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三年級作文
造紙三年級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造紙三年級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造紙三年級作文1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當了一回“蔡倫”,親手制作了一張“愛心紙”。
我們準備好餐巾紙、碗、筷子和棉布開始了造紙之旅。
首先,我們把餐巾紙撕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纖維,纖維像一個個白色的小精靈在空中翩翩起舞,又像一片片雪花飄落到盛有水的碗中,瞬間,這些纖維變得像棉花糖一樣柔軟潔白。接著,我們用幾根筷子握成一捆,往裝有水和纖維的碗中搗鼓。才過了一會兒,我就不耐煩了,對爸爸說:“好了嗎?”“再堅持5分鐘,你會有驚喜的。”爸爸笑著說。于是,我將信將疑地搗著。又過了好一會兒,爸爸說:“你看,纖維變身了!”我往碗里一看,剛才的纖維全不見了,變成像“粥”一樣的紙漿,仿佛正冒著熱氣,我真想去嘗一下“粥”的味道。最后,我們將“粥”倒在兩塊棉布中間,做成愛心狀,再用力按一會兒,最后一張粗糙的“愛心紙”就躍然于我們的眼前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盒子里繼續晾干,心想:做一張紙真不容易呀!
現在,我知道了紙張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用紙,節約用紙,珍惜身邊的每一樣東西。
造紙三年級作文2
今天,媽媽說要帶我去寧波幫博物館去學習造紙技術,我聽了后,立刻歡呼雀躍,想要早點學會造紙技術,好展示給同學們看。
下了車,我趕快跑向博物館,想先去簽到,沒想到,我是第五個,因為每組只有五個人,哈哈!我真有福氣,是不是上次我去恭王府沾了福氣呢?我自言自語地笑著說。正在暗自偷著樂呢,這時,老師來了,她說:“首先,要準備一個空的瓶子,廢棄的紙片,裝著水的`大盆子,篩子,吹風機,然后,拿出瓶子,把紙片放進去,再倒點水在瓶子里,不停地搖,直到瓶子里的碎紙片變成紙漿,再把它倒在那個裝著水的大盆子里,用篩子把它撈出來,再用吹風機把它吹干。這樣,一張紙就做好了。”老師的話還沒說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按照老師的方法認真做起來了,沒想到,我竟然成功了。我高興地跑到媽媽身邊,驕傲地對她說:“媽媽,你看,我成功了,我學會了造紙!”媽媽也高興地笑了。然后,我就在這張新造的紙上畫了兩張笑臉,帶著這張紙,跟媽媽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同學們,你們是不是感到很神奇啊!一張張廢棄的紙片竟然能夠變成一張完好無損的新紙,廢物再利用,還能保護環境呢!快來試試吧!
造紙三年級作文3
中國的傳統文化,種類繁多,光彩奪目,精彩紛呈。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
首先,我給你們介紹造紙術的制作流程,可以分為四個步驟: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并分散成纖維狀;接著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并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制成漿液,然后用撈紙器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最后是干燥,即把濕紙曬趕或晾干,揭下就成為紙張。
世界上的發明那么多,為什么我單單要給大家講造紙術呢?因為造紙術的發明,不僅有利于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而且幾個世紀后,造紙術傳到朝鮮、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來又經北非傳到歐洲。造紙技術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在人類古老的歷史長河中,有哪一個民族能像中華民族這樣擁有如此豐富的傳統文化。
造紙三年級作文4
周一理科班,陳老師對我們說:“這個班教你們怎么做我們平時用的卷子。不要小看。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如果沒有造紙術,我們還像古人一樣在竹板上刻字,那就要推著車,帶著書上學。”然后,老師又問我們:“知道造紙術是誰發明的嗎?”同學們齊聲說:“蔡倫。”“那么你知道蔡倫是怎么造紙的嗎?”聽了老師的話,我們討論了很多。有人說知道,有人說不知道。陳老師見了,笑著對我們說:“讓老師教你們造紙吧!”
說完,只見陳先生先拿來一個杯子,用清水倒滿,再拿來一把紙屑,然后把紙屑放進杯子里,攪拌成漿狀,然后撈出來,放在毛巾上攤平。這樣,就創造了一張“紙”!只是這個“紙”很粗糙,和我們平時用的紙有很大區別,但是造紙的原理和方法是一樣的。
陳老師拿著這個剛做好的“紙”對我們說:“老師剛才給你們看的只是一個造紙的原理。制作一張光滑平整的紙需要很多復雜的工序。”聽了老師的話,我們知道以后要節約用紙。
理科班真的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