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寓言作文八篇
關于寓言作文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寓言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作文 篇1
寒假里,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雖然這本書中的故事都是一則則短短的小故事,但是每一則故事都有自己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其中,《農夫與蛇》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在一個寒冷的冬季里,一位農夫發現一條蛇因為太冷,凍僵了,很可憐它,便把蛇放在自己的懷里,想讓蛇蘇醒。過了好一陣,農夫感覺蛇開始動了。蛇感到溫暖后,便蘇醒過來,又恢復了它原來的本性,就咬了它的恩人農夫一口,使農夫受到了致命的傷害。農夫疼極了,又將它掐死。蛇毒進入農夫的身體里面,不久也就死去了。
農夫是一位善良的人,他原本知道蛇會咬人,可是卻要冒著生命的危險去把蛇救活。可是蛇卻忘恩負義,不但沒有感謝把它救活的農夫,反而咬了農夫一口。最終蛇也沒有什么好的下場,被農夫活活的掐死了。
讀了這則寓言,我突然想起了爸爸媽媽為我們所做的事情。有時候,爸爸媽媽因為想讓我們保護好眼睛,而不讓我們長時間的看電視,玩電腦和手機。可是我們卻沒有聽勸,還在在那邊開心的玩。有時,還會不經意的和爸爸媽媽頂嘴。到最后,我們帶上了眼鏡,才知道爸爸媽媽當初的勸是為了我們好。
所以,我們要懂得知恩圖報,不要像蛇一樣,當別人去幫助你和提醒你的時候,不聽勸,還要去恩將仇報。
寓言作文 篇2
有一天,三只小老鼠要到河對岸的奶奶家做客。它們走出家門,去找過河的交通工具。就在這時,它們在草叢里發現了半個大西瓜。
三只老鼠欣喜極了,便開心地跑了過去,鼠老大說:“這半個西瓜挺適合當過河的交通工具的。”
“是呀,是呀!”鼠老二和鼠小弟也拍手叫好。
經過討論,三只老鼠一致決定把這半個西瓜當做過河的交通工具。于是,它們個個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累得滿頭大汗,才把西瓜從草叢滾到了小河里。把西瓜滾到小河里后,它們便迫不及待地跳上了那半個西瓜。
半個西瓜離開了小河邊后,又顛簸了差不多六分鐘。這時,那半個西瓜沁人心脾的香味飄了上來,也不知是因為剛才搬西瓜太累了,還是因為西瓜的香味太香了,鼠小弟情不自禁地吃了一口西瓜,它發出了一聲感嘆:“這西瓜太好吃了!”
鼠老大和鼠老二聽了,就想嘗一口。但等它們也嘗了一口后,也覺得這西瓜太美味了。于是,三只老鼠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但它們太貪心了,吃完了美味的西瓜果肉,竟然啃起了瓜皮。不一會兒,瓜皮便被啃出了三個大洞,河水順著大洞涌進了西瓜船,三只貪吃的小老鼠也被淹死了。
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凡事不能過于貪心,否則會大難臨頭。
寓言作文 篇3
一天,小兔和兔媽媽要準備去旅行,他們在果園里摘了一個大西瓜,想在路上餓的時候吃。他們走啊走啊,看見一條小河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就在這時,小兔想了一個好辦法,他就說我們用刀把西瓜切開,然后再把西瓜的肉吃了,就變成了兩條船了。兔媽媽覺得這個辦法好,就開始做了。小船做好了,小兔和兔媽媽坐著小船高高興興地過了小河。
他們又繼續旅行了。
寓言作文 篇4
我是一棵小小的蒲公英花籽。蒲公英的花就是我們的房子,莖就是我們家的支柱,我們的房子是深黃的,像一個個小小的盤子,等到我們長大的時候就成了白房子了,房子下面有許許多多的萼片,是我們的守衛兵,我在這里很安全,我們姐妹都是白色的,遠遠看去,我們個個很漂亮,人們通常把我們當成小雨桑我們一般生長在田間和小路邊,我們的家有的大有的校大的大約有15厘米左右,小的也有4到5厘米的。春天一來,我們在溫暖的陽光下,爭先恐后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茁壯愉快地成長。
我們都在漸漸長大,我們知道:一旦我們長大后,將來我們都要離開媽媽,離開熟悉而溫暖的家,隨著春風飄送,出發到遠方旅行定居,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獨立,學會吃苦耐勞,經得起磨難,只有這樣,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到彩虹!
