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貼對聯(lián)作文小學二年級三篇
春節(jié)貼對聯(lián)作文小學二年級篇1
一朵精致的花兒開在夜空,我的瞳仁映出她的美麗,像傾城傾國的女子,又像她嘴角漾出的一絲絲漣漪,一圈圈四溢。不記得那一朵朵花是什么時候綻開的,只記得在窗邊,在河岸,在山頂,在聽到響聲的一瞬間,在看到火光的一瞬間,在抬起頭的一瞬間,那一朵朵花給心靈以震撼和感動。
一朵,兩朵……
花兒一朵接一朵地綻放在這個城市的夜空,這個城市———火樹銀花。精致的燈光,精致的火焰。
三朵,四朵……
站在城市的最高處,一片漆黑,卻不想在花兒綻開的一瞬間,照亮了一切。我看見城市中所有的繁華與滄桑匍匐在自己的腳下,如同那綻放的煙花一樣,翻滾,升騰,最后歸于平靜……
浸了蠟一般的天空映紅了我的臉,忽隱忽現(xiàn)。
五朵,六朵……
天空被染了色,仿佛把一切的詛咒一切的背叛都丟在身后,孤獨地上了路。看著那夜空中的花朵,似乎可以倔強地微笑,也可以難過地哭泣,卻依然把路走下去。
煙花,猶如那些惶惶然不可終日的等待,變成淚水,掉下來。
七朵,八朵……
忽然想起一個作家寫到天堂的樣子:“它們就是我記憶中天堂的樣子……水上公園的光雕還配了激光的焰火,超過300米的‘銀河瀑布’橫跨整個湖面,上面縛滿的煙花同時燃放,像瀑布般灑下來。在一片輝煌之中,焰火組成的‘紅日’冉冉升起……它們豐富著我對天堂的想象”。
也許煙花就是天堂中的一掛瀑布呢,看到綻放的煙花,就像置身于天堂之中,璀璨又迷離。
九朵,十朵……
開滿絢麗花朵的天空,用它身后寂靜的蒼穹成全了花朵,那是一場龐大而沒有落幕的溫暖。
天亮了,看不到煙花笑過的痕跡,什么都感覺不到了。還是塵世的那般繁華,如一條條街道的車水馬龍。
也許,就是那黑黑的蒼穹,給了煙花華麗的生命,讓她們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夜宴,載著人們無盡的希望,引吭高歌……
春節(jié)貼對聯(lián)作文小學二年級篇2
在鞭炮聲聲,辭舊迎新的新春佳節(jié),人們的心中醞釀著濃濃的情感,這滾燙的情感里,包含了對家人的關心,對朋友的問候,對老師的尊敬,對生活的熱愛,對祖國的祝福!
春節(jié)是一個親情充盈,一家團聚的節(jié)日,也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春節(jié)是經(jīng)歷了幾千年文化的傳承。當然,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最珍貴的日子,年復一年永遠不變的主題是團圓。
在春節(jié)期間父母的身體還好嗎?頭上的白發(fā)是否多了幾根?臉上的皺紋是否又多了幾道?這樣一種既簡單又樸素的牽掛,成為了中國人在春節(jié)里最堅定的信念,這樣才有了每一年浩浩蕩蕩的春運大潮,雖然一票難求,路途艱辛,但他們?nèi)阅托牡厥睾蛟谫I票廳,候車廳。默默地等著那一張無比珍貴的返家車票。回家看看家人的樣子,聽聽爺爺奶奶的嘮叨,嘗嘗爸爸媽媽做的飯菜,這樣他們就滿足了。假如真的因為公事耽誤或者無奈買不到車票,不能及時回家與家人團聚也不要緊,因為有朋友的陪伴。
春節(jié)也是一個友情流淌,心存感激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人們給朋友送上一句感謝,道上一份祝愿。哪怕只是一聲“謝謝”“新春快樂”也好,也足以表達你的心意。因此各式各樣的祝福,拜年短信蜂擁而至,人們被濃濃的友情包圍其中,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在過去的2024年里,無論是工作上,學習上,生活上都離不開好友的理解,幫助和扶持。所以,不同的方式傳遞的都是友情,都是親情!是它們讓生活充滿了溫暖和力量!
“天的鐘聲響,新年的腳步邁,祝新年的鐘聲,敲響你心中快樂的音符,幸運與平安,如春天的腳步緊緊相隨!春華秋實,我永遠與你同在!”
每一朵雪花飄下,每一個煙花燃起,每一秒時間流動,每一份思念傳送,都代表著我想要送你的每一個祝福:豬年快樂!
在新的一年里,我收獲了力量與感動……
春節(jié)貼對聯(lián)作文小學二年級篇3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xiāng)在潮汕,那里有著獨特的風俗,春節(jié)更為熱鬧。
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
除夕前幾天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年貨: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服;新購家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lián)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家家戶戶還要制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真熱鬧。除夕下午我們都得邀請他們一起來「辭歲」,歡度這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后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fā)“壓歲錢”。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農(nóng)家水缸要貯滿水以象征“歲歲有余”,“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除夕夜要守歲,守候新春來臨,等待新年鐘聲敲響后,才能睡。
農(nóng)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柑,桔,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
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后輩先祝福長輩,然后長輩再給后輩曉以期望。早飯后,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啦,回來后才吃飯。
到啦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才能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xiāng)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么,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啦姑娘對鄉(xiāng)親的切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