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的孔子讀后感-358字作文
我讀過一篇故事: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各國時來到齊國,看見兩個孩子正在爭吵,原來他們在爭論離太陽遠近的問題,問孔子誰說的對。孔子覺得這個說的對,那個也對,只好陪笑著回避了。孔子的弟子在路上問孔子為什么不隨便說一句,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只有不斷學習,才會得到真正的知識。”我讀完后的第一感覺是孔子很不開竅,為什么要丟面子呢?
可是仔細想想,如果自己不會,還硬充著會的話,只能使自己不思進取,什么都沒有。孔子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通過這篇故事我明白了它的含義;在學習上有不足一定要勇于承認,不斷學習,才能進步,才能提高自己。孔子一定是這樣要求自己,才能成為一個大家都很敬仰的人。連孔子都承認自己的不足,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欺騙自己呢?
所以,如果有不會的問題,要勇于承認,然后查閱資料,問老師,一定要把它弄懂。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成長。同學們,你們一定不會做一個不懂裝懂的人吧?要向孔子學習啊!