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寫景作文錦集五篇
有關小學寫景作文錦集五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寫景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寫景作文 篇1
一、說教材
1、寫作訓練教材分析
“寫自己喜歡的一處景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一組積累運用的習作。中年級是兒童觀察活動的“敏感期”,觀察作文是這一階段習作訓練的重要形式。“寫自己喜歡的一處景物”是教材編者精心設計的又一次觀察習作活動。這次習作活動,是在學生學習了本單元講讀課文《桂林山水》、《記金華的雙龍洞》和略讀課文《七月的天山》等幾篇文章之后安排的,旨在引導學生悉心觀察,使學生都能寫自己熟悉的想寫的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為學生在習作時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創造條件。
2、本節作文指導課的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渠道,讓學生了解所喜歡的一處景物的特點。
(2)能仔細觀察,在自主觀察中能有序表達并注意寫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3、本節作文指導課的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了解某一處景物的特點。
難點:引導學生寫出對某一處景物的喜愛之情。
二、說教法
為切實指導好本節作文課,本節課準備采取如下教學方法:
1、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某一處景物,積累素材;
2、再讓學生以“我”口說“我”心,盤活積累;
3、最后讓學生自主完成習作,“我”筆寫“我”口。
這種教學流程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從而培養學生的自能作文的能力。
三、說學法
本節作文指導課著重讓學生繼續掌握以下學習方法:
1、觀察法:讓學生明確觀察要有目的性,準確地選擇觀察對象并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掌握觀察的要領,重視重復觀察,并作好詳細、準確記錄,努力做到觀得仔細,察得入微,養成勤于觀察,樂于觀察,精于觀察的良好習慣。
2、交流法: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互相啟發,集思廣益,引起聯想,減少人為約束,清除“畏說”心理,培養學生作文自主意識、合作精神。
3、描述法:先讓學生緊緊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有序描述和表達,進而要求語言具體、充分,表達對景物的喜愛之情。
四、學生習作前指導
1、本單元教學之前,即告知學生作文題,提示從兩方面做好習作準備;
(1)搜集、摘抄本單元描寫某一處景物的好詞好句;
(2)讓愛好相同的同學自由組成興趣小組在觀察,重點觀察景物特點,并做好有關記錄。
五、說課堂教學程序
(一)積累素材,好句共賞
主要策略是:讓學生讀一讀課前搜集的有關描寫某一處景物的好詞好句,說一說它們好在哪里,有了習作準備,課堂上學生一定會樂于讀出摘抄的句子與同學共享。但學生對這些句子好在哪里可能不太清楚,老師應抓住一些佳句做簡要分析,使學生對怎樣寫好景物特點有所感悟,以便促使他們有意識地在習作中運用自己積累的語言材料,把語言表達得更加形象生動。
(二)精彩描述,分組交流
1、抓住特點,指導描述
2、民主評議,評出若干名“最佳描述者”。
(三)明確要求,“我”筆寫我“口”
1、引導學生審題,讀懂習作提示:按一定順序寫,寫出對景物的喜愛之情,寫完之后,讀幾遍,看看有沒有不通順,不清楚,寫錯字的地方,如有認真改一改。
2、學生回憶自己觀察的景物,從外形、特點等方面去寫,鼓勵他們自主地進行片斷練習,分塊習作,用“我”筆寫我“口”,老師對班級的習作情況有的放矢地了解之后,因材施教,適時地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點撥和指導。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把自己描述的話寫下來,由說到寫,水到渠成,讓學生在放松的心態下習作,更能增強學生的習作興趣和自信心。
小學寫景作文 篇2
清晨,大雨嘩啦啦的聲音把我從美夢中驚醒了,我趕緊穿好衣服背著小書包,打著一把小傘上學了。
我走小道上,今天的雨不像往常那樣的大,而時密密的,歡快的。整個大地被籠罩在雨的網簾中。雨噼啪地下著,樹木瘋狂的搖晃著樹葉,發出“沙沙”的響聲,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交響曲“滴答滴答”清脆而明亮。
路上的行人們打著花花綠綠的傘,就像大雨中的點點花瓣,五彩繽紛,到處是雨的天地。
不一會兒雨就停了,風呼呼地刮著。
又過了一會兒,白色的雨點,從天而降,池塘里,建筑物上,飛濺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雨就像萬條線,草坪上那枯黃的小草句像有兩只透明的眼睛。
雨你是大自然的旋律,是一首歌,你就盡情的下吧,給這個美麗的世界帶來些野趣!