寓言作文 篇5
教學目標:
1.培養想象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創作。
2.訓練學生基本的敘事能力和思考能力。
訓練題目:1.模仿課文或讀過的其他寓言,自己編寫一篇寓言,題目自擬。
2.請以蠟燭茅屋老人為主角依據事物編寫一篇寓言。
課時安排:二個課時
教學步聚:
一課時
一、訓練指導:
寓言故事是同學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樣式。由于它充滿著機趣、智慧、思想和教益,因而也備受成年人的青睞。
所謂寓言,就是寓意于言。“言”就是敘述的小故事,“意”就是故事中包含的道理。它通常是借用一個勸諭性或諷刺性的小故事,來形象地闡述一個能振聾發聵、啟人深思的大道理。其敘述故事常用夸張的手法描寫人物,或把動植物與無生物擬人化,使深奧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訓,從簡單而又淺易的故事中體現出來。
寓言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小、少、簡、深。小是指其篇幅短小;少是指涉及的人物或動植物數量少;簡是指故事情節簡單;深是指它所蘊涵的道理深刻。從其作用看,有正面的啟發教育作用,如《愚公移山》;亦有反面的諷刺嘲弄作用,如《葉公好龍》。從所使用的手法看,它通常采用夸張、擬人等修辭手法,運用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的構思方法。從其主人公看,有以人物為主人公的,如《揠苗助長》;也有以動植物或其他事物為主人公的,如《龜兔賽跑》。從其結構看,它一般包括寓體(故事)和寓意(主旨)兩個部分,但寓意部分的有無一般不作硬性規定。
寫作寓言,應做到 “四要”:
一要確定明確積極的寓意。同其它文體相比,寓言更強調對文章主旨鮮明性的要求。其它文體的主題可以直白,也可以含蓄,而以含蓄為好,寓言則不講求寓意的隱晦,它以明達為佳。當然,在主題的積極性上,寓言與其它文體的要求是一致的,都需要表達健康向上的觀點,確能給人以啟迪和教益。
二要發揮新奇大膽的想像。因為寓言中所寫的人、事、物等都不是生活中已經有或可能有的,它是一種虛擬的、只用來表達作者某種思想或情感的載體,尤其是以動植物為主人公的寓言,更需要充分發揮想像,以賦予它們以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當然,其故事是不嫌怪誕離奇的,甚至越是離奇,越能彰顯出所要表達的道理。
三要注意表達上的特殊性。結構上,可以采用單純寓體式而不揭示寓意的寫法,亦可采用既有寓體的表述,又有寓意的揭示的寫法,不必拘于一法,盡可根據個人的愛好自由選擇。篇幅上,不必追求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和情節的一波三折,不能讓繁冗的情節淹沒了寓言所要顯示的道理。寫法上,要運用放大法,以凸顯主人公的行為和心理特征,從而讓寓意十分明晰顯豁地突現出來。
四要講求內容的現實針對性。無論是勸喻或諷刺,都要來自現實生活,有感而發,雖然它所寫的事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存在,但生活中的一些人卻常有與之相似或相同的思維方式。文學是現實的一面鏡子,寓言故事雖然篇幅短小,但它仍要求作者保持對生活的敏感,要求作者從大量紛繁的生活現象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思想,升華出有指導意義的道理,以充分發揮這種文學樣式的社會功能。
