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浦頭港水質與周邊環境調-1016字作文
一、課題的提出2008年北京奧運會理念之一,就是綠色奧運。
主題是把環境保護作為奧運設施規劃和建設的首要條件,制定嚴格的生態環境標準和系統的保障制度;廣泛采用環保技術和手段,大規模、多方位地推進環境治理、城鄉綠化美化和環保產業發展;作為歷史名城漳州,市區有一條內通城東內河,名叫浦頭港。原始九龍江西溪古故道上航運中心,漳州及其周邊地區的貨物進口及人員外出,大多從水路通過浦頭港這條古河道,通向沿海口岸及東南亞地區。內河水質清澈見底,魚蝦結群在水中嬉戲。
但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開始江河日下,日漸衰落,昔日的雄風不復存在。特別由于常年瀝泥淤積,河水發黑發臭,加上未經處理的城市污水,渠道兩邊某些企業和居民隨意傾倒土頭垃圾,致使港道淤塞,水流不暢。烏黑發亮的河水,仿佛一潭死水,蚊蠅滋生,臭氣沖天,過往行人無不掩鼻而行,嚴重影響市區衛生和居民健康。
2006年2月起,漳州市政府對浦頭港進行一年綜合治理。作為奧運的文明使者,又正值漳州市進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好時機,作為家鄉的一員,我們為了更好地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更好地激發家鄉群眾的環保意識,我們決定對市區最大、最長的內河水道綜合治理后水質與河邊周圍環境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確定了“浦頭港水質與周邊環境調查”這個課題。
二、調查目的浦頭港是歷史名城漳州一張無價財富的城市名片,它的環境質量好壞,決定了我們的生活質量,也體現出這座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質。我們要通過這個小課題的調查研究,讓人們了解浦頭港過去與綜合治理后環境情況,了解黨和政府對環境保護采取了哪些措施,從而關注周圍的環保問題,增強環保意識,樹立憂國憂民的思想。
三、調查計劃
1、調查地點:浦頭港沿線的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新城花園、浦頭大廟、迎賓大道、浦頭橋。
2、調查時間:2008年3月1日——3月20日。
3、調查時所需要的材料,如數碼相機、調查卡、紙、筆、測水質的杯子等。
4、準備采訪問題。
5、通過面對面采訪浦頭港周邊居民。
6、拍攝浦頭港綜合治理后的照片。
7、整理采訪資料,并查找有關資料。
8、根據調查采訪的資料寫成調查報告。
四、調查方法。我們采用上網查詢資料實地調查、問卷調查,實地采訪等調查方法。
五、調查過程。
1、上網查詢資料。
2、實地調查。[調查地點——]今年4月起,漳州市開始對其下游浦頭橋至迎賓大道總長0。95公里的合段進行延伸治理,新治理的這段河道包含了腳桶港和葫蘆潭兩個貫穿城市支流。據測算,每日由于兩個支流排入主港道的污水約為10000噸左右。由于實現截污治污較為困難,對此,有關單位采用了專為浦頭港現狀“量身定做”的專利新技術——城市河溪溝渠水體立體式原位生態修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