小學寫景作文 篇3
一本鮮紅的榮譽證書正被外婆捧在手中,看著外婆喜上眉梢的樣子,我不禁有點疑惑:外公外婆都早已退休,這是誰的榮譽證書?我懷著好奇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外婆家被評為“余姚市美麗庭院精品戶”。
說起外婆家的小院,被評為“美麗庭院”是當之無愧的。雖說現在正是冬季,但外婆家的小院還是一片蒼翠。小院分成好幾個花壇,與北邊的房屋交相輝映,形成一個“回”字形。
看南邊的花壇是一片竹林,一棵棵竹子高聳挺拔,竹子的葉子小小的,像一片片綠色的翡翠。清風掃過竹林,竹葉微微顫動,發出動聽的聲響,像在演奏一支美妙的樂曲。看著看著,我便想:一陣春雨過后,地面就會長出許多“胖娃娃”,它們穿著黃褐色的外衣互相打著招呼。那時,外婆家的餐桌上就常常有肉絲炒竹筍、竹筍湯……那都是極美味的。
在竹林的旁邊,是一棵高大的柚子樹,上面掛著許多金黃金黃的柚子。外公外婆從不摘來吃,待到它們一個個熟透,自然掉落,便把它們放到房間的各個角落,讓它們靜靜地散發清香。每個來到外婆家的人都說:“家里好香啊!”外婆便樂呵呵地指著柚子說:“這都是它們的功勞!”有時還送上幾個,真可謂:送人柚子,留有余香!
東西兩邊的花壇比較狹長,杜鵑花、茶花、桂花……井然有序,讓這兩個花壇一年四季都有一抹亮麗的色彩。但我覺得最美的還是東邊的一棵石榴樹和西邊的一棵金橘樹。每到秋天,石榴樹上結滿了石榴,石榴寶寶穿著褐色的大衣,有的藏在樹叢中,好像在和伙伴們玩捉迷藏,有的躲在媽媽的身后睡大覺,有的三五成群談天說地,說到高興處,嘴巴都咧開了。對面的金桔寶寶就文靜多了,帶著綠色的小帽子,穿著黃色的小裙子,顯得格外漂亮。每當這時候,我就會摘個石榴,摘幾個金桔,一飽口福。
小院的中間是一個大花壇,說是花壇還不如說是菜園。菜園的籬笆是外公親手用小竹子編織而成的,別有一番風味。菜園里有碧綠的小青菜,有散發著清香的芹菜,有又大又白的蘿卜……說起那蘿卜,大的比我的小腿還粗呢!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菜園中央的蠶豆了,這時的它們還是小苗,正借著竹竿努力往上爬,像在進行爬竿比賽。周圍還有一片嫩綠的草籽,在微風的'吹拂下,像是給菜園鋪上了一塊綠絨毯,我仿佛還聞到了一陣清香,看到了一盤綠白相間的草籽炒年糕,口水都要留下來了……
我突然明白了,外婆家的美麗庭院展示的就是秩序之美、自然之美、生態之美,還有人文之美!
小學寫景作文 篇4
閩南景,閩南人,閩南風——情系閩南。
——題記
多少人曾感嘆道:心中多少的豪言壯語,述不完這片土地。這里似乎是幾時夢里憧憬的生活,這是一塊無價之寶。
我愛這里,因為它讓人們領略著世界上最美的風景,這便是我的老家——平和。清晨那一幅出自名家的鄉村畫,讓不少人拍案叫絕,大家聽我娓娓道來吧!