最后,還要談談寓言與童話的區別。雖然寓言與童話的寫作都靠想像和幻想,都用擬人和夸張,都可有動植物或其他事物,但它們還是有較明顯的區別:
①篇幅的長與短。寓言一般都較短小,而童話的篇幅較自由,短者百十字,長的可上萬字。
②人物的多與少。寓言的人物一般較少,童話的可多亦可少。
③情節的曲與直。寓言的故事情節多是粗線條的`直筆勾勒,雖有出人意料處,但主要是為了突出寓意;童話則須依靠情節的不斷發展變化來表情達意。
④表達的粗與細。寓言多用敘述,往往點到為止,不求故事的完整;童話則多運用符合兒童心理和行為特點的較細膩的描寫。
⑤主旨的隱與顯。寓言的主旨要一目了然,鮮明突出,有時還用一句話直截了當地予以點示;童話的主旨則隱埋于具體的情節之中,它只呈現故事,而不必去專意揭示主旨。
[例文]
貪心的狐貍
有一天,小兔出去散步,突然看見有什么東西在地面閃閃發光,小兔一看原來是一粒金色的種子。小兔撿起種子就回家里種。
第二天,小兔走到院子里看見種子已長成一棵金光閃閃的樹,小兔很驚訝。心想:“這一定是一棵神奇的搖錢樹。”小兔很開心。它就向搖錢樹說了一個愿望,說:“我想擁有一輛自行車。”說完就把樹搖一搖。果然真的搖出了一輛自行軒,這時正好給狡猾的狐貍看見了。它就問:“小兔弟弟,你這棵樹賣多 少錢?”小兔說:“我這棵搖錢樹是不能賣給別人的。”狐貍聽了很生氣,就想:“我一定要把那棵搖錢樹弄到手。”于是狐貍趁小兔睡覺的時候把搖錢樹偷了,狐貍想:“如果我偷了搖錢樹,小兔會不會怪我呢?”狐貍正想著。突然它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把樹搖了又搖,可是還沒搖出東西來。狐貍想:“搖不出東西來,說不定東西在樹里面呢。”狐貍拿起斧頭,把搖錢樹砍掉了,撥開一看里面根本沒有什么東西。狐貍很后悔,只怪自己太貪心,經過這次教訓,狐貍再也不敢貪心了。
從此,小兔的東西再也沒丟過了。
貓和老鼠
一個冬天的下午,貓躺在暖烘烘的太陽底下,靠著主人家的墻根,半閉著眼打盹。忽然一只老鼠“哧溜”一下從貓腳邊溜過。貓被驚醒了,睜開眼就破口大罵:“你夜里作崇還不夠嗎?白天還要來騷擾。看我怎么收拾你。”說著就猛撲過去。見此情景老鼠靈機一動,鉆進了墻根的石縫里,轉而探出頭來對貓說:“貓大哥,別那么兇。你也不想想,如果沒有了我們,你就沒事可做了,主人家就會把你趕出家門。到那時,你就失業啦!”話音剛落,就不見了老鼠的蹤影,留下貓在那里一楞一楞。
這個故事適用于那些不安心本職工作,總是埋怨他人的人。
兩棵樹的故事
曾經有一位主人在一個山坡上同時播下兩顆種子,并以同樣的方法澆灌這兩顆種子。過了幾天,兩顆種子發芽了,慢慢地鉆出了泥土。一段日子后,小芽長成了小樹苗。主人還是辛勤地培育著。其中一棵不滿足主人的待遇,竭力地遠伸根須,積極地吸收著大自然恩賜的陽光雨露,因此長得很快。另一棵卻說:“唉,老兄,你何必活得這么累呢!主人會給我們養料的。”那棵小樹只是笑笑。又過了一段日子,一棵長成了大樹,而另一棵還不到它的半腰。那另一棵又發話了,說:“兄弟,你真是自找苦吃,長那么高大干嗎,每天都經歷日曬雨淋,多苦啊!哪象我,有你們擋風遮雨。”那一棵也只是微微一笑。幾年后,它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長成一棵參天大樹。而另一棵卻因長期的“營養不良”,還只是一棵彎彎扭扭的小樹。一天,主人開來了一輛卡車,把那棵大樹砍了,運去制造物件。那棵小樹見了不禁惋惜而感嘆地說:“老兄啊老兄,你最終還是被砍了。還不如我呢!”大樹聽了鄙夷地說:“我要做個有用的人,怎能像你呢!”
