蘭所說的一樣:“英雄的偉大并不在于他的體魄,而在于他的心靈和品格。”是的,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使人們不去抱有幻想,直面人生;也為有與苦難搏斗,才能是人經受住菜枯的命運。為人之所以稱之為為人,就是因為他們的生涯往往是長期飽受磨難的,身心常常遭受到悲慘命運的折磨。然而正是吆喝一切的憂患才促使他們成功,才造就了他們的偉大!
名人有感作文 篇7
在這個歡快的暑假中,我讀了《名人勵志》中的《激勵青少年一生的十大科學家》一書,使我深受啟發(fā),還等什么呢!快與我一起撲向書海吧。
《激勵青少年一生的十大科學家》講述了十位使人感動的舉世聞名的科學家,雖然他們的經歷可能不夠崎嶇,或許他們的生活不怎么引人入勝,但總會帶給我們許多啟發(fā)。因為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的足跡猶如波光點點。雖然他們早已逝去,但他們的精神卻在他們逝去的歲月中熠熠生輝,渲染著整個世界。這些科學家們用他們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與不懈的追求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重的色彩。對!本書想讓我們去了解,去享受愛迪生的電燈給世界帶來的光明,去感受力學創(chuàng)始人牛頓的偉大,去承受伽利略牢獄中的痛苦……并讓我們從他們成功的軌跡中汲取成長的.力量,讓我們去回顧歷史,去展望未來,讓我們學習他們的精神,激勵我們走向更絢爛的未來!這,便是此書的精髓,難道,我們還得不到啟發(fā)嗎?
“唉!”講了這么多,我們真的做得到么?去學習他們的刻苦?去學習他們的勤奮?答案是肯定的,可再想想我們好逸惡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再想想伽利略堅守自己想法的精神,想想諾貝爾艱辛困苦的童年,想想哥白尼少年喪父的艱辛求學之路,想想勤學好問的愛迪生。難道我們不能再勤奮一點嗎?我們不能回報一下父母嗎?不能多回報一下祖國嗎?不能對自己負責一點嗎?沒想到,這僅有188頁的不厚不薄的書,卻牽起了我心中深深的悔悟!難道,我不行嗎?那么,哥白尼少年喪父,仍舊堅強活著,他是怎么做到的!那么,愛迪生勤學好問卻慘遭批判,仍舊對知識充滿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或許,有時候我們并不是做不到,可能我們只是差了那么一點點,要是我們多一點堅持,多一點勤奮,多一點勇于嘗試,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了。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隨著書中的偉人,慢慢地改變,朝著自己心中的夢想而努力吧!
名人有感作文 篇8
在這國慶節(jié)的假期里,我讀了一本名為《名人傳》的書,讀完這本書之后,使我感受很深。《名人傳》的作者是法國的羅曼羅蘭,這本書先寫《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
貝多芬是一個耳聾里的音樂家,他沒有知音,甚至沒有朋友。他在肉體和心靈雙重的痛苦下保持著不屈不撓、高昂的斗爭精神,任何時候都不向命運低頭。
米開朗琪羅在行動和思想上,他優(yōu)柔寡斷,生性膽怯、謹小慎微,所以使他一生飽受折磨,但他的創(chuàng)造藝術卻是無與倫比的。他的憂郁是高尚的。
托爾斯泰是一個具有博愛精神的英雄,他很早就擁有了財富、榮譽和地位,而他卻離家出走,飽受折磨,最后客死荒郊。
讀了這篇的文章后,我的感受是:古今之成大事業(yè)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我們不得不反省,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要經歷那么多的風吹雨打。可他們面對生活的困難,他們不屈服,卻是用自己那頑強的毅力戰(zhàn)勝一切。他們好不容易迎來了一點陽光,可暴風雨隨后也跟來了。而我們有時候總是抱怨學習苦、學習累。一點事不如意,就不高興。有什么困難就找別人幫忙。相比他們,我們要幸福得多,不用擔心沒錢用,不用擔心吃穿住。還享受著優(yōu)越的生活。
在《名人傳》中,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正是三位人物的人生總結吧。作者用三個故事給我們描述了人類生命里的各種洗禮和超越常人的磨難。我感受到了他們那種崇高的精神。我們應該學習他們那種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勇往直前的精神。
名人有感作文 篇9
高爾基說得好:“讀了一本書,就像對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戶。”
《名人傳》是法國著名小說家羅曼*羅蘭所創(chuàng)作的,這本書不僅讓我得到了知識,同時也得到了心靈的升華,讓我的精神家園得到充實,讓我受到啟迪。