鄉村的早晨,在于它撲朔迷離,如夢如幻的霧景。有時霧彌漫整個山頂,形如傘狀,遠遠望去,像是給山峰美美地撐開了一把傘,山峰因此更添幾分秀色。有時霧巒山腰,猶如一道從空中垂下來的屏障,將山腰隔斷。一座座農家小院,一片片田園果林,便嚴嚴實實地隔斷在這道屏障后面。就那小山路,倔得很,硬是左拐右拐從霧的一頭伸出來。一時讓人想起了賀敬之先生寫的那首詩:“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霧,深山人家,云霧的路……”偶爾一陣陣聲音傳來,從霧中走出一頭頭耕牛,盤著繩子的叉角上,似乎還沾著許多霧絮,走在后面的人,連連吆喝,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有時霧駐平地,絲絲縷縷,看上去如同落地的紗簾,那團團霧絨織出這么漂亮的紗簾,莫非是織女拋梭織出的嗎?掩映紗簾中的鄉村,更增無野趣。
美哉,鄉村的早晨。
“柚都美名四海揚”一說到閩南人,相信大家的口中離不開勤奮,沒錯!閩南人都很勤勞,春天一到農民伯伯們急忙撒下種子,趕緊播下一年中的希望。同學們知道嗎,為什么平和稱柚都?為什么平和的柚子果皮色澤鮮艷,水分充足嗎?那就讓我這個柚子“百事通”來告訴你吧!每一段成功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份可貴的精神,種柚子最可貴的就是——耐心、恒心、勤奮。是啊,要不是我那次親眼目睹我還不相信呢。那是一個夏天,悶熱的天氣實在使人心情煩躁。于是我便和鄰居王阿姨一起上山看他們包柚子。剛剛到山上的時候,我對包柚子毫無興趣,但是慢慢的,我開始注視起來。原來包柚子并非一件簡單的活,王阿姨一手拿著袋子,一手扶著蜜柚小心翼翼地包,一個,兩個,三個……幾個小時過去了,太陽公公仍毫不留情的鐵著臉,汗水早已濕透了衣服,但他們仍在勞動。
十月十六日是一年一度的蜜柚節,這一天全縣老老小小都會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勞動的成果。到了晚上煙花通宵燃放,家家戶戶柚香飄逸。閩南人擁有這樣可貴的精神,他們在用勞動創造未來,用雙手拼搏,創造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
唱戲形成了特有的閩南風。每年的正月初五各個地方都會有歌仔戲,請來戲班子上演歷史上的英雄豪杰。例如《穆桂英掛帥》、《包青天》、《花木蘭》等等。那時上了古稀的老人也不由得在臺下模仿,而調皮的小孩也不禁被臺上的那精彩的節目吸引地安安分分的守在臺下。第二天,全村的老老小小都在談論劇情,每個人都很興奮。閩南風更多的體現在的燒香拜佛,保平安……
閩南人激情澎湃,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讓更多的人了解閩南的美。南靖土樓,東山風動石都是漳州很美的地方。獨特的閩南風中的閩南語促進了海峽兩岸文化的交流。
作為閩南的一份子,我們要攜手起來創造一片屬于閩南人的藍天;讓我們的和諧之心綿綿流向長河;讓我們用文采書寫最美的閩南。我要用激情去完成我的閩南夢!
小學寫景作文 篇5
周末,秋雨淅淅瀝瀝地下著,這應該算是今年的第一場秋雨吧。冰涼的雨點打在落葉上,忽輕忽重,忽慢忽疾,似一支輕柔優美的曲子。田野被雨霧籠罩著,迎面吹來一股清涼的風,給人一種悲愁寂寞的感覺。
我獨自漫步在鄉間的田埂上,雨后的村莊顯得格外清幽。收完稻子的稻田里,稀稀拉拉的立著枯黃的草垛,蛐蛐兒時長時短的鳴叫給寂靜的的田野增加了一絲情趣。我倚靠在一棵大樹旁,不禁思緒萬千。
時間過得真快,如今我已是六年級的學生了。以前年幼時,特別希望自己快點兒長大,成為一名亭亭玉立的大女孩。可現在長大了,倒想返回兒時,做回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沒有作業,沒有考試,沒有壓力,沒有煩惱,沒有……但這永遠不可能了,因為我長大了,要學會面對,學會承受。
雖然開學才三周,但我已感覺這一年與往年不同,這是我們小學生涯的最后一年,我分明已聞到了戰場上硝煙彌漫的味道。考場如戰場。我們將面臨嚴峻的考驗,但我會全力以赴。
過了這一年,也許我就要與朝夕相處的同學們告別了,雖然我們只相處了兩年,但我們共同努力過,拼搏過,哭過,笑過……這一切我都會銘記于心。
“楊洋,怎么啦?”媽媽不知什么時候來到我身旁,用溫暖的手輕輕擦拭我眼角的淚水。“沒什么,媽媽,我們回家吧。”迎著秋風,耳旁傳來蛐蛐兒的鳴叫,我走向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