朋友,你知道該學誰嗎?
寓言作文 篇6
一天,烏鴉先生收到一封《動物聰明競賽》的邀請函。于是,烏鴉先生朝著森林的方向飛去,飛了一段路程之后,烏鴉先生又渴又累,就飛進一個小村莊里找水喝。
在小村莊里,烏鴉先生碰到了小猴子聰聰,“喂,小家伙,可以給我喝口水嗎?”烏鴉傲慢地問小猴聰聰。小猴聰聰有禮貌地回答:“尊敬的烏鴉先生,很榮幸可以幫到你。這兒附近有一個大水井,水井里有清涼的井水,不過水井很深,麻煩你等一等,我幫你用水桶打水。”烏鴉連忙制止了小猴聰聰:“不用你打水,喝水對我是小菜一碟,我有喝水的祖傳秘方,你等著看我的拿手絕活吧!”
烏鴉說完,就得意洋洋的叼起井邊的小石頭投入水井里。小猴聰聰驚訝極了,“烏鴉先生,你在跟我開玩笑嗎?水井這么深,石頭這么小,你要叼多久呀?這樣子今天是喝不到水的,還是讓我幫你用水桶打水吧?”烏鴉惱羞成怒地說:“廢話!你懂什么?我就是這樣出名的!!!聰明的人才會用這種辦法,水很快會漫上來的,你等著瞧。”烏鴉馬不停蹄地往井里扔石頭,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烏鴉越來越累,但仍不服氣而且不停地往井里扔石子,邊扔石子邊說“我就是這樣出名的!”。但是水井實在太深了,烏鴉終于死了,臨死前還是沒有喝到水。
誰知道烏鴉是累死的?渴死的?還是氣死的?
寓言作文 篇7
一天,一頭餓狼把一只正在喝水的羊趕走了,羊心想:“也許它只是渴了”。又一天,餓狼看到羊,一口就把它的羊毛撕咬下來一大塊,羊心想:“沒事兒,它只是餓了在找吃東西的感覺。”再一天,狼把羊驅趕到水深處,羊腿一滑,跌了下去,尖利的角磕到了水下的石頭,折了尖。羊慘叫著跑開了,心想:“沒事兒,它只是不小心而已”。最后一天,狼又來了。它輕松地咬斷了羊的喉嚨,羊在死亡之前嘆息道:“要是我一開始就用角把它趕跑就好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做事不要一味忍讓,當受到威脅時,有力地反擊,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寓言作文 篇8
曾有句名言:“朋友的不和就是別人的機會。”對于這句話,我通過讀伊索的一則寓言里有了深刻的體會。
這則寓言是講獅子為了吃掉三頭公牛,而在公牛間散布謠言,當他們不再信任彼此單獨生活時,獅子把他們一一吃掉了。
初讀這則寓言,我只是想:獅子散布謠言才使公牛不和,最后被吃掉。但后來,我聯系自己生活中發生的種種現象,終于對這則寓言有了進一步的體會。我們可以說散布謠言的獅子才是一個壞人。而我想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它們聽信謠言,造成了朋友的不和睦,就會使獅子——一個壞人有機可乘,最終使他們都成了獅子的食物。如果他們不聽信謠言,進行溝通、分析,信任彼此,獅子也將沒法吃掉他們。
在生活中,也會發生類似的事。兩個很要好的朋友,當他們的利益和聲譽資:料;來/源,于GZU521學:習;網 http://Gzu521.COm受到損害時,能夠靜下心來,互相溝通,彼此理解,壞人就無從下手。這種現象小到同學的不合,大到國家的爭紛,多多少少都會對雙方造成損害,這是多么可怕的一種現象啊!同學之間,應該講究和睦、信任,不去聽那些壞人的挑撥,友情一旦失去便很難再獲得彼此的信任。
信任是友誼的基礎,信任也是友誼中最可貴的。所以,就像伊索所說的:朋友的不和將會是別人的機會。讓我們團結起來,不再去為那聳人聽聞的謠言市區最寶貴的信任,也許我們的大家庭就會更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