最愛的是書中的貝多芬,貝多芬作為一個音樂大師,他最需要的是敏銳的聽覺,但他還不到30歲時,耳朵就開始變聾,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這在別人眼里似乎覺得貝多芬的生命太不幸了,都對他持有同情與憐憫之心。但是,在我的眼中,貝多芬的人生之路上雖然被上帝關掉了一扇大門,但是也為你打開了另外一扇窗。貝多芬頑強的毅力讓他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輝煌的作品。這是我最喜歡的他地方,因為看了貝多芬傳,所以受益匪淺。
通過《名人傳》,我從貝多芬身上看到了另一個人的影子,這兩個人都給了我啟發(fā),讓我明白人生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太多的坎坷和困難,不要氣餒放棄,即使上帝關了一扇門,但他會在另一扇窗前讓你看到生活的希望,成功的光芒,人生的終點。她就是海倫凱勒。
羅曼·羅蘭通過《名人傳》向全世界人民的心靈進行培養(yǎng),使人民感到生命的烈火。我從這中間深受感觸。我要向貝多芬學習不屈不撓,高昂的精神,任何時候都不向命運屈服低頭;從米開朗琪羅身上知道了精神力量的重要。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看來想要有知識,就必須讀書,《名人傳》真是一本令人深受啟發(fā)的名著。作文
名人有感作文 篇10
《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創(chuàng)作的傳記作品,它包括《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
傳記里的三人,雖然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繪畫家、詩人兼建筑師,另一個是小說家,各有自己的園地,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chuàng)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他們堅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敢,不因悲苦與劫難而一味地沉淪,那么就定能沖破肉身的束縛,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
在《名人傳》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米開朗琪羅。米開朗琪羅的遭遇悲慘,仍然堅持雕塑.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斗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琪羅的藝術不同于達·芬奇的充滿科學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米開朗琪羅受病痛的折磨、遭遇的悲慘和內心的惶惑矛盾三者交疊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毀滅了理智。他之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米開朗琪羅以一生的心血奉獻出震撼心靈的杰作······
羅曼·羅蘭把這位偉大的天才稱為“英雄”。他的英雄觀點,不是通常所稱道的英雄人物。羅曼·羅蘭所指的英雄,只不過是“人類的忠仆”,只因為具有偉大的品格,他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能傾心為公眾服務。羅蘭自己也說:“我稱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
《名人傳》是一部獨具魅力的人物傳記,著者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讓讀者在傳記中跟三位大師接觸,分擔他們的痛苦、失敗;也分享他們的誠摯、成功。
《名人傳》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側面地去表現傳主們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難,他們對無限苦難的不懈抗爭,以及在抗爭中爆發(fā)出來的生命激情。縱觀三傳,羅蘭的英雄有著共同的命運圖式和方向:經歷長期的磨難,激流一般的生命力,體現生之意志的藝術創(chuàng)造和用痛苦換取歡樂的追求。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立大事業(yè)者,不謂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zhàn)斗。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名人傳》寫作目的崇高,創(chuàng)造精神世界的太陽,呼吸英雄的氣息,使人們在痛苦、失望的現實中獲得心靈上的支撐。《名人傳》洋溢著一股旺